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 ,并可引起气道缩窄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哮喘最重要的特点是气道的高反应性 (AHR) ,(AHR)的建立是与气道上皮受损 ,感觉神经末梢暴露以及致敏有关。〔2〕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为小儿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体 ,其感染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两者之间关系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本…  相似文献   

2.
莫炜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85+187
目的 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比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与75名健康儿童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中,59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为阳性,16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8.7%,远高于健康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1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是健康儿童的4.9倍,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有很大关系,可能是导致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研究组)和5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儿嗜酸粒细胞、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免疫球蛋白E(IgE)及研究组患儿急性期肺功能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的MP-IgM阳性检出率为42.35%,高于对照组的14.00%(P<0.05);研究组MP-IgM阳性患儿的嗜酸粒细胞、血清IgE水平均高于MP-IgM阴性患儿(P<0.05);研究组急性期患儿MP-IgM阳性率为60.87%,缓解期患儿的阳性率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患儿MP-IgM阳性者的FEV1、FEV1%均低于阴性者(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的MP-IgM阳性表达与FEV1、FEV1%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0.699,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多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相关性,探讨MP感染与CV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确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MP-IgM抗体,观察深咳痰中嗜酸细胞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确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MP感染率为60%(24/4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6/40)(P<0.05)。观察组急性期及缓解期(确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痰嗜酸细胞(EOS)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为75%。结论 MP感染与CVA的发生、发展相关,是导致CVA的重要因素;MP是CVA发病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等,小儿是主要的发病人群之一[2]。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许多研究都表明其受到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肺炎支原体(MP)日益受到重视。它同许多自身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认为MP既是感染源又是过敏源。通常认为MP感染好发于年长儿,但婴儿期感染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MP感染婴幼儿期可表现为喘息发作,随着对MP相关喘息性疾病深入研究,发现MP感染与婴幼儿哮喘具有高度相关性。为此,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MP感染和(或)哮喘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MP感染与婴幼儿哮喘的关系[1]。  相似文献   

7.
小儿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36例通过血清学检测符合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22例,慢性肺炎支原体感染14例,抗生素改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用药1~2 d后体温下降,喘息发作亦均于48h内控制.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抗哮喘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积极采用各种检测手段作出病原学诊断,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哮喘门诊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确诊因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18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MP-IgM检测抗体滴度>1:80,血清总IgE测定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肺部体征不明显,病史中有个人湿疹或荨麻疹及家族哮喘、鼻炎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效果差,合用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效显著并持久。结论MP感染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无肺外并发症,但血清总IgE测定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故应提高MP感染诱发小儿气道高反应的认识,予积极治疗并随访,减少哮喘持续至成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李萍 《安徽医药》2013,17(12):2107-2108
目的 观察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哮喘的临床特征及IgE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前瞻性选取40例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及50例非感染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MP组(n=50)和哮喘组(n=40),并选取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IgE在三组儿童中表达水平的差异,观察 MP组与哮喘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分析IgE表达水平在MP组与哮喘组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在个人过敏史、家族特应性病史上差异较小(P〉0.05);临床表现方面,大多数患儿入院时均有喘息.咳嗽,但MP组患儿入院时常有发热(64%),而哮喘组少有发热(35%),两组患儿发热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两组患儿白细胞可轻度升高或正常,但MP组患儿肝功能、心肌酶异常率显著高于哮喘组(P〈0.05).影像学检查,哮喘组患儿胸片以肺纹理增强多见,MP组胸片以斑片状阴影为主,多见于下叶,两组患儿肺纹理增强及斑片状阴影差异显著(P〈0.05).哮喘组患儿发病急性期IgE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症状控制,缓解期IgE水平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急性期、缓解期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发病同时期比较,MP组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哮喘组 (P〈0.05).结论 MP感染诱发哮喘临床特征较明显,检测 IgE水平可帮助诊断、评估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性别、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检测。结果1701例肺炎患儿的样本,其中阳性样本数共569例,阳性率为33.5%。男性、女性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分别为30.1%、3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岁组婴儿MP-IgM阳性率为5.8%;2~3岁组幼儿MP-IgM阳性率为35.3%;4~6岁学龄前期儿童MP-IgM阳性率为43.3%;7~14岁学龄期儿童MP-IgM阳性率为52.9%。各组患儿MP-]gM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2008年与2009年MP-IgM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季节分布上,2007年流行年四季M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其他两年春季MP感染率较低,另外三季无明显差异。结论MP感染好发年龄仍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女性儿童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儿童;流行季节为春季。  相似文献   

