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3月来该院治疗早期胃癌的患者50例,对5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结果通过分析发现,高分化腺癌在贲门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胃体和胃窦部(P〈0.05),低分化腺癌在胃窦部的发生率高于胃体和贲门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癌灶〈3 cm的早期胃癌患者中,发现粘膜内癌发生率明显于高于粘膜下癌的发生率(P〈0.05)。而对于癌灶〉3 cm的早期胃癌患者,粘膜下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粘膜内癌的发生率(P〈0.05)。经过早期手术治疗,患者的存活率明显增大。结论早期胃癌根据其分化不同生长的部位也不同,癌灶大小对癌组织的生长部位也有影响,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需要加强重视,避免漏诊,尽早检查胃癌,尽早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院1994~2005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分布在胃窦6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64例(50.0%),56例(43.8%)粘膜下癌,其中4例(7.1%)伴淋巴转移。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癌56例(43.8%),肠上皮化生52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2例(40.6%),Hp阳性116例(90.6%)。结论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粘膜下癌与粘膜内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差异,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我院近年来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4例胃癌,其中3例早期胃癌。其粘膜面的X线表现,按Chin氏标准属于粘膜下癌,与病理检查完全吻合,另一例是胃窦前壁病变,为胃双对比检查之难点;着重讨论了检查方法。本文对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分别介绍了粘膜癌与粘膜下癌不同之点,认为是一项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富有前景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丘文峰 《广西医学》2000,22(5):1072-1073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内(1).随着对胃癌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深入探讨,胃癌的检出正逐步趋于早期化和微型化发展,对于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肠上皮化生及恶性贫血等病同胃癌发生关系也日趋重视.查阅我院1988年1月至1998上12月660例胃癌患者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认早期胃癌29例(占4.39%)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系指浸润深度限于粘膜(m)或粘膜下层(sm)的原发胃癌,同一胃内同时存在2个以上独立早期癌灶者为多发早期胃癌。近年文献报告后者约占早期胃癌手术切除例的10%,是胃癌诊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作者在日本鸟  相似文献   

6.
从临床和病理角度分析55例早期胃癌。男女之比为3.2:1,平均58.1岁。共检出59个癌灶,其中小胃癌和微小胃癌各4例。癌灶以胃窦和凹陷型多见,管状腺癌占半数以上。检出球样异型增生13例,癌周腺囊36例。内镜和X线检查能相辅相成。内镜下仔细观察和活检技术的提高有助提高检出率。早期胃癌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较好。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随访。  相似文献   

7.
2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峻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115-117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4例临床病理确诊病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率、病理类型分期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粘膜内癌18例,粘膜下层癌6例;其中粘膜内癌淋巴结转移2例(8.33%),粘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8例(33.33%),高、中分化管状腺癌15例,粘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2例、乳头状腺癌1例;溃疡恶变3例、乳头状腺瘤恶变1例.24例早期胃癌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后随访,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粘膜内癌为11例,生存率90.9%(10/11);粘膜下层癌为4例,生存率75%(3/4).10年以上生存粘膜内癌9例,生存率81.8%(8/11);粘膜下层癌生存2例,生存率50%(2/4).有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25%(3/12).结论 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也同样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及术后疗效,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21例早期胃癌及癌周的病理变化与粘膜活检对照,结果表明:早期胃癌以表现凹陷型多见。6例癌周组织中可见明显的不典型增生,并有逐步向癌移行的现象。说明对胃癌高危人群行胃镜随诊粘膜活检,能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的临床和内镜下及病理特点 ,提高早其胃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我院近 2 0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 3 5例 ,对其主要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 2 .5 6%;胃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 91.4%;部位以胃窦居多占 5 1.4%;Ⅰ型及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 2 2 .8%及 2 8.5 %。黏膜下小胃癌占 2 0 %。直径大小 2 0MM黏膜下癌占 75 %,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胃镜检查为诊断早期胃癌的最有效的手段 ,癌灶面积大小对癌灶浸润深度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早期胃癌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科1972~1988年间109例早期胃癌外科治疗的结果。除2例术后死亡外,均随访5年以上。结果8例(7.5%)死于与胃癌无关的其他病症。10例(10.3%)死于胃癌复发转移,其中死于肺及淋巴结转移复发各2例,死于肝转移及残胃再发癌各3例。1例术后12年发生Virchows淋巴结转移,仍带癌生存。粘膜下层癌(12.8%)、血管淋巴管受累(43.0%)、多发癌(33.3%)及癌灶在1.5cm以上(11.5%)的早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粘膜内癌(8.0%)、无血管淋巴管受累(7.8%)、单癌灶(7.2%)和癌灶小于1.5cm者。在复发转移方式上,肝、肺血源性转移占45.5%(5/11)。残胃再发癌和淋巴结转移各占27.3%(3/11)。结论血行转移是早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形式,术后定期随诊可发现早期残胃再发癌,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报告早期胃癌17例,占同期胃癌的1.9%,其中小于1cm的小胃癌与微小胃癌4例。癌灶以位于角切迹与胃窦部最多。病理分型以凹陷型最多(Ⅱc、Ⅱc+Ⅲ,Ⅲ+Ⅱc型),共15例。分析了各型的X线特征。讨论了X线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与限度,X线未发现癌灶及不能正确诊断的原因。对早期胃癌的分型,必须与X线、内窥镜和病理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2.
陈旭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36-3437
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期及降低胃癌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胃癌是指不论病灶大小,不管有无淋巴结转移,凡癌灶局限于黏膜层(m)及黏膜下层(sm)的胃癌患者。癌肿直径〈1cm者为小胃癌,直径〈0.5cm的为微小胃癌。由于其病灶一般较小,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被误诊.漏诊。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共发现早期胃癌56例(56/4 166),检出率为1.34%,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现将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早期胃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居我国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其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去瘤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早期胃癌是指癌肿的浸润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生存期的长短紧密相关。超声内镜在确定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很大的价值,色素内镜和放大胃镜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简便有效的手段。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经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或胃腔粘膜癌灶切除术都有其适应证,外科治疗有所谓根治性手术向限制性手术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早期胃癌系指:“不论癌灶大小、转移有无,癌的浸润限于胃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者。可分为二度,Ⅰ度是癌浸润止于粘膜层内;Ⅱ度是癌浸润超越粘膜层,而尚未达到肌层者。”其中有部分病人,癌灶在1厘米以内者,称为“微小癌”(Minute Cancer)。 目前临床上遇到的病例,多属进展型胃癌,手术切除近期效果差,五年生存率低于40%。近年来,由于形态学诊断的进步,包括:X线双重对比摄影、纤维胃镜、胃粘膜活检、细  相似文献   

