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宁  林国英  董友志  何海明 《武警医学》2004,15(11):817-819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PCR ELISA法,HBVM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VM阳性的366例血清中,有199例HBV DNA阳性,占54.4%.血清HB-/ml占65.2%;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占95.2%,≥106 copiessAg、HBeAg、抗阳性率占29.1%,≥106 copies/ml占17.6%.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55.0%的血清HBV DNA阳性,且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在抗-HBs、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者血清内也有HBV DNA阳性者.  相似文献   

2.
从1985年4月到1986年4月对361名孕妇进行的乙型肝炎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以及196名产妇一年随访研究的结果表明,361例孕妇的HBsAg阳性率为2.5%,抗-HBs阳性率为23.8%,抗-HBc阳性率为22.1%,HBV总感染率为31.3%;抗-HBs阳性、抗-HBs和抗-HBc共存阳性者占总阳性者的76.1%,说明人群感染HBV后大多产生了免疫力.1986年4月复查了196例产妇,133名在1985年HBV标记阴性者中有6人获得了HBV标记,HBV新感染率为4.5%;1例为急性乙型肝炎病人,5例为亚临床感染.HBV新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不明,但医源性传播不能排除.1986年检查的148对夫妇中,男性HBsAg阳性率是女性的3.1倍(6.1%对2.0%),男性单独抗-HBc阳性率是女性的2.3倍(6.1%对2.7%),抗-HBs、抗-HBs和抗-HBc共存以及HBV感染率男女性间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人群中存在大量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携带者,他们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为深入了解部队人群中HBV感染状况,并为乙肝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我们对驻宁某部1593名官兵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对各类感染指标间的关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驻宁某部干部、战士1593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3.5岁。2.方法:检测HBsAg、抗-HBs用ELISA法,试剂购自解放军302医院,以S/N≥2.1判为阳性;抗-HBc用ELISA法,试剂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以抑制率≥50%判为阳性;HBeAg、抗-HBe用ELISA法,试剂购自北京医…  相似文献   

4.
采用ELISA法对1344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和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检测,在HBV标志物阳性者314例中,PHSAR阳性107例占34.1%,在HBsAg、HBeAg、抗-HBc三者同时阳性的81例中,PHSAR阳性54例占66.67%;在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的125例中,PHSAR阳性15例占12.0%;在HBsAg、抗-HBc阳性的67例中,PHSAR阳性25例占37.3%;而在HBsAg阴性1030例标本中PHSAR均为阴性,提示PHSAR可作为HBV感染急性期及病毒复制的标志之一,其存在表明HBV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血清HBV-DNA检测在招收飞行学员筛选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BsAg阴性飞行学员中,血清HBV-DNA的检出情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224名应招飞行学员血清HBsAg。其中阴性者进一步检测抗-HBs、抗-HBc、HBeAg、抗-HBe,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sAg阴性者HBV-DNA。结果 在2224名应招飞行学员中HBsAg阳性158例,阳性率7.1%;HBsAg阴性者中,除单项抗-HBs阳性血清模式外,其他各模式均有不同例数的人检测到HBV-DNA。结论 本研究表明,仅检测血清中HB-sAg的表达状况。不足以将所有感染有HBV者筛选出去,应由灵敏度更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取代。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38例HBsAg携带者和5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HBV DNA特异性片段,通过与HBsAg滴度及HBV血清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HBVDNA阳性率与HBsAg滴度呈正相关(r=0.981,P<0.005)与HBeAg减低、抗-HBe产生以及其后的e系统消失过程呈相应递减趋势.并且在单项抗-HBs阳性的血清中,HBV DNA检出率可达10%.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部队招待所服务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驻沈空军招待所服务人员进行了HBsAg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80名服务人员中HBsAg阳性为18人,阳性率为1.22%。其中男性HBsAg阳性为13人,阳性率为0.88%;女性HBsAg阳性5人,阳性率为0.34%。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在18例阳性者中,"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者6人,占33.33%;HBsAg、HBeAg阳性者为5人,占27.78%;HBsAg、抗-HBc阳性者为4人,占22.22%;仅HBsAg阳性者为3人,占16.67%。17~20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为  相似文献   

8.
