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强骨方对多发性骨髓瘤(MM)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骨髓影响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补肾强骨方联合VAD化疗方案,对照组用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MIF水平、血红蛋白、血清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血清钙、血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指标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分析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MIF水平、血红蛋白、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CRP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β2-MG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LD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6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经Ridit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便秘、嗜睡、浮肿、外周神经病变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骨方治疗MM疗效与沙利度胺相似,可以降低血浆MIF水平,提升血红蛋白,降低M蛋白、浆细胞比例、血β2-MG、CRP,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表明补肾强骨方对MM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可抑制MM血浆MIF的高表达、抑制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常规化疗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7例)加服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对照组(13例)观察治疗后的骨痛缓解情况,及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水平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骨痛、降低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水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能有效降低MM患者血钙和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改善骨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补肾解毒化瘀方联合CPT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CPT化疗方案,28 d为1个周期,6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同时加用补肾解毒化瘀方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GF、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VEGF、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调节性T细胞表达比较,治疗前患者CD4+CD25+、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补肾解毒化瘀方联合CPT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吴玉霞  袁忠  白玉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8):1140-1141,1144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46例患者采用数字表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案化疗,28d为1个周期,4~6个周期评价疗效;治疗组同时加用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6.9%、70%(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7.5%和67.5%(P〈0.05);中医临床症候改善率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泄浊解毒方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梁甜娇  范小玑 《中外医疗》2014,33(7):138+140-138,140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术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术后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解毒类中药,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12%(P〈0.0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质量KS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解毒中药联合化疗可提高术后结肠癌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和生存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补肾通络方治疗腔隙性脑梗塞5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肾通络方,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愈显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8%,愈显率为55·1%,2组疗效比较,愈显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疗效确切,与西药配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疏肝化瘀解毒方联合TE方案治疗乳腺癌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客观评价疏肝化瘀解毒方联合TE方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疏肝化瘀解毒方和多西紫杉醇加表阿霉素化疗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15例,单纯采用多西紫杉醇加表阿霉素方案化疗。比较2组化疗过程中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体力状况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常见症状和卡氏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化瘀解毒方联合TE方案化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体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8.
张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44-2045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ADT)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76例MM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接受BADT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疾病总缓解率、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总缓解率(78.95%)高于对照组(5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11%)与对照组(26.32%)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DT方案可提高MM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骨髓浆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方对恶性肿瘤化疗中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口服补肾解毒中药复方制剂。对比两组患者两个化疗疗程完成率及第1疗程中血象情况。结果:观察组两个化疗疗程完成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第1疗程化疗后1周、3周时,观察组各血象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可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有助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提高化疗耐受性和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00-1002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3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分为初诊及复发/难治两组,初诊组反应停联合VCMP方案,复发/难治组采用反应停联合VAD方案进行化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同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初诊MM组: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7例、微小反应(MR)3例、无效(NR)11例,有效率为65.63%;复发/难治的MM组:CR4例、PR3例、MR2例、NR2例,有效率81.82%;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Logisitic回归分析示骨髓浆细胞比例以及Hb浓度是预测反应停治疗疗效的指标。结论:反应停联合化疗可有效治疗初诊及复发难治的MM;骨髓中浆细胞比例、血红蛋白浓度以及ISS分期是提示反应停治疗的最佳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王宗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95-419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6例MM患者接受沙利度胺联合常规MP方案或VAD方案化疗3个疗程。以骨髓浆细胞和M蛋白比例、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钙等定量作为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结果:部分缓解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便秘、嗜睡、乏力、头昏、四肢麻木和下肢水肿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M反应率高,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补肾清热毒方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补肾清热毒方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80例治疗组患者在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补肾清热毒方治疗,并同时观察西药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5%,对照组为82.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自身抗体、补体、血脂、24 h蛋白尿、肾功能和肾脏病理变化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补肾清热毒方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扶正消积方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扶正消积方+GP方案化疗),对照组75例(GP方案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瘤灶变化、临床症状、Karnofskv评分、体重、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3.5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52.2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53.73%)及中位生存期(13.3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积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泄浊解毒方联合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腹痛程度、大便次数、肠镜表现、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肠镜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大便次数及腹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β及IL-10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均未见异常。结论泄浊解毒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补肾化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利水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饮食管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利水中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补肾化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沁  周红 《广东医学》2005,26(1):116-117
目的 研究益肾化瘀解毒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  6 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 (n =5 3)和对照组 (n =14 ) ,观察组用益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 (MP或改良VAD方案 )治疗 ,对照组用益肾化瘀解毒方治疗 ,35d后进行癌因性疲乏评定和观察癌症恶病质其他相关症状及体征 ,包括骨痛、贫血、厌食等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癌因性疲乏有效 14例 ( 2 6 4 % ) ,稳定 35例 ( 6 6 0 % ) ;癌症恶病质相关症状中骨痛、贫血症状缓解率达 95 8%~ 96 1% ,厌食症状缓解率为 10 0 %。对照组治疗后癌因性疲乏有效4例 ( 2 8 6 % ) ,稳定 2例 ( 14 3% ) ;癌症恶病质相关症状中骨痛、贫血症状缓解率达 7 1% ,厌食症状缓解率为4 2 9%。结论 益肾化瘀解毒方可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疲乏症状 ,而益肾化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不仅可减少瘤细胞增殖 ,减轻疼痛 ,纠正贫血 ,而且可减轻患者的疲乏症状 ,使癌症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及sIL-6R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 R)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联合检测24例MM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6及sIL-6 R水平.结果:初诊时血清IL-6及sIL-6 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MM患者sIL-6 R水平与疗效及病情活动有关.有效组用药后sIL-6 R明显下降,低于无效组(P<0.01),无效组用药后变化不明显(P>0.05).动态观察发现sIL-6 R水平与骨髓浆细胞比例的变化相一致.结论:初诊MM患者血清IL-6及sIL-6 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血清sIL-6 R可作为估计MM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化浊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采用解毒祛瘀化浊方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104例单纯给予NP化疗方案。观察两组瘤体大小变化、生存质量、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45.5%、稳定率82.7%,对照组有效率13.5%、稳定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有效率88.1%,对照组有效率6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祛瘀化浊方配合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显著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扶正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扶正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不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72例Ⅲ-Ⅳ期NSCLC随机分成观察组(中药+MVP方案化疗例,对照组(单纯MVP方案化疗)32例,治疗2个化疗周期以上。结果:观察组有效率45%, 对照组有效率21.8%(P<0.05);观察组中位缓解期(MRT)、治疗前后一般状况(KPS)改善或稳定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毒性,不良反应也较对照组轻。结论:扶正解毒方配合MV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有增效、增敏、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补肾化瘀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脾补肾化瘀汤加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