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韩德宽  郭敏 《耳鼻咽喉》1999,6(2):89-91
目的:探讨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或原发于咽后壁癌术后创面的修复和食管上段重建的方法。方法:报告2例广泛下咽癌同时有食管上段侵犯和1例咽后壁癌,在切除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后,利用未被肿瘤侵犯的喉和气管上段粘膜修复缺损区。结果:2例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术后均发生短时间咽瘘,其中1例随访3年健康,1例2年后局部复发放弃治疗;另1例咽后壁癌随访1年半健在。结论: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术后利用未被肿瘤侵犯的喉和气管修复创面和  相似文献   

2.
舌瓣及残喉粘膜联合修复喉咽腔张庆泉1王天铎2任忠1朱宇宏1邢建萍1栾建刚1宋西成1张洪昌1喉咽癌侵犯喉部、颈段食管在做根治性手术后,常有相当大的缺损,术后喉咽、食管的重建是一个难题。我们于1996年3月收治1例晚期喉咽癌的病人,在做根治性切除后应用舌...  相似文献   

3.
会厌瓣在下咽癌咽食管重建中的应用农辉图,黄光武下咽癌的全喉切除及部分咽食管根治性切除术后,咽食管缺损的修复相当困难。咽食管缺损修复材料的选择及整复方法颇多。作者根据长期会厌喉成形的经验 ̄[1,2],参考国内外文献 ̄[3,4],采用复合会厌瓣修复下咽癌...  相似文献   

4.
游离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喉咽和颈段食管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喉咽、喉癌手术切除后常造成颈前皮肤、喉咽和颈段食管的复杂缺损。以往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均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用游离皮瓣修复晚期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受到广泛的重视。1994年以来,我们对3例晚期喉咽、喉癌手术切除后,用游离皮瓣显微手术修复喉咽和颈段食管缺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喉全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缺损外科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喉全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实施外科治疗。其中Ⅰ型7例,颈部单纯切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皮肤气管造瘘口缺损;Ⅱ型6例,颈肢或胸联合切口,前臂皮瓣或胸大肌肌皮瓣(游离前臂皮瓣5例,胸大肌肌皮瓣1例)修复部分喉咽切除;Ⅲ型3例,颈腹联合切口,游离空肠修复全喉咽、颈段食管;Ⅳ型2例,颈胸腹联合切口,胃上拉修复全喉咽、全食管。Ⅱ、Ⅲ、Ⅳ型的颈部皮肤气管造瘘口缺损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结果颈部缺损胸大肌肌皮瓣均成活;咽瘘4例(其中游离空肠1例,前臂皮瓣2例,胃上拉咽瘘出血1例);全部病例术后均能进食;随访6~74个月,3例出现不同程度吞咽梗阻。结论喉全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外科治疗缺损,修复选择应根据原发肿瘤治疗的经过及气管造瘘口复发癌侵及范围来确定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例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下咽及颈段食管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进行了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和重建,无围手术期死亡及皮瓣坏死;无术后咽瘘及食管狭窄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满意,均能进普食,并有较好的食管发声;分别随诊16及41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理想,是下咽及颈段食管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7.
喉咽部癌瘤就诊时多属晚期,常需行喉、喉咽、气管、颈段食管切除手术,并采用成形术修复缺损。过去多应用分期施术,即第1期切除肿瘤,经3~4个月后,用费拉托夫皮管修复,此法需多次手术,且常伴有并发症。用包括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的复合皮瓣修复,虽可减少手术次数,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但是,肿瘤切除后要经过一定时期,手术创面上皮化以后,才能再次行成形手术,病人长期鼻饲,带来精神和生理上的痛苦。本文介绍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咽和颈段食管,皮瓣呈10×15cm大小,皮瓣中心在第5肋的水平。依设计环形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8.
喉癌下咽癌患者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患者下咽或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保留喉功能的下咽术后缺损 9例 (伴颈段食管部分切除 3例 ,颈段食管癌行食管全切除 1例 ) ,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 4例 ,直接修复 4例 ,胃咽吻合术 1例。不保留喉功能 2 0例 (伴颈段食管部分切除 2例 ) ,舌瓣修复 16例 ,喉组织瓣 2例 ,胸大肌肌皮瓣与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联合重建下咽 2例。结果 :术后 8例Ⅰ期恢复吞咽及喉功能 ,1例下咽狭窄 ,Ⅱ期行残喉切除。余 2 0例中 16例Ⅰ期恢复吞咽功能 ,1例下咽狭窄经扩张进食 ,3例咽瘘 ,其中 1例咽瘘行Ⅱ期胃咽吻合术。 1、3及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2 %、6 4 .7%和 4 6 .2 %。结论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或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可直接修复或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 ,不保留喉功能者 ,可采用舌瓣、胸大肌皮瓣修复或咽胃吻合术。肌皮瓣和肌筋膜瓣联合重建全下咽易引起下咽狭窄或咽瘘  相似文献   

