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远方视力训练法治疗斜视性弱视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远方视力训练法治疗单眼斜视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对240例患病儿童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与传统遮盖疗法进行对比,随访3mo。结果:远方视力训练法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显著优于传统遮盖法。与传统遮盖疗法在治愈率(18%)、显效率(60%)及有效率(93%)方面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方视力训练法是治疗单眼斜视性弱视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学龄前儿童视力弱视和斜视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902例学龄前儿童视力,弱视和斜视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重度斜视性弱视32例的手术时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斜视性弱视的手术时机,以寻求尽快提高视力,缩短弱视治愈时间。方法:对32例重度斜视性弱视患儿先行强化后像增视训练后,使其注视性质改善后,斜视度>20°以上,视力0.2~0.3之间尽早行眼位矫正术后,再进行弱视训练。结果:术后0.5a眼位正位23例(72%),欠矫7例(22%),过矫2例(6%);视力治愈10例(31%),有效18例(56%),无效4例(13%),总有效率87%;1a后眼位正位22例(69%),欠矫10例(31%),视力治愈14例(44%),有效18例(56%)。术后0.5a和1a的眼位正位率分别为72%和69%,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位控制稳定。结论:重度斜视性弱视,尽早手术矫正眼位,有利于视力恢复,同时眼位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6.
斜视矫正术4种结膜切口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斜视矫正术在儿童期不仅要矫正眼位,而且要获得视功能和美容方面的效果.而成年人矫正主要为美容.但如果结膜切口处理不妥当,易造成美观上的缺陷.我们于1987年~1989年3年间对4种结膜瓣切口进行观察,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斜视性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娜  李平华 《国际眼科杂志》2006,6(5):1139-1142
随着脑科学的蓬勃发展,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研究证实:发育早期异常视觉经验可影响皮层神经元的空间特性,弱视视功能损害涉及多个脑区并与皮层神经元空间特性的异常密切相关,弱视是视觉神经通路多方位、多层次损害的综合。在此我们对斜视性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临床角度分析弱视治疗后影响视力回退的因素.方法 确诊为弱视的儿童77例( 148眼),治愈后观察2年,根据弱视类型、程度及巩固治疗进行视力回退分析.结果 77例(148眼)患者中有25例(46眼)视力回退,回退率31.08%,其中斜视型61.36%、屈光参差型31.82%、屈光不正型14.63%发生视力回退,差...  相似文献   

9.
斜视矫正术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斜视矫正术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双眼单视 ,如果不具备条件则至少要获得一个可以接受的外观。斜视矫正术的成功除了与术者手术技巧相关外 ,还依赖于合理的手术设计 ,这就必须做到以下 3点。1 精确的检查与测量 :包括检查视力、睫状肌麻痹下验光及确定有无弱视或屈光性调节因素。 (1)检查双眼视功能状态 ,视网膜对应是否正常 ,融合范围大小 ,是否有立体视觉 ,是否有单眼抑制。 (2 )检查眼球运动功能 ,双眼共同运动时配偶肌之间有无运动功能受限或亢进 ,通过牵拉试验分析运动功能受限原因是神经肌肉麻痹还是限制因素 ;有无分离运动现象、眼球震颤…  相似文献   

10.
斜视矫正术后巩膜肉芽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视矫正术后并发巩膜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国内未见报道。我科自1985年至1996年共遇5例缩短肌巩膜肉芽肿,其中3例为共同性内斜视在我院手术后引起,2例在他院手术引起后转我院,5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5~18a;右眼3例,左眼2例,2例伴有10“内斜视,3例正眼位。肉芽肿均位于额侧巩膜外直肌上点处,直径6~smm,均发生在术后4~SWk,术前应用氯霉素眼药水,醋酸可的松眼药水点Zn。o以上,效果不佳而行手术治疗。1,2手术方法4例全麻,1例结膜下注射209·L-‘…  相似文献   

