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起搏器通过模拟心脏工作原理,定时发出脉冲信号而激发心肌收缩,从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临床多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创伤性疗法,不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将脉冲发生器通过电极与心肌相连,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频率、振幅的电脉冲,通过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起搏点发放冲动,使心脏产生有效、有规律地收缩。因此,当心脏起搏点功能失常或心脏传导系统有严重病变时,应用起搏器可达到人为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泵"功能的作用,现已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手段。随着植入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起搏电极导线的不断改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78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所有起搏电极均采用Seldinger法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置入,观察置入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7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6.4%,包括起搏电极脱位1例,囊袋出血1例,囊袋破溃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植入起搏器后植入侧上肢活动受限1例。结论及时发现并排除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加强随访并进行起搏器程控监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胜虎  李寿桢 《江苏医药》1996,22(10):703-705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心脏起搏系统的性能日臻完善,起搏器的应用日益广泛,临床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我国现今每年约有2000余例患者安装起搏器,年植入总数的增长率约为15%。本文就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现状与某些进展进行介绍。一、适应证埋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适应证中最重要的是与心律有关的症状。“有症状的心动过缓”系指由于心搏缓慢,排血量降低而造成的!临床表现,如头昏、眩晕、近乎昏厥、完全昏厥等,均由脑供血不足引起。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症状,如疲劳、体力活动耐量降低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目前起搏器…  相似文献   

5.
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4例植入不同模式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给予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3~6个月随访,患者术前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患者满意率高。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能有效改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提高术者的植入技巧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任为文 《淮海医药》2004,22(5):420-421
心脏起搏治疗对心脏停搏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该项技术自问世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我院近年来,对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加强了手术前、中、后护理,更新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对于手术的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0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后主要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共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例,发生率3.77%,其中囊袋血肿2例,电极脱位1例,肌肉跳动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起搏器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连续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5例无并发症的经验厦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吴荣黄见亭李卫华严秀珍我院1989年1月~1997年1月连续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5例,并经最长达8年的随访,无手术并发症,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接受安置永...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永久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发展,不但使越来越多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且拯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我科2006年始安置永久型心脏起搏器121例,现将有关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明琼 《贵州医药》2006,30(10):955-956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1].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与此同时,手术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如伤口感染、血肿、电极脱落、肢体功能障碍等,安装起搏器后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使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了解并防护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被认为是安装起搏器成功的关键.下面总结我院1999年以来置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50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患者病例96例,对其进行术后随访,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相关防治措施。结果经统计发现,96例患者中,在术后发生并发症者21例,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共7例,其次为囊袋血肿、起搏器综合征等。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在术中和术后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2.
1997年5月-2009年6月。我科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96例,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病人取得良好效果,在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前后,在护理组的序贯工作中,保证了植入术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节律异常疾病的有效措施为进行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大量临床事实证实采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纠正患者的异常心脏节律,但是术后存在较多的并发症.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心脏起搏器是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心脏起搏器通过不同的起搏方式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以及左右心室的协调收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死率。近年来我院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日益增多,而起搏器术后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并得到世界公认与肯定。我们对52例安置永久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老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疗效和生存质量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亚萍  高晓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93-2794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近代电子仪器应用于临床医学的一项重大成就,已成为抢救和治疗各种严重心律失常的可靠方法。我院心内科2001~2006年植入埋藏式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76例,均起博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而老年患者身体耐受力低,抵抗力明显下降,并常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结合老年患者具体病情特点,进行全面的有效的健康指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随访3-4个月,未发现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曹钦  张亚伟  卢国栋 《贵州医药》2022,46(2):223-224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三年来于我医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86例老年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术后起搏器囊袋是否出现感染分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观察两组于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影响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结果 86名患者中有15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7.4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次数、起搏器植入时间、糖尿病史、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贫血等方面资料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起搏器植入次数、起搏器植入时间、糖尿病史、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贫血等均是导致起搏器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其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起搏器更换或升级、起搏器植入时间过长、既往有糖尿病史和贫血、出现囊袋血肿和切口脂肪液化为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对此类因素的调控,加强防护监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提升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