9.
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缺损整复组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不同组织移植物Ⅰ期重建晚期下咽癌、喉复发癌术后颈部、下咽食管缺损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喉复发癌36例, 肿瘤切除后采用胸大肌肌皮 瓣修补组织缺损18例,肩胸皮瓣修补4例,胃代食管修补2例,胸部推移皮瓣重建下颈部与上纵隔组织缺损,并消灭手术死腔12例。晚期下咽癌16例,颈段食管癌8例,以游离空肠整复1例, 健侧喉黏膜瓣修复咽部缺损8例,喉气管代食道8例,胸大肌皮瓣修复咽部缺损2例,胃代食管2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下咽1例。 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修复组织坏死 ,全部组织瓣存活。采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者,仅 1例有术前放疗史的患者发生术后咽漏,胸大肌皮瓣 修复者发生咽漏1例,胃代食道术后发生咽漏1例。全部病例愈合后均恢复正常饮食。随访 9~84个月,14例出现吞咽梗阻,可进流质饮食。结论:下咽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各有侧重。肿瘤的部位和手术后组织缺损的大小是选择修复方法的首要因素;其次,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考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或原发于咽后壁癌术后创面的修复和食管上段重建的方法。方法二报告2例广泛下咽癌同时有食管上段侵犯和1例咽后壁店,在切除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后,利用未被肿瘤侵犯的喉和气管上段粘膜修复缺损区。结果:2例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术后均发生短时间咽瘘,其中1例随访3年健康,1例2年后局部复发放弃治疗;另1例咽后壁癌随访1年半健在。结论:广泛侵犯的下咽癌术后利用未被肿瘤侵犯的喉和气管修复创面和食管上段,在同一术野完成手术,方便,减少病人痛苦,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不能耐受长时间大手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喉瓣重建梨状窝癌切除后下咽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其昌  林子萍 《耳鼻咽喉》1999,6(1):34-35,20
本文报道用喉瓣重建梨状窝癌切除术后咽缺损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65岁。肿瘤分期:T3N0M03例,T3N1M06例,T4N1M01例,4N2M01例。病理:鳞癌10例,腺癌1例。11例均作全喉切除及大部下咽切除,同期行颈廓清8例和甲状腺切除2例。术后2例分别并发伤口感染和咽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缺损和治疗该部位的疤痕性狭窄和咽瘘。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医用硅橡胶管进行重建。在动物实验和1例患者病理学检查中,可见术后缺损处肉芽表面上皮化,形成新的管腔。结果应用于下咽及颈段食管癌25例,良性狭窄及咽瘘修补5例中,术后并发咽瘘6例(20.0%)。随访5个月~4年(平均2.5年),已拔除硅橡胶管25例,恢复吞咽功能及正常饮食23例,再度发生狭窄2例;现带管观察2例。癌肿25例中,术后3~6个月局部癌复发2例,颈淋巴结癌转移复发4例,该6例均在术后1年内死亡。另死于肺转移1例,因肺炎死亡2例。癌肿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50.0%(5/10)。结论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10cm以内者,此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喉咽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5月~2007年8月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喉咽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59例。其中垂直半喉加部分喉咽切除23例,次全喉加部分喉咽切除12例,全喉切除加大部分喉咽切除10例,全喉加全喉咽和部分颈段食管切除14例,同期行颈廓清术109侧。手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55~75 Gy的放射治疗。结果术后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存活良好,成活率为96.6%。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咽瘘6例占10.2%,胸部皮瓣边缘部分坏死3例占5.1%,胸大肌肌皮瓣坏死2例占3.4%。随访5年生存率35.6%。结论胸大肌肌皮瓣供区组织丰富、皮岛面积大且成活率高,修复喉咽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部和部分喉功能保留率达到42.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晚期喉癌下咽癌术后的舌部、咽喉部、颈段食管及颈部皮肤等组织缺损的修复经验。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手术治疗喉癌、下咽癌患者177例,男147例,女30例。年龄42~75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首次治疗的IV期喉癌49例、IV期下咽癌44例、复发喉癌55例和复发下咽癌29例。原发灶切除:全喉+全下咽切除88例,全喉+全下咽+舌根切除29例,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33例,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颈部皮肤切除26例,全舌+全下咽+全喉+颈段食管切除+颈部皮肤切除1例。缺损类型及修复材料:下咽近环周缺损120例患者行单一皮瓣修复,其中颏下皮瓣25例、胸大肌肌皮瓣53例、股前外侧皮瓣42例。下咽环周缺损57例患者行单一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15例,包括股前外侧皮瓣9例和胸大肌肌皮瓣6例;行游离空肠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合并口咽、颈段食道缺损者21例;联合应用游离空肠瓣、胸大肌肌皮瓣或(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合并舌、口咽、颈段食道缺损或(和)颈部皮肤组织缺损者10例;采用胃上徙管胃成形修复下咽合并全食道缺损11例。术后放疗95例,组织瓣无放射性坏死。结果一次手术成功率92.1%(163/177);修复瓣坏死14例患者行再次修复手术成功,包括空肠4例,另一侧胸大肌皮瓣6例,另一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4例。咽瘘经换药后愈合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咽部及造瘘口复发13例(再手术7例,放化疗6例),食管二重癌5例予以放化疗,颈部淋巴结复发17例(再手术9例,放化疗8例)。肺转移6例,肝转移2例,多个远处转移4例,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7例。局部复发死亡23例,远处转移死亡12例。全组3年生存率50.4%;5年生存率39.4%。结论①晚期和复发的喉癌及下咽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需根据患者的缺损范围和身体状况选择自体修复材料;②复杂的多重组织和器官的缺损需要用多种自身材料叠加修复以重建上消化道;③密切观察游离组织瓣的血运状况,及早处理坏死的组织瓣并重新修复,以确保伤口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15.
1989~1996年6月对5例喉咽后壁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直接将椎前筋膜作为咽后壁缺损的成形材料,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1岁,平均53.5岁。均为鳞状细胞癌。T12例,T22例,T31例。3例伴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均为N1,同时行单侧颈廓清术。手术适应证为原发的喉咽后壁癌向下侵犯在食管入口以上2cm,向上可到会厌尖,甚至到口咽后壁,侧面可累及部分咽侧壁。N0者可探查同侧颈动脉三角,N+者同样行同侧或双侧根治性颈廓清术或功能性颈廓清术。手术方法:先行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卷状皮管在晚期下咽癌术后环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41例, 女1例, 年龄33~82岁,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全喉+全下咽切除20例, 全喉+全下咽+部分舌根切除8例, 全喉+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9例, 全喉+全下咽+部分舌根+颈段食管切除5例。肿瘤切除术后遗留的下咽环形缺损均行股前外侧皮瓣卷状皮管一期修复, 观察术后皮瓣愈合状况、伤口愈合情况、吞咽功能状态。随访肿瘤复发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下咽缺损的长度为7~18 cm, 切取的皮瓣大小为6 cm×9.5 cm~10 cm×20 cm。41例皮瓣成活, 1例皮瓣出现坏死, 皮瓣成活率为97.6%。40例皮瓣血管蒂吻合一条动脉、一条静脉, 2例吻合一条动脉、两条静脉血管。术后5例出现颈部伤口感染, 2例出现咽瘘。术后3个月复查, 31例患者可进普食, 9例进半流质饮食, 2例进流质饮食。随访6~65个月, 14例(33.3%)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 原发部位复发4例(9.5%), 颈部淋巴结复发6例(14...  相似文献   