15.
郝国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1):1069-1070
目的提高胃癌早期检出率,治愈率及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收集324例胃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观察。结果胃癌各型病理改变、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判断胃癌手术预后的重要指标。结论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比进展期胃癌高,胃周围淋巴结无癌转移者5年生存率比有癌转移者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早期诊断胃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可疑病灶部位加病灶周围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内镜下肿瘤以胃窦部分布最多见:为21例(56.8%),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最多18例(48.6%),癌灶周边组织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对于临床怀疑胃癌的患者,特别那些有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患者,胃镜检查应注重胃窦部,必要时行病理活检,病理检查注重管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 p2 1ras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X线钡剂造影表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经低张气钡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确诊胃癌患者 35例 ,手术切除后新鲜标本沿大弯 (或小弯 )剖开 ,摄取大体标本照片 ,标本均匀涂钡 ,摄取标本涂钡照片 ;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 3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2 1ras表达。结果 p2 1ra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胃组织 (P <0 0 1) ,在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方面无统计学意义。观察胃癌标本涂钡照片 2 9例 ,分析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情况 ,在高 中分化胃癌中 ,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的为 42 86 %;在低分化胃癌中 ,80 %的患者 ,癌灶与周围正常粘膜皱襞中断截然 ,但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6 ,无统计学意义 ;在胃癌的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方面 ,与粘膜分界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大体形态学与 p2 1ras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粘膜中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胃癌的生物学特性 ,是否可把 p2 1ras作为评判胃癌预后的一个确切指标 ,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内镜检查对胃癌的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泽全 《中原医刊》2002,29(10):9-10
目的:提高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对我院近2年经电子胃镜、活检与手术后病理确诊的165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和胃镜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早期胃癌18例,进展期胃癌147例,其中腺癌134例,印戒细胞癌8例,低分化癌17例,未分化癌6例。结论:胃镜对胃癌的诊断安全且准确。胃镜检查结构粘膜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但粘膜活检需一定数量,且取材部位要正确,并需仔细检查才能提高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21例早期胃癌及癌周的病理变化与粘膜活检对照,结果表明:早期胃癌以表面凹陷型多见。6例癌周组织中可见明显的不典型增生,并有逐步向癌移行的现象。说明对胃癌高危人群行胃镜随诊粘膜活检,能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自从纤维胃镜应用于临床以来,早期胃癌的发现率逐年提高。日本早期胃癌已占住院病人的30%国内部分医院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也占胃癌检查者总数的10—20%。我院自1974年开展纤维胃镜以来,发现早期胃癌1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癌肿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