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单纯PTCA术后再狭窄率高,尤其对小血管(管腔直径≤3mm)病变再狭窄者。本文将普通球囊与切割球囊进行对比,以探讨切割球囊对小血管病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5月~2004年12月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预处理球囊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招募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非顺应性球囊组、棘突球囊组和切割球囊组,每组50例。在放置药物球囊治疗前分别给予非顺应性球囊、棘突球囊、切割球囊预处理。于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三组介入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球囊一次性通过率、弹性回缩率、病变血管最小内径、冠脉狭窄率、靶血管再狭窄,以及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分级(TIMI)3级、血管夹层、紧急靶血管重建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切割球囊组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P<0.017)。切割球囊组术后即刻TIMI 3级比例高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P<0.017)。切割球囊组弹性回缩率、血管夹层和紧急靶血管重建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顺应性球囊组(P<0.017或P<0.05),但切割球囊组球囊一次性通过率低于非顺应性球囊组和棘突球囊组(P<0...  相似文献   

3.
支架术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联合应用对于直径≥3mm的病变血管可产生较为理想的再狭窄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然而对于直径< 3mm的病变血管而言,愈后不佳,因此现在小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支架术外,还运用了各种新方法来治疗小血管病变,如药物涂层支架、洗脱支架、合理化支架、点支架、切割球囊成形术等。本文对上述各种方法的疗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切割球囊成形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割球囊 (CuttingBalloon ,CB)是 1991年开始投入临床使用的一种新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器械。它的设计思想是将外科的微创切开技术与介入治疗中的球囊扩张技术结合起来 ,以提高单纯球囊扩张术 [PTCA(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增大狭窄冠状动脉内腔的疗效[1] 。最近 3年这项技术在我国应用逐渐增多 ,本文将有关的技术要点及疗效评价综述如下。1 切割球囊的结构CB(美国IVT公司生产 )由刀片和球囊两部分组成。其外表面每间隔 90 o~ 12 0 o周径装置一个短而锋利的纵向平行的刀片。在CB未到达病变、球囊未被加压扩张之前 ,刀片被紧密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219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95例患者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124例患者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完成介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靶血管部位、病变类型、置入支架数目、长度、直径;冠状动脉旋磨和切割球囊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临床终点事件,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时,IVUS组MACE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8.4%vs.17.7%,P0.05),IVUS组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3.2%vs.10.5%,P0.05)。IVUS组与CAG组在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vs.3.2%)。结论:IVUS指导中-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术后即刻和短期临床效果并不优于CAG,但应用IVUS指导能够显著降低术后1年靶血管重建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老年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的钙化病变进行冠脉内旋磨术、冠脉球囊扩张及冠脉支架术,观察患者的冠脉钙化病变改变、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32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的33处钙化病变处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6.88%,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共植入74枚支架。围术期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冠脉穿孔、出血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并发症。1例发生心脏停搏,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相应药物等治疗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无1例再发心绞痛,无1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PCI术治疗老年人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小血管狭窄伴轻度钙化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内科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经冠脉造影(CAG)证实为冠脉小血管狭窄伴轻度钙化的病变,并接受了DCB或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病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DCB治疗37例)和对照组(DES治疗43例)。将两组患者术后即刻、12个月的治疗效果、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的治疗效果,靶血管最小管腔直径(MLD)、晚期管腔丢失(LLL)、再血管化(TLR)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vs. 17.5%,P<0.05)。结论 DCB与DES治疗冠脉小血管狭窄伴钙化病变,具有相似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由于更低的出血性事件,DCB可能作为支架植入的替代方案,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相比于大血管,小血管病变植入支架后更容易发生晚期管腔丢失。为了克服药物洗脱支架的不足,药物涂层球囊(DCB)应运而生。本文通过比较DCB与DCB+裸金属支架、DCB与药物洗脱支架、单纯DCB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中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病变一词译自de novo lesion,de novo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从头开始、重新,在介入学中引申为既往未经过干预的狭窄病变。这里的干预包括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及旋磨、旋切、激光消蚀、放射治疗等斑块减容(debulk)操作。在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的研究中,de novo病变多指除支架内再狭窄、部分小血管病变和特殊的复杂病变(真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钙化病变、血栓病变、桥血管病变等)以外的病变,也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即血管内碎石术,IVL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在血管内成像技术指导下,使用IVL或切割球囊(CB)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患者53例(IVL组18例,CB组35例)。通过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临床成功率,住院期间和手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1个月内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情况,评估IVL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IVL组和CB组的临床成功率(100.0%比100.0%,P>0.999)相同,病变最小管腔面积[(1.7±0.4)mm2比(1.7±0.5)mm2,P=0.628]相似,但病变长度[(28.4±9.6)mm比(20.9±8.6)mm,P=0.008]、残余狭窄[(1.7±1.7)%比(6.9±2.0)%,P=0.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过程中,均无血栓、血管急性闭塞等急性并发症发生。两组住院期间和随访1个月时均无MACE发生(0比0,P>0.999),C...  相似文献   

