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高尿酸血症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引起的尿酸性肾石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移植肾肾后性失功。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尿酸性肾石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肾移植后发生尿酸性肾石病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均伴高尿酸血症,8例患者手术切开取石并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1例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为移植输尿管下段结石,2例为移植肾肾盂结石并肾盂积水,1例为移植肾重度积水并输尿管全段结石。18例患者治疗后移植肾功能、尿量恢复正常;1例患者造成移植肾失功能,切除移植肾。提示对于肾移植后血尿酸升高患者应尽早应用药物保守治疗,一旦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采取手术方式,减少肾后性原因引起的移植肾失功。  相似文献   

2.
背景:大量研究充分证实高血压、血管性肾硬化、慢性全身炎症反应都是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诱因.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及血管性肾硬化有关,并且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那么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发病及病变程度是否对移植肾远期功能有影响呢?目的:实验首次探讨肾移植前后高尿酸血症及其病变程度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全军肾移植与透析治疗中心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患者216例,男性146例,年龄(40.98±11.09)岁;女性70例,年龄(40.01±11.62)岁.为比较移植前后高尿酸血症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将病例分为4组:正常组、移植前高尿酸血症组、移植后高尿酸血症组、移植前后均高组.为比较移植后不同血清尿酸水平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将病例分为3组:血尿酸水平正常组、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但<500 μmol/L组、血尿酸水平>500 μmol/L组.观察移植前后高尿酸血症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移植后不同程度增高血尿酸水平对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移植前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4.2%,女性患者为37.7%;移植后30 d肾功能恢复正常时,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6.2%,女性患者为42.4%,与移植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女性患者肾移植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男女患者移植后血尿酸水平均高于移植前(P<0.01).随访3年时,移植前血尿酸水平对患者远期血肌酐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但移植后血尿酸水平持续增高者,远期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移植后血尿酸水平正常者.实验结果显示,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程度均高于移植前,尤其是在女性患者.移植后尿酸持续增高患者远期移植肾功能不如移植后尿酸正常患者,提示移植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导致慢性移植肾失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后46例输尿管梗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损害肾功能。超声检查可见肾盂积水和梗阻部位以上输尿管扩张,可以明确梗阻的部位和原因。 目的:评估二维超声对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4—01/2008-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武汉市三医院完成。 对象:收集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二维超声诊断为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患者46例,占同期肾移植患者的3%。 方法:运用二维超声经腹壁对肾移植后肾输尿管梗阻患者进行检查;对于肾盂扩张积水者,换用高频探头动态扫描输尿管管壁及管腔。 主要观察指标:二维超声对肾移植后肾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①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梗阻46例中狭窄性梗阻28例,结石性梗阻16例,外压性梗阻2例。②结石性梗阻于输尿管管腔内显示强回声,较大者伴声影:狭窄性梗阻者管壁及吻合口明显增厚,模糊不清:外压性梗阻输尿管上中段扩张,肾周巨大淋巴囊肿。 结论:二维超声诊断是目前检查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主要方法,对结石性和外压性梗阻可明确诊断,对狭窄性梗阻初步诊断后需结合其他手段确诊。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超声对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诊断水平,对在758例次肾移植患者中经二维超声发现的23例次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经腹壁对移植肾及输尿管进行检查,发现肾盂扩张积水者,换用高频探头重点扫查输尿管管壁及管腔,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三种类型梗阻均有肾肿大和肾盂扩张积水,以狭窄性为最重。其中狭窄性梗阻14例次,结石性梗阻8例次,外压性梗阻1例。结论 二维超声是诊断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对结石性和外压性梗阻可明确诊断,对狭窄性梗阻可结合肾图、经皮造瘘管顺行造影来确诊。  相似文献   

5.
