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胡刚宇 《海峡药学》2013,25(5):63-65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急症患者8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卡片法,1∶1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硝酸甘油,观察组予以卡托普利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患者。观察1h后降压有效的比例,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97.5%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80%(P<0.05),观察组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能取得较好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泵入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口服治疗急症重症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某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急症高血压病患者7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和单纯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临床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4h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治疗24h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大于对照组(85.7%)(P0.05);(3)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低。结论:静脉泵入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口服治疗急症重症高血压,降压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适合急症重症患者的初期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夏枯草汤联合卡托普利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夏枯草汤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降压效果、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压晨峰控制效果、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 UAER)、不良反应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SF-36心理、生理状态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垐.00%和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DBP、血压晨峰控制有效率、FBG、2 h PBG、Scr、BUN、UAER、不良反应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SF-36心理、生理状态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夏枯草汤联合卡托普利、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良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压、血糖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硝普钠及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记录3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0,30,60和12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开始10min后,硝普钠及乌拉地尔组血压就开始明显下降(P<0.01),且降压效果明显于卡托普利组。与乌拉地尔、卡托普利组相比较,硝普钠组在用药后各时间段心率均增快(P<0.01)。结论在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上,3组降压药均有良好的减压效果,但乌拉地尔起效较快、疗效更显著、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乌拉地尔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急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舌下含服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乌拉地尔静脉应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BP、DBP及HR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乌拉地尔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轻微,均可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到京煤集团总医院治疗高血压的78例老年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24h动态SBP及DBP、白昼动态SBP及DBP、夜间动态SBP及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廖晓勇  韩南火  王宗朝  严晚生 《江西医药》2009,44(10):1003-1004
目的观察复合应用麻黄碱对丙泊酚全麻诱导时血压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全麻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和Ⅱ组(麻黄碱组),Ⅱ组诱导时复合应用麻黄素。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1min、3min、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基础值相比,Ⅰ组在诱导后SBP、DBP、MAP和HR下降显著(P〈0.01);Ⅱ组SBP、DBP、MAP和HR在诱导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Ⅰ组患者的SBP、DBP、MAP均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麻黄碱与丙泊酚复合应用能明显减轻丙泊酚诱导时引起的血压下降幅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替米沙坦40-80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25~50mg,每日3次,持续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有明显下降,替米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88.3%,卡托普利组降压总有效率75.0%,两组治疗后降压效果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吕萍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32-134,14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截石位手术患者术后体位改变前后上下肢血压差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行截石位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观察组1(30例)采用被动式运动法护理干预,观察组2(30例)采用弹力绷带法,同时选取30例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术后双下肢放平前及放平后1、5、1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P)及平均动脉压(MAP),体位改变前后上下肢SBP、DBP与MAP差值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1、2SBP、DBP、P与MAP波动均小于比对照组,且观察组1波动小于观察组2;SBP、DBP与MAP在体位改变前后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1差值小于观察组2;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1少于观察组2(P〈0.05)。结论对老年截石位手术患者在术后采用被动式运动法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体位改变前后上下肢的血压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乌拉地尔和硝酸甘油进行比较,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方法:42例高血压急症患随机接受乌拉地尔或硝酸甘油静脉治疗, 其中乌拉地尔组23例,硝酸甘油组19例。两组均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5min、10min、20min、30min、60min的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血压自用药后5mi开始较用药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乌拉地尔组用药后各时间段 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硝酸甘油用药后时间段心率均增快(P<0.05)。