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86例体检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测定脉搏波速度(PWV)。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r=0.426,P=0.001)、脉压(r=0.381,P=0.002)、年龄(r=0.356,P=0.002)、血糖(r=0.262,P=0.035),甘油三酯(r=0.215,P=0.03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92,P=0.042)等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与PW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公安干警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危险因素与公安干警受伤原因及术后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测定肱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aPWV),依据健康人群动脉弹性功能参考标准,将公安干警分为BaPWV异常组和正常组,观察患者的年龄、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同时记录公安干警受伤原因及感染情况。结果 BaPWV异常组的年龄、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收缩压(SBP)、舒张压和脉压(P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aPW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收缩压、脉压、年龄分别与BaFWV呈正相关;1085名公安干警曾经因各种原因受伤200例,术后发生感染19例,感染率9.5%。结论年龄、SBP、PP水平增加、外伤导致大量出血是大动脉弹性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可通过协同作用使大动脉弹性降低更明显;公安干警术后发生感染概率较高,应加强公安干警术后抗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李宁 《现代预防医学》2013,(7):1301-1303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大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年龄在40岁以上血压正常的健康者及没有任何靶器官损害的Ⅰ~Ⅱ级高血压患者共296例,同时测定其踝臂动脉的脉搏波速度(baPWV)、血压及身体形态等指标.结果 ①不同性别之间的PWV的差异表现很明显,其中女性PWV水平明显低于男性(P=0.000<0.01);②血压对PWV有明显的影响作用(P<0.01);③年龄与PWV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498,P=0.000);④PWV与BMI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体重、腰围、臀围相关(P<0.05).结论 血压与脉压的升高,影响动脉硬化程度的升高.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性别以及体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影响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临床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多种临床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278例健康体检人员,使用日本科林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检测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按照所测baPWV值分成4组,<1 400 cm/s的为正常对照组(1组),1 400~1 600 cm/s为2组,1 600~1 800 cm/s为3组,>1 800 cm/s为4组,收集各组的临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2、3、4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age)、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压(PP)、血糖(GLU)、baPWV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baPWV升高,各指标也明显升高(P<0.05).②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年龄、SBP、DBP、MAP、PP、HR、GLU、LDL与baPWV呈正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收缩压、年龄和心率与baPWV关系最为密切(P<0.001). [结论]年龄、SBP、DBP、MAP、PP、HR、GLU、LDL与baPWV呈正相关,其中SBP、年龄、HR与baPWV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动脉弹性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显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仅为男性的0.1%~0.3%^⑴,而绝经后发病率剧增,达到与男性相近的水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无创评估动脉僵硬度的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围绝经期女性baPWV测定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女性baPWV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80 mg,1/d)、贝那普利组(10 mg,1/d)、硝苯地平缓释片组(20 mg,2/d)各20例,疗程共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及血压.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血压均有显著降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舒张压的下降幅度(△DBP)、脉压下降幅度(△PP)与另两组差异显著(分别为-40.1±11.3 vs -16.6±5.5、-14.6±4.2 mmHg和 -10.0±19.3 vs -28.8±6.6、-25.7±6.5 mmHg,P<0.01).缬沙坦组及贝那普利组治疗前后baPWV均显著下降,其下降幅度(△baPWV)分别为-401±90、-280±97 cm/s,显著大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的-11±127 cm/s(P<0.01).△baPWV与△PP在总体患者中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01),贝那普利组或硝苯地平缓释片组△baPWV至少与一项血压参数(△PP,△SBP,△DBP)相关,而在缬沙坦组均不相关.结论 与贝那普利或硝苯地平缓释片相比,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立于降压功效外的减低动脉僵硬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80mg,l/d)、贝那普利组(10mg,l/d)、硝苯地平缓释片组(20mg,2/d)各20例,疗程共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及血压。结果治疗3个月后各组血压均有显著降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舒张压的下降幅度(△DBP)、脉压下降幅度(△PP)与另两组差异显著(分别为-40.1±11.3 vs-16.6±5.5、-14.6±4.2mmHg和-10.0±19.3vs -28.8±6.6、-25.7±6.5mmHg,P〈0.01)。缬沙坦组及贝那普利组治疗前后baPWV均显著下降,其下降幅度(AbaPWV)分别为-401±90、-280±97cm/s,显著大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的-11±127cm/s(P〈0.01)。baPWV与APP在总体患者中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01),贝那普利组或硝苯地平缓释片组ΔbaPWV至少与一项血压参数(APP,ASBP,ADBP)相关,而在缬沙坦组均不相关。结论与贝那普利或硝苯地平缓释片相比,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立于降压功效外的减低动脉僵硬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86确体检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测定脉搏波速度(PWV)。