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河秋  胡骏  张继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2):139-140,143
目的分析信阳市2005~2010年的疟疾疫情,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信阳市2005~2010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防治措施。结果信阳市2005~2010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 434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36/万。病例集中在淮滨、浉河、平桥3县(区),共发生疟疾1 285例,占全市发病数的89.61%。青壮年发病为主,30~60岁发病907例,占发病总数的63.25%。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99:1。农民和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9.25%和9.62%。夏秋季节发病为著,6~10月发病占总数的81.17%,其中8月发病366例,占25.52%。结论信阳市近6年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疟疾防控措施有效,为信阳市消除疟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991~2009年西盟县疟疾发病及流行情况,评价发热病人疟疾血检措施的落实情况。方法将历年收集的疟疾疫情资料,现症病人、发热病人血检监测结果、居民带虫结果及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9年共报告疟疾疫情病例7 760例,其中间日疟7 271例,占93.70%,1991年发病率为39.02%;2009年发病率为1.80%;2009年与1991年发病率比较,下降95.39%。发热病人疟疾血检阳性8 216例,阳性率5.43%,其中间日疟7 670例,占93.35%;西盟县以间日疟流行为主。阳性病例中当地居民当地感染占88.49%;以当地感染为主。疟疾病例数,居民带虫率、疟疾病灶点数均以1998、1999年为最高;当地居民外出人员的疟疾感染率为6.02%,外来人口血检阳性率为20.81%,其中外地和境外感染输入阳性率为24.76%。病灶点2009年与1991年相比下降93.33%。结论近年来西盟县的疟疾发病率呈大幅下降,疟疾流行严重的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鉴于西盟县存在适宜传疟媒介繁殖的自然条件和以内源性疟疾感染为主的实际情况,疟疾疫情长期存在和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2000~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年来我市狂犬病疫情上升的原因。方法 :个案调查表分析 2 0 0 0~ 2 0 0 3年狂犬病 78例。结果 :疫情上升的原因为犬密度高 ,无主犬多 ;暴露后规范处理率低 ;传染源处理不到位 ;疫苗质量不稳定等方面。结论 :落实犬的“管、免、灭”措施 ,加强部门间配合 ,暴露后规范化处理 ,提高疫苗质量的稳定性 ,普及狂犬病防制知识是控制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疟疾发病与流行因素关系,掌握疟疾流行动态,指导疟疾防控工作.方法 开展疟疾病原学监测和媒介监测,收集整理2005~2011年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武穴市共监测到疟疾发病10例,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5~10月(占60%),年发病率为0~0.52例/10万,年平均发病率0.19例/10万;2005~2008年共检测发热患者22376例,血检疟原虫阳性3例,阳性率1.34例/万,人群抗体水平检测800例,未检出抗体阳性者;2005~2011年,人工帐诱按蚊密度平均为12.84只/人·h,居民蚊帐内按蚊密度平均为0.25只/帐(0.17只/人),平均叮人率13.01只/人·夜.人工帐诱按蚊密度高峰在7月上旬,平均密度为31.93只/人·h,居民蚊帐内按蚊密度高峰在6月下旬,平均密度为0.45只/帐,9月上旬又形成一个小高峰,平均密度为0.30只/帐.结论 该市属中华按蚊为媒介的低疟区,人群对疟疾无免疫力普遍易感,传疟媒介密度高,疟疾的传播因素未发生改变,若有外来疟疾感染者输入,易发生疟疾局部暴发流行,应加强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疟疾疫情,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疫情播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5—2011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本地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全区输人性疟疾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发病季节不明显,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4.33:1,70.83%的患者年龄为20—39岁,境外经商回国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所患疟疾以恶性疟为主。结论广州市白云区输人性疟疾防控形势严峻,相关部门应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疟疾监测,有效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1995~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控制结核病传播提供科学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1995-2005年新发现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995-2005年广西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6.56/10万,38.51/10万,43.11/10万,55.29/10万,62.98/10万,69.78/10万,70.86/10万,74.10/10万,92.33/10万,119.62/10万和136.38/10万。地区分布桂中地区高于其余四个地区;时间分布季节性很弱;年龄分布青年组、壮年组和老年组高于儿童组;性别分布男性明显大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应加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地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采用现代肺结核病控制技术,控制肺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临夏县2005年~2009年炭疽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学霞 《吉林医学》2010,31(9):1223-1223
