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诊治的成人癫痫患者218例,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严格体检,CT、MRI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进行发生原因判断。结果特发性癫痫占总例数17.43%,症状性癫痫占总例数82.56%;其中脑卒中占总例数49.54%。结论成人癫痫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伴随症状,详细系统的体检,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诊断对临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力军  王雷  袁良津 《安徽医药》2013,34(8):1147-1149
目的探讨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及不同年龄段病因构成特点。方法对236例症状性癫痫患者的病因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症状性癫痫患者起病者各110例。最多见的病因为脑血管病(19.9%),其次为脑外伤(14.4%),药物、毒物及代谢紊乱(12.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3%)。20岁以下的患者以颅内感染、皮质发育障碍为多见,2~39岁年龄段则以颅内感染为首位,其次脑血管病(主要为脑缺血和脑血管瘤)、脑肿瘤等;40岁以上的患者以脑血管病为第一位病因,其次是脑外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占多数。结论症状性癫痫常见的病因依次是脑血管病,脑外伤,药物、毒物及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不同年龄段病因的构成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行左乙拉西坦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9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09%;治疗过程30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31.91%),25例患者未采取措施症状自行消失,5例采取减量措施后症状消失;添加治疗后患者的脑电图(EEG)异常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眭发作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成人慢性咳嗽的病因,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98例慢性咳嗽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 3种病因发生率较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35.71%)、鼻后滴漏综合征(29.59%)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3.27%),根据诊断程序检查,91例明确病因(确诊率为92.9%),并通过相应治疗后症状消除或缓解,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成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多变,需根据诊断程序来综合分析,进行对应的诊断检查方法,在此基础上的针对性治疗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癫痫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5例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5例糖尿病性癫痫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癫痫终止发作。结论:糖尿病性癫痫有其特殊性,正确认识及时诊断可以提高对病因和对症治疗的效果,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对患者预后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1):192-193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联用对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儿50例,给予拉莫三嗪与丙戌酸钠联用治疗,以随访方式观察患者治疗8月后的临床疗效,评价患者癫痫发作率。结果:治疗8月后患者的病情控制的总有效率为96.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00%。结论:拉莫三嗪与丙戌酸钠联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能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缓解其肌肉痉挛,针对性地改善患者的癫痫发作症状,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用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癫痫持续状态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治疗,完全控制2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效差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2%;儿童患者治疗效果优于成人患者,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持续状态重在寻找病因、控制发作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痉挛发作是抢救癫痫持续状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多患者病情好转,其中实验组中6例患者治愈,15例病情好转,治愈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中5例患者治愈,13例病情好转,治愈有效率为78.2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临床特征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愈有效率,在临床上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门诊41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70.7%为部分性发作,29.3%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病因分析:63.4%为脑血管病,9.8%为脑肿瘤,7.3%为代谢性疾病,14.6%病因不明。41例均为单药治疗,其中61.0%发作完全控制,有效率87.9%。结论老年癫痫多为继发性癫痫,病因明确,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脑外伤性癫痫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性癫痫患者6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并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显效率(45.45%)和总有效率(87.