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外科应用范围的拓展和应用比例的提高,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直肠疾病的治疗, 该技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不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腹部不留蚯蚓状瘢痕等优点[1],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针对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对53例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处理(快速康复组),与同期55例按传统方法处理的开放手术患者(传统方法组)作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术后住院时间、恢复肠排气时间、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费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快速康复组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长度减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的早期康复,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应用范围的拓展和应用比例的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不断增多,该技术具有创伤小、腹部疤痕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不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腹部不留蚯蚓状瘢痕.但是,由于手术的复杂性,术前、术后的护理对于预防手术失败及并发症至关重要,应当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要点,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价手助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手助腹腔镜手术(35例)和开腹手术(45例)两组,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HALS组有5例中转开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值得外科医师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5.
章佩  曾剑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5):103-105
目的回顾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直肠癌,探讨直肠癌微创手术及与传统开放性根治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湘潭市中心医院微创中心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中位年龄65岁(42~78岁),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为6.5cm(3~15cm);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行腹腔镜辅助手术、腹腔镜手助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等,对照组84例,为同期传统开放性根治术患者。结果两组术后情况比较,微创组术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存在明显优势,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同时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可达到与开放性手术同样的远期疗效。腹腔镜微创技术根治直肠癌,将成为直肠结肠外科的主流性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微创手术在腹部外科应用的效果。方法以入选的6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为腹腔镜组,另外60例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为开腹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除手术持续时间外,平均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创伤小,术后机体恢复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阑尾炎治疗方面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30例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接受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胃癌患者均实施了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上腹部手术切口平均长度为(6.79±1.3)cm,平均手术时间为(168±19)min,平均腹腔镜手术时间为(31±11)min,实施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平均为(228.57±32.1)ml,平均清扫(17.64±4.1)枚淋巴结,患者平均出院时间为手术治疗后的(1.5±9)d。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以及吻合口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研究表明,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在清扫淋巴结数目与范围上均可以达到胃癌术操作要求,具有非常好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手辅助腹腔镜腹部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行腹部肿瘤切除术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HALS组手术时间少于L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组缺口长度显著短于HALS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治疗腹部肿瘤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是腹部肿瘤切除的良好术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结肠冗长症手术中利用腹腔镜辅助技术治疗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08年8月~2014年5月期间,行择期手术治疗的结肠冗长症患者38例,把38例结肠冗长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19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在腹腔镜辅助下实施结肠冗长症根治手术,38例均行不同程度的肠段切除。通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探讨腹腔镜辅助技术应用到结肠冗长症手术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手术中利用腹腔镜辅助技术顺利完成手术,无需中转开腹,并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都优越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并发症情况也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腹腔镜辅助技术治疗结肠冗长症比普通手术具有优势,对肠道干扰影响较小,有利于防止肠粘连,手术创伤比较小、恢复比较快,术后并发症率低,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白如  王超  任宁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10):1657-1658
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特异性死亡率的第四大主要原因[1]。1991年首次报道了用于结肠癌的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手术,随后该技术被广泛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术中损伤少等优点[2],但研究显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如肠梗阻、感染、吻合口瘘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3]。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surgery,ERAS)理念目前已在其他外科手术中普遍开展[4],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其与腹腔镜联合的应用效果仍然存在疑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208例患者临床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08年10月到2011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患者208例。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上述208例患者的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后的情况。结果所有的208例患者都能够成功接受手术,手术过程中没有1例患者需要中转行开腹手术,术后没有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的恢复良好,平均的住院天数为6.5d。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的安全性高,术后的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的恢复较快等优点,易于受到患者的接受,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后的早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我科2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4.6±20.8)h、首次进流质时间为(32.5±10.6)h、术后住院时间为(11.2±2.23)d。发生并发症者3例(10.4%),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腹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0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腹外伤患者80例。80例患者行腹腔镜诊断和(或)治疗。术中探查发现:肝破裂16例,脾破裂22例,胃破裂6例,小肠破裂13例,结肠破裂7例,肠系膜血管或者大网膜血管破裂12例,腹膜后较大血肿4例。两个器官损伤者7例。治疗方法:小肠修补9例,小肠切除吻合4例,结肠修补7例,肝破裂修补16例,脾切除18例,脾破裂修补4例,胃壁修补6例。4例中转开腹。结果80例患者均在术中明确诊断,且治愈。其中完全腹腔镜手术67例,手辅助腹腔镜手术9例,4例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为5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8.5d。结论腹腔镜诊治腹外伤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但是要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必要时行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或者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对我院2005年7月~2008年5月开展的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肌瘤51例,子宫肌腺症13例,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9例,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11例,子宫脱垂9例,合并卵巢囊肿14例,有下腹部手术史31例.97例患者进行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出现最多的近期并发症为切口疝、下肢血栓、脏器损伤.远期并发症为性功能下降、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系统疾病、残端卵巢综合征.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无腹部大切口,对患者损伤小,粘连机会少,术后恢复快,术后没有切口和手术创面痛,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行腹腔镜手术的320例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积极治疗及全程的心理护理等。结果 320例患者均在术后3~5d康复,顺利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充分妥善的术前准备和精心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外科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严密的观察和积极的配合治疗是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做好外科疾病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手辅助腹腔镜(HALS)在老年(年龄>60岁)肥胖(BMI≥25 kg/m2)患者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普外科45例老年肥胖行HALS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HALS组,选取同期普外科44例老年肥胖行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肿瘤根治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HALS组手术时间、标本切除长度和清扫淋巴结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S组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HAL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58,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镜融合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优势,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在降低术中出血量和促进术后腹部内环境早期恢复方面由于开腹手术,可作为治疗老年右半结肠癌肥胖患者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郑琼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44-224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同时处理妇、外科两种腹部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有妇科疾病合并外科疾病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50~160 min,术后住院时间5~7 d,无并发症。结论:本法在腹部外科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手术的优越性,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初期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行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120例,其中56例患者运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手术,64例患者同期接受传统开腹结直肠肿瘤手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评估分值(ASA评分),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间ASA评分结果术后的病死率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等情况及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临床实施腹腔镜手术较为稳定安全、手术微创、伤口愈合较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是辅助治疗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合理术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无瘤技术护理配合应用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外科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分组,将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干预者纳入对照组(22例),将实施无瘤技术护理配合干预纳入研究组(23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肿瘤复发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 <0.05)。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P <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较低(P <0.05)。结论 采用无瘤技术护理配合应用干预可有效提高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实施效率,并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预防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有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治疗的30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中有着传统手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是临床腹部外科非常适用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