12.
况红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170-117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否是导致儿童哮喘的发病原因之一、并研究对症治疗是否可缩短缓解儿童哮喘的时间。方法随机对148例哮喘息儿采用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中抗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咽拭子经TH多媒体显微诊断仪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形态与数量。结果间接血凝法血清抗肺炎支原体IgM抗体1:32为阳性,148例中29例阳性。咽拭子TH多媒体检测肺炎支原体大量感染者32例。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可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哮喘(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包括肺炎及支气管炎)作为对照组,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ELISA法和血球分析仪常规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 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有26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49%;而40例对照组患儿中有7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t=3.369,P=0.002),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嗜酸粒细胞计数(EOS)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t=8.548,P=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因AECOPD住院患者298例及同期其他疾病住呼吸科患者120例,分别设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 MP抗体检测。在实验组中根据肺功能结果分为四组,同时根据MP检测结果分为MP阳性组和MP阴性组。结果 MP抗体在实验组患者中总的检出率为 22.8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不同肺功能AECOPD患者的MP检出率分别为23.63%、23.52%、19.82%、25.81%,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在MP阳性组和MP阴性组之间比较发现和疾病急性加重相关的临床特点上差别无显著性。并且随着发病时间的变化实验组中MP抗体检出率有所不同。MP的检出率和AECOPD的住院率无相关性(r=0.305,P > 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为AECOPD常见原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与发病时间有关。重视MP的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小青龙汤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中的10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均为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病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小青龙汤治疗。14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PEF、EOS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时间比较(5.7±0.9天VS7.1±1.3天)更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EF南(60.35±2.71)%升高到(81.69±2.63)%.而EOS由(481.2±151.59)×10^6/L降低到(311.8±53.65)×10^6/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更好的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对EOS水平的降低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及外周血清MP抗体Ig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30例冠心病病人和对照组30例健康人进行外周血MP抗体检测.结果:冠心病组30例,外周血清MP抗体IgG阳性6例(20.0%),对照组30例中MP抗体IgG阳性1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过氧化酶法测定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EOS数量,同时用EH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分析两组间EOS数量和Eotaxin水平的相关陛。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患者的外周血EOS数量(0.98±0.20)×10^9/L和治疗前血清Eotaxin水平(322.520±91.376)pg/ml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JP〈0.05),治疗3月后外周血EOS数量(0.25±0.11)×10^9/L和血清Eotaxin水平(126.367±48.536)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外周血EOS数量与治疗前血清Eotaxin水平呈正相关(r=0.594,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mEOS数量.从而控制EOS的炎疖反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扎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1月~2011年11月于笔者所在科室治疗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0例,B组应用抗生素、氨茶碱以及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A组于B组基础上再应用扎鲁司特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前TNF-α与白介素6以及IgE含量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1秒量与1秒率的改善情况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喘息胸闷与咳嗽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哮喘症状白天的发作次数与夜间的发作次数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所用药物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扎鲁司特与布地奈德进行联合治疗,较单纯予以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的效果更为显著,安全可靠,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素芹  汤贯君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30-132,13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6%,干预组为9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FVC、FEV1、PEFR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总满意率为82.6%,干预组为95.7%,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内科较为常见,临床护理时需综合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进行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西医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与分析,阐述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的研究进展,客观评价了中西医治疗该病的优势及特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