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齐凤杰  赵树鹏  战扬 《山东医药》2008,48(27):77-78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在结肠腺癌、中重度结肠不典型增生和癌旁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PTTG、ERK蛋白在癌旁肠组织中均无表达,明显低于结肠不典型增生和结肠腺癌组(P均<0.05);PTTG、ERK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P<0.05);PTTG、ERK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MVD在PTTG蛋白阳性表达组的均值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组(P<0.05).认为PTTG、ERK蛋白可能在结肠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并参与肿瘤微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9份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良性组织、23份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zrin蛋白、Ki-67蛋白表达,分析Ezri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Ezrin、Ki-67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有关(P均〈0.01);Ezrin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r=0.317)。结论Ezrin蛋白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为结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D44v6、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结肠癌、2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D44v6、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CD44v6及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09%(32/47)、74.47%(35/47),CD44v6及Ezrin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5.00%(5/20)、100.00%(20/20),有淋巴转移患者的Ezrin蛋白、CD44v6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Ezr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胞浆,在正常肠组织主要表达于胞膜.结论 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结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Ezrin蛋白有望成为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3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Ezrin、CD44V6、E-钙黏附素的表达.发现胃癌组织中Ezrin、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3、T4期明显高于T1、T2期,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E-钙黏附素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胃良性病变及正常胃组织(P<0.01);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1),T1、T2期明显高于T3、T4期,Ⅰ、Ⅱ期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胃癌组织中Ezrin与CD44V6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γ=0.81,P<0.05),与E-钙黏附素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γ=-0.126,P<0.05).联合检测胃癌组织中的Ezrin、CD44V6、E-钙黏附素蛋白有助于胃癌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邵铁良  杨光煜 《山东医药》2008,48(34):53-54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肺组织中Ezrin、c-Met和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之间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肺鳞癌Ezrin、c-Met、CD44v6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且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肺鳞癌中Ezrin与c-Met、CD44v6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49、0.834,P<0.01).提示Ezrin、c-Met和CD44v6可协同促进肺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RMS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份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距肿瘤>5 cm)BRMS1蛋白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结肠癌组织BRMS1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1);结肠癌组织中BRMS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块的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1).结论 BRMS1蛋白在结肠癌中表达降低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BRMS1表达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侵袭转移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s、CD44v6、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s、CD44v6及Fas基因蛋白在58例非小细胞肺癌、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 Fas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肺组织,CD44s和CD44v6在癌旁正常肺组织未见表达;CD44s在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及45.5%,CD44v6,在鳞癌和腺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1%及40.9%,CD44s、CD44v6在鳞癌中的表达均高于腺癌(P均<0.05).Fas、CD44s和CD44v6的表达均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通过CD44分子的构型改变,降低Fas表达,逃逸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非小细胞肺癌CD44s、CD44v6及Fas蛋白的检测可能为评价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也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Ezrin及L1细胞黏附因子(L1CAM)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结肠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组织中Ezrin、L1CAM蛋白及mRNA的表达,观察其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检验Ezrin与L1CAM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Ezrin、L1CAM蛋白及mRNA表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01);结肠癌组织中Ezrin及L1CAM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均0.05)。结肠癌组织中Ezrin与L1CAM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864,95%CI:0.579 6~0.818 4,P0.000 1)。结论 Ezrin及L1CAM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结肠癌侵袭及转移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100A6蛋白表达对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转移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及配对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各98例,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S100A6蛋白表达。结果肺腺癌组织 S100A6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19.884,P<0.05);S100A6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 值均>0.05),与患者吸烟指数、肿瘤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有显著相关(P 值均<0.05);Kaplan-Meier 法比较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比例风险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分化、TNM分期和 S100A6蛋白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S100A6在肺腺癌组织显著高表达,可以作为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标志蛋白。  相似文献   

10.
胃癌中Ezrin,E-cadherin及CD4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Ezrin及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CD44在胃癌细胞的表达,了解Ezrin对瘤细胞黏附分子调节及对胃癌浸润生长的影响.方法:手术切除胃癌标本80例(其中62例附癌旁胃组织)行Ezrin、E-cadherin和CD44v6免疫组化染色.结果:Ezrin的表达与胃癌的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CD44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转移及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zrin与CD44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5=0.305,P<0.05),Ezrin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5=-0.314.P<0.05).结论:胃癌组织Ezrin增加与肿瘤细胞的分化有关,并可调节E-cadherin、CD44而影响胃癌细胞的黏附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Raf激酶抑制蛋白( RKIP)在贲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收集160例贲门腺癌患者(腺癌组)的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KIP表达;采用ELISA法和流术细胞术分别检测腺癌组和5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NF-κB p65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法分析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贲门腺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7%、52.5%(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4.4%、53.1%(P<0.05,t=4.34);腺癌组血清总NF-κB p65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RKIP表达阳性与阴性者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腺癌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尤以RKIP表达阴性者为著( P<0.05)。结论 RKIP在贲门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并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关,可能机制为抑制NF-κB活性及细胞免疫功能,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12.