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28%、69.70%),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外伤性癫痫患者行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氧状态,减少癫痫发作及其发作时持续时间,联合积极有效的高压氧治疗时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151份症状性癫痫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病因、用药方案、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151例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集中在51~64岁的患者;病因复杂,多集中在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颅内感染3大原因;癫痫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抗癫痫治疗方案多采用单一用药的形式,而且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结论 从药物流行病学角度考察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抗癫痫药物的药物利用模式,对临床制定抗癫痫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分析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107-108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就诊慢性咳嗽80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明确诊断75例,确诊率93.75%;病因分布:咳嗽变异性哮喘24例(30.00%),鼻后滴漏综合征17例(21.2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2例(15.00%),感染后咳嗽8例(10.00%),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7例(8.75%),药物性咳嗽4例(5.00%),心理源性咳嗽3例(3.75%),病因未明5例(6.25%),给予针对性治疗,效果均良好。结论慢性咳嗽的病因十分复杂,临床医师要掌握不同疾病的咳嗽特征,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做必要的进一步检查,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症状性颞叶癫痫显微外科手术的术前评估方式、手术方式以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症状性颞叶癫痫患者25例,其中难治性病例12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包含海马病变/硬化的患者行标准前颞叶及内侧结构切除,不包含海马病变/硬化的患者行病灶+致痫灶切除治疗。术后均随访3个月~2年以上,将Engel'S分级情况作为依据,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可分为非满意组(患者分级Ⅲ,Ⅳ级)与满意组(患者分级为Ⅰ,Ⅱ级),分析患者脑电图监测等情况、影像学改变情况以及术前发作的具体形式,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经手术治疗后,25例患者中无偏瘫、偏盲、失语或记忆力明显减退症状,有3例出现短期性精神障碍症状,经治疗后好转;25例患者Engel'S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分别有20、2、2、1例,构成比分别为80%、8%、8%、4%,满意组患者共有22例,非满意组患者有3例;满意组术前共有2例患者出现继发性强直阵挛发作,构成比为18.18%,非满意组发生率为66.67%(8/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57,P 0.05);满意组术前IZ局限于单侧颞区构成比高于非满意组,继发性强直阵挛发作、有双重影像学改变出现患者构成比低于非满意组,P 0.05。结论术前进行严格的术前评估,利于将标准前颞叶及内侧结构切除的临床疗效提高;行病灶并致痫灶手术方式的使用术中皮质电生理监测下处理致痫灶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强  靳蓉  黄景霞  张亚男 《贵州医药》2010,34(2):136-138
癫痫是小儿时期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其中症状性癫痫是导致儿童神经残疾或心理行为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门诊确诊的167例症状性癫痫患儿的病因特点、临床特征及在不同发病年龄段的病因构成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癫痫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病例均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丙戊酸治疗,治疗组35例采取丙戊酸+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较对照组(71.4%)更高,癫痫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少,癫痫持续时间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8.6%)较对照组(31.4%)更低,统计学分析显示P <0.05。结论对癫痫患者给予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6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青少年肝豆状变性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的癫痫症状明显,但经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及相关血生化、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均找到了癫痫病因。结果6例首发症状为癫痫患者的原发病为肝豆状核变性,给予驱铜、抗癫痫等治疗,随访1 ̄3年,症状控制良好。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少见,以癫痫症状为首诊的青少年患者应警惕肝豆状核变性为可能的病因。  相似文献   

17.
李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423-425
目的分析和总结老年性癫痫患者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60岁后发病的老年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复杂部分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48例为症状性癫痫,12例为隐源性癫痫。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中毒性疾病,颅内感染,脑外伤等是最常见病因。脑电图异常以局灶性慢波最为常见。50例随防患者中,40例控制良好。结论老年人群是癫痫的高发人群。正确认识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是诊断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和发病特点。结果这60例研究患者当中,有7.5%的患者发生了继发性癫痫。其中早发性癫痫患者占有83.3%的比例,迟发性癫痫的比例为16.7%。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主要类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有很多种,其临床症状也比较复杂。而且发生继发性癫痫与患者的脑卒中类型、时间以及部位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研究奥卡西平治疗创伤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创伤性癫痫患者64例,其中36例患者为单药治疗;28例患者为添加治疗,将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单药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4%;添加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6%。结论将奥卡西平应用于创伤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癫痫症状,可将其做为首选用药,也可做为联合用药,并且不良反应症状较轻,相对安全,是值得临床推荐应用的新型抗癫痫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肖洪波 《华夏医药》2003,7(6):58-59
目的:脑血管病是成人癫痫的主要病因之一,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癫痫发作。方法:总结分析脑损害住院患58例癫痫发作的特征及其规律。结果:本组病例强直痉发作30例占51.0%,癫痫持续状态8例(占13.8%),部分性发作18例(占31.0%)其中由部分性发作转为全身性发作10例(占17.2%),早发现癫痫21例(占36.2%),延发性癫痫39例(占63.8%),头颈CT或MRI检查:皮层损伤19例,皮质下损伤39例,多发性损害病穷48例,大面积损害10例。结论:脑损害为成人癫痫主要病因之一,多发性脑损害癫痫发生率高,早发性癫痫中卒中后24小时内发生率明显增高,并可出现迟发性癫痫的可能性,应及早进行药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