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特点,探讨如何提高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恶性肿瘤检出率。方法以我院近5年健康体检人群140127例中发现并病理确诊的18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恶性肿瘤的检出与年龄、性别、地域等关系以及症状和实验室阳性结果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作用。结果病理确诊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0.133%(186例)。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0.036%(51例)、肝癌0.017%(24例)、肾癌0.014%(20例)、结直肠癌0.013%(18例)和胃癌0.011%(16例)。186例恶性肿瘤中无症状者158例,占84.9%。超声对肝、肾、甲状腺癌等实质性脏器的灵敏度优于肿瘤标志物(TM);将胸片、TM、症状和胸部低剂量CT相结合,可提高肺癌检出率。2008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达0.083%,明显高于其他年度(χ2=11.792,P〈0.05)及当年度肺癌检出率(χ2=8.538,P〈0.05)。结论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由于体检发现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无症状,而超声、胸片、TM和CT对恶性肿瘤的检出作用各有特点,充分发挥总检医生和检后随访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胡芳 《职业与健康》2007,23(2):122-123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挛,为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对某高校在校教职工包括离退体人员进行空腹血脂测定,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男、女性甘油三酯升高检出率分别为28.2%和21.0%,男性高于女性(P〈0.05);男,女性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5.0%和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年龄组教职工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36.5%和7.8%,高于其他年龄组的血脂升高检出率。体重指数越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检出率越高,肥胖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8.5%和9.2%(P〈0.01)。结论血脂水平受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影响。预防和控制高校教职工的高脂血症要加强血脂水平的监测和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3.
费平  郭宝云  吕跃进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10,(12):F0002-F0002,1219
[目的]了解2001-2009年漳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进一步探索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措施。[方法]按照招工健康体检项目对2001-2009年来漳州市外来务工人员38039人进行常规检查,采用ELISA常规的方法进行HBsAg筛选及肝功能检查。[结果]2001-2009年合计检测外来务工者38039人,HBsAg阳性者2442人,阳性率为6.42%。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问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阳性率(7.22%)高于女性(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20~29岁阳性率(8.13%)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结论]漳州市外来务工人员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绍兴市城郊20个自然村农民的健康状况,了解脂肪肝等常见病在该地区的患病率。方法:2008年6月-11月,对18周岁以上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统一健康档案。检查项目为内科、外科常规检查,测血压、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肝功能和表面抗原、腹部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如有异常则进一步检查。结果:体检结果发现,脂肪肝检出率(13.53%)位居首位,其后为高血压(12.09%)、胆结石(2.80%)、糖尿病(1.99%)。高血压患病有年轻化趋势,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总体患病率男性(13.28%)高于女性(11.12%)。脂肪肝检出率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而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男性检出率主要集中在30岁以后,有年轻化趋势,而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胆结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患病率(3.79%)高于男性(1.59%)。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2.24%)高于女性(1.60%)。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保健意识,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减少以上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女性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采集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高倍镜下直接观察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结果1520例健康体检女性阴道分泌物中滴虫检出47例,占3.1%;霉菌检出29例,占1.9%;线索细胞37例,占2.4%。不同年龄段检出率不同,36—45岁组滴虫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0,P〈0.01)。结论健康体检女性中不同年龄段各种阴道炎患病率不同,36-45岁组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明显增高,提示女性卫生保健在各个年龄段(尤其是性活跃期)都应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衢州市农民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其致病相关因素。方法: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程,随机抽取郊区和山区农村健康体检人员,腹部超声筛查脂肪肝患者,抽取静脉血作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并对脂肪肝形成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的超声检出率为8.20%(1615/18070),其中郊区组检出率12.49%,山区组检出率5.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郊区组检出率男性(11.68%)低于女性(13.12%),男性检出率最高的是60~69岁年龄段,女性最高的是50~59岁年龄段;山区组检出率男性(6.64%)高于女性(4.51%);郊区组各年龄段的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山区组;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a回归分析均表明: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是肥胖、胆石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结论:郊区农村已是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发区,要重点加强郊区农村人群代谢性疾病监测管理和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体检人群心血管及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情况。方法收集的全国部分体检机构2009年的体检数据,分析我国体检人群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五个指标的异常检出率情况。结果体检人群收缩压高于正常、舒张压高于正常、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总胆固醇高于正常检出率分别为16.7%、14.1%、4.6%、5.9%、6.7%。