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切除术中进行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及保护对术后防止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降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的意义.方法 选取甲状腺切除术患者28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49例,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进行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及保护;对照组140例,进行传统术式.2组患者均于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位置、数量进行观察并记录,并于术前2 d及术后1、3个月检测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289例患者术中寻找甲状旁腺,其中11例未明确找到;上甲状旁腺299枚,92.98%(278/299)位于甲状腺背面平甲状软骨下缘;下甲状旁腺567枚,位置变化较大,54.85% (311/567)位于甲状腺背面的下1/3,23.1% (131/567)位于甲状腺的侧叶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处,其余22.05%(125/567)位于其他位置.1个月后试验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8.79%(28/149)低于对照组36.43%(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试验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67%(4/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2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中直视下寻找甲状旁腺并对其保护对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钙血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米碳用于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按甲状腺手术常规进行;观察组在甲状腺手术中,于甲状腺上下取2~5个点,在真被膜下方注入0.1~0.2 mL纳米碳混悬液,待甲状腺和周围淋巴组织染色后,完整游离甲状腺外科包膜,保护未染色组织,再常规行甲状腺手术。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低钙血症2例(5.6%),对照组6例(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7,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2.8%),对照组为5例(1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P<0.05);观察组病理切片证实无误切甲状旁腺,对照组误切甲状旁腺7例(1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4,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使用纳米碳,可帮助鉴别淋巴结及甲状旁腺,从而降低甲状旁腺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普外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再次接受甲状腺手术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甲状腺再次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暂时减退6例。结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中提高意识以及术者精细的手术操作,对减少甲状旁腺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及术后低钙血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70例患者其中双侧腺叶全切除术5例,一侧腺叶全切除术+对侧次全切除术20例,双侧次全切除术13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术12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0例。术中注意甲状旁腺的保护。结果在70例甲状腺手术中,23例发生低钙血症,发生率32.86%。其中双侧腺叶全切除术5例,一侧腺叶全切除术+对侧次全切除术14例,双侧次全切除术2例,一侧腺叶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术1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甲状腺手术后易发生低钙血症,患者多为暂时性低血钙,部分患者有低钙症状,适当补钙,均可得到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引起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我院13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双侧甲状腺腺叶全切或近全切术,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根据有无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将132例患者分为2组,结扎组19例,未结扎组113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钙浓度.结果 术后18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扎组16例(84.2%)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未结扎组2例(1.8%)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7 d结扎组患者血钙浓度为(1.79±0.23)mmol/L,低于未结扎组(2.13±0.16)mmol/L(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主要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损伤有关,术中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可避免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232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监测PTH及血钙.结果 术后PTH及血钙正常者163例,暂时性低血钙69例,发生率29.74%,其中双侧腺叶甲状腺全切除术19例,一侧腺叶切除术加对侧次全切除术32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例,一侧腺叶切除术加对侧部分切除术5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3例,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结论 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越大,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降低的比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和预防保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手术13例甲状旁腺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584例甲状腺手术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和低钙血症12例,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和低钙血症1例。结论甲状旁腺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术中预防和保护极其重要,要加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力争原位功能性保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由于甲状腺手术而导致的甲状旁腺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甲状旁腺损伤的11例患者 病症较轻患者给予口服钙尔奇D片,病症较重患者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溶液,结果 全部11例甲状旁腺损伤患者均没有造成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的异常,并且在接受治疗后其症状能基本消失并且随访未发现有复发征象 结论 在进行甲状腺手术中一定要小心操作,避免导致甲状旁腺损伤.但发现甲状旁腺损伤后应该及时合理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并且积极开展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术手术甲状旁腺损伤的相关因素,评价全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509例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55例,女性354例(男女之比约1∶2.28);年龄19~78岁,中位年龄55岁;弥漫性或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06例,甲状腺癌403例,二者同时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者7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294例,滤泡癌68例,髓样癌41例;单侧癌274例,双侧癌129例;对于乳头状癌、髓样癌每例均至少合并一侧Ⅵ区淋巴组织清扫,双侧Ⅵ区淋巴组织清扫者168例;首次手术者386例,二次或多次手术补充全甲状腺切除123例。