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臀位是常见的一种异常胎位,分娩过程中,产妇合并症多,婴儿病死率也较头产式高。1998年1月至1999年11月因单臀位剖宫产结束分娩者18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臀位发生率、产次与分娩方式的比较 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1月间共分娩3310例,单胎臀位265例,臀位发生率8%,其中单纯臀位231例(71.6%)。初产妇229例(86.4%),经产妇36例(1.6%)。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83例(31.3%),剖宫产182例(68.7%)。1.2 臀位剖宫产儿与阴道儿患病率比较 见表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臀位分娩的合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492例臀位分娩情况。结果 310例臀位阴道分娩与182例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骨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P>0.05),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P<0.05)。结论臀位分娩有选择性的行阴道臀牵引助产分娩,并不会增加母儿的并发症,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胡志芬  谷平果 《河北医药》1992,14(3):141-142
本文分析了500例臀位分娩的有关问题,初产妇281例,剖宫产204例,经产妇219例,剖宫产172例。围产儿体重越大剖宫产率亦递增,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剖宫产高于臀助产,而剖宫产与臀助产明显高于臀牵引,围产儿死亡均发生在阴道分娩中。本文对臀位剖宫产的指征和阴道分娩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加强臀位孕妇的产前监护,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和时机,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5年间共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5例 ,其中头位 4例 ,臀位 1例 ;经阴道分娩4例 ,剖宫产 1例 ;4例经阴道分娩中有 2例胎吸助产 ,1例臀助产 ,1例顺产 ;3例头位经阴道分娩均为巨大儿发生出肩困难 ,1例臀位经阴道分娩发生后出头困难 ,手术 1例系头位巨大儿采用腹膜外剖宫产发生娩肩困难。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相关因素见附表。  附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相关因素表例次胎位助产方式体重 [克 ]出肩情况例 1右枕横侧切加胎吸 45 0 0很困难例 2左枕前顺娩 410 0困难例 3左枕后剖宫产 43 5 0较困…  相似文献   

5.
臀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异常胎位之一 ,其围产儿死亡率及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头先露。因此 ,如何正确处理臀位分娩 ,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改善臀产儿的预后 ,仍为产科工作者应不断讨论的实际问题。本文就我院 1995~ 1999年 15 7例臀位分娩方式作一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1 臀位产发生率、产次与分娩方式比较 :我院 1995~ 1999年分娩总数 2 5 6 0例 ,其中臀位 15 7例 ,臀位发生率为 6 .13%。在臀位产中 ,阴道分娩 92例 ,占 5 8.6 0 % ;剖宫产 6 5例 ,占41.40 %。初产妇 12 8例 ,占臀位分娩 81.5 2 % ,其中阴道分娩70例占 5 4.6 9% ;剖宫产 5 8…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我院1998-2007年臀位分娩的416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分娩人数为5838例,其中臀位416例(包括早产、足月产及过期产),发生率为7.13%。臀位分娩中剖宫产136例,占32.69%,阴道分娩280例,占67.31%。见表1。  相似文献   

7.
郭雪箐  谭惠民 《河北医药》2006,28(9):820-820
目的 分析脐带脱垂的原因、临床表现、产程处理、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生儿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5例脐带脱垂的处理方法.结果 25例脐带脱垂者:剖宫产14例,臀位产6例,顺产5例.其中剖宫产病例中无新生儿窒息出现;臀位产中发生新生儿窒息4例,其中重度窒息3例;顺产中1例新生儿窒息.结论 头、臀位胎儿脐带脱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一旦确诊应立即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8.
李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87-188
目的:探讨与分析臀位分娩临床发生率,处理技巧和措施。方法:对本院10年来臀位分娩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位分娩的106例患者阴道分娩54例,臀助产44例,臀牵引10例,剖宫产52例;其中社会因素、胎儿过大(〉3500g)、骨盆狭小占臀位剖宫产指征的前三位。结论:臀位分娩是一种常见的异位分娩,如处理不当可危及胎儿及婴儿生命,重视臀位的产前监护,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妊娠并发症,临产时严密观察产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臀位围生儿的死亡率将会下降。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产前检查和尽量将臀位纠正至头位,减少臀位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104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方位为头/头位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比较,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头/非头位及臀/头或非头位两种分娩方式比较,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第1胎分娩新生儿的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第2胎分娩新生儿的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胎方位是决定分娩方式的主要因素之一,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文化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61-161
目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VBAC)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340例患者,记录第1次手术时间指征、新生儿体重,本次妊娠分娩方式、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第2次分娩方式的主要决策者及影响者。结果:阴道分娩22例,原手术指征分别为胎儿窘迫6例,羊水过少5例,头盆不称4例,臀位3例,巨大儿2例,胎盘早剥1例,双胎1例。结论:各种原因影响了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这就要求医务人员纠正以往的偏见,提高对VBAC的认识,而且事实证明前次有剖宫产史者60%~80%能成功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18032例产妇分娩方式:剖宫产、阴道自然分娩、阴道手术产(胎吸及产钳)和臀位经阴道助产的情况,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提高产科医师阴道助产技术服务水平。方法对2001年~2012年在我市某二甲医院住院分娩的18032例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该院剖宫产率自2001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剖宫产率为45.13%,近3年剖宫产率分别为78.01%、76.50%、76.92%;②阴道手术产及臀位助产率的变化趋势:2001年该院阴道手术产及臀位助产率均较高,分别为5.08%、0.76%,以后呈逐年降低趋势,至2006年下降显著,2008~2010年达到最低点,近几年仍在低位徘徊。结论避免因医源性因素导致的剖宫产,进一步提高产科医师阴道助产技术服务水平,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臀位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就我院36例臀位分娩情况进行分析,以求降低围产儿损伤率与病死率。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我院1995年1月~1997年12月分娩总数1077例,其中臀位分娩36例,臀位发生率3.34%;臀位剖宫产31例,臀位剖宫产率86.11%。臀位孕妇年龄在24~36岁之间,平均27.8岁,孕周在36~41周,均为初产妇,无内、外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和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43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中209例行阴道试产(试产率48.60%),177例顺利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84.69%),试产过程中剖宫产32例(试产失败率15.31%);入院后直接或择期剖宫产221例(51.40%)。阴道分娩率41.16%,剖宫产率58.84%。177例阴道分娩组分娩后24h内出血量明显少于再次剖宫产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分娩方式目前以手术为主,在符合适产条件下需要降低再次剖宫产给孕妇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及危险,可以通过增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阴道分娩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朱宏伟 《河北医药》2002,24(12):976-977
臀位是常见异常产 ,我院 1998~ 2 0 0 0年分娩总数 4843例 ,臀位产 2 16例 ,占分娩总数 4.5 % ,围生儿死亡 5例 ,病死率占臀位产 2 .3 %。非臀位产 462 7例 ,围生儿死亡 8例 ,病死率占 0 .17%与臀位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因此臀位产处理仍有讨论价值。本文通过其分娩的处理方式及其围生儿损伤关系进行对照分析。1 结果与分析1 1 臀位分娩方式与围生儿体重关系  2 16例臀位产中剖宫产10 1例 ,占臀位分娩总数的 46.7% (其中初产妇 89例 ,占剖宫产总数 85 .1% ,经产妇 12例 ,占剖宫产总数的 11.8% )无围生儿死亡 ,1例新生儿肱…  相似文献   