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女性收缩期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逐渐升高;舒张期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男性、女性分别在50岁组、60岁组达到最大值;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比例均先增加后降低,男性、女性均在70岁组达到最大值;男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至正常高值和高于正常的比例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50岁组达到最大值;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从20岁组到60岁组至正常高值和高于正常的比例逐渐升高,但60岁组以后两者比例均变化不大。20~59岁组男性人群的血压、血糖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相应年龄组;20~49岁组男性人群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相应年龄组。结论体检人群的心血管及代谢指标异常检出率具有性别和年龄别差异;20~59岁组的男性体检人群尤其应加强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监测与健康管理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以及年龄分布特征,并探讨脂肪肝的健康管理方案。方法对2011年1—3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1343例个体进行调查,根据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将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福州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总患病率为20.43%,男性(28.77%)高于女性(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的总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性别分层后,在20~59岁各年龄组间,男性脂肪肝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0-69岁和I〉70岁2个年龄组,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与其他城市相近,并呈年轻化趋势。提倡定期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脂肪肝,并通过健康教育,早期防治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杭州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BMI)分布、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方法抽取21536名杭州城区17所小学和12所中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颁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指数筛查分类标准”作为参考标准,对学龄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质指数研究。结果杭州市男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P85)和肥胖(P95)普遍要高于WGOC标准;女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7—10岁组要稍高于WGOC标准,大于10岁各年龄组的超重BMI值都要低于WGOC标准;而肥胖(P醅)各年龄组的值均低于WGOC标准。各年龄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男生平均高达23.5%和10.0%,女生也有14.0%和4.9%。结论杭州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水平较高,尤其是男性学龄青少年,应尽快将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列入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  相似文献   

10.
某机关在职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机关在职人员的健康状况,分析健康危险因素,促进干部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方法收集2007年度机关在职人员健康体检的临床资料,进行现况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428名健康体检者中,发现一种或多种疾病或指标异常者410人,占所有受检者的95.79%。未发现明显指标异常者18人,占4.21%。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最高(51.98%),女性子宫肌瘤检出率最高(30.68%);高年龄组健康状况劣于低年龄组(P〈0.05或P〈0.01),男性健康状况劣于女性(P〈0.05)。结论机关在职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采取健康教育、医学咨询、随访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群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辖区在校学生的健康隋况,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方法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对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体检,使用“学生健康监测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汇总,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6----2008年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为23.62%,身高上等率为9.91%,营养不良率为6.68%,肥胖率为10.56%,龋齿、视力不良、沙眼检出率分别为42.35%,30.48%,4.95%;2006-2008年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身高上等、体重上等率、视力不良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高下等率,龋齿、沙眼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检完全合格率、身高上等、身高下等率,龋齿,沙眼检出率小学生〉中学(P〈0.01);体重上等率、营养不良率、视力不良检出率中学生〉小学生(P〈0.01);体检完全合格率、身高、体重上等率,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身高、体重下等率、营养不良率、视力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P〈0.01)。结论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身体状况保持稳步提高的态势,健康教育卓有成效,但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相对还比较低,龋齿,视力不良、沙眼等常见病检出率还比较高,需要加强对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宁市区从业人员沙门菌属的带菌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加强卫生管理、防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8--2012年162353名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肛拭样品中检出的沙门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沙门菌菌株333株,总检出率为0.21%;2008--2012年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0.31%、0.35%、0.25%、0.12%和0.10%;夏秋季沙门菌的检出率高于冬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沙门菌带菌者年龄为18—57岁,不同年龄组沙门菌构成比以21—30岁年龄组最高;为57.96%;≥51岁年龄组检出率最低,为2.70%。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的333株沙门菌共有8个血清群,以B、C、E群为主;其中B群108株,占32.43%;D群2株,占0.60%。