11.
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 探讨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39例456眼弱视患儿进行治疗,包括配戴合适眼镜、遮盖健眼或交替遮盖、穿针及闪烁弱视治疗仪的应用。结果 基本治愈为78.07%,进步为8.56%,其中轻度弱视的基本治愈率为90.52%,中度弱视为71.43%;重度弱视为35.71%;屈光正性弱视为88.80%,屈光参差性弱视为67.24%,斜视性弱视为69.57%。结论 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年龄有密切关系。弱视程度越轻,开始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各类型的弱视以屈光不正性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2.
弱视的双眼视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弱视的双眼视功能的训练效果。方法:观察各年龄组不同类型弱视62例94例,给予综合治疗及双眼视功能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用同视机和《Randot Sterrotesis》图谱检查融合范围和立体视锐度。结果:随访12~30个月,视力进步82眼(占87.2%),融合范围扩大39例(占62.9%),立体视锐度提高37例(占59.7%),双眼视功能训练的效果,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不同类型弱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形觉剥夺性弱视疗效最差。结论: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弱视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双眼视功能训练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视力进步,融合范围扩大及立体视锐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弱视遮盖治疗对双眼视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奇志  卢炜 《眼科新进展》2008,28(12):921-922
目的观察弱视患儿遮盖疗法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对42例双眼矫正视力相差2行以上的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行遮盖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其立体视锐度及三级功能。结果遮盖治疗前后具有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锐度的人数比例分别为0、26.19,黄斑立体视锐度的比例分别为30.95、5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8,P=0.000;χ2=6.920,P=0.009)。遮盖前后具有正常融合范围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6.20、57.14,具有定性远立体视觉的分别为54.76和8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78,P=0.024;χ2=11.433,P=0.029)。结论弱视经遮盖治疗后对双眼视觉的发育影响可能性小。随着视力的提高,立体视锐度、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觉也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前后双眼视觉状况。方法:对56例103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分别在治疗前和基本治愈后检测其立体视锐度及同视机三级视功能。结果:基本治愈前后:同时视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立体视锐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融合功能和定性远立体视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不仅影响视力同时也影响双眼视觉发育,随着视力提高其双眼视功能也有明显改善,所以在弱视治疗时应注重双眼视觉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大兴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弱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庆慧 《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68-1469
目的:了解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及弱视发病情况,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群防群治措施。方法:对我区6所公立园所4~6岁学龄前儿童给予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进行视力检查,对视力低常和斜视者(≤0.8)进行验光检测。结果: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0.8)为9.12%,弱视患病率为4.20%,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定期加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弱视的普查工作,以便早期发现弱视,力争在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鲁诚  魏盟  魏承丽  任静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7):1298-1300
目的::了解近视性弱视和远视性弱视对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9以上的弱视患儿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测量同时视、融合范围及远近立体视。根据患儿的屈光状态将患儿分为A组(近视组)20例、B组(远视组)30例。比较A、B两组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差异。结果:近视组中存在同时视的15例(75%),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6例(30%),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16例(80%),有正常远立体视的7例(35%),有正常近立体视的6例(30%)。远视组中存在同时视的26例(87%),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7例(23%),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20例(67%),有正常远立体视的15例(50%),有正常近立体视的7例(23%)。50例患儿中存在正常远立体视的为22例(44%),正常近立体视13例(26%)。同时视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4,P>0.05);集合性融合和分开性融合在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P>0.05;χ2=0.740,P>0.05);远近立体视两组患儿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95,P>0.05;χ2=0.295, P>0.05)。结论:近视及远视因素对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影响的差异不显著。弱视治疗后矫正视力正常的患儿短期内双眼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张秀娟  杨积文  王轶  陈云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367-2368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于我院视光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性弱视且经综合治疗基本治愈已进入巩固治疗阶段的弱视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行常规弱视巩固治疗,治疗组除了常规弱视巩固治疗外另配合双眼视功能训练(包括同时视、融合、立体功能),并且随访3a。结果:对照组之前已基本治愈的50例患儿中,9例患儿出现视力回退现象,余41例患儿视力基本稳定。治疗组50例患儿均视力稳定,无回退现象。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经综合疗法治疗后双眼视力≥0.6的88例双眼视功能障碍的弱视儿童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8例进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仅进行同视机闪烁训练,观察6天。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弱视基本痊愈率,立体视锐度正常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 提示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提高弱视儿童的基本痊愈率、缩短疗程以及建立健全立体视  相似文献   

19.
卢炜 《眼科》2009,18(5):289-292
本文在复习正常双眼视觉的概念及检查双眼视觉的常用方法和双眼视觉正常范围的基础上,介绍了单眼深度感知和双眼立体视觉近年来神经生理学及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进展,即单眼深度线索和双眼深度线索获得的深度感知在顶叶皮层的CIP区(顶尾侧)被整合,强调了单眼及双眼均可感知立体视觉。重点阐述斜视、弱视患者双眼单视及双眼立体视觉受到损害的状况,以及应用脱抑制训练、融合训练、立体视训练等方法矫治双眼视觉缺陷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智能化斜弱视检查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采用维视顿智能化斜弱视检查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216例402眼,无双眼视觉患儿进行弱视治疗的同时行双眼视觉训练。对弱视的类型、程度和初诊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进行观察。治疗过程与电脑游戏相结合。结果:治疗6mo有效386眼,总有效率96.0%,其中基本治愈289眼(71.9%),有效97眼(24.1%),无效16眼(4.0%),屈光不正性弱视、轻度弱视和年龄4~6岁弱视基本治愈率最高。结论:智能化斜弱视检查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与电脑游戏相结合,使治疗充满趣味性和娱乐性,极大提高了弱视儿童治疗的顺应性,疗效明显高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