15.
温雪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82-18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新生儿结局及更好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双胎妊娠中第一胎儿与第二胎儿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羊水污染率;分析剖宫产分娩与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第一胎儿与第二胎儿的体重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胎儿与第二胎儿新生儿窒息率与羊水污染率比较,第二胎儿新生儿窒息率及羊水污染率均大于第一胎儿窒息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及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第二胎儿较第一胎儿易发生新生儿窒息,对于第一胎儿为头位、第二胎儿为臀位者选择阴道分娩应慎重,若接产医生没有内倒转或臀位牵引的经验,以剖宫产为宜;对于中等大小的胎儿,两胎均为头位,特别是经产妇时,可选择阴道分娩,其它情况宜选择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方法:总结我院79例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阴道分娩56例,其中胎头吸引11人次,臀牵引 28人次,第一或(和)第二新生儿窒息数36位占32.1%,足36孕周者25人占26.6%,死产5例占8.9%;剖宫产2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4位占8.7%。产后出血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二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部分双胎妊娠胎位不正或有严重并发症者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7.
黄华  舒萍 《北方药学》2013,(5):105-105
目的:探讨臀位助产术在异常分娩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5例臀位异常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出现臀位异常分娩时,多采取何种分娩术,以及每种分娩术的并发症与死亡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分析臀位助产术在臀位异常分娩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在处理臀位异常分娩的过程中,剖宫产与臀位助产术应用比较多,而臀位牵引术应用得较少(P<0.05)。并发症情况:臀位牵引术的并发症率显著大于臀位助产术,而臀位助产术的并发症率显著大于剖宫产术(P<0.05)。死亡率:臀位牵引术的死亡率显著大于臀位助产术和剖宫产术(P<0.05)。而臀位助产术的死亡率与剖宫产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们要更加熟练的掌握臀位助产术的相关操作与运用技巧,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臀位助产术的应用范围更广,临床效果更加完备,从而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臀位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方法对大田县医院1992~2002年臀位分娩331例的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189例,占57.09%;臀助产126例,占38.06%;臀牵引16例,占4.83%。围产儿死亡11例,围产儿死亡率33.23‰。臀牵引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均比臀助产、剖宫产明显升高。结论加强孕期管理,减少臀位产发生。恰当选择臀位分娩方式,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院在1985年1年106例双胎妊娠中,第一婴儿自然分娩率(35.8%)第二婴儿(22.6%)。阴道分娩中第二婴儿手术率高于第一婴儿。行剖腹产术45例,剖腹产率(42.5%)。影响分娩方式的因素有2种,其一胎儿体重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婴儿体重越大剖腹产率越高,体重越低阴道分娩率越高。其二胎位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其中双头位及一头一臀位阴道分娩率高(42.4%)一臀一头及双臀位阴道分娩次之(12.3%),各种胎位阴道分娩者婴儿体重均小。  相似文献   

20.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病因及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合浦县人民医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产妇142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中,早产、流产史45例(31.69%),其次是臀位33例(23.24%)。阴道分娩113例(79.58%),剖宫产29例(20.42%)。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12例(41.38%);臀位11例(37.93%)。结论对孕周小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应采用期待疗法,延长孕周,以确保产妇和围生期的胎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