Ezr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zr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58例大肠癌患者(肠癌组)癌组织及癌组织远端正常黏膜(对照组)的Ezrin蛋白表达,对Ezri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肠癌组Ezr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zri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癌组织分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zrin蛋白高表达提示癌组织的浸润、侵袭能力和淋巴结转移风险高,FCM检涮女肠癌绡织Ezdn罾白嘉扶可椎嘶怖床评估帛者而后冉钉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和nm23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HSP60和nm23蛋白在60例结肠癌、4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SP60在结肠癌、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8.3%、37.8%、20.0%;相反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分别为56.7%、83.2%、91.7%,两者在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癌组织中HSP6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SP60与nm2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HSP60及nm2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状态与结肠癌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两者对结肠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晓英  陈卫昌  陈易 《山东医药》2009,49(42):72-73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DMBT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DMBT1蛋白.结果 胃癌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低、未分化癌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低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DMBT1表达变化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DMBT1可能参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及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Cox-2、P16及CD44 v6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乃富  薛凤霞 《山东医药》2010,50(20):97-98
目的探讨Cox-2、P16及CD44 v6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5例人子宫内膜癌组织及36例癌旁组织中Cox-2、P16及CD44 v6蛋白表达。结果Cox-2与CD44 v6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P16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蛋白表达与癌旁组织无统计学差异(P〉0.05)。Cox-2及CD44 v6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ox-2与CD44 v6蛋白表达正相关,Cox-2及CD44 v6与P16蛋白表达无关。结论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及CD44 v6高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浸润、转移,且二者有正协同作用。P16在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未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结肠腺癌组织中的核孔素358(Nup358)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与结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结肠腺癌患者80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或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留取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5 cm以上的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法检测80例结肠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Nup358。结果 80例标本中,结肠腺癌组织中Nup358表达阳性56例(70.00%),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10例(12.50%),两者相比,P<0.01。结肠腺癌组织中Nup358的表达与结肠癌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Nup358在低分化者中表达低于高中分化者,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结肠腺癌组织中Nup358的表达上调,并与结肠腺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smad4,并选取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测定微血管密度(MDV).结果 Smad4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1%、87.5%,两者相比,P<0.05;MDV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分别为(26.85±8.27)、(8.83±4.94)条/cm2,两者相比,P<0.01.Smad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甲状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mad4蛋白表达与MDV呈负相关(r=-0.496,P<0.05).结论 Smad4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浸润与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甲状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PTEN蛋白及CD44V6在中老年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10q丢失的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PTEN)基因及CD44V6蛋白在中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检测50例中老年NSCLC组织和18例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肺组织中PTEN及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肺组织及癌旁组织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SCLC组织;高、中分化组明显高于低分化组;临床Ⅰ、Ⅱ期PTEN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Ⅲ期;PTEN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CD44V6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肺鳞癌和肺腺癌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D44V6在临床Ⅲ期NTCLC中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CD44V6表达阳性者患者生存率低。结论PTEN/CD44V6的表达可能在中老年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TEN蛋白表达降低与NSCLC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李良毅  林玲  邱建龙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0):677-680,I002
目的 探讨CD44变异剪接体 6(CD44V6 )在甲状腺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2 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 ,2 4例甲状腺腺瘤和 64例甲状腺癌的石蜡标本CD44V6 表达水平。结果 CD44V6 在甲状腺腺癌的表达率 ( 92 19%)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者 ( 5 8 3 3 %,P <0 0 1) ,癌旁甲状腺组织未见表达。甲状腺中不同组织来源的滤泡细胞癌和髓样癌的CD44V6 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 ,总阳性率分别为 96 5 5 %及 5 0 0 %(P <0 0 1)。但CD44V6 表达水平在乳头状腺癌和滤泡型腺癌间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同时发现 2例未分化癌CD44V6 表达均呈强阳性。CD44V6 的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的包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CD44V6 表达水平在包膜浸润组和未浸润组之间 ,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CD44V6 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无关 (P >0 0 5 )。结论 CD44V6 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分化和浸润、转移显著相关 ,检测CD44V6 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判断预后并可能为甲状腺癌的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决策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PUMA蛋白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从而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针对4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其PUMA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PUMA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2.5%(9/40),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6.7%(20/30),PUMA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PUMA蛋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结肠癌的分子标记物或结肠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