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构型甘草酸制剂对慢型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β-甘草酸和α- 甘草酸各60 mL分别加入葡萄液中静脉滴注,一个月后观察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β-甘草酸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的α-甘草酸组治疗后ALT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 甘草酸和α-甘草酸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但β-甘草酸优于α-甘草酸。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从社会角度比较两种分子差向异构体甘草酸制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保肝治疗的疗效及经济学差异。方法:1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71例)、B(69例)两组,分别采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单铵S保肝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28%,明显高于B组的65.22%(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C/E)明显大于B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9 573.84;调整后A组成本效果比(C′/E′)仍大于B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为8 374.10。结论:异甘草酸镁保肝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单铵S,但成本-效果分析与敏感度分析显示,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更具有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3.
焦艳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15-15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60~100 mL,静脉滴注,1次/日,4周后改为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3次/日,疗程8周;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1次/日,4周后改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 mg,3次/日,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袁进  张红莉 《中国药业》2005,14(1):68-68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单用甘草酸二铵组(A组,75例)及联合用药组(B组,81例).阿拓莫兰0.6 g,静脉滴注,1次/d,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优于A组;临床有效率A组为76.0%,B组为91.1%,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用药消除炎症、促肝功能恢复的作用比单用甘草酸二铵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3种甘草酸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选择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为A组采取甘草酸二铵治疗,1组为B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组为C组采取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各30例。结果 C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较之A组及B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A组比较,B组的改善效果更佳(P<0.05)。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提示C组最高,B组其次,A组最低(P<0.05)。结论 3种甘草酸制剂中异甘草酸镁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最为理想,临床可优先选择该制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复方甘草酸苷与甘草酸二铵治疗手术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癌手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铵200 mg,治疗组则加用复方甘草酸苷80 mg,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疗程2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手术后肝功能损害疗效优于甘草酸二铵.  相似文献   

7.
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抗肝纤维化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志敏 《医药导报》2004,23(11):0836-083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肝纤维化患者分为4组,A组45例,给予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60 mL微泵静脉注射,两药均每天1次,20~30 d为1个疗程。B组2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用法同A组。C组2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用法同A组。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A、B、C组稍优于对照组,A、B、C组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其中A组肝纤维化指标与自身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抗肝纤维化作用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的治疗方案优于单用丹参注射液或复方甘草酸苷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沈巧凤 《海峡药学》2012,24(7):101-103
目的通过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对比,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异甘草酸镁组(A组)、复方甘草酸苷组(B组),甘草酸二铵组(C组),均静脉滴注给药,疗程1月。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血清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TBIL降低,血清转氨酶(ALT)降低,A组明显优于B组、C组,A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也较B组、C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结论 3种药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保肝、降酶作用,异甘草酸镁具有更好的抗炎、保肝、降酶作用及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对照组103例。在同样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qd,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mg,qd。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异甘草酸镁与甘草酸二铵降低ALT、AST、TBIL均有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尤其是降低中度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在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A组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护肝治疗,B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护肝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在术前3d~术后7d,并且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7天的肝功能测值。结果 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但是术后第7天A组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肝功能指标仍然高于术前(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肝脏部分切除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明发  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2011,8(3):163-166,170
18α-甘草酸是18β-甘草酸的差向异构体,二者对急、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和多种化学性急、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均有显著的肝脏保肝作用,临床上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包括重症、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化学性肝病以及肝纤维化)均有效。综述了18α-甘草酸与18β-甘草酸在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其他肝病的作用,并作了临床疗效比较,发现18α-甘草酸(甘草酸二铵)优于国产的18β-甘草酸(甘草酸单铵),但弱于日本产的18β-甘草酸(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12.
RP-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18(250 mm×4.6 mm,5μm)柱,以甲醇-体积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体积比为56∶4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5℃。结果α-甘草酸和β-甘草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0.209 g.L-1(r=0.9995)和0.052~1.034 g.L-1(r=0.9996)。2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7%和99.4%。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甘草药材中甘草酸差向异构体的同时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使用凯时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至2011年间治疗的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随机的均分为A、B两组,A组治疗上给予凯时联合α-硫辛酸,B组治疗给以维生素B12。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到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使用凯时联合α-硫辛酸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0%,而使用维生素B12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33%,使用凯时联合α-硫辛酸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单纯使用维生素B12治疗的患者。使用凯时联合α-硫辛酸治疗的患者治疗后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到速度变化提高程度明显好于单纯使用维生素B12治疗的患者。结论使用凯时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有效提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可以推广应用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11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A组39例予氯沙坦钾片治疗(50 mg,qd);B组39例予α-硫辛酸胶囊治疗(300 mg,bid);C组38例予氯沙坦钾片(50 mg,qd)+α-硫辛酸胶囊(300 mg,bid)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肾功能、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3组治疗后UAER、尿TGF-β1均较前明显下降,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或<0.01);治疗后B组、C组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氯沙坦可更有效治疗早期DN,其协同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更有效改善氧化应激进而下调肾脏TGF-β1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治疗效果。方法24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美能和甘利欣治疗,观察检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指标。结果美能组和甘利欣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5.0%,美能组效果明显优于甘利欣组(P<0.05)。结论美能治疗慢性乙肝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硫辛酸治疗,B组给予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一定程度缓解,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B组为9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NCV及SNCV均改善,两组患者的SN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贞 《药品评价》2020,(1):61-62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在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将64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人乳头瘤病毒转阴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为6 8.75%,明显低于观察组96.88%(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能有效分离18α-、18β-甘草酸的HPLC方法并用于测定甘草酸二铵及其制剂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HC-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0) (22:7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结果:18α-、18β-甘草酸分离度大于1.5,国内三个厂家的14批样品均为18α-、18β-两种构型的混合物,以18α-构型为主.HPLC法较UV法含量测定结果低10%以上.结论:甘草酸二铵产品为18α-、18β-两种构型的混合物,且产品中杂质较多,而国内现有药品标准均采用UV法,不能分离上述两种异构体,可采用本文方法测定含量并对其构型组成加以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9.
18α-甘草酸抗大鼠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田静  吕坚 《中国药房》2002,13(9):528-529
目的 :研究18α -甘草酸及γ -干扰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染毒开始及染毒后5wk分别用18α -甘草酸和γ -干扰素预治疗和治疗肝纤维化。并与正常组比较 ,观察各组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18α -甘草酸预治疗组和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均与γ -干扰素组相近 (P>0 05) ,且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小于染毒对照组(P<0 05) ,其肝羟脯氨酸、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较染毒组明显降低。结论 :18α -甘草酸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汪洁  钟辉 《医药论坛杂志》2012,(4):41-42,45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并联合注射用胸腺肽α1 1.6mg皮下注射,2次/周;对照组(2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仅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血清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死亡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