结论南宁市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有较高的沙门菌阳性携带率,应加强这部分人群的卫生意识及其携带沙门菌的监测,尽早发现阳性带菌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夏秋季是沙门菌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常规体检中进行前列腺癌筛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就诊原因对于肿瘤特征和治疗的影响,评价常规体检中进行前列腺癌筛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8年北京医院泌尿外科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就诊原因与肿瘤相关特征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432例,其中因下尿路症状就诊的有43.5%(188/432),43.1%(186/432)因体检异常就诊,13.4%(58/432)因其他原因发现前列腺癌。2005-2008年问54.2%(115/212)的患者是由于体检异常得到诊断,较往年增加;33.5%(69/212)的患者是下尿路症状就诊而得到诊断,较往年下降。因体检异常而发现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早期前列腺癌的比例更高,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更大。结论在老年男性体检中进行以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直肠指诊为主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提高根治性治疗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癌筛查效果,了解人群肝癌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筛查20 282名当地居民,年龄在35~64岁之间,开展癌症相关危险因素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并按高危人群判定标准,筛选出符合筛查条件的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进行血清AFP检测和B超检查。结果检出肝癌7例(其中早期肝癌5例),肝硬化29例(占1.43%),AFP≥20μg/L9例(占0.44%),检出其他肝脏异常736例(占36.2%)。肝癌和肝硬化病例中HBs Ag阳性比例较高,分别为71.4%和65.5%。一般筛查对象和高危人群不同种类膳食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7,P〉0.05),心理因素中环境适应能力和精神创伤在一般筛查对象与高危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肝癌筛查工作,对早期发现肝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丁益民 《职业与健康》2014,(21):3041-3042
目的通过了解常州市某区涂料生产企业工人职业健康状况,为指导企业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涂料生产企业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2011—2013年职业健康检查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403份样品,其中苯超标率为13.0%,甲苯超标率为3.2%,二甲苯超标率为2.6%。636名涂料生产工人中,健康检查结果正常者占30.3%,白细胞计数偏低检出率为10.4%,以5-9 a工龄组为最高,且随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白细胞计数偏低检出率(16.0%),明显高于男性(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疾患的检出率为59.3%,其中肝胆疾患、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偏高、血压偏高在男女两组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产企业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确保通风等防护设施的正常使用,职能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有效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韦雪香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7-1628
目的了解南宁市江南区流动人口儿童的卫生保健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流动人口中的儿童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保门诊健康检查的满3周岁的儿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出所有满3周岁的流动儿童835人,按照1∶1相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抽样抽取满3周岁该市儿童835例,通过儿童保健信息平台,查询两组人群儿童系统管理情况,分析体格发育及营养性疾病的患病情况。结果流动儿童的系统管理率为48.1%,该市儿童的系统管理率为9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儿童的体重低下、发育迟缓发生率高于该市儿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儿童的营养性贫血、佝偻病发生率高于该市儿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流动儿童保健状况较差,在流动人口中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强化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改革现有的保健管理模式,让流动儿童享受均等的卫生保健服务,是改善流动儿童保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华嘉临  张艺  黄飚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945-2946
目的 检测胃蛋白酶原Ⅰ (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对胃部疾病检出的价值.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健康检查中筛查胃部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GⅠ、PGⅡ时间分辨荧光试剂盒,对718例胃部疾病患者及2 532例健康检查人群血清测定PGⅠ、PGⅡ含量和PG Ⅰ/PGⅡ比值.结果 胃蛋白酶原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胃溃疡的阳性率分别为56.1%、73.8%、40.7%、41.7%.在体检人群中约13%的人血清PG Ⅰ或PGⅡ异常.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是胃病疾病的良好指标,在体检应用方面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ROC曲线分析法评价乳腺临床检查、乳腺超声检查(US)、钼靶X线检查(MAM)及这3项检查综合分级在乳腺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为农村地区开展乳腺癌筛查选择适宜技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乳腺临床检查,对乳腺癌高危人群采用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进行乳腺癌筛查,利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价临床检查、超声、钼靶X线检查及各项联合检查(综合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在23 910名接受乳腺癌筛查的农村妇女中,病理确诊乳腺癌31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29.65/10万。乳腺综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323、94.605和0.954;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0.968、90.288和0.814;钼靶X线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4.194、91.727和0.850;临床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41.935、82.734和0.676。其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经Z检验,综合检查F分级评价诊断优于其他各项检查的准确性(P〈0.05),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而综合检查分级评价方法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昱 《现代医院》2009,9(1):73-7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比浊法对恶性肿瘤组、非恶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TSG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TSGF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筛选试验,它具有敏感性高及广谱性的优点,可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