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例病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3例产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以及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及抗凝疗法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产后早下床活动可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论治体会彭建中王万春(江西省安福县中医院安福343200)(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中医药疗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所致的下肢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凝滞在静脉内,相当于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5例。结果 随访6个月,临床治愈18例,治愈率72%;显效5例,显效率20%,有效2例,有效率8%。结论 非手术溶栓治疗下肢溶静脉血栓形成,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从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剂量尿激酶。结果临床治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6%。结论经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并辅以抗凝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建平  常援建  陈爱侠 《当代医学》2009,15(34):105-106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防止肺栓塞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患者,其中6例于健侧股静脉入路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6例采用常规疗法,15~30天后复查彩超。结果6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者,显效4例,有效2例;采用常规疗法者,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相比常规疗法,是保证溶栓疗效,增加其安全性和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更佳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外伤、手术、肿瘤的增多下肢深静脉血栓也呈上升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无论时间长短治疗难度都非常大,尤其是病程大于1个月的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更加困难,常常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下肢肿胀和(或)疼痛、淤积皮炎甚至溃烂,有的血栓逆向发展或顺行延伸使病情加重,有的形成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肺栓塞,甚至因此而丧命。我科拟定了以脉痹饮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用该法治疗闭塞型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简要总结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经验和成就。特别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分别从临床诊断研究、临床辨证论治研究、溶栓疗法研究、外治疗法研究、方 药治疗作用机制研究和手术治疗研究六个方面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预防措施以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和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当今第三大血管疾病,因其可引起肺栓塞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采取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中医称之为"股肿",脉络血瘀湿阻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根据其病因病机又可将该病分为气虚血瘀和湿热下注等型。现代医家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分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具体有中医药内治法、中医药外治法和综合疗法。其中内治法又分辨证论治和专病专方的治疗方式,外治法有外敷、熏洗和温针灸等疗法。文章阐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今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动脉的痉挛,导致肢体缺血甚至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多。为评价溶栓、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以便进一步系统开展此疗法,本文对我科近3年来住院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资料加以总结,以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艳萍 《当代医学》2010,16(14):64-65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33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以及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及抗凝疗法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及产后早下床活动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和预防进行探讨。方法: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5例。结果:随访1年,临床治愈13例,治愈率86.7%;显效2例,显效率13.3%。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996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18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综合溶栓疗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患者在预防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间歇气压疗法,观察其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以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预防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基础预防和药物预防,治疗组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行间歇气压疗法,观察DVT形成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4.6%,治疗组DVT发生率为2.4%,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间歇气压疗法有助于预防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用尿激酶溶栓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疗法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5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临床治愈 18例 ,治愈率 72 % ;显效 5例 ,显效率 2 0 % ;有效 2例 ,有效率 8%。结论 非手术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临床分析符波,林明侠,王书成(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海口5703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地凝固形成血栓,造成患肢静脉血回流障碍。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常会造成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  相似文献   

17.
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手术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病人,先经对侧股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于下腔静脉,然后手术取栓,术后溶栓、抗凝、去聚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无肺栓塞发生,肢体肿胀消除满意,静脉造影5例深静脉主干通畅、7例以再通为主,滤器无移位。结论 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静脉取栓然后溶栓是治疗下肢D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4月~2010年3月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6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药包熨烫、中药离子导入及注重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预防治疗,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69例患者中,仅4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8%。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合理运用中医综合疗法,可明显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院采用国静脉肌袢为主的综合疗法对35例大面积、长病程、年龄大的各种小腿慢性溃疡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明显的疗效,并治疗机制为通过促进深静脉血液回流,改善患肢血循环,改善溃疡区的营养状态,促进炎症的消退及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男性静脉漏性阳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阴茎背深静脉漏、阴茎深静脉漏和阴茎海绵体间隔漏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进行静脉结扎术272例,其中单纯阴茎背深静脉结扎术252例,阴茎背深和经会阴阴茎脚结扎20例。从疗效来看,前者近期疗效为75%,后者近期疗效为95%。结论 背深静脉结扎术和脚加背深静脉结扎术对治疗男性静脉漏性阳痿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