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r=0.426,P=0.001)、脉压(r=0.381,P=0.002)、年龄(r=0.356,P=0.002)、血糖(r=0.262,P=0.035),甘油三酯(r=0.215,P=0.03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92,P=0.042)等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与PW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WV-9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和代谢危险因素并存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不仅是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更是引起动脉硬化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MS者心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非MS者。有研究者指出,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是独立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心血管病危险及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赵敏  蔡明序 《现代预防医学》2018,(10):1904-1907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5年10 月- 2016 年10 月于某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者1 806 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尿酸(Uric Acid,UA)等,测量上臂脚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结果 baPWV异常组较正常组年龄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 C)、UA等水平增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aPWV与年龄(r = 0.55,P<0.001)、收缩压(r = 0.63,P<0.001)、空腹血糖(r = 0.30,P<0.001)正相关,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不大。中年组baPWV轻度增高检出率最多(27.87%)。老年组baPWV中、重度升高检出率(63.28%)明显高于青年组(3.49%)和中年组(15.40%)。Logistics回归结果表明中、老年人baPWV增高风险增加,老年人较青年人baPWV增高风险明显增大(OR = 23.04),血压增高者baPWV增高风险较血压正常者明显增大(OR = 30.71),男性baPWV增高风险较女性稍高,血糖增高者baPWV增高风险较血糖正常者稍高。结论 高龄、高血压、高血糖是baPWV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比女性baPWV更易增高。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群体,高血压、高血糖者应为baPWV重点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人选在本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同时人选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9例,两组人群均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人群各种临床指标,并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患者PwV和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9.74±1.38)m/s、(49.78±11.35)mg/L,与非高血压组的(8.36±1.49)m/s、(38.34±10.36)mg/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高血压患者PwV与尿微量白蛋白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O.521,P〈O.05);尿微量白蛋白的多元线性回归显示,PwV是尿微量白蛋白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量白蛋白存在显著相关性,是影响尿微量白蛋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13841名健康体检人员,询问疾病史,测量身高、体重、BMI、血压等,检测FPG、血脂、UA等生化指标,应用动脉硬化仪检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健康体检男女性人群baPWV值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60岁男性baPWV值明显高于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BMI、FPG、UA和TG水平均为baPWV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SBP对baPWV的影响最大,标准化回归系数>0.42。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的baPWV值随性别、年龄呈不同的分布特征。应加强对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女性的baPWV监测,早期预防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组分及尿酸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者7 358例,测定其代谢综合征组分包括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根据代谢综合征组分项目数分为0、1、2、3四个亚组;同时测定血尿酸(uric acid,UA),并根据UA是否异常,将其分为正常UA组和高UA组。应用多功能血管病变诊断仪测定肱踝动脉脉搏波的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 PWV),采用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及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与评估代谢综合征组分和UA与ba PWV的关系。结果 1ba PWV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UA、腰围均具有相关性,对ba PWV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UA腰围。2ba PWV及UA值均随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增多而呈阶梯样增加。3高UA组的ba PWV明显高于正常UA组,高UA组中女性的ba PWV明显高于男性,MS组的ba PWV明显高于非MS组,且MS及UA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在女性中均比在男性中更明显。4非MS组中高UA对ba PWV的影响比MS组中UA对ba PWV的影响更加明显。结论性别、MS及UA与ba PWV具有密切关系,高UA可能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联合检测MS各组分、UA与ba PWV,对预测、评估及防治MS和早期动脉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动态动脉硬度指数(AASI)与脉搏波速度(PWV)的相关性,探讨AASI对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价值,并分析AASI的影响因素.方法 人选患者100例,进行臂-踝PWV测量,并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计算AASI.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判定AASI与PWV的相关性.并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判定AASI的影响因素.结果 AASI与PWV和年龄显著正相关(PWV:r=0.516,P<0.01;年龄:r=0.417,P<0.01).AASI与身高呈负相关r=-0.223,P<0.05).多因素逐步分析结果表明,PWV是与AASI关系最密切的参数.结论 AASI与PWV相关性良好,是一个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新指数.  相似文献   

15.