背景:输尿管梗阻的发生原因有外科技术性、缺血性、周围病变压迫和排斥反应等,其中外科因素最为重要.如何有效降低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其作出及时诊断、处理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回顾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23例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诊治情况,分析总结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1998-01/2008-12肾移植患者1 160例的临床资料,肾移植后发生输尿管并发症23例,占1.98%.其中尸体供肾移植共924例,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18例,占1.95%;活体供肾移植236例,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并发症5例,占2.12%.17例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重新吻合术;2例行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术;1例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1例行移植肾输尿管游离,重新放置输尿管支架管;1例行球囊扩张术;1例行软膀胱镜下逆行输尿管支架管插管治疗.输尿管并发症治疗后复查B超明确肾盂输尿管扩张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中19例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坏死,2例输尿管扭曲.治疗后随访3~98个月,其中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恢复了移植肾肾盂与膀胱的通畅,移植肾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术后4 d内血肌酐浓度下降,术后无复发.1例皮肤造瘘患者术后8年余,移植肾功能正常,定期更换造瘘管.1例扩张及1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治疗后效果欠佳,仍输尿管狭窄,后行手术治疗.提示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以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最常见;外科手术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经及时恰当的外科处理,对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及长期存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腔镜治疗效果。方法结合病史及文献对5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5例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其中结石直径为7~48m/n,接受肾移植术的时间约为7个月~9年。结果4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碎石成功;1例在碎石过程中,结石被冲洗液冲入肾盂,术后留置D-J管行ESWL术,2次后排净结石。术后随访1—6年,人肾均存活良好,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无结石复发。结论移植肾输尿管结石处理应选择创伤小、效果好的腔镜微创治疗,尽而更好地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移植肾失功后同期再次肾移植13例,均获得成功。13例病例中首次移植失败的原因为顽固性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无效5例,肾血管栓塞7例,肾动脉出血1例。再次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术后随访1~5年,13例(人/肾)均存活,血肌酐水平72~146μmol/L,平均(110.8±20.6)μmol/L。结论:肾血管并发症引起的移植肾失功切除同期可行再次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引起的移植肾失功在严格的组织配型基础上,高群体反应性抗体患者在避开存在致敏位点的供肾的条件下,切除移植肾后仍可同期行再次肾移植。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排斥药物及生物制剂,再次肾移植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肾移植后尿路并发症的发生与尿路重建方式的选择有关,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能否取代输尿管膀胱吻合成为尿路重建方式的首选目前仍有争论.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中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后尿路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探索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成为首选肾移植尿路重建方式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3-12/2007-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完成.参试者:选取同期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且尿路重建方式采用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方式275例.方法:受者输尿管近端结扎,远端输尿管导管探查通畅后,修剪供肾输尿管及受者输尿管吻合端成袖门状,供肾输尿管放置一根6Fr双J管,上至供肾肾盂,下至膀胱.移植过程中均常规放置尿管,移植后第7天拨除尿管,第8天拔除双J管.抗生素均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5 d.主要观察指标:总结受者移植后常见尿路并发症尿瘘、输尿管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共发生17例次尿路并发症,其中抹瘘4例,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再次手术治愈,输尿管梗阻13例次,其中早期梗阻4例,包括2例移植肾周血肿压迫,手术清除血肿后治愈,1例为支架管血凝块堵塞,更换支架管后治愈,1例为小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9例为后期梗阻,其中6例为吻合口狭窄,采用输尿管镜下冷刀切开、球囊扩张治愈.3例为输尿管结石,经内镜下激光碎石治愈.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所有患者处理后,尿量及肾功均得到恢复,各种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是一种安全的尿路重建方式,发生的输尿管梗阻大都能通过内镜得到有效处理,无膀胱输尿管返流发生风险,有可能作为无尿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尿路重建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背景:移植肾尿路结石是肾移植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因移植肾本身的病理生理的特殊性,临床处理棘手。