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克波 《吉林医学》2014,(18):4041-4041
目的:探讨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脾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及部分性脾栓塞术,观察患者的近期止血率、再出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3例患者均实现近期止血,有效率为100%,1个月后再出血者2例,止血成功率为95.3%,复发率为4.7%。结论: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脾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并发症较少,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李建萍 《广西医学》2003,25(3):483-485
肝硬化脾亢门静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以往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切脾 ,均不能获得十分满意效果。 1992年以来我院开始采用脾动脉栓塞 (SAO)治疗门静脉高压伴出血 2 1例 ,除 1例失败外 ,2 0例均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性 15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小为 35岁 ,最大为 5 5岁 ,平均年龄 4 5岁。食管静脉曲张Ⅱ级 6例 ,Ⅲ级 10例 ,Ⅳ级 5例。 2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 ,其中 5例伴有失血性休克。1.2 方法 :SAO采用spigos改良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与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近期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观察其外周血细胞、肝功、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内径及内镜下曲张静脉的变化等,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5 d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增加(P<0.05),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5).4周后门静脉管径缩小,血流量减小(P<0.05).复查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程度缓解,11例(17.74%)在随访中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门脉高压脾亢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脾脏不同程度缩小,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栓塞术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9例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施行经皮穿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作为护理对象.结果:通过对29例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脾脏不同程度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为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和营养支持,对术后是否达到理想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治疗急性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66例2016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因ANVUGIB行血管造影的患者,统计血管造影阳性率、TAE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TAE治疗后30 d内再出血率及全因死亡率,分析与上述事件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  266例患者均完成血管造影,血管造影阳性率为54.1%(144/266),TAE技术成功率为97.3%(217/223),TAE临床成功率为73.1%(155/212),TAE治疗后30 d内再出血率及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6.9%(57/212)、16.1%(35/217)。本研究发现休克指数>1〔比值比(OR)=5.950,95%置信区间(CI):1.481~23.895,P=0.012〕、CT血管造影(CTA)阳性(OR=6.813,95%CI:1.643~28.252,P=0.008)及间隔时间<24 h (OR=10.530,95%CI:2.845~38.976,P<0.001)是血管造影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休克指数>1(OR=2.544,95%CI:1.301~4.972,P=0.006)及国际标准化比值>1.5(OR=3.207,95%CI:1.381~7.451,P=0.007)是TAE治疗后30 d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出血(OR=3.174,95%CI:1.164-8.654,P=0.024)及栓塞后再出血(OR=34.665,95%CI:11.471~104.758,P<0.001)患者TAE治疗后30 d内的死亡风险更高。  结论  TAE治疗ANVUGIB安全有效。休克指数>1和CTA阳性的患者更有可能血管造影阳性,且应该在出血后早期完成血管造影。栓塞后再出血仍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评价联合应用内镜下静脉曲张结扎术(EVL)与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对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并与单独应用EVL的患者进行比较。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选取伴有食管静脉曲张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0×104/μl)的肝硬化患者84例,42例患者接受EVL联合PSE术,42例则接受单独EVL术。随访期的主要研究终点包括静脉曲张的复发、曲张静脉出血情况以及患者死亡。两种治疗方案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静脉曲张复发、静脉出血加重以及死亡的RR分别为0.44(P=0.02)、0.19(P=0.01)和0.31(P=0.04)。结果表明,对伴有食管静脉曲…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主要表现为食管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脾肿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是常见严重的并发症,是主要死亡原因。脾功能亢进造成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易造成感染、出血。我院自2000年同时开展了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结扎治疗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随访完整的3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采用经皮穿肝胃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PTVE)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门静脉高压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22例。经3~24个月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后早期再发出血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endoscopec variceal ligation,EVL)术是一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但早期再发出血值得重视。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我科对84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EVL术,术后有7例早期再发出血,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可能引起早期再发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洛赛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1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洛赛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10例,并与同期用雷尼替丁的47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3d内止血)104例(84.5%),无效6例(15.5%),对照组止血有效34例(72.3%),无效13例(27.7%),治疗组的止血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有2例(1.8%)应用大剂量洛赛克止血后突然停药,出现再出血的“反跳”现象,值得临床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内镜下食管套扎术治疗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因肝硬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食管套扎法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中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显效88例,有效5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9.4%总有效率,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仅有10.0%的研究对象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性( 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2.5%优于81.9%的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食管套扎术较药物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