脉搏波速度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疾病是累及全身的一组病变,它包括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等,为了从根本上降低上述疾病导致的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血管病变早期识别极为重要,特别是在表现健康的人群中高效准确地识别已患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个体,是预防决策的重点,也是早期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动态动脉硬度指数(AASI)与脉搏波速度(PwV)的相关性,探讨AASI对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价值,并分析AASI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患者100例,进行臂-踝PwV测量,并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计算AASI。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判定AASI与PwV的相关性。并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判定AASI的影响因素。结果AASI与PWV和年龄显著正相关(PWV:r=0.516,P〈0.01;年龄:r=0.417,P〈0.01)。AASI与身高呈负相关(r=-0.223,P〈0.05)。多因素逐步分析结果表明,PWV是与AASI关系最密切的参数。结论AASI与PwV相关性良好,是一个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新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收缩压(SBP)水平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在101 510 名参加2006-2007 年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5 852 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baPWV检查,其中符合入选标准(年龄≥40 岁、既往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5 440 人,将资料完整的5 222 人纳入统计分析。依据2010-2011 年度体检时SBP值将研究对象分为理想SBP组(SBP<120 mmHg)、正常高值Ⅰ期组(120 mmHg≤SBP<130 mmHg)、正常高值Ⅱ期组(130 mmHg≤SBP<140 mmHg)、高血压组(SBP≥140 mmHg或<140 mmHg但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利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SBP水平对baPWV的影响。结果 (1)5 222(男性3 132,女性2 09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1 岁,平均baPWV(1 587.57±400.71)cm/s,baPWV≥1 400 cm/s 的检出率为62%;(2)4 组人群平均baPWV分别为1 322.19、1 456.27、1 544.78、1 827.77 cm/s,baPWV≥1 400 cm/s 的检出率分别为26.4%、49.3%、64.2%、88.3%;(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的标准化β 值为0.40,仅次于年龄的0.48;(4)影响baPWV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与理想SBP组比较,正常高值Ⅰ期、正常高值Ⅱ期和高血压组均为baPWV≥1 400 cm/s 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0(95% CI:2.20~3.32)、4.56(95% CI:3.67~5.67)和13.51(95% CI:10.87~16.78)。结论 SBP升高是baPWV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血管疾病是累及全身的一组病变,它包括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等,为了从根本上降低上述疾病导致的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血管病变早期识别极为重要,特别是在表现健康的人群中高效准确地识别已患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个体,是预防决策的重点,也是早期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依据。脉搏波速度(PWV)是公认的评价动脉弹性的经典指标,是一种简单无创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643例体检职工的baPWV以1400cm/s为界定值分组,大于该值者列入异常组,小于该值设为正常组;对其在不同年龄段的率及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体重指数、腰围等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baPWV在各年龄段之间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且随年龄的增加其异常率相应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提示:baPWV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收缩压、血糖、甘油三酯,它们可引起baPWV47%的变异。结论通过baPWV检查,结合常规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无创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指数评估大动脉僵硬度的方法,深入研究动脉硬化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可为临床采取相应治疗祛除引起动脉硬化进展的可逆性因素、缓解其发展速度从检测和治疗上寻找新方法。并为疾病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数据帮助。因此无创评估大动脉僵硬度方法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应用脉搏传导速度指数对大血管的僵硬进行评估的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对它的研究和使用具有广泛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