25例少见模式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少见模式。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5000例受检者血清标本中HBsAg、抗-HBs、HBeAg、抗-HBc、抗-HBcIgM。结果:发现HBV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25例。结论:对乙肝两对半中少见模式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尤其是HBV前C基因突变株的发现,对慢性HBV感染中e系统的临床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目前趋向于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两大型[1]: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肝炎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阳性慢性肝炎(异型慢性乙型肝炎acypicalchronichepatitisB)。本文就抗-HBe和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26例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25例,女性1例,年龄23~48岁,平均29.8岁。1.2临床症状与体征乏力和食欲不振26例,关节痛5例,低热2例,蜘蛛痣24例,肝掌18例,肝…  相似文献   

10.
胃病患者胃液中乙肝病毒标记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记(HBVM)向胃腔释放的可能。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46例胃病患者胃液的HBVM。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CSG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A)、CSG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CSG+DUA/CAG和胃癌(Ca)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分别为5.9%、10.5%、14.8%、19.0%和37.9%;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别为52.9%、47.3%、31.1%、33.3%和84.5%。除CSG+DUA/CAG外,胃癌HBsAg与其他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CSG外,胃癌的抗-HBc与其他各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46例中未检出抗-HBs、HBeAg、抗-HBe和抗-HCV阳性者。结论 提示HBV在感染肝细胞合成过剩时,不仅游离于血液和其它体液,也向胃腔释放——腔释放。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之一,同时又是乙型肝炎诊断上的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剂。HBV感染之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eAg。后者的出现表明HBV仍在活跃地复制,此时传染性最强。HBeAg一般在HBsAg消失之前消失,如果持续阳性达8到10周以上,说明已转变成慢性肝病。HBeAg相应抗体抗-HBe的出现表明病毒复制已停止,传染力低,也是HBV感染将过的征兆。因此对于HBsAg阳性患者,为了了解HBV感染的状况及将来可能的发展,同时检查HBeAg和抗-HBe具有重要的意义。日前用于临床诊断的HBeAg主要是从病人血浆中提取的,由于材料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R-CHOP)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87例HBsAg阴性/抗-HBc阳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化疗方案,且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根据是否发生HBV再激活分为HBV未激活组(n=174)与HBV激活组(n=13)。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化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及预后情况。结果 HBV激活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HBV未激活组[71(66,80)岁vs. 65(54,7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13/13,100.0%)患者HBV DNA由基线不可测转为可测,2例患者HBsAg或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为阳性的时间先于可测及HBV DNA的时间。13例HBV再激活患者中,2例出现HBV再激活相关肝炎,未发生HBV再激活相关暴发性肝炎;7例(7/13,53.8%)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其中3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武威市某镇乙型肝炎病毒(HBV)家庭内部感染者中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BI)的流行现状及其分子进化特征。方法 以2009年武威市某镇体检发现的HBsAg阳性者为先证者,询问其家族史,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此家庭内部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血样。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对所有血清样本用病毒DNA磁珠法试剂盒提取,而后巢式PCR扩增S区获得HBVDNA片段,测序后应用mega6.0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收集血清学标本80份;HBsAg、抗-HBc、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3.8%、78.8%、37.5%;OBI共有12例,感染率是26.7%(12/45)。结论 在HBV感染家庭中,家庭内部OBI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基因型主要是C型、D型,其中基因型D型居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诊断中乙肝五项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收治的52例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5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乙肝五项测定。