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艳梅  钟新云 《中国康复》2009,24(4):260-260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张力试验和上肢选择性运动等关节松动术。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配合使用关节松动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作业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2组Fugl-Meyer量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75.0%,P<0.05).结论:作业治疗后可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张薇  王素香 《中国康复》2009,24(5):339-339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疗效。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5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均按脑卒中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侧肩手指导进行随意主被动运动;观察组采用手法对肩、肘、手诸关节进行分解、被动、定量运动。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0.0%、90.0%与4.8%、28.6%,P〈0.01)。结论: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罗卫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2):140-141,149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改善脑血管微循环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物理或药物止痛,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及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手综合征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功能康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热冷水交替浸浴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热冷水交替浸浴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定(VAs)、手部肿胀测量、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及手部肿胀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联合热冷水交替浸浴可明显减轻肩手疼痛、肿胀,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75%。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高李侠  马艳  肖府庭 《中国康复》2016,31(5):375-376
目的:探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于治疗2周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3%、50.0%,P0.05)。结论:偏振光星状神经照射联合肩周封闭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痛评分,能明显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肩关节无痛外展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疼痛、水肿程度、关节活动范围、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偏瘫侧肩痛、水肿、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96.87%,对照组74.19%,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姚宇  曾明安  陈玲 《中国康复》2013,28(1):49-50
目的:观察赤风迎源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7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赤风迎源针法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VAS量表、FMA量表及Barthel(BI)指数量表评分,并比较l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VA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0.01),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l治疗后2组FMA及B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赤风迎源针法能更好地减轻疼痛、改善上肢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手法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法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肌力及继发症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66例,分为康复组87例和对照组79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进行手法穴位按摩及康复护理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FMA)评定2组的运动功能、肌力改善情况及继发症的下降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康复组患者上下肢肌力恢复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并发肩关节半脱位及肩手综合征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手法穴位按摩结合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有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rus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rus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杰 《中国康复》2017,32(3):210-211
目的:观察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改善状况。方法:将30例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Ⅰ期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2组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间歇性气压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患肢肿胀度及肩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结果:治疗21d后,2组患者肩关节疼痛的VAS评分及患肢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满益品  王礼  朱艳 《中国康复》2015,30(1):39-40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技术结合向心性加压缠绕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患侧上肢各关节松动及向心性加压缠绕治疗。结果:治疗30d后,2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2组VA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46%、69.23%,P<0.05)。结论:关节松动技术结合向心性加压缠绕可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1次.w-1,2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同时进行上肢Brunnstrom分级评定。结果视觉模拟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t研=51.323,t对=12.879,P均<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32.54,P<0.01)。上肢Brunnstrom分级评定,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经非参数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运动功能>Ⅳ级者由32.14%提高到92.86%;对照组则由70.0%提高到80.0%。研究组优良率96.4%,对照组为35.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χ2=21.31,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加臂丛神经小针刀松解治疗肩手综合征操作简单,起效快,配合康复训练能够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神经触激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神经触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SHS)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SHS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均按常规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加神经触激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Fugl-Merey(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明显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显著(P〈0.01)。结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加神经触激治疗SHS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熨烫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中风常规治疗,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熨烫治疗联合早期功能锻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时)的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熨烫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疼痛,消除水肿,提高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能力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12%,对照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30%,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手段包括正确预防方法的体位摆放、主动和被动运动、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肩手综合征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肩手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福格-米勒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肩手综合征发生风险,促进其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1~12月收治的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护理;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上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偏瘫上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物理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加用针刺疗法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