12.
药物涂层球囊(DCB)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现结合DCB的作用机制和DCB在CTO病变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阐述DCB在CTO病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冠状动脉(冠脉)旋磨术(R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严重冠脉钙化病变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5月—2021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冠脉严重钙化行RA的患者31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RA/DCB组(57例)和RA/药物洗脱支架(DES)组(26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征、术中并发症、院内不良事件、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术中并发症、院内不良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DES组较多合并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弥漫性病变等复杂解剖类型(均P<0.05)。随访期间RA/DES组MACCE(18.77%vs.12.28%)及靶病变血运重建(13.79%vs.7.02%)发生率较RA/DCB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叉病变(HR=2.284,95%CI:1.063~4.908,P=0.034)、植入物总长度(HR=1.023,95%CI:1.005~1.047,P=0.014)、SNYTAX评分(HR:1.047,95%CI:1.013~1.082,P=0....  相似文献   

14.
一、对象与方法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2月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2 6例 ,男性 17例 ,女 9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5 2± 2 9)岁。 12例为稳定性心绞痛 ,14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共 2 8处靶血管病变 ,前降支 16处 ,回旋支 5处 ,右冠脉 6处 ,左主干 1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血栓存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严重弥漫性 3支病变、慢性阻塞性病变除外。  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直径减少≥ 70 %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狭窄 :成功扩张的血管随访造影时原处重新狭窄增加≥ 5 0 %。钙化病变的诊断 :冠状动脉钙化可在透视时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治疗开口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 2例冠心病患者 5 2处开口病变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对其进行分析并短期临床随访。结果 5 2例病变血管直接切割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率98% ,切割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程度 (18.2± 17.1) % ,术终残余狭窄程度 (16 .8± 11.5 ) %。 1例对角支扩张后出现严重内膜撕裂安放支架 ,无急性闭塞、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安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共有16处钙化病变,有15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管腔狭窄由术前的87%±10%减少至42%±9%,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共植入18枚国产药物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3.75%(15/16)。1例因血管严重扭曲,球囊扩张后出现冠状动脉夹层,植入支架失败,建议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均无主要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8.4±3.6)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Jailed球囊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主支血管支架加分支血管备选T-支架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57例接受主支血管支架加分支血管备选T-支架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记录的DICOM格式的造影录像进行分析,测定治疗前后主支血管病变处与分支血管开口的最小直径、主支与分支血管夹角,计算术前和术后变化差值,并作Jailed球囊与Jailed导丝组之间的比较。结果共有57例60个分叉病变接受Jailed导丝(39例)或Jailed球囊(18例)分支保护下的主支血管支架植入手术。Jailed导丝组发生分支血管闭塞3例,TIMI血流≤2级的5例,Jailed球囊组分支血管闭塞1例。分支血管开口最小直径术后与术前变化差值Jailed导丝组为(-0.34±0.39)mm,Jailed球囊组为(0.08±0.64)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144,P<0.01)。分叉血管夹角术后Jailed导丝组缩小,Jailed球囊组增大,变化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82±9.04)°、(3.54±7.76)°;t=3.102,P<0.01]。结论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主支血管支架加分支血管备选T-支架治疗中,Jailed球囊技术有利于防范分支血管开口严重挤压甚或闭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切割球囊预扩张后置入金属裸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有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患者行切割球囊预扩张后置入金属裸支架,并对上述患者进行了6~8个月的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和4年的临床随访.66例中冠状动脉主干开口病变9例,前降支开口病变50例,回旋支和右冠脉动脉开口病变各为3例和4例.按照切割球囊与血管直径1∶1的原则,选择切割球囊的大小.结果66例患者中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6~8个月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者38例,造影随访率为57.6%,其中9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66例中完成4年临床随访55例,其中死亡2例,1例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死亡,1例死于肺癌,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2例,均由支架内严重再狭窄所致,经再次PCI治疗成功.4年间行血管重建术8例,其中再次PCI 4例,行CABG 4例,总计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6.4%(9/55).结论本研究显示切割球囊预扩张后置入金属裸支架有良好的近远期效果,未发现有晚期血栓形成致心脏事件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Stenting)治疗直径大于3mm的冠脉m管病变可明确降低再狭窄发生率,但对于小血管(直径〈3mm)的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方式仍有争论。本文旨在通过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的比较,探讨CBA对冠心病小血管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对角支开口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7例冠心病病人行切割球囊扩张手术并随访3~6个月。结果直接切割球囊扩张治疗47例病变血管,全部成功。切割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程度(20±17)%,术终残余狭窄程度(17±12)%。1例扩张后出现明显撕裂需要安放支架。无急性闭塞而需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随访期间无发生心脏事件。结论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对角支开口病变疗效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