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估食管中段癌经右胸、颈、上腹三切口切除后胃经过胸骨后隧道与颈部残留食管吻合术的实用价值。方法:将病变长度大于5cm的食管中段癌,右侧进胸将胸段食管及区域淋巴结切除后,进腹游离胃并清除胃周淋巴结,将胃经胸骨后隧道上提至颈部与颈段残留食管吻合,然后再清扫下颈部淋巴结。结果:16例中,10例行根治性切除,其余6例为姑息性切除;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7.5%,但均经洽当的引流后治愈;无心肺并发症发生。结果:“三切口”术式切除食管中段癌符合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而食管中段癌切除后胃经胸骨后上提至颈残留食管吻合是可行的,对中晚期食管中段癌估计术后需辅助性放疗的病例可选择此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结肠代食管术式的改进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结肠代食管术患者(ERC)12例,胃代食管患者(ERS)20例,12名检查无消化系统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并进行:①结肠代食管术患者与胃代食管术对照组患者对比研究;②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子比较。结果与结论:①ERC组在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食管炎发生率、代食管蠕动及食管通过时间与ERS组相似,不同蠕动方向、不同结肠移植途径(胸骨后途径、后纵隔途径)、有无胃食管反流等均与食物在间置结肠内通过时间无关;②ERC组和ERS组生活质量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0,即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量化评分明显优于胃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3.
超胸顶食管——胃机械吻合术治疗上中段食管癌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中段和胸上段食道癌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7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胸中上段和胸上段食管癌病员,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应用CDH25圆形吻合器或WGW24弯形吻合器,经胸超胸顶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治疗胸中上段和胸上段食管癌,其中食管上段癌20例;中上段癌32例。手术时间较常规的手术方法缩短40分钟,未发生一例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全组无死亡及残端癌残留。结论经胸超胸顶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治疗胸中上段和胸上段食管癌,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收集胸外科1999年10月—2010年2月23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胸内吻合口瘘14例,5例死亡;颈部吻合口瘘9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吻合部位、方式及操作技巧与吻合口瘘发生有重要关系,抗感染、营养支持、胸腔引流及冲洗、空肠造瘘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食管-胃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方法及应用。材料与方法经口腔插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吻合口狭窄26例分析。其中单纯吻合口狭窄19例,肿瘤复发伴吻合口狭窄7例。单纯吻合口狭窄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吻合口肿瘤复发伴狭窄采用内支架植入,三周后再行介入动脉化疗灌注以巩固疗效。结果单纯吻合口狭窄19例球囊扩张治疗后,4例一个月后复发,经再次扩张后无复发。吻合口肿瘤复发伴狭窄7例采用双蘑菇球头覆膜支架植入。术后无移位,1例出现术后再梗阻,经胃镜钳取梗阻物后再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01月至2010年06月手术治疗胸下段食管贲门癌264例,均为胸内吻合,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8例,发生率3.3%。对该8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均行开胸探查冲洗、重新置胸管充分引流、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并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治疗。结果:治愈7例,1例瘘口经胸腔与胸壁形成窦道,二次术后32天死于肺部霉菌感染。结论:对于早中期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151瘘,积极开胸冲洗并重新置管确保胸腔引流通畅,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科从 1 998年 2月 2 0 0 0年 3月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左颈部吻合术 1 80例 ,其中 2 8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 ,发生率为 1 5 .6 % ,经采取保守治疗护理后 ,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中 ,男 1 7例 ,女 9例 ;年龄 4 36 8岁 ,平均 5 3岁。原发病均为食管中下段癌 ,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颈部伤口愈合时间为1 4 34天 ,平均 2 1天。2 观察及护理2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除观察呼吸、血压、保持胸腔闭式引流及胃肠减压通畅 ,还应及时观察患者体温、情绪和颈部伤口情况 …  相似文献   

8.
