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37.5%和95.0%,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18.2%和72.7%,两组间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对卒中后吞咽困难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该疗法具有用药少、疗效佳、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便于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利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利咽针刺法。以吞咽功能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以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分评定疗效。结果:2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66.0%(P0.05);治疗组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8%,高于真性球麻痹患者的66.7%(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解语利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 Paralysis,P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的同时采用"解语利窍针法",对照组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配合康复训练的同时采用教科书常规针法。3个疗程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总积分,吞咽障碍、情感状态、构音障碍评分,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吞咽障碍、情感状态、构音障碍评分,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语利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疗效确切,且优于常规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配合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P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P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药顺咽方口服,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14天后观察患者石氏计分法评分及洼田氏饮水试验的变化。结果石氏计分法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90.63%,对照组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洼田氏饮水试验总有效率治疗组90.63%,对照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配合顺咽方口服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应用背俞穴为主行穴位埋线,10日埋1次,三次为一个疗程,采用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愈25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7%.结论:背俞穴为主埋线能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温针灸、穴位注射、超短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临床治愈率为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临床治愈率为2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及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针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4周后的疗效作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后4周,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4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眼针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行之有效,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6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在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一月.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分,并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8.57%,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率为39.29%,总有效率71.43%,χ2值等于9.19,P<0.05,差异显著.结论: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培元通脑胶囊,3粒/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40例,按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疗程30 d,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项丛刺疗法治疗。每5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电刺激及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治疗效果,为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各49例分别随机分配到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激组,即真性球麻痹-电刺激组,真性球麻痹-针灸组,假性球麻痹-电刺激组,假性球麻痹-针灸组。4组皆在早期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给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0 d。结果:假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障碍恢复有效率分别为88.0%和83.3%,两种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差异(P >0.05);真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分别为76.0%和41.7%,2种治疗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均有效;真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合并吞咽障碍的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在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和吞咽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1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0%,2组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结合吞咽电刺激综合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优于单纯使用吞咽训练和吞咽电刺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药内服组)70例,观察组:(针药并用组)74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所用方法和药物两组一致.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药物内服的治疗,对照组单纯内服中药,一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 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有明显的疗效,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住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原发病,应用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改善脑供血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6%,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报》2013,(11):1766-1767
目的:观察倒马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和空白组20例。治疗组运用倒马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针灸治疗;空白组不采用针刺治疗,按常规用量给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空白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马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春梅  陈伟  黎兴华 《中外医疗》2010,29(10):21-2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7例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27例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6%,治愈率为5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愈率为25.9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患侧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脱水疗法配合推拿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9例。治疗组用20%甘露醇250mL或20%甘露醇250mL及七叶皂甙钠20mg+5%糖盐250mL静滴7d;脱水3d后以盐酸利多卡因2~3mL、维生素B12500mg穴位注射;脱水7d后行手法推拿。对照组常规用腰椎牵引和手法推拿。结果:3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47.4%,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治愈率18.6%,总有效率76.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脱水疗法配合推拿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常规腰椎牵引和手法推拿,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9例,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6%,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率为17.4%,总有效率为65.2%。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