<正>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准确了解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更好的控制预防疫情,本文对临夏县2005~2009年炭疽疫情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阐述了炭疽病季节分布和人群分布特征,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县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6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5年某县报告病毒性肝炎1369例,年均发病率50.83/10万,乙型肝炎148例,占总发病数的54.61%,发病集中于中青年,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学生为主,8月份发病高于其他月份。结论2000~2005年某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稳中有降,应继续采取以免疫接种,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宝丰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研究其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宝丰县198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宝丰县1986—2005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总发病数17135例,年均发病率187.4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总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0.46/10万。1986年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痢疾、病毒性肝炎、乙脑、流脑和麻疹。2005年前5位变化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和AIDS/HIV。结论宝丰县1986—2005年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宝丰县除了继续抓好病毒性肝炎和痢疾的防治工作外,要把肺结核、艾滋病和淋病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西上林县2010—2019年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上林县2010—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数据,对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9年上林县共报告疟疾病例2 319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2013年病例数最多,为1 052例(占45.4%)。其中恶性疟1 774例(占76.5%),间日疟112例(占4.8%),卵形疟372例(占16.0%),三日疟26例(占1.1%),混合感染35例(占1.5%);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性为2 286例(占98.6%),男女比例为69∶1;病例以22~55岁年龄组最多,共2 205例(占95.1%);职业以淘金为主,共2 314例(占99.8%);病例全年均有报告,其中6月份病例最多,为608例(占26.2%),其次为7月份,为405例(占17.5%);病例分布于11个乡镇,其中明亮镇最多,为870例(占37.5%),其次为大丰镇544例(占23.5%),巷贤镇496例(占21.4%);感染来自非洲16个国家和东南亚3个国家,来自非洲感染共2 293例(占98.9%),虫种以恶性疟为主,为1 766例(占77.0%),其中加纳感染病例最多,为 1 761例(占76.8%);来自东南亚感染共26例(占1.1%), 虫种以间日疟为主,为14例(占53.8%),其中印度尼西亚感染病例最多,为14例(占53.8%)。结论 上林县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进一步加强出国务工人员的疟疾监测和管理是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山东省2007年1月~2012年12月的126例输入性疟疾住院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山东省近几年输入性疟疾住院病例逐年增加;126例疟疾病例中118例来自非洲国家,占93.65%,其中恶性疟116例,占92.06%,;间日疟8例,占6.35%,卵形疟2例,占1.59%;恶性疟主要来自非洲,2例来自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8例间日疟6例来自东南亚,1例来自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1例来自非洲苏丹。2例卵形疟均来自赤道几内亚;男性124例,占98.41%;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占98.41%;职业农民工及技术工人、司机从事野外工作的119例,占94.44%;地区分布以鲁西南地区最多。发病至就诊平均时间(10±7)a;住院前误诊率34.9%。结论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发病人数逐年增多,且感染疟原虫虫种呈多样性,主要是恶性疟和间日疟,第一次发现卵形疟2例;误诊率高于其他疾病。为如期实现山东省消除疟疾目标,仍需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人员及出入境管理部门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健康教育和回国人员的检测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1和2012年河南省疟疾疫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河南省2011和2012年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发病的分布特征、型别特征,对比分析两年疟疾疫情,了解发病趋势。结果:2011年全省共有疟疾病例314例,发病率为0.33/10万,输入性病例146(46.5%)例;2012年全省共有疟疾病例156例,发病率为0.17/10万,全部为输入性病例;2012年发病数较2011年显著下降。2012年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构成比均较2011年上升,间日疟构成比较2011年下降。2011和2012年病例均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男女比例分别为3.24:1和38.00:1;在职业分布上,农民、工人和民工发病数排在前三位。两年中每月均有发病,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于非洲和东南亚等高疟区。结论:河南省疟疾的发病呈下降趋势,但输入性疟疾比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现状和特征,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南省近年疟疾年报表、网络直报数据及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结果河南省近年输入性疟疾比率上升,2009~201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分别为45、106、146、156和197例,占年发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78%、11.83%、46.50%、100%和100%;输入性疟疾全年均可发病,没有季节性限制;输入性疟疾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男性,男女性别比为45.43:1,平均年龄为37.27岁,主要集中在20~50岁;职业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输入性疟疾发病较高的市主要为郑州、洛阳、濮阳等;病例感染地主要为非洲和东南亚等地。2013年对197例输入性疟疾确诊时间的中位数为4d,24h内确诊17例(8.63%),省级医疗机构确诊61例,县级疾控中心确诊60例,经药物治疗后193例痊愈,4例死亡。结论河南省输入疟疾形势严峻,各级疾控中心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做好疟疾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唐山市不同传播途径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订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唐山市2005-2010年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87 599例,年均发病率202.81/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为87.42/10万,居首位;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72.66/10万和40.40/10万;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分别为2.32/10万和0.01/10万。