结果全组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67例(32.8%),其中出现低钙血症症状者98例(19.2%),2例(0.4%)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癌肿大小、桥本氏甲状腺炎、单侧Ⅵ区淋巴组织清扫与甲状旁腺损伤无关(χ2值分别为0.37,0.43,0.29,P值均>0.05),而二次或多次手术、双侧甲状腺癌、双侧Ⅵ区淋巴组织清扫、癌肿外侵与甲状旁腺损伤显著相关(χ2值分别为5.12,9.06,17.28,6.58,P值均<0.01)。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是安全的手术方式,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通过术中精细化的被膜操作,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损伤不应该成为全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羁绊。同时应高度重视甲状旁腺损伤的高危因素,术前与患者应充分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87年1月~2008年12月甲状腺手术患者36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伴有甲状旁腺损伤23例.结果 23例中22例患者经过补救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血钙恢复正常,1例为永久性损伤,长期服约治疗.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致甲状旁腺损伤重在预防,术中应高度警惕,一旦发生应正确合理应用钙剂及维生索D,临床长期用药与随访,指导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防治要点。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不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 n=50)与显露喉返神经(观察组, 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与甲状旁腺损伤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应用显露喉返神经方案实施,未增加甲状旁腺的损伤率,且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率居较低水平,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识别与保护的效果.方法 6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手术中加强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期间出血量、手术之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09年8月期间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钙恢复正常。结论:甲状腺术中导致甲状旁腺损伤,重在预防。术中应高度警惕,谨慎操作,一旦发生应正确合理使用钙剂及维生素D,并专门随访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开展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0例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患者资料开展分析。结果患者均确诊,经过针对性治疗,未造成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术中要注重对甲状旁腺血供保护,甲状旁腺开展分离时防止出现误切以及操作挫伤,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采用口服钙片和肌注维生素D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首次实施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纳米碳组术中在肿瘤组织周围缓慢注射纳米碳混悬注射液(0.1 ~ 0.2 ml/侧),等待3~5 min.对照组及纳米碳组均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或者行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记录每例手术显露甲状旁腺的数目,每例患者切除标本常规病理检查,记录甲状旁腺误切的数目,记录术后患者口周、四肢麻木及抽搐等临床情况.结果 纳米碳组术中共显露甲状旁腺70枚,对照组共显露62枚(x2=23.821,P<0.05);纳米碳组病理标本中1例患者发现甲状旁腺1枚,对照组发现3例患者误切甲状旁腺,共计甲状旁腺4枚(x2=89.393,P<0.05);术后纳米碳组2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口周麻木症状,对照组6例患者术后出现口周麻木症状.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可以起到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切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需进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切除的患者,其中15例患者接受常规开放切除术式,作为常规组;另外15例患者接受微创切除术式,作为微创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美容效果方面,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常规组为33.3%,微创组为13.3%,组间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切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灶术式相比,微创术式预后效果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微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手术临床上比较多见,我院2003~2010年间为28例甲状腺良性或恶性肿瘤施行了手术。认为甲状腺手术是安全的,发生永久或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可能性较小。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甲状旁腺腺瘤(PTA)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情况,探讨PTA的大小与甲状旁腺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TA患者,依据是否合并甲状腺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甲状腺疾病组(n=55)和非合并甲状腺疾病组(n=45)。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年龄、病程以及术前碱性磷酸酶(ALP)、校正血钙、血磷、肌酐、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PTA大小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偏大腺瘤的危险因素,绘制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指标预测偏大腺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合并甲状腺疾病组患者较非合并甲状腺疾病组患者腺瘤的病程短(P<0.05)。PTA大小与校正血钙、PTH、血肌酐及病程呈正相关,与FT4呈负相关(P<0.01);术前PTH与校正血钙、ALP、肌酐水平及病程呈正相关,与血磷、TT4和FT4呈负相关(P<0.01);术前TT4水平与校正血钙、ALP、肌酐水平及病程呈负相关,与血磷、FT4水平呈正相关(P<0.05);术前FT4水平与校正血钙、FT3水平及病程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TH高及病程长为预测偏大腺瘤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术前PTH及病程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偏大腺瘤的敏感度。结论 PTA大小与术前PTH水平呈正相关性,术前PTH水平及病程的联合考虑可成为偏大PTA的预测因子,推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甲状腺的功能起到抑制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679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手术次数和术式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关系。结果213例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0.47%);298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出现3例(1.01%);81例行一侧腺叶全切+对侧次全切除,出现2例(2.47%);6例行双侧腺叶全切除,出现1例(16.67%);81例行2次以上手术,出现4例(4.94%)。结论被膜内甲状腺切除和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结扎可以减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