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对女性张力性尿失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女性张力性尿失禁患者,其中20例患者采取盆底康复锻炼治疗(对照组),另20例患者在盆底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补中益气丸进行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1h尿垫试验称重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的1h尿垫试验阳性率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I-QOL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对女性张力性尿失禁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康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促进产妇心身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底训练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156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实验组由专人指导进行盆底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盆底肌收缩力、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张力性尿失禁、及尿失禁情绪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肌训练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安全、有效,改善产妇整体康复水平促进产妇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盆底康复治疗对120例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足月单胎顺产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一般产后康复教育,实验组60例除接受产后康复教育外再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观察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痔疮、尿失禁、腰骶痛等的发生率,通过尿垫实验、性生活调查问卷等评价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发生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痔疮、腰骶痛等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3%,对照组发生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产后妇女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提高产后妇女盆底肌力,预防和治疗其盆底功能疾病,效果明显,有助于产后妇女身体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吴君  周蓉 《中国当代医药》2012,(33):177-178
目的探究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对防治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9例采取专门的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对产妇进行治疗,时间为8周。而对照组89例采取一般措施,主要是产后健康教育,时间也是8周。产后16周对两组产妇进行随访,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对防治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结果通过两组的调查对比分析,其中治疗组在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对防治产后女性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其长期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159-16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治疗的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対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和尿失禁、盆腔脱落发生率及性生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3级以上者有137例,占91.33%,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3级以上者97例,占6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尿失禁、盆腔脱落发生率为6.00%,患者性生化满意度高达88.00%;对照组患者尿失禁、盆腔脱落发生率为27.33%,性生活满意度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早期盆底功能快速康复,降低尿失禁、盆腔脱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及分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中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旨在进一步提升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方法于本院就诊并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筛选6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者选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在接受治疗同时,对照组3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及盆底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尿失禁及脏器脱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护理中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理想,盆底功能及肌肉张力改善效果确切,可降低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提升患者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2017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张力性尿失禁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3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缩肛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电刺激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级别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2%,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97%。结论:采用电刺激治疗方法对张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盆底肌张力,促进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实施盆底康复治疗对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取2018年1月~12月在某院治疗的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再给予观察组盆底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尿失禁发生率、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盆底收缩压、阴道静息压、Ⅰ类肌纤维的持续收缩压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更高,收缩个数更多,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在常规盆底训练的同时再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恢复盆底肌力,明显改善患者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245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肌力的改善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以及尿失禁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失禁、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方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盆底康复技术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某院收住的86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生物反馈治疗仪盆底康复疗法,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盆底功能康复技术治疗后,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得以改善,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提高,观察组患者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技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经剖宫产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剖宫产前后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盆底康复指导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和盆底肌力压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一对一的盆底康复锻炼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女性盆底功能恢复,降低相关病发症风险,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该训练方法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于某院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治疗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训练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康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PFDI-20)评分、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训练康复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症状和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及其对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根据不同康复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按常规进度开展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盆底功能改善效果、尿失禁改善效果、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盆底功能改善效果、尿失禁改善效果及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尽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是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优势,也是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和治疗尿失禁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能提高性生活质量,减轻性交时的疼痛感,提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进度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腹腔镜下非脱垂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评价盆底康复治疗对全子宫切除术女性盆底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具有全子宫切除指征,子宫体积≤孕12周的良性肿瘤患者144例脱垂患者除外,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成2组,治疗组71例于术后3个月由专职康复医师指导进行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同时辅助阴道哑铃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73例给予常规健康宣教.2组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POP-Q分度、盆底肌力筛查、盆底超声检查、尿失禁及性生活质量问卷.结果 对照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盆底肌力降低、膀胱颈活动度(BND)、Valsalva状态下膀胱后角(PUA)、尿道旋转角(UR)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发生几率增加、性生活质量评分降低,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脱垂程度(C、Aa、Ap)、BND、Valsalva状态下PUA、UR、盆底肌力、尿失禁发生率、性生活质量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近期影响,但对尿失禁、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盆底肌训练治疗可改善子宫全切除术后女性盆底功能,推荐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采用盆地肌肉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进入我院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依次编号01~68,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平均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体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体操训练基础上另加以盆底肌肉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肉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训练后盆底肌张活力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患者盆底肌肉恢复远差于实验组,实验组的肌电活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采用盆地肌肉训练的方法,康复效果明显,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后女性,将产后女性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结果:治疗组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产后PDF患者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盆底功能、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诊治的92例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于产后12~18周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于产后6~12周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有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法国杉山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2~3次/周,20~3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次治疗后行Kegel盆底肌锻炼。疗程结束后通过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问卷调查及尿垫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3例患者中治愈26例(占60.5%),有效14例(占32.6%),无效3例(占7.0%)。结论应用盆底康复疗法治疗和改善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具有疗效明显、且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妇女在产后经过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盆底肌康复的效果。方法 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在产后按照计划接受基础产后健康教育及进行一般康复训练,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还需积极完成产后特殊干预(包括专业康复训练和盆底肌的康复治疗)。在产后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盆底肌力≥3级的比率大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比率均小于对照组,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产后特殊干预,包括专业康复训练和盆底肌的康复治疗,能够提高产妇盆底肌力,预防产妇日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1日-2012年1月113在本院妇产科门诊通过筛查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4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0例和对照组220例,治疗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尿失禁改善情况、性生活情况及行盆底肌肉功能评估,盆腔脏器脱垂测定,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盆底肌收缩力、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压力性尿失禁等方面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满意,较单纯盆底肌肉锻炼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