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对比不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段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较之对照组,研究组HBsAg、抗-HBc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更高,抗-HBs、抗-HBe的阳性检出率则明显更低,P<0.05;乙型肝炎患者的阳性率随HBV-DNA含量增加而升高,不同HBV-DNA含量及HBeAg表达,乙型肝炎患者的阳性率不同,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乙肝五项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颇高,加强乙肝五项检测对临床乙型肝炎早期诊疗及患者健康保障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新兵人群中的感染状况,为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分散选点、整群抽样的原则,确定某部的调查对象,通过专人询问并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3~5 ml,分离置于-20℃保存备用,统一采用SPRI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HBsAg、抗-HBs、抗-HBc,EL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HBeAg、抗-HBe。结果所有受检人员HBsAg总阳性率为0.48%,抗HBs总阳性率为61.90%;城市新兵与农村新兵HBsAg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的新兵HBsAg、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部队预防HBV,应同等对待不同入伍年限和兵源地的入伍新兵,有近40%的新兵抗HBs阴性,故有必要广泛对新兵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之一,同时又是乙型肝炎诊断上的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剂。HBV感染之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eAg。HBeAg的出现表明HBV仍进行活跃地复制,此时传染性最强。HBeAg一般在HBsAg消失之前消失,如果持续阳性达8至10周以上,说明已经转变成慢性肝病。HBeAg相应抗体抗-HBe的出现,表明病毒复制已经停止,传染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之一,同时又是乙型肝炎诊断上的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剂。HBV感染之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eAg。后者的出现表明HBV仍在活跃地复制,此时传染性最强。HBeAg一般在HBsAg消失之前消失,如果持续阳性达8到10周以上说明已转变成慢性肝病。HBeAg相应抗体抗-HBe的出现表明病毒复制已停止,传染力低,也是HBV感染将过的征兆。因此对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1985年4月用普查的方法对驻京部队812人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三项感染标记(HBsAg,抗-HBs,抗-HBc)的血清学检测.调查结果: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5.2%、28.2%及36.2%,HBV总感染率为2.2%.这表明部队中HBV的感染是较为广泛的.此外,HBV感染的分布存在着地区性差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HBV感染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364例乙型肝炎不同标志物的患者血清进行PreS1测定并与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BV—DNA进行含量测定,然后做对比分析。结果:36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167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中PreS1叶。144例(86.2%),HBVDNA阳性147例(88.0%),这组患者病毒高度复制,PreS1和HBVDNA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2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中PreS1^+38例(31.1%),HBVDNA阳性43例(35.2%),表明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5例HBsAg和抗HBc阳民生组中PreS1^+17例(26.2%),HBVDNA^+20例(30.7%),表明病人仍有病毒在复制。10例HBsAg、HBeAg阳性组中PreS1^+7例(70.0%),HBVDNA+9例(90.0%),表明病人病毒在复制。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和传染的可靠指标,特别是在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DNA载量及HBV前C/C变异与临床病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 4 6例 ,其中轻度 10 2例、中度 88例、重度 5 6例 ,分别应用ELISA、实时PCR法检测其血清中的HBV免疫学标志及HBVDNA含量。同时对HBeAg阴性而HBVDNA含量高拷贝的 3例轻度、6例中度及 8例重度患者血清 ,应用巢式PCR方法分离前C/C区全长基因 ,纯化后克隆入T载体 ,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10 2例轻度、88例中度及 5 6例重度患者中血清学标志HBsAg ,HBeAg,抗 -HBc阳性模式分别为 5 3例 (5 1.9% )、4 6例(5 2 .3% )、33例 (5 8.9% ) ;HBsAg ,抗 -HBe,抗 -HBc阳性模式分别为 37例 (36 .3% )、32例 (37.5 % )、2 1例 (37.5 % ) ;单独HBsAg阳性为 8例 (7.8% )、5例 (5 .6 % )、1例 (1.7% ) ;其他模式分别为 4例、5例、1例。HBVDNA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10E 5 .5 3拷贝 /ml、10E 6 .0 3拷贝 /ml、10E 6 .5 8拷贝 /ml。HBeAg阴性而HBVDNA含量 >10E 6拷贝 /ml的病例数分别为 3例、6例、8例。统计分析表明 ,轻、中、重慢性乙肝患者间血清学标志及HBVDNA含量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 ,而HBeAg阴性HBVDNA含量高拷贝的患者出现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17例患者血清的HBV分离株的前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