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0例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原治疗用药方案在观察期间不变,研究组加用石杉碱甲,对照组继续原用药方案。观察治疗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韦氏成人记忆量表修订本(WMS-RC)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只有WCST中持续反应数和数字广度测验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其余各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组除WCST中持续反应数和WMS-CR中数字广度外,其它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杉碱甲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毒性小,副反应不明显,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对酒依赖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60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石杉碱甲200μg/d,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及韦氏记忆测验量表(WPS-R)评定认知功能障碍状况、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石杉碱甲治疗8周,研究组WAIS-RC及WPS-R评分、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领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87.92比80.03,P〈0.05;80.28分比71.48分,P〈0.01;55.17%比27.59%,P〈0.05;14.18分比12.69分,P〈0.05;13.78分比12.31分,P〈0.05;14.66分比13.31分,P〈0.05;14.21分比12.48分,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石杉碱甲治疗酒依赖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肯定、安全有效,并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在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对36例住院多年的记忆有障碍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同时应用石杉碱甲片150 μg/次、2~3次/d治疗,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记忆功能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应用石杉碱甲片8周后临床记忆量表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应用石杉碱甲片有助于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石杉碱甲(Hup A)对老年大鼠全麻苏醒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20~23周龄大鼠60只,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5 d.并记录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第5天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Hup A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组.各组腹腔给药:对照组给予异丙酚(Dip)2mg/kg;低剂量组先给予Dip 2mg/kg,翻正反射恢复后给予Hup A 0.05 mg/kg;中剂量组Dip 2 mg/kg,Hup A 0.1 rng/kg;高剂量组Dip 2 mg/kg,Hup A 0.2 mg/kg;空白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组、HupA各剂量组大鼠在翻正反射恢复后1 h测定大鼠逃避潜伏期.测试完毕每组大鼠各取6只断头处死,取大脑皮质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AChE阳性神经纤维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各组大鼠苏醒阶段的逃避潜伏期较麻醉前均有显著延长(P<0.05),苏醒阶段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高、中剂量组明显短于低剂量组与对照组(P<0.01,P<0.05);高剂量组又短于中剂量组(P<0.05).各组大鼠额叶皮质区AChE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额叶皮质区的活性AChE密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高剂量组较中剂量更低(P<0.05).结论 HupA能明显改善异丙酚麻醉大鼠苏醒期空间定位能力,其可能机制是由于HupA显著抑制大脑皮质的AChE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治疗多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MID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石杉碱甲治疗(0.1mg/次,2次/日,连续服用12周),按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石杉碱甲能改善MI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人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32例)及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4、6、8周末及随访1年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人组前及8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1年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研究组复发率低,依从性好。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疗效确切,有利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石杉碱甲和维生素C治疗,疗程8周。使用BSSD、SCAG、ADL、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BSSD、SCAG、ADL量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TESS量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8周末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石杉碱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痴呆药物,在改善智能和记忆功能的同时,对病人的生活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组(研究组,32例)及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4、6、8周末及随访1年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入组前及8周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随访1年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研究组复发率低,依从性好.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障碍疗效确切,有利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陈新潮  李均林  白卫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57-1058,1061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片对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在使用利培酮的同时,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服用石杉碱甲片(治疗组),采用BPRS、SAPS、SANS、PANSS、WCST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定,并与单纯服用利培酮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经过石杉碱甲片与利培酮治疗后,治疗组BPRS、SAPS、SANS、PANS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对照组分值亦低于治疗前(P<0.05~0.01),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两组WCST成绩比较,治疗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石杉碱甲片合并利培酮能够更好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促进患者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双益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aD)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4例VaD患者分为治疗组(双益平组)23例,对照组(脑复康组)21例。