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痤疮治疗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靖  王效杰 《中国药房》2005,16(17):1344-1347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青春期。其发病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主要是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肿大,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即人们所说的粉刺。在无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酶,分离皮脂产生游离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淤积的皮脂进入真皮内,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痤疮治疗药物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燕敏  张兵 《上海医药》2008,29(6):283-285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痤疮发病原因有多种因素,一般认为主要原因为: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肿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瘀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即粉刺.  相似文献   

3.
痤疮是一种好发生于青少年的皮肤附属器炎症性疾病。Simpson、Cunliffe指出:雄激素的作用导致皮脂腺功能活跃,皮脂分泌增加,皮肤油腻;毛囊漏斗部角质细胞粘连性增加,使其其开口堵塞;毛囊皮脂腺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化学的和细胞的介质参与炎症反应,进而破坏毛囊皮脂腺。痤疮的治疗则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现将治疗痤疮的药物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巨永 《河北医药》2007,29(1):75-76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春期. 其发病原因很多,一般认为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肿大,皮脂腺分泌增多, 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在厌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酶,分离皮脂产生游离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淤积的皮脂进入真皮内,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另外,免疫反应、遗传、内分泌障碍、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饮食、高温及某些化学因素均参与痤疮的整个发病过程,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临床治疗方法多样.  相似文献   

5.
安媛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2,13(10):638-638
1皮脂腺皮脂腺位于靠近毛囊的真皮内。除手掌和足跖外分布于全身 ,尤以头皮、面部、胸部、肩胛间、阴阜等处较多。唇红部、乳头、龟头和小阴唇等处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其余开口于毛囊的上1/3处。皮脂腺可分泌皮脂 ,借以润滑皮肤、毛发和防止皮肤干燥。皮脂腺自青春期后分泌旺盛 ,青年男性较女性分泌多 ,至老年期逐渐减少。皮脂腺分泌皮脂过多 ,则可能诱发皮肤疾病。2与皮脂溢出过多有关联的皮肤病与皮脂关联密切的皮肤病主要有酒糟鼻和脂溢性皮炎。酒糟鼻 ,俗称“红鼻子”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多见于成年人 ,以女性多发 ,但…  相似文献   

6.
<正>痤疮又称粉刺,俗称"青春痘"、"壮疙痘"、"酒刺",中医认为痤疮是血中有血热存在,经络中血气不和,热邪和湿邪损伤人体,导致痤疮,它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通常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的面部、胸背部以及肩膀等处。在引起痤疮的多种因素中,以皮脂腺、毛囊微生物、毛囊壁和机体反应为重要发病因素。因青年人内分泌功能旺盛,体内激素水平增高,促进了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分泌增多,以致使皮脂瘀积、毛囊口堵塞,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若沾污灰尘,或毛囊微生物入  相似文献   

7.
痤疮治疗药物应用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青春期.其发病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主要是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肿大,同时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栓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即人们所说的粉刺.在无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大量增生、繁殖,产生溶脂酶,分离皮脂产生游离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致使毛囊壁损伤破裂,淤积的皮脂进入真皮内,从而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此外,遗传、内分泌障碍、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饮食、高温及某些化学因素,对其发生、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春痘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疾病,医学上称痤疮,俗称粉刺。常发生于青春期,由于皮脂腺功能旺盛,分泌过量的皮脂而无法通畅地排泄至表皮,导致部分油脂积聚在毛囊内阻塞毛囊口而形成。虽然青春痘主要由这一生理因素造成,但某些药物也能引发或加重青春痘,主要有以下六类:  相似文献   

9.
痤疮是一种有关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发病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皮脂腺的发育直接受雄性激素支配,进入青春期后雄性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快速上升,睾  相似文献   

10.
痤疮是由多种原因单独或相互作用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性反应。痤疮是多因素性疾病,病因复杂,微生物感染、毛囊皮脂腺分泌旺盛、内分泌失调等被认为是痤疮发病因素,长期以来药物治疗痤疮是传统的方法 ,但效果不甚理想,治疗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非常重要。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管的角化、腺管内痤疮丙酸杆菌移生、炎  相似文献   

11.
寻常性痤疮与维A酸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常性痤疮 ,俗称“粉刺”、“壮疙瘩" ,多自青春发育期发病 ,男女两性各自15岁或12岁开始出现 ,到20多岁才慢慢停止 ,极少数人可延迟到30多岁 ,因此 ,年轻人常冠以"青春痘"之称。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 ,诱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青春期皮脂分泌旺盛 ,淤积的皮脂进入真皮内 ,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 ;二是在厌氧的环境下 ,痤疮棒状杆菌大量繁殖 ,并产生溶脂酶 ,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 ,刺激毛囊引起炎症。女性痤疮在月经期间加重 ,妊娠期间好转。1皮脂腺增大和痤疮的病因人体自青春期起雄(雌)激素分泌逐…  相似文献   