乌拉地尔组在60min的降压幅度为收缩压下降了24.6%,舒张压下降了25.6%。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低 效果与硝酸甘油相似,但心率变化小,降压幅度较理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郭霞  马超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0):1583-1586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急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滴速10~40μg/min,且根据血压调整滴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微泵注射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50 mg溶于生理盐水50 m L中,滴速100~400μg/min,根据血压调整速度。血压和临床表现稳定后,两组患者用药均逐渐减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30、60、120 min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和HR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5、30 min后,治疗组患者的SBP、DBP和HR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地尔硫静脉内给药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急诊和住院的重度高压病人 38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8例 ,年龄 6 2a±s9a)用地尔硫针剂 10~ 2 0mg加 2 5 %葡萄糖注射液 4 0mL静脉推注。观察用药后 10 ,30 ,6 0 ,12 0min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 10min血压开始下降 (收缩压下降了 1.5kPa± 0 .3kPa ;舒张压下降了 0 .6 1kPa± 0 .2 4kPa) ,30min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 ,心率减慢 ,1~ 2h降至正常或安全水平 ,总有效率达到 95 %。结论 :地尔硫静脉内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快 ,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监测并比较12例正常老年对照组、51例非老年高血压组、52例老年高血压组的ABPM各参数。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24h、白天、夜间SBP、DBP均值除白天DBP外,均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P<0.01,P<0.001)。血压负荷值老年高血压组24h、白天、夜间SBP显著增高(P<0.01,P<0.001),DBP无差异。老年高血压组呈现夜间SBP下降率减小(P<0.05)。老年高血压与非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前者DBP均值及负荷值明显降低(P<0.01,P<0.001),而SBP两组无差异。各期老年高血压比较除白天SBP负荷值有差异外(P<0.05),余参数均无差异。结论 老年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并伴有夜间血压下降率的减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5年3月来我院行肿瘤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5.24±2.03)min和(10.56±3.5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3±2.34)min和(14.21±4.1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手术期间均有所上升,但对照组上升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采用改进急诊抢救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本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集的老年高血压危象病例中选取86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按常规急诊科标准抢救,观察组43例制定改进急诊抢救方案积极治疗,观察两组的总体抢救效果,并对两组抢救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的总抢救率为93.0%,相比对照组的72.1%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抢救前,两组的SBP值、DBP值和HR值相比基本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除HR值外,观察组两项血压指标值相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实施改进后的急诊抢救方案抢救,重点在于快速平稳降压,并给予抗惊厥、吸氧和对症支持等措施处理,以显著提高抢救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对减轻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时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麻醉复苏室(PACU)2013年5~10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术后气管插管且自主呼吸未恢复的高血压复苏患者4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滴鼻,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滴鼻。观察两组患者从入PACU到拔管后15 min各时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拔管时,拔管后5、15 min 的HR、MAP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可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菲 《安徽医药》2018,22(1):127-130
目的 探析三物降压汤、通经调脏法推拿联合对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眩晕合并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编号,奇数号纳入观察组(n=153)、偶数号纳入对照组(n=147).对照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或)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物降压汤、通经调脏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差异,记录眩晕证候总有效率,另分组记录两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眩晕证候总有效为91.5%,高于对照组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BP、DBP、ET、NO、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ET、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降低、NO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ET分别降低至(118.7±7.9)mmHg、(78.3±5.2)mmHg、(50.4±6.1)pg·L-1,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NO为(171.4±16.0)μmol·L-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物降压汤可有效清肝降火、降脂降压,通经调脏法推拿则可通经调脏改善血管内皮活性,调节ET与NO的合成与释放,控压效果良好,眩晕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罗哌卡因、亚甲蓝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在胸部恶性肿瘤手术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择期行胸部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地佐辛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前加用罗哌卡因、亚甲蓝神经阻滞处理,比较两组麻醉前10 min、术后0.5、6、12、24 h不同时间点心率( HR)、血压( BP)的变化情况,苏醒时间,术后1 d地佐辛使用量,术后寒战、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10 min、术后24 h两组收缩压( SBP )、舒张压(DBP)、HR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5、6、12 h SBP和HR低于对照组(P<0.05),SB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地佐辛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即刻、术后1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45.0%(P<0.05)。结论罗哌卡因、亚甲蓝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用于胸部恶性肿瘤手术,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