17.
口咽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凤琴  李树春 《耳鼻咽喉》2000,7(3):131-134
目的:探讨口咽癌扩大切除一期再建的手术方法,观察并发症及术后语言,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方法:30例口咽癌中软腭癌2例,扁桃体癌3例,咽侧壁癌16例,舌根癌9例;Ⅲ,Ⅳ期患者63.3%(19/30),颈淋巴结转移53.3%(16/30),22例用下颌骨切开外旋或切除切支入路进行了肿块根治性切除,同期行颌下清扫术1例,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术3例,根治性颈清扫术26例。咽部缺损用带蒂胸大肌皮瓣整复17例,胸倘  相似文献   

18.
下咽癌喉癌术后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修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4种方法Ⅰ期修复下咽癌及晚期喉癌术后广泛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部分咽部缺损12例(伴颈段食管切除术2例).胸大肌皮瓣修复部分咽部缺损6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保留喉的部分下咽切除术2例.游离空肠重建全下咽和食管上段缺损1例。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修复组织坏死.全部组织瓣存活。采用健侧喉黏膜瓣修复者,仅1例术前放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咽漏;胸大肌皮瓣修复者,1例发生咽漏。全部病例愈合后均可进普通饮食。随访9~84个月,4例出现吞咽梗阻。结论:下咽癌缺损的修复方法各有侧重。肿瘤的部位和大小是选择修复方法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也应仔细考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被广泛应用于头颈部重建手术。由于该皮瓣较薄、顺应性好,故多用来修复软组织缺损。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取皮瓣后供皮区手和腕的功能加以评估。实验组21例,为1993年6月~1995年2月间利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进行头颈部重建手术的患者,将其中符合条件的13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4岁,男:女之比为7:6,有口腔口咽缺损、喉咽缺损、下咽或颈段食管缺损需行修复者,所有患者均随访3.5~17.5月(平均9.5月);第二组为头颈部癌肿需行游离组织转移但非前臂挠侧游离皮瓣。平均年龄59岁,男:女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作者对4例晚期下咽癌(T3,T4)患者行近全喉下咽切除、食管内翻剥脱、咽胃吻合发音重建术。术后给予60钴放射治疗。手术由气管切开、咽喉切除、胃的游离、食管剥脱并提胃到颈部、胃咽吻合,将术中保留的喉组织制成最大径1.0~1.2cm发音分路吻合于咽胃吻合的前部。术后随访2年以上,2年生存率75%(3/4),发音功能好,无明显误吸。术式取材方便、手术简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对于晚期下咽癌是一种可行的咽胃吻合发音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