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6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服药情况分为6组,于基线及治疗4、8周末时测定血清泌乳素水平(PRL)。结果基线时各组间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时与治疗前相比利培酮治疗组泌乳素水平增加最为明显(P0.01),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泌乳素水平显著增加(P0.05),阿立哌唑、齐拉西酮泌乳素水平基本没有改变(P0.05)。结论利培酮对泌乳素水平升高最为明显,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影响次之,而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对泌乳素水平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测定单药治疗前后8周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结果: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糖代谢均有影响。其中喹硫平对餐后2h胰岛素影响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对糖代谢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昱  董太新  张应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16-1216,1282
目的:探讨几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12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RL水平。结果:经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治疗后患者血清PRL明显升高,各药物之间以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5.95,P〈0.01)。PRL水平的升高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阿立哌唑对PRL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几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的影响同样明显,强弱的顺序依次是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 将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4组,接受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治疗,测定单药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餐后2 h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及齐拉西酮对糖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有影响。结论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存在差异,齐拉西酮对糖代谢的影响与糖化血红蛋白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4组,测定单药治疗前后8周空腹血脂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体重及腹围。结果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脂代谢均有影响,体重指数、腹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对脂代谢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按区组设计随机将3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分成4组,分别给予利培酮2—5mg/d、喹硫平200~600mg/d、阿立哌唑10—30mg/d和齐拉西酮120—140mg/d,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测量体重、腰围、空腹血糖(FBS)、血清胰岛素(NS)、餐后2h血糖(2hBS)、餐后2h血清胰岛素(2hNS)及空腹血脂。结果(1)治疗8周后4组病人体重和空腹血糖改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喹裱平对体重影响最大,而阿立哌唑对体重影响最小,阿立哌唑增加空腹胰岛素水平最明显,而喹硫平则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腰围、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代谢综合征异常指标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体重都有影响,而对腰围、血脂及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1.比较阿立哌唑与喹硫平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的疗效.2.研究两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裂症患者生物学指标中的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影响的差异.方法 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喹硫平组,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分别评定PANSS量表;测量身高、体重及晨起空腹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T-CHO、HDL-C、LDL-C.结果 1.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2.喹硫平治疗后血糖水平升高,阿立哌唑对血糖影响不显著;两种药物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均升高;喹硫平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阿立哌唑对胆固醇影响不显著.结论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对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39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6例)、奥氮平组(32例)、喹硫平组(34例)和阿立哌唑组(37例)。使用亚利桑那洲性经验量表(ASEX)评估4组患者的性功能;治疗前后,检测4组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4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4组患者均观察8周。结果:治疗第8周末,利培酮组患者的性功能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奥氮平组患者的性功能总分、性唤起、性高潮和性满意度因子分高于治疗前;喹硫平组患者的性功能总分和性满意度因子得分有所升高;阿立哌唑组患者无明显变化。治疗第8周末,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基线,喹硫平组和阿立哌唑组患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及性功能的影响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更年期偏执状态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89例女性更年期偏执状态患者,其中氯氮平组(38例),喹硫平组(45例),利培酮组(52例),阿立哌唑组(54例),比较治疗前、4周和8周后TC、TG、HDL、LDL.结果 服用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患者TG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8周较4周更显著(P<0.01),HDL水平明显降低(P<0.01),服用阿立哌唑患者8周后,患者T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四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可引起血脂异常,其中阿立哌唑对血脂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18~4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包括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喹硫平组、阿立哌唑组、利培酮组,每组至少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12周检测泌乳素、甲状腺激素,并记录月经、溢乳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奥氮平组及利培酮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分别为P〈0.05,P〈0.01),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喹硫平组及阿立哌唑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均可引起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并出现月经延迟、溢乳等症状。喹硫平及阿立哌唑对血清泌乳素无影响。四种药物对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清催乳素(PRL)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以及药物疗效与PRL、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治疗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并测定血总胆固醇(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7 种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服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227例病程小于5年服用7种药物之一作为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在基线、随访12 个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 结果:与基线相比, 7组药物1年末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不同药物对躯体疼痛、精力和精神健康因子的改善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奥氮平和喹硫平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能不断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尤其是奥氮平和喹硫平, 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要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四种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学.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4组,四个组别分别服用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和阿立哌唑,计算治疗期间的直接成本,评价药物治疗疗效、分析成本-效果比.结果199例患者完成研究,各组药物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阿立哌唑为参照,增量成本-效果比依次为奎硫平(116.6)、利培酮(150.3)、奥氮平(1012.8).结论阿立哌唑最具经济性,价格经济,成本-效果比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测定单药治疗前后8周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结果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糖代谢均有影响,其中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h血糖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对糖代谢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分析探讨治疗效果情况。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应用非典型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序列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应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有62例,42例患者接受二联或三联用药治疗,药物利用度指数≤1。结论经过研究,我们看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结构倾向是比较合理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采取单一的药物治疗,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患者并不是最合适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症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计算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拼读(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的排列顺序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其中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86例(70.5%),二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的患者19例(15.6%),三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的患者17例(13.9%)。结论我院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上,以单一药物的使用为主,用药结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刘卫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5):556-557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14例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就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齐拉西酮组13例,奎硫平组24例,阿立哌唑组27例,利培酮组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四组之间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利培酮组体重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月经紊乱方面高于其他组。结论:阿立哌唑、奎硫平、齐拉西酮、利培酮均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症状,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中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全年我院接收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频率、利用率和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一用药占总人数72.50%,其中喹硫平29.17%、利培酮17.50%、氯氮平10.00%、阿立哌唑8.33%、齐拉西酮7.50%;而二~三联方式合并用药占总人数的27.50%;同时DUI≤1。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后其心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共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药物,将所有患者分为喹硫平组、利培酮组、奥氮平组、齐拉西酮组、阿立哌唑组,均400例,对比5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其他4组,5种不同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P0.05);在治疗3周后,5组患者的自我疲劳等级、达亚极量心率时间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治疗精神分类症患者中应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变患者心功能,其中喹硫平会导致出现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齐拉西酮导致的QTc间期延长较多,除阿立哌唑以外,其余药物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均较多,在治疗中需要慎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20,(3):337-340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0周岁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341例,对其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占据主导地位(92.96%),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数量由大到小依次是奥氮平(49.27%)、利培酮(19.35%)、富马酸喹硫平(19.06%)、阿立哌唑(15.25%)、氯氮平(7.92%)。联合用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奥氮平+阿立哌唑,辅助用药使用最多的是丙戊酸镁缓释片。结论: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大多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较少。单一药物使用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其次是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