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残角子宫妊娠破裂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方法 对1例孕28周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孕28周因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疑前置胎备用行剖腹探查,手术中发现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结论 残角子宫妊娠应重视早孕时B超,追踪随访,早期诊断后可在内窥镜下行刮宫术,以免引起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方法对1例孕28周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患者孕28周因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疑前置胎盘行剖腹探查,手术中发现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结论残角子宫妊娠应重视早孕时B超,追踪随访,早期诊断后可在内窥镜下行刮宫术,以免引起残角子宫妊娠破裂.  相似文献   

3.
莫蕊隆 《华夏医学》2001,14(3):352-353
子宫残角为女性生殖器较少见畸形 ,子宫残角妊娠更属罕见。现将我院诊治的 6例子宫残角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子宫残角 6例 ,其中子宫残角积血 1例 ,子宫残角妊娠 5例 (占同期异位妊娠3.2 1% )。子宫残角妊娠 5例中 2例以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入院 ,停经分别为 13,14+ 3周 ,其中有 1例入院前 30 d行人工流产术 ;子宫残角破口一例为 4cm ,一例为 6 cm ,均为宫底部 ,胎儿已排入腹腔 ,腹腔积血分别为 2 0 0 0 ml、2 2 0 0 ml。 1例因停经 10 + 4 周人工流产后妊娠反应未消失 ,疑双子宫右子宫妊娠 ,再次人…  相似文献   

4.
残角子宫的诊断及处理(附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玮  崔桂芬 《北京医学》2000,22(5):292-294
目的总结残角子宫的临床特征,探讨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经手术确诊的残角子宫病例21世纪,其中残角子宫妊娠组13例,非妊娠组8例,结果 临床特征有痛经、盆腔包块、急腹症、早孕人工流产吸空,14例单纯切除残角子宫,术后无并发症发生,6例仅行残角子宫侧输卵管结扎或切除,其中2例术后继发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还伴发残角子宫积血)。结论 早孕人流吸空和孕中期出现急腹症应警惕残角子宫妊娠,无论合并妊娠与否,  相似文献   

5.
残角子宫妊娠7例分析司红卫,李钦文(泰山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泰安卫校)残角子宫妊娠较为罕见,约占总妊娠数的1/5000[1],在没有引起子宫破裂前较难诊断。本文就我院1980—1992年间发现的7例残角子宫妊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图像结果,以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4例残角子宫的误诊分析残角子宫。根据其有无宫腔及是否与正常子宫的宫腔相通分成Ⅲ型。Ⅰ型与外界相通、Ⅱ型有不焉外界相通的宫腔,帮有经期腹痛,且又因经血逆流导臻子宫内膜闰症。Ⅲ型无宫腔,因而Ⅰ、Ⅲ型在外妊娠很少有症状。Ⅰ、Ⅲ型残角子宫均可合并妊娠。当妊娠中期以后因绒毛向脱膜下生长而殖入肌层内,出现腹痛。录不及时诊断可发生残角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8.
残角子宫妊娠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临床资料中有1例孕前已确诊,2例人院后经阴式超声发现。结论残角子宫妊娠发病率低,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孕前及孕早期超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分别对5例残角子宫妊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例早期发现,无腹腔内出血,其余4例均因失血性休克行手术治疗,发现残角子宫妊娠。讨论残角子宫妊娠应重视早期诊断、随访,以免破裂致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破裂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院经手术证实的2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并复习国内近15年文献报道的60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共6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破裂多发生于妊娠16—20周占77.4%(48/62例)。破裂前71.0%(44/62例)曾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初孕妇30例,经产妇32例;左侧41例,右侧21例;出血量1000-3500ml。结论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多发生于妊娠中期,易致出血性休克,术前不易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残角子宫妊娠4例报告通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226300)姜荣昭残角子宫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的一种,残角子宫妊娠为少见产科疾病,极易误诊,一旦引起破裂出血、休克可危及生命,现将近20年来我院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4例年龄23~30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2.
残角子宫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罕见的一种,术前不易确诊,常在妊娠早中期发生子宫破裂,危及生命。个别发育较好的残角子宫,妊娠可进展到晚期,多伴胎位不正,先露高浮,或胎死宫内稽留而形成过期妊娠的假象,胎儿存活率很低。腹部手术是胎儿娩出及妊娠产物排出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价值,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检查,对12例超声诊断残角子宫妊娠的声像图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超声误诊原因。结果10例确诊,2例误诊;10例手术和病理结果为残角子宫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3.3%(10/12)。结论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率,从而及早手术避免破裂大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减少误诊、漏诊和提高疗效。方法选取残角子宫妊娠患者1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正确诊断残角子宫妊娠2例(18.2%),误诊漏诊9例(81.8%),其中娠破裂伴失血休克行急诊手术6例。11例均手术行残角子宫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残角子宫妊娠。结论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罕见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发病率极低,容易误诊和漏诊,多在妊娠中期破裂,一旦破裂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B超、MRI及腔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残角子宫妊娠一旦诊断成立,应尽早手术切除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术中不保留同侧输卵管,以免再次发生输卵管妊娠。对已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者,在抗休克的同时行急诊行手术探查,对未破裂孕早期者行开腹探查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5.
报道9例残角子宫的超声检查结果。根据其超声图象所见分为三型:非妊娠残角子宫为实块型;残角子宫内经血积滞时呈囊肿型;妊娠残角子宫则表现为宫外妊娠型。结合残角子宫的病理形态对各型的声象图特征与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评价了超声诊断本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桂兰  赵婧  廖林 《西部医学》2010,22(12):2312-2313
目的探讨彩超对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彩超诊断的残角子宫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术后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11例确诊为残角子宫妊娠,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4.6%;误诊2例(15.4%),1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为宫角部妊娠。结论彩超对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检查对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 对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4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的临床特点、超声检查及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例于妊娠16周发生残角子宫破裂,盆腔内出血;2例于停经8周内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外妊娠囊样包块,手术中发现为残角子宫妊娠;4例均行残角子宫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结论 提高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可以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残角子宫妊娠在临床上较少见,需要借助B超检查辅助诊断,而子宫肌瘤变性临床上更是少见,两者鉴别很难,易误诊。本文将我院1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变性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认识。  相似文献   

19.
李裕  高燕 《罕少疾病杂志》2010,17(5):57-57,64
残角子宫妊娠在临床上较罕见,是异位妊娠的一种,因误诊率高,常不能及时做出诊断,延误手术而造成子宫破裂出血,尤其是中期妊娠子宫破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本院成功诊治一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了近4年内我院在手术中发现的5例残角子宫。其中4例妊娠破裂。在4例妊娠破裂的病例中,有2例由于引产失败,经B型超声波探测疑子宫畸形合并并妊娠行剖腹探查。第3例因妊娠中期休克入院,急诊手术时发现左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内出血约2000ml。第4例诊断输卵管妊娠破裂剖腹探查,术中发现为左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另1例是在足月剖宫产时抽查双侧附件时发现左侧残角子宫,它仅有一蒂与正常子宫相连,为避免残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