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成药》2015,(5)
目的优选当归欧盟注册的标准方法。方法对比《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和《欧洲药典》7.5增补版中当归质控的实验方法,对不相同的质控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两部药典方法均能有效控制当归质量,但部分方法有所差异。通过实验,我们认为欧洲药典针对当归的薄层色谱和阿魏酸定量测定方法更优,而《中国药典》针对当归的水分测定方法更优。结论根据两部药典方法的对比,结合两部药典的长处,制定我们自己的注册标准。  相似文献   

2.
张明  张沁园 《河南中医》2006,26(6):78-79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继1998年出版《伤寒论疑难解读》之后,自觉书犹未尽,遂历三暑而成《伤寒论通释》一部,上二书对于《伤寒论》疏注或就其疑点难点作重点阐述,突出一个“深”字;或逐条论注梳理,突出一个“广”字。二书在《伤寒论》研究的思维原理和方法形式上另起炉灶,不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3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档案局就《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两部中医古籍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新闻通气会在北京召开。《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几千年天然药物使用知识和经验的百科全书式中药学经典,无  相似文献   

4.
宋本《伤寒论》版本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考,宋本《伤寒论》中国藏有五部,日本藏有一部,今世所存凡六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之本为赵开美所刻无疑,但它是赵氏初刻本,不是翻刻本;而宽文本虽然不是好版本,但它对传播《伤寒论》功不可没。日本翻刻《伤寒论》最精善者是安政本。另,考证宋本《伤寒论》务须将两类误称“仲景全书”者加以区别:一是与张卿子《仲景全书》相区别,二是与恽铁樵影印日本安政本相区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四本《伤寒论》所据底本揭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超尘 《河南中医》2006,26(11):1-4
20世纪有四部《伤寒论》翻刻本、影印本或排印本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它们是1912年武昌医馆翻刻本、1923年恽铁樵影印本、1955年重庆中医学会《新辑宋本伤寒论》、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译释》排印本。这四部书均称据赵开美《仲景全书·伤寒论》而翻刻、影印或排印。考证后认为:武昌医馆本是柯继文依照杨守敬提供的“影钞本”翻刻的;恽铁樵本是以日本安政三年崛川济本为底本削去返点符号而影印者;《新辑宋本伤寒论》源于恽铁樵本;《伤寒论译释》本亦以恽铁樵本为底本。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是医圣张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末年。为学科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迄今为止近1800余年历代医家对《伤寒论》潜心研究的丰硕成果,则是形成本学科形成与确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院校规划教材,首次将《伤寒论选读》更名为《伤寒学》,并确定为中医专业及机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这些中医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历史性的学术突破。专家们释义,《伤寒学》是一部有继承性、创新性、优进心和实用性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7.
丸剂是我国传统剂型之一。近年来,丸剂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得到了很大发展,其品种在中药成方制剂中比例最大;《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丸剂占62-3%,《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丸剂占54-5%,《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丸剂占50%;为了保证丸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在丸剂制成后,按药典规定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其中丸剂的重量差异检查是丸剂质量检查很重要的检查项目;但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发现《中国药典》1995年版所规定的丸剂重量差异检查方法存在严重缺陷,同时《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及卫生部部颁标准对一…  相似文献   

8.
牛黄治疗新生儿及小儿胎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云 《家庭中医药》2007,14(10):76-76
牛黄是中医儿科的"第一要药"。中医最早的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说:"牛黄疗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产科最早的一部专著《产经》以此将牛黄列为小儿初生三日以后的常规保健药。《产经》说:"小儿初生三日,可与朱蜜方,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辨证施治专著。然而,它又是一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辨证施护之著。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那么对于疾病的疗效、康复更需辨证施护。这同样也是《伤寒论》的重要原则之一,对于指导中医护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伤寒论·平脉法》中"三焦不归其部"的含义。通过对历代学者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辨析,结合《金匮要略》及《礼记》中的相关内容,认为"三焦不归其部"之"部",实为《金匮要略》所言之"三焦竭部","三焦不归其部"即三焦竭部不复,指上、中、下三焦分别作为负竭之部,受其所在部位之气或其他二焦传来之气的病理变化影响,生理状态随之发生改变,出现相应临床症状。从气在三焦中授受运行的角度看,"三焦竭部"即三焦中的任意二者中,负竭于授气者承负传化输泻功能的受气者。此解合理地解释了上、中、下三焦在病理传变过程中存在的多因一果问题,符合中医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它不仅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医学专著,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古代饮食保健的一部重要著作。1、治未病思想疾病是促进人体早衰和夭折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经》十分重视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对养生的意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800余部新安医著中,遴选出《名医类案》、《古今医统大全》、《赤水玄珠》、《伤寒论条辨》、《医方考》、《本草备要》、《医学心悟》、《不居集》、《医宗金鉴》、《重楼玉钥》、《医述》等11部医著,从主要内容、编排体例、发明创新、学术价值、历史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十大新安医著”分属医学丛书、医经整理、综合临床、专论、医案、本草、方论等各医籍门类,涉及面广,理论学术和编撰风格各具特色,在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丹溪医案》是元代朱震亨的一部医案集,目前无刊本、抄本流传.明代贺岳所著《医经大旨》中征引了部分医案,笔者以此为线索,结合史志书目记载及医学著作中《丹溪医案》内容的征引情况,综合考查《丹溪医案》的成书与流传状况,并此推测《丹溪医案》确有刊本流传,但是流传不广.  相似文献   

14.
《针灸甲乙经》为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家皇甫谧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所述的十二卷。今本《针灸甲乙经》全书12卷,128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卷一至卷六,依次叙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精神魂魄、  相似文献   

15.
阐述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成药水提取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为《中国药典》的修订和中成药的水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按影响水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分类,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的水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举例分析。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中成药水提取工艺,未注明浸泡工艺的有516个方剂,溶媒用量523个,提取时间126个,提取次数8个,存在提取工艺参数不明确等问题。中成药水提取工艺参数不明确将可能会阻碍中成药的产业化发展,宜予以重视,为中成药的水提取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双足与保健》2019,(23):25-25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17.
(一)《内经》是西汉时代四大医学流派(医经家、经方家、房中家、神仙家)中医经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查证,现存文史中最早提到《内经》书名的,是西汉(公元前32年)时我国第一部有关图书目录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中医学临床经典著作,是中医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伤寒论》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学生会面临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学习内容枯燥、文字太过深奥难懂,缺乏好的学习方法等问题.笔者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多年,颇有体会,下面就如何学好《伤寒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评审委员会”认为,《本草纲目》代表了当时东亚最先进的科学思想,被认为是该地区科学史领域最重要的参考书目,《黄帝内经》理所当然地是一部珍贵的文献。此次入选的《本草纲目》1593年金陵版,是迄今中外一切版本的祖本。《黄帝内经》版本是公元1339年由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为当今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  相似文献   

20.
"病机十九条"临证应用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成书于战国时期,它与《伏羲八卦》《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古三坟",是一部极其罕见的医学巨著.病机学说为其主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