结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仍是唐山市今后一段时间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1984年6~10月在淮滨县18个乡开展了发热病人血检工作,结果在11个乡发现恶性疟,这些乡分布在淮河两岸,发病季节高峰在9月;居民带出率10月比6月高3~18倍,婴儿感染率为3.5%。证明1984年该地属暴发流行。通过调查,嗜人按蚊的地理分布及在人帐内的组成比与恶性疟的分布及发病率密切相关。结合其生态特征,证明嗜人按蚊是当地恶性疟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监测数据,探讨福建省消除疟疾阶段疟疾流行特点,为福建省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福建省疟疾疫情数据资料,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对疫情概况、三间分布及诊治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福建省2015—2019年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562例, 均为境外输入,其中516例(91.81%)来自非洲;562例均为确诊病例,其中恶性疟428例(76.16%)、间日疟72例(12.81%)、卵形疟39例(6.94%)、三日疟19例(3.38%)、混合感染4例(0.71%)。报告病例中发病到就诊的中位时间为 1 d,从就诊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0 d;首诊确诊的426例(75.80%),首诊单位以地市级医疗机构为主,为350例(占62.28%)。按报告地分,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市鼓楼区,为421例,占74.91%;按现住址分,病例主要分布于福州市福清市,174例,占30.96%。病例以青壮年男性(20~49岁)为主,527例,占93.77%;各月份均有病例分布,累计报告病例数较多的是1、2月份,分别为66例和63例,占总病例数的11.74%(66/562)和11.21%(63/562)。2015—2019年全省共报告死亡病例5例。结论 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病例依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保定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网络直报疟疾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将个案调查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保定市共发现疟疾病例36例,均为输入性。分布于16个县(市、区),占全市的64.00%,主要集中在定州、涿州和曲阳,其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8.33%;病例中恶性疟18例,间日疟5例,恶性间日混合感染4例,未分型9例;均为男性;职业主要为农民和工人,两者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1.67%;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存在,9~12月病例占总病例数的47.22%。结论加强对劳务输出单位及出国务工人员有关疟疾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归国人员的传染病检测,提高输入性疟疾的检出率,防止输入性疟疾引起当地疟疾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疟疾消除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上海市疟疾疫情信息和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疟疾病例的流行特征与感染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9年上海市共报告疟疾183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恶性疟139例(占76.0%),卵形疟23例(占12.6%),间日疟11例(占6.0%),三日疟10例(占5.5%)。所有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分别来自非洲(178例,占97.3%)和东南亚(5例,占2.7%)。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10.4∶1,年龄30~<40岁(59例,占32.2%)。重症疟疾的初诊误诊比例51.6%(16/31)和超过3 d确诊比例38.7%(12/31)与非重症疟疾的27.0%(41/152)、13.8%(21/15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重症病例导致死亡。结论 疟疾消除以后上海市仍然面临境外输入的风险,首诊误诊和确诊时间延迟是重症疟疾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人群健康宣教、主动筛查以及诊疗技能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疟疾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绵阳市2009—2019年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9年绵阳市共有16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年均发病率0.43/10万。其中间日疟64例(37.87%)、恶性疟91例(53.85%)、三日疟1例(0.59%)、卵型疟5例(2.96%)、混合感染8例(4.73%)。输入性病例全年均有分布,6月和7月最多,均为22例,占全年的26.04%。169 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10例(5.92%)来自国内其他省份,38例(22.49%)来自亚洲6个国家,121例(71.60%)来自非洲24个国家。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病例平均年龄(38.45±11.74)岁,主要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为4.18 d,39.05%、56.21%的病例分别在县级、市级医疗机构确诊。结论 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仍然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需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提高医务人员疟疾诊治能力,完善疟疾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尤其是出境人员和高疟区回归人员的健康教育,防止继发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2年对河南省14个抽样点的入选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调查.结果:2002年河南省居民热能、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分别为9 134.5 KJ、64.5 g、68.2 g和327.6 g,粮谷类、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9.1%、11.5%和29.1%%,优质蛋白质占30.2%(城乡分别为39.7%和26.4%).婴幼儿生长迟缓和低体质量率分别为14.1%和8.2%.全省人群贫血患病率为18.4%,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4.0%和8.8%,总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7.9%.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9.9%,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5%和5.5%.结论:河南省居民热能和营养素摄入基本得到满足,但存在一定程度膳食失衡.各种营养相关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营养与健康状况存在城乡差异,在以后的改善和防治工作中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