目的:总结腔内技术处理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经验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输尿管镜取石和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21例移植肾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与结论:8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取石3例成功,2例取石后出现高热,其中1例需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5例失败并改行微创经皮肾取石。18例患者行微创经皮肾取石,其中13例患者直接行微创经皮肾取石,5例输尿管镜取石失败后改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手术均成功且一次性将结石取净,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说明逆行输尿管镜在处理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有限,微创经皮肾取石处理移植肾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可作为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肾移植后尿瘘发生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伤口愈合,还可能引起局部及全身感染,严重者导致移植肾丢失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建立尿瘘诊治的规范化标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95例发生尿瘘患者诊治情况.方法:95例患者中男59例,女36例;年龄19~61岁,尿瘘发生于移植后1~40 d;单纯性尿瘘74例,复杂性尿瘘21例.根据临床经验和诊治常规,参照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李黔生等报告的肾移植后尿瘘的定性、定位、定量分类诊断,保守治疗与于术治疗的"五步诊治流程"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与结论:56例采用保守治疗,治愈45例;50例采用手术治疗(含11例绎保守治疗无效者),治愈45例,其余5例中2例因伴发严重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破裂出血而切除移植肾,3例死于重症肺部感染.90例中获长期门诊或信访随访者71例,随访时间2~11年,失访19例.单纯性尿瘘中56例获得随访,其中41例移植肾功能维持正常,10例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病,4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1例因肺癌死亡.复杂性尿瘘中15例获得随访,8例移植肾功能正常,4例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病,3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证实采用李黔生提出的"五步诊治流程"可有效规范肾移植后尿瘘患者诊治流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三聚氰胺结石)并发急性肾衰竭(ARF)的治疗体会.方法:我院泌尿外科2008年6-10月共收治三聚氰胺结石123例,其中14例发生肾后性ARF.14例均在入院后4-6小时确诊,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积极行输尿管镜双J管置入术冲洗或碎石治疗,其中13例急诊手术,1例因外院行双J管置入术后肾周感染积液而先期行肾周穿刺引流,生命体征平稳后1周再行输尿管镜下碎石、双J管置入术.结果:11例上尿路梗阻于输尿管镜下以碱性药物肾盂冲洗迅速解除梗阻,成功置入双J管;3例下尿路尿道结石经输尿管镜将结石推入膀胱碎石,解除梗阻.14例术后3日肾功能恢复正常,复查B超示肾孟积水、输尿管扩张及结石均消失,随访2个月未见异常.结论:输尿管镜下碱性药物肾孟灌洗及经尿道双J管置入术治疗婴幼儿肾后性AR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病例采用后腹腔镜治疗,其中肾盂结石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1例肾盂、2例输尿管结石移位至主动脉或腔静脉的前方或内侧,所有病例合并重度积水,其中5例为巨大肾积水,3例肾积脓。结果所有21例结石均经后腹腔镜完成。手术时间60~220min,平均100min,出血10~100mL,平均30mL。1例肾积脓者术后切口感染,7例术后漏尿1~7d,腹膜后引流管术后4~8d拔除。术后2~6个月随访,肾积水均不同程度好转,肾盂输尿管未见狭窄。结论对于长期梗阻导致重度或巨大肾积水和(或)合并肾积脓的肾外型肾盂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是安全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可代替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3.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经腹壁对移植肾输尿管进行检查,发现肾盂扩张积水者,换用高频探头重点扫查输尿管管壁及管腔,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在758例移植肾超声检查中,发现移植肾输尿管梗阻23例.其中狭窄性梗阻14例,结石性梗阻8例,外压性梗阻1例.结论二维超声是诊断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对结石性和外压性梗阻可明确诊断,对狭窄性梗阻可结合肾图、经皮造瘘管顺行造影来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观察肾实质回声、肾周积液、肾盂积水三大间接征象在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中诊断意义。方法:应用B超对临床疑肾绞痛58例患者肾实质、肾周及肾盂情况进行了动态观察,了解输尿管结石梗阻部位,而后作一记录,热敏打印图片存档,经碎石及临床排石后复查。结果:58例输尿管结石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占100%;肾实质回声增强51例(51/58)占87%;肾周积液29例(29/58)占50%。肾实质回声增强、肾周积液均在治疗后1~6天消失。结论:肾实质回声增强、肾周积液、肾盂积水在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诊断、观察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尿瘘作为肾移植后早期最常见的外科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3%~10%,处理不当容易致移植肾丢失.文章回顾性分析肾移植后并发球瘘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处理经验.方法:选择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0-12/2009-03肾移植1 203例中发生尿瘘忠者27例,接受尸体供肾26例,活体供肾1例,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确定为尿瘘后先采取留置18Fr双腔气囊导尿管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可采用手术探查.17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12例单纯伤口引流+留置膀胱18Fr导尿管双向引流,5例经膀胱镜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留置膀胱18Fr导球管;10例进行开放手术探查,其中5例行移植肾输尿管与膀胱重新吻合术+置入输尿管支架,5例开放手术移植肾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端端吻合+置入输尿管支架,开放于术中有6例加用带蒂大网膜包绕于吻合口.