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盛贤 《内科》2012,7(6):615-616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7d内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采用神经节苷酯加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14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酯能有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沙格雷酯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33名患者按2:1随机分配进入沙格雷酯治疗组(22例)和阿司匹林对照组(11例).沙格雷酯用量为300 mg/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d共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其组间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能耐受疼痛的最大行走距离和踝/肱血压指数(ABI).结果 沙格雷酯治疗组增加最大行走和无痛行走距离,部分改善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流速、阻力指数和ABI指标.结论 沙格雷酯治疗下肢血管病变,能有效增加患者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改善下肢供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切除及动脉结扎术后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下肢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术后32例患者的38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7例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15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3次/d,治疗6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疗效明显的有5条下肢,占25%;症状有改善的12条,总体有效率85%;没有变化的2条,1例因患者复发毒瘾死亡而中止治疗。对照组中4条症状有改善,其余没有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诉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沙格雷酯用于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切除及动脉结扎术后的治疗,安全有效、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下肢缺血患者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49~93岁,平均73.03岁。所有患者均为单纯膝下3支动脉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拜阿斯匹林)和治疗组(拜阿司匹林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每组23例。PTA术后基础治疗两组一致,治疗组加用盐酸沙格雷酯片(安步乐克,100 mg,每日3次,日本三菱制药),治疗时间为6个月。疗效观察时间为PTA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项目为静息痛缓解、溃疡愈合、术后成功开通血管通畅及再狭窄的情况,将静息痛完全缓解,或者溃疡愈合评为疗效显著。结果:糖尿病性膝下动脉病变PTA术后,治疗组的症状改善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膝下血管病变PTA治疗后,再狭窄的预防、缺血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沙格雷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 40例患者按1:1随机进入沙格雷酯组(20例)和西洛他唑组(20例).沙格雷酯用量为300mg/d,西洛他唑100mg/d,共两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其组间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能耐受疼痛的最大行走距离和踝/肱血压指数(ABI).结果 沙格雷酯组主观症状明显改善,最大行走和无痛行走距离、ABI及足背动脉血管流速均显著增加.结论 沙格雷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1991年 6月至 1999年 7月 ,我们在传统内科治疗的同时 ,配合高压氧 ( HBO)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 4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将 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0例 ,男 2 1例 ,女 19例 ;年龄 5~ 70 (平均 2 9)岁 ,病程 2~ 14天。对照组 4 0例 ,其年龄、性别、病程与治疗组均相近 ,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强的松、地巴唑 ,肌注维生素 B12 、维生素 B1等 ,10天为一疗程。治疗组加用 HBO治疗 ,采用国产 YG2 2 0 0 -12型高压氧治疗舱。治疗用 0 .2~ 0 .2 5MPa( 2~2 .5ATA)吸氧 3 0分钟 ,间歇 5分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ns,ASO)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52例因ASO而行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57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29条患肢)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26例,28条患肢)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U,3次/d,口服。治疗6个月后从患者症状、跛行距离(distance of claudication,DOC)、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oxygen pressure,TcPO2)、支架再狭窄率、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前ABI、TcPO2及D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w ABI、Tc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PO2及DOC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观感觉症状改善者25例,出现支架再狭窄1例,对照组主观感觉改善者22例,支架再狭窄3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支架两组术后用药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沙格雷酯用于ASO支架置入术后治疗效果明确,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手段非常有限。盐酸沙格雷酯通过选择性拮抗5-羟色胺受体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管平滑肌收缩。我们应用盐酸沙格雷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2003~2004年在我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3例,其中1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弥可保联合牵正散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弥可保合牵正散治疗,对照组予牵正散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检测患者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0.6%,预后良好率为93.8%;对照组治愈率为60.0%,预后良好率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弥可保联合牵正散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将37例早期Bell’s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用Blink反射观察两组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Blink反射潜伏期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早期改善微循环可促进Bell’s麻痹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予常规急性脑梗死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奥扎格雷钠80 mg静滴2次/d,盐酸丁咯地尔0.2 g静滴1次/d;对照组予脉络宁20 ml静滴1次/d,两组均连用14 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根据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变化判定疗效,并观察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有无异常.结果 观察组痊愈16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8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 90.0%,对照组分别为12、10、7、9、2例和7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陈永茂 《山东医药》2007,47(25):37-37
Bell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针刺加火罐疗法治疗Bell麻痹58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随机非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牵正散加味煎服治疗风寒阻络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牵正散加味煎服中药,分别在治疗10 d、20 d、30 d时对眼裂闭合不全、额纹变浅、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乳突后压痛等症状进行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57% (P<0.05).两组不同症状恢复情况,治疗组疗程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面神经麻痹患者服用牵正散加味煎服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年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95例72 h以内发病60岁以上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入院后前3 d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此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对照组中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75 mg/d,持续15 d).观察组患者入院即刻给予氯吡格雷300 mg,继之75 mg/d治疗1年.观察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减少,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下降(P<0.05).两组轻微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60岁以上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论是否接受早期溶栓治疗,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继之75 mg/d口服,治疗1年,可降低心绞痛的发作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治疗DPN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8例2型糖尿病并发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奥扎格雷钠80mg、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与以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连续14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程、血压、血糖、血脂、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较对照组减轻,膝腱反射也好转(P<0.05);同时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应用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入组病人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方配合针刺治疗。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有效病例治疗次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疗法均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左尚宝  李芳 《山东医药》2002,42(20):56-57
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 0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98例患者中 ,男 6 2例 ,女 36例 ;年龄 17~ 70岁 ;病程 3~ 92天。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第 5版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 8例 ,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采用口服强的松 6 0 mg,早晨一次顿服 ,5天后减量至 30 m g;服用 5天后 ,再减为 10 m g,再服 5天后停药 ,共服 15天。口服地巴唑 10 mg,每日 3次 ;每天 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 B1 10 0 mg、维生素 B1 2 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应用于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术后,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07月至2011年12月,行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术共97例。依据术后是否应用盐酸沙格雷酯联合抗血小板、预防血栓形成用药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研究组(沙格雷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53例,对照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44例。对介入治疗术后血管通畅率、再狭窄率对比分析。并对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及出血事件进行临床安全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通畅率分别为96.2%/93.1%,94.3%/93.1%,92.5%/88.6%;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再狭窄率9.4%/9.1%,13.2%/18.2%,15.1%/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安全性分析,研究组出现1例出血事件(2.5%),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沙格雷酯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于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术后经抗血小板治疗、预防闭塞及再狭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软斑块的干预,观察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进展,从而达到防治脑血管疾病(CVD)的目的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 治疗组在氯吡格雷治疗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三精制药厂生产,20 mg/次,每晚1次),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查彩超,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等. 结果比较两组软斑块消退、软斑块数目减少、斑块稳定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能逆转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32例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常规治疗相同,试验组给予静滴甲强龙120 mg,一日一次,10 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 mg,每周减5 mg,直至减完停药.对照组给予静滴甲强龙80 mg,一日一次,7 d后停用.治疗后15 d和2个月时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5 d治愈率分别为37.5%、18.75%,治疗后2个月分别为93.75%、56.25%.总有效率治疗15 d分别为87.5% vs 56.25%;治疗2个月为100% vs 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较常规治疗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