12.
痤疮(AV)为面部多脂区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疾病,青少年多发。主要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其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雄性激素、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等有关。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是定居在人类皮肤毛囊皮脂腺滤泡中最主要的微生物,在皮肤正常状态及痤疮形成时均存在,在痤疮的多个致病因素中起核心作用,形成黑头、丘  相似文献   

13.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可能病因包括雄激素诱导的皮脂腺分泌增加、异常毛囊口角化、炎症及毛囊中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等多种因素[1]。痤疮症状包括皮脂溢出、非炎性皮损(开放和闭合粉刺)、炎性皮损(丘疹和脓疱)及各种程度的瘢痕,针对不同的症状及不同的严重程度可能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痤疮(acne vulgafis)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为70%~87%。痤疮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清楚。目前认为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角化亢进,雄激素过高,遗传、免疫和内分泌障碍等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及加重有关。但由于发病因素复杂,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趋向于多因素致病。痤疮好发于面、胸、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
毛囊虫(Demodex)又称蠕形螨,是毛囊皮脂腺中的一种寄生虫。该虫的生活习性,以食皮脂为主,故毛囊皮脂腺为其良好的寄生场所。这种由于毛囊虫的感染寄生而引起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叫毛囊虫病。既往治疗本病的药物有硫磺、汞剂、  相似文献   

16.
王功立 《首都医药》2004,11(1):45-46
一、什么是痤疮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壮疙瘩”,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炎症,多发于面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并常伴有皮脂溢出。二、引起痤疮的病因青春发育期,由于性腺渐趋成熟,内分泌旺盛及体内雄性激素增加,刺激皮脂腺产生又浓又多的皮脂而不能完全排泄出去,渐渐聚集在毛囊内,导致皮脂毛囊口堵塞,形成粉刺。毛囊内的痤疮杆菌特别是痤疮丙酸杆菌在这种富有营养并相对缺氧的环境内繁殖较快,其分解产物侵蚀和破坏毛囊壁,使毛囊内含物进入真皮,从而引起毛囊皮脂腺的炎症反应。遗传因素,精神…  相似文献   

17.
痤疮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痤疮是一种好发生于青少年的皮肤附属器炎症疾病。Andrews“皮肤病学”[1] 中指出 :10余岁青少年中几乎 90 %发生过不同严重程度的痤疮。Simpson[2 ] 更是指出 ,在青春期95 %的男孩和 83%的女孩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趋向于多因素致病 ,Simpson[2 ] ,Cunliffe[3] 指出 :雄激素的作用导致皮脂腺功能活跃 ,皮脂分泌增加 ,皮肤油腻 ;毛囊漏斗部角质细胞粘连性增加 ,使其开口堵塞 ;毛囊皮脂腺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 ,分解皮脂 ;化学的和细胞的介质参与炎症反应 ,进而破坏毛囊皮脂腺。痤疮的治疗则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  相似文献   

18.
王健 《家庭用药》2010,(3):46-46
痤疮是粉刺和青春痘(痘痘)的医学称谓。痘痘的主要病因有四:一是内分泌失调(主要是雄激素、雌激素比例失调);二是毛囊角栓堵塞毛孔;三是皮脂腺分泌亢进、皮脂比例失调;四是局部感染(主要是痤疮棒状杆菌、丙酸棒状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2~24岁青少年中其发病率高达85%,且呈上升趋势。因该病病程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是影响人们美容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因雄激素分泌增高刺激皮脂腺细胞,引起皮脂分泌过多,同时诱发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毛囊壁上脱落的上皮细胞与皮脂混合栓塞在毛囊口内而形成粉刺。寻常性痤疮多发生在面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多种形态,按严重程度分为四级。一般而言,Ⅰ级以粉刺为主,Ⅱ~Ⅲ级以丘疹、脓疱为主,结节数少于3个;Ⅳ级以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为主,总皮损大于100个,结节/囊肿大于3个。 目前,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抗角化、抗皮脂腺分泌等联合用药,对Ⅰ~Ⅲ级患者治疗有效,对Ⅳ级患者难以奏效,且需要至少3个月的用药时间,对结节囊肿性痤疮尚无疗效可靠的药物和治疗措施。火针疗法借“火”之力而取效,集毫针激发经气、艾灸温阳散寒的功效于一身,具有祛淤、除腐、排脓、生肌、敛疮,促使新肉化生、生长,愈合疮口的作用,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良好、适应证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病于面部,表现出的皮肤损伤现象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瘢痕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1-3])。引起痤疮的原因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4,5]),而医院中治疗痤疮一般采用外用和口服药物的方法~([6-9])。依诺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均属于喹诺酮类人工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