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治疗肛瘘10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其发病率高,在肛肠科仅次于痔[1].大多为肛周脓肿的后遗症,主要侵犯肛管,涉及直肠较少,是与会阴区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的肛隐窝,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肛瘘多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少数为结核、克隆病等引起的特异性感染,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也可形成肛瘘.肛瘘的发生与性激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在青春期个体自身的性激素开始活跃,特别是肛腺增殖明显.由于男性肛腺分泌旺盛较女青年更加明显,且男性括约肌发达,肛腺排泄不畅,更易引起肛瘘.  相似文献   

2.
肛瘘的现代研究及激光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是指直肠下端、肛管、肛门周围皮肤组织间形成的内外口相通的瘘管 ,亦称肛门直肠瘘 ,约占肛肠疾病的2 5 % ,2 0~ 4 5岁的中青年人好发 ,男性多于女性 ,比例约为5∶1。现将肛瘘的现代研究及激光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肛瘘发生的解剖学特点自从 1880年法国解剖学家Herman和Desfoses发现肛腺以来 ,隐窝腺感染学说一直被人们公认为肛瘘发病学说。里川彰夫报道肛瘘患者肛腺绝大多数为导管直型 ( 85 .3% ) ,非肛瘘患者肛腺多数为导管弯曲型 ( 37.9% ) ,其次是导管和腺房各占一半的混合型 ( 2 .6 % )。Lassmann报道肛瘘患者的肛腺中有扁平上…  相似文献   

3.
肛瘘发病机制与手术失败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肛隐窝处反复的炎性刺激肛腺感染后形成的软组织炎,在肛门直肠各间隙形成脓肿,早期手术切开脓肿凡纱引流可及时减轻中毒症状,并防止间隙内脓肿蔓延到其它间隙而导致疾病复杂化,无论手术切开或脓肿破溃,大多数均形成肛瘘。实际上这种非特异性的肛门直肠脓肿和肛瘘是同一疾病的急性症状期和慢性炎性阶段。  相似文献   

4.
王妍 《中医杂志》2003,44(Z1):96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周脓肿的续发病,是肛窦感染发炎沿肛腺管蔓延扩散到肛门直肠间隙或肛管皮下与粘膜下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多形成肛瘘.本病例因肛周脓肿后外口尚未破溃而形成半瘘,粪便经感染肛窦形成的内口进入脓腔,长久积存而形成粪石.  相似文献   

5.
正肛瘘是肛周间隙化脓感染发展到慢性期阶段形成的瘘口或隧道[1]。柳教授从事肛肠病专业20余年,现将其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肛瘘的病因尚无统一的认识,多认为是脓肿自行破溃,直肠肛门损伤致细菌侵入,会阴部手术后感染,结核病继发,血行感染,克罗恩病并发等形成。中医认为,肛  相似文献   

6.
肛瘘又称肛管直肠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一般由内口、瘘管、外口3部分组成.它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肛门五大常见病之一,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被公认的外科领域难治性疾病之一[1].肛瘘在我国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0%,国外约为8% ~ 25%.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5∶1[2].针对肛瘘的发生,国内外众多学者分别从解剖学、胚胎学、免疫学、细菌学以及性激素水平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肛腺感染学说是目前公认的肛瘘发病学说[3],肛腺往往是感染进入的门户,临床上大约有95%的肛瘘均是由于肛腺感染引起的.手术是治愈肛瘘的根本方法[4].  相似文献   

7.
肛窦炎和肛腺感染引起的肛门周围组织感染可引起肛周脓肿,深部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后,内部压力逐渐增大。认为肛周脓肿深部脓肿根治术不仅可使患者脓腔早愈,防止蔓延,而且也不易形成肛瘘,即使形成肛瘘,也比较容易治疗,其高治愈率,低复发率,使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8.
孙林梅  张永丽  刘飞虎 《河南中医》2016,(12):2081-2083
梁靖华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结合隐窝腺感染学说,认为约95%肛瘘的原发性内口位于感染的肛隐窝内。只有找准内口,即感染的肛腺,清除感染灶,是治愈复杂性肛瘘的重中之重。确定内口位置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复合触诊,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注射法,腔内超声。梁师在治疗的过程中既重视准确清除内口,达到根治的目的,又强调对肛门功能的维护。术中切除肛腺,彻底清除感染源头;运用桥式引流,使瘘管对应的内外口之间引流通畅,不挂紧线以保护肛门括约肌;术后辨证采用中药内服外用,内外兼治,扶正祛邪,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9.
置管伴挂线治疗高位肛瘘3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国年  毕兴昌 《河北中医》2009,31(11):1637-1638
高位肛瘘是内源性慢性肛周感染,是肛肠科疑难疾病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都有不足之处,保守治疗难以治愈,手术是有效、彻底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又面临着术后肛门功能不够完整和术后复发两大难题。2006—01—2008—06,我们采用置管伴挂线治疗高位肛瘘3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肛瘘是由肛腺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而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伤口不愈形成的肛周与直肠下部相通的瘘管,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感染的慢性阶段.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发病率国内1.67%-3.6%,国外8%-25%,发病高峰年龄段20-40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5∶1[1].复杂性肛瘘发生率约占全部肛瘘病例的5%-10%,是指外口和管道有2个或以上,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低位复杂性肛瘘)或以上,甚至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治疗中存在着复发率高、并发症和后遗症多等问题,被称为难治性肛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