结果:移植后因再次尿瘘而行手术损伤肾静脉切除移植肾1例,26例尿瘘治愈,随访3个月~7年,无再发尿瘘、吻合口狭窄、移植肾无积水及尿路感染,肾功能正常.结论:对丁肾移植后尿瘘应早诊断、早治疗,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大多数忠者可以治愈,无效后及时采取手术干预,对于复杂性的尿瘘于吻合口处可采用带蒂大网膜包绕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后移植肾输尿管梗阻: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后常见尿路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移植肾功能,甚至患者生命。目的:回顾不同尿路重建方式输尿管梗阻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分析,于1993-12/2007-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完成。对象:选择1223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方法:根据供肾输尿管情况及受者下尿路情况,尿路重建采用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吻合法948例次,输尿管输尿管端端吻合法275例次。移植肾输尿管梗阻可根据不同原因采用相应处理方法,主要为开放性手术及内镜下治疗。主要观察指标:输尿管梗阻原因,治疗后患者尿量、血肌酐变化及输尿管扩张或肾盂积水恢复情况,记录移植肾3年存活率。结果:1223例次肾移植发生输尿管梗阻35例(2.9%),开放性手术处理20例(57%)。移植后1个月内发生梗阻8例,其中4例为髂窝血肿压迫,2例为血凝块堵塞,2例为小结石。移植1个月后发生梗阻27例,13例为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6例为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口狭窄,8例为尿路结石。所有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恢复。输尿管梗阻患者治疗后24h,尿量明显增加(P<0.01),血肌酐水平显著下降(P<0.01)。平均随访52个月,B超或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提示梗阻均得到解决,并且均无复发。发生输尿管梗阻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82.5%,未发生输尿管梗阻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84.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后输尿管梗阻病因复杂,外科手术是解除梗阻的主要方法,处理得当,对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及远期存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对在1068例肾移植患者中应用彩超检出的16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来自供体肾结石9例,术后形成结石7例;其中移植肾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1例,移植肾并输尿管结石2例;单发结石10例,多发结石6例;合并尿路梗阻8例,镜下血尿5例。结论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无典型症状,彩超是诊断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可靠方法,对结石的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在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直视下或用取石钳取出肾盂和各盏结石,用输尿管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残石.结果 12例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116~235 min,术中出血量为50~350 mL.术中无大出血和胸膜、肠道、肾蒂损伤及肾周感染、继发性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10例结石一次性取尽,1例残留小结石于术后1.5个月自行排出,1例残留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后排出.术后随访3~6个月,12例患者复查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均无结石残留,原肾积水明显消退,血肌酐正常.结论 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基本达到了取尽结石,同时把肾损伤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的护理干预对策及其效果.方法 对254例肾移植受者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探讨促进肾移植受者血尿酸水平增高的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包括卫生宣教、饮食和生活指导、运动指导、服药指导等对改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效果.结果 在肾移植受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达57.9%,与卫生宣教不足、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活动过少、某些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结论 肾移植受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细致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以及需要药物降尿酸治疗患者的比率及药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min-PCNL)治疗肾旋转不良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肾旋转不良并肾结石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为肾旋转不良并肾结石,其中2例马蹄肾.肾鹿角形结石、多发结石8例,单纯肾盂结石12例,下盏结石6例.其中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例,并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该组患者行一期穿刺取石23例,一期结石清除率88.46%.二期取石3例,配合输尿管软镜取出.均为单通道穿刺取石.术中利用钬激光切开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例.2例患者术后出现肾脏大出血,均为肾鹿角形结石,其中1例马蹄肾.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1例为假性动脉瘤,1例为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旋转不良并肾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