结果:治疗组轻、中度患者记忆,认知和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石杉碱甲(双益平)可有效改善Va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九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石杉科4种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泼:以2%酒石酸溶液提取总碱,用高效液相法测定4种植物全草和不同器官石杉碱甲的含量。结果:石杉碱甲在采集的4种植物及其不同器官中均有分布,其中柳杉叶马尾杉的石杉碱甲含量很高,达到1981.27μg/g,远远大于其他植物,石杉碱甲在不同器官中含量不同,总体表现为:叶〉茎〉根。结论:九龙山自然保护区4种石杉植物石杉碱甲含量较高;植物不同器官中石杉碱甲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广度测验(DST)、语词流畅性测验(VFT)、钉板实验(GPT)、连线试验A(TMT-A)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为(49.8±8.2)分,对照组为(49.4±13.3)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DST为(9.22±1.94)个,VFT为(7.89±4.21)个,正确应答数为(39.49±9.83)张,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或P<0.01),并且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 0.05或P<0.01);持续性错误数为(20.94±7.73)张,较治疗前下降(P<o.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GPT、TMT-A以及WCST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治疗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可部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于荥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石杉碱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MMSE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中切、高切及低切黏度)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程结束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程结束后血浆黏度,全血中切、高切及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予以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石杉碱甲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为脑血管病反复发作导致皮质及皮质下痴呆的一种综合征,是威胁我国高龄人群生命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尼莫地平是一种高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对脑血管有较强的抗痉挛及扩张作用,同时可作用于神经元稳定并增强脑细胞的功能,常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而石杉碱甲由石杉科植物千层塔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多靶点作用,除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还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抗细胞凋亡途径对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对多种实验性记忆损害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已有逾百年的历史 ,但目前就其原因、性质、损害范围和程度仍有许多争议。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是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主要涉及注意、记忆 (包括工作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抽象思维 (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 )和信息整合等方面的障碍 ,它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而非疾病的结果。另外 ,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社会功能障碍均主要取决于认知受损的程度 ,故如何正确评测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一、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综述石杉碱甲的研究进展,分别从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合成以及结构修饰等方面对石杉碱甲的研究进行总结,并简述其发展方向:ZT-1作为石杉碱甲的替代物,已经在欧洲完成Ⅱ期临床,有望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又有希望打入国际市场的创新药物。  相似文献   

17.
许之驹  柳惠香  徐小花  黄淑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08-2208,2334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石杉碱甲和维生素B1治疗,疗程24周.使用BSSD、SCAG、ADL、TESS量表评价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试验组BSSD、SCAG、ADL量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TESS量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末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在改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少年期与成年期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认知功能损害的差异. 方法 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匹配的青少年期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49例、成年期发病患者一级亲属50例及健康对照50例,利用Stroop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字母划消测验及数字倒背测验,测评上述健康被试的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结果 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结果中,完成分类数及持续错误数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完成分类数两亲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测验中色-词项目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亲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字母划消及数字倒背测验中,三组遗漏数及倒背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和<0.05),遗漏数项目两亲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注意稳定性、注意灵活性及注意分配功能下降,工作记忆及执行功能均受损.且在额叶执行功能、注意分配功能及注意稳定性方面,青少年期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较成年期发病者一级亲属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石杉碱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用药的同时给予石杉碱甲(0.2?mg/d),对照组给予脑复康口服,连续24周。治疗前后由专人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定。结果:石杉碱甲治疗24周后,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1, P<0.05),CDR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24周后,MMSE、ADL评分有升高的趋势,CDR评分减少,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相比,MMSE评分(P<0.01)、CDR和ADL评分(P均<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茴拉西坦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茴拉西坦与石杉碱甲治疗,其中治疗组33例,每次服茴拉西坦200 mg,tid;对照组33例,每次服石杉碱甲150 ug;均为bid,共观察32周;使用MMSE评价疗效。结果:组间比较两组间治疗结束MMSE总分和分量表比较无显著差异;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总分和分量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茴拉西坦的疗效与石杉碱甲相当,并且安全,不良反应小,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