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面肌操对周围性面神经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电针治疗,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面肌操训练.2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ouse-Brackmann(H-B)分级、徒手肌力检查(MMT)及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三项综合评定.结果 治疗30d后综合治疗组患者在H-B分级、MMT及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上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P<0.01),且平均治愈时间也缩短.结论 在传统治疗上加用面肌操训练可显著增强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自主运动,提高肌力,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Bell氏麻痹面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Bell氏麻痹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ouse-Brackmann(H-B)分级、徒手肌力检查、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愈时间等评定.结果:治疗20d后,2组H-B分级、肌力及简易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2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可显著增加Bell氏麻痹患者面肌肌力,改善其主动运动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聂巧珍  郝雷  李鹏  聂慧娟 《中国康复》2014,29(3):214-215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6例,2组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面肌锻炼。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 House-Brackmann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1),且观察组提高更明显( 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81.25%,P<0.05)。结论:物理因子配合面肌锻炼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孟楠  周凤华  高敏行 《中国康复》2024,39(4):208-211
目的:观察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个性化治疗模式对周围性面神经炎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2组均接受相同的对症治疗和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面操训练,观察组接受基于肌力分级法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H-B分级量表)和Sunnybrook评分量表评估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评价2组的治愈率,6个月随访时评价2组的联带运动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从第3周开始H-B分级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3周和第4周的H-B分级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均从第2周开始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3周和第4周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6.7%,χ2=10.181,P=0.003);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的联带运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4%、17.8%,χ2=4.050,P=0.044)。结论:基于肌力分级法构建的个性化治疗模式可以精准描述面部肌肉损伤情况,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联带运动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纳米离子药蒸联合肌内效贴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病程、面瘫部位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纳米离子药蒸联合肌内效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分级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离子药蒸联合肌内效贴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面部功能恢复,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针刺联合肌内效贴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分级标准给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FaCE量表评价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2周、4周,两组House-Brack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FaCE量表比较,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于改善面部运动、面部感觉、口腔功能、泪液分泌、社会功能等方面疗效更为明显(P0.05),对于改善眼睛感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肌内效贴能进一步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给予治疗牵正散联合肌内效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共计6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牵正散治疗,观察组给予牵正散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面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93.94%)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75.76%)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5),观察组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多伦多分级评分法(TFGS)评分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给予治疗牵正散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及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与单纯针刺对照组各39例,观察治疗疗效与面肌功能。结果两组之间面肌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愈率6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面神经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面肌运动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面部神经改善(Portmann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Portman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面神经炎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面肌运动训练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  相似文献   

10.
杨娜 《中国疗养医学》2013,(12):1103-1104
目的探讨面肌操辅助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给予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面肌操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肌操辅助PHYSIOMED vocaSTIM-Master电刺激治疗面神经麻痹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康复治疗结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结合面肌运动训练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A组35例和B组38例,均给以常规药物、理疗和针刺治疗。A组同时结合面肌运动训练。结果:治疗21d后,Sunnybrook神经功能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2组间比较,A组提高幅度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65.8%与51.4%,P0.05)。结论:康复结合面肌运动训练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肌运动功能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对卒中后吞咽困难(PSD)与周围性面瘫(PFP)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发病14d的PSD患者102例,分为A1组58例和A2组44例;发病7d的PFP患者92例,分为B1组49例和B2组43例。4组均按相关疾病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A1、B1组增加NMES电刺激治疗。A1、2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并评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B1、2组采用HBN量表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过20d的治疗,A1组洼田试验评分及B1组HBN评分均分别较治疗前及A2、B2组明显提高(P0.05);临床痊愈率及基本痊愈率均明显高于A2、B2组(69.0%、67.0%与36.0%、47.0%,P0.05)。结论:NMES无论对中枢神经损伤还是周围神经损伤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倩  侯梅  张强  张红  张福平 《中国康复》2014,29(3):179-182
目的:探讨手-臂双侧徒手强化训练(HABIT )对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瘫患儿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采用 HABIT 治疗。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QUEST )和能力低下患儿评定量表(PED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各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同期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各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QUEST量表承重及保护性伸展部分与治疗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评分及PEDI评分均明显提高( 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比较,2组各量表评估分数增加值显著不同( 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与常规OT 治疗相比,HABIT 方法能更好地提高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且较小年龄组患儿进步较快。  相似文献   

14.
冯坡颜 《全科护理》2012,10(14):1249-1251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肢局部予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肢体肿胀程度测试,术后3d进行疼痛程度评分,术前1d、术后2周、术后3个月评定髋关节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期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病程90~120 d的面神经炎患者13例,均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Ross面神经分级系统进行综合评分,测定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瞬目反射R1潜伏期。结果:治疗后综合分较治疗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t=-22.3,P<0.01)。CMAP波幅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有显著性差异(t=-6.9,P<0.01);R1潜伏期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缩短,有显著性差异(t=5.69,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期面神经炎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音乐节拍按摩法对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麻痹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麻痹患者提供简便易学、便于操作的手法按摩方法,提高患者训练的依从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行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的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从术后24h开始进行手法按摩,每日3次,每次15min。对照组仅采用手法按摩,观察组在采用手法按摩时配以音乐节拍。两组患者于术后24h及术后1个月均采用House—Braekmann面神经功能评定法进行面神经麻痹等级评定,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于术后1个月进行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者18例,部分依从者22例,依从性差者5例;对照组依从性好者11例;部分依从者20例,依从性差者16例,观察组康复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069,P〈0.05)。在面神经麻痹康复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痊愈12例,显效23例,好转7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4例,好转16例,无效8例,经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372,P〈0.05)。结论音乐节拍按摩法可以规范按摩手法,在音乐节拍的引导下使康复训练定时、定量、定位,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准确性,确保康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文丹  高春华 《中国康复》2012,27(5):345-34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促进阴道分娩会阴重度裂伤修补术后排便功能的疗效。方法:阴道分娩会阴重度裂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均给予会阴重度裂伤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于产后第7天加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康复治疗。训练前后记录患者肛门失禁临床评分和肛门直肠侧压指标,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训练4个疗程后,2组肛门失禁临床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肛管静止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显著(均P<0.05),2组直肠感觉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产后会阴重度裂伤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是安全、有效、价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促进产后康复。方法:选取2012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200例,按照随机原则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产褥早期(分娩当天至产后5d),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和产褥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产后l~5d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产后中药足疗、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的使用、产后体形恢复训练。在产后第4d调查乳汁分泌、子宫底高度、子宫复旧、恶露排出、食欲等情况。随访至产后42d,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产妇产褥期乳汁分泌多,食欲明显增加,子宫复旧、恶露排出快(P〈0.05)。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能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46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还应用CIMT。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痉挛改善情况,应用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测试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患儿MAS得分在治疗8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EFT评分在治疗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周,治疗组UEF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MT可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