谢胜  冯金娟 《河北中医》2009,31(1):47-48
食管源性胸痛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引起,主要表现为胸骨下疼痛,严重时剧烈疼痛,甚至可放射至后背、肩部、颈部、牙齿和耳后等部位,多伴有烧灼感、嗳气、泛酸等临床表现。其发病高峰为40~60岁,多以间隙性胸痛为发作特点。2005—06-2008—03,我们应用食管宣痹汤治疗寒湿型食管源性胸痛86例,并与吗丁啉合奥美拉唑治疗7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提出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10月~2008年5月24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的治疗护理进行系统回顾,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6例病人发生吻合口瘘16例,均采取保守治疗,死亡4例,余均治愈。结论:针对引发吻合口瘘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熟练掌握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吻合口狭窄配合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3例内镜下食管吻合口狭窄患者行萨式扩张器扩张治疗的配合及心理干预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3例治疗的病人均处于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无治疗并发症,吻合口直径达9-12mm,基本恢复正常饮食。结论:施行正确的食管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配合及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病人对疼痛等不适的耐受性;是提高扩张治疗的成功率、有效预防并发症、保障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右侧结肠癌根治术中根部切断结肠中血管的远期疗效。方法:将2004年-2010年期间在我院行右侧结肠癌根治术的296例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患者175例,为2007年-2010年在我院行血管根部切断术;B组患者121例,为2004年-2007年在我院仅切断结肠中血管右侧支;对两组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与B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1.1%和0.8%,A组1,3年复发率分别为1.7%和12.5%,B组分为别20%和25%,;5年生存率A组为(77.6%±3.9%);B组为(65.4%±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右侧结肠癌根治术中,行根部切断结肠中血管,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并且可明显减少术后1,3年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我们在1995年11月~2007年11月期间应用圆型吻合器对364例食管、贲门癌切除者进行了机械吻合。其中男316例,女48例,年龄42~82岁;食管癌203例,贲门癌161例;弓上吻合207例,弓下吻合157例。结果: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10例,发生率2.7%;发生术后吻合口狭窄11例,占3.0%;术中吻合出现器械故障6例,占1.6%。结论: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机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研究急诊左半结肠一期修补、切除吻合术的不同手术方式效果。方法:近4年我院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左半结肠急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行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预防性外置;对照组2采用损伤结肠或吻合口结肠外置;对照组3经肛门置入内引流管;治疗组经用长造瘘管经肛门置入预防性、可控性外置结肠近段。观察患者术后腹胀痛的临床症状、切口感染率、肠瘘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各组切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腹部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1、2组;治疗组肠瘘发生率低于对照2、3组;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各组。结论:治疗组可控性结肠外置在急诊左半结肠一期手术中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3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32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术后1年的随访分析,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余的患者均已经愈合较好,而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结论:临床中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8月—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手术食管癌的患者89例,术中均留置一根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二天开始经营养管注人流质,至术后10~14天拔管,1例吻合口瘘保留营养管至吻合口愈合,其中2例提前拔管。结果全组病例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满足患者每日的营养量,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良好。结论术后早期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食管癌患者的营养需要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分享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行横结肠造瘘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3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行横结肠造瘘术患者行总结和分析。结论:对于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显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及时行横结肠造瘘术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白芨硫酸钡混悬剂在结造影中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价值,观察其效果,寻找较常规法、气钡双重对比法X线结肠造影更有效、更简便的方法。方法:将白芨粉与医用硫酸钡混合,制成白芨硫酸钡混悬剂1500ml左右,经灌肠器依次灌入患者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在仰卧位、俯卧位、侧位及右前斜位、左前斜位等多种体位下观察,并对有价值的图像适时摄片。结果:加入白芨胶的硫酸钡混悬剂因其粘稠度高于普通硫酸钡,在肠道内通过速度变慢,肠管充盈更清楚,使溃疡、充盈缺损、肠管狭窄等病变更易暴露。加之白芨是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中药,可减少钡剂对通常容易出血的溃疡性结肠炎的创伤和出血。结论:使用白芨硫酸钡混悬剂在结肠造影中具有操作方法简便、钡剂不易沉淀、结肠病变显示清楚等特点,并能避免常规钡剂灌肠检查对病变肠管的损伤,同时,在预防病灶出血方面也有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肛门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7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应用肛门支撑捆扎法行消化道重建.结果:27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快速冰冻无残端癌,无吻合口瘘,肛周感染1例(3.7%),吻合口出血、狭窄均未发生,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为75.3%及6.25%,术后排便功能优良,无大便失禁.结论:肛门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保肛术吻合口痿、狭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比较回肠膀胱术中“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和直接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将50例在我院行回肠膀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观察组则行直接肠管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输尿管返流、肾功能损害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输尿管返流、肾功能损害、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肠管直接吻合术是一种较佳的输尿管肠管吻合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