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报告4例我院收治的肾上腺囊肿病人,并复习有关献。结果 在B超引导下行肾上腺囊肿穿刺硬化治疗,4例患均一次穿刺治疗成功,效果满意,随访无复发。结论 B超及CT检查是可靠的诊断方法,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治疗肾上腺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上腺囊肿的病例资料,分析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结果:8例均行手术治疗,2例行开放手术,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内皮性囊肿6例,上皮性囊肿1例,假性囊肿I例。结论:联合应用IVU,B超,CT,MRI等检查可提高诊断,腹腔镜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是外科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10年经B超和/或CT诊断为肾上腺"意外瘤"共25例,其中手术治疗17例,有机能者7例.病理检查发现皮质醇瘤7例,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囊肿2例,混合瘤、平滑肌瘤、皮质腺癌及神经节细胞瘤各1例.对肾上腺"意外瘤"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肾上腺囊性疾病 1 4例 ,经B超、CT、MRI检查 ,单纯性囊肿 9例 ,假性囊肿 5例。手术治疗 1 1例 ,其中肾上腺切除 1 0例 ,囊肿大部分切除 1例 ;随访观察、未予治疗 3例。结果 :B超、CT、MRI术前诊断率分别为 5 7.1 %、75 .0 %、87.5 %。 1 1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 ,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肾上腺囊肿诊断主要依靠B超、CT、MRI方法。对Φ <3cm的单纯性囊肿采用保守治疗 ,严密随诊 ,对假性囊肿包括出血及肿瘤源性、寄生虫性、Φ >3cm的单纯性囊肿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何敏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6):112-113
目的 探讨B超、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便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B超、CT表现.结果 B超和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89%和97%,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和78%.在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及肾上腺皮质癌等不同的组织类型间,B超和CT具有相对特异的表现.结论 B超和CT检查可以提供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7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手术治疗63例,术后病理:嗜铬细胞瘤20例,皮质腺瘤27例,皮质腺癌5例,髓性脂肪瘤4例,囊肿5例,节细胞神经纤维瘤2例。转移癌3例经临床随访证实。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瘤、髓性脂肪瘤和囊肿的B超、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各有其特点。结论:综合分析多种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对判定肾上腺肿瘤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诊断价值。分析了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血管造影征象。并指出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对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B超、CT,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CT、MRI在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各方面明显优于B超、IVP。结论:肾上腺肿瘤普查首选B超,可疑肾上腺肿瘤则应及早行CT或MRI检查。IVP可作为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92年 9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肾上腺囊肿病例资料 11例。结果 :本组 11例均行开放手术 ,囊肿最大 15cm× 10cm× 6cm、最小 3cm× 3cm× 2cm ,有 1例为肾上腺多发性囊肿。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内皮性囊肿 3例、上皮性囊肿 4例、假性囊肿 4例。术后均顺利恢复 ,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肾上腺囊肿易被误诊。B超、CT、MR可以确诊。处理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囊肿11例,讨论其病因、病理及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检查是肾上腺囊肿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平片肾上腺区出现蛋壳样钙化为其特征性表现;CT和超声检查对囊肿的诊断有一定特征性,CT表现为肾上腺区边缘光滑、均匀水样密度的囊性占位,增强扫描无强化;MRI对囊肿的诊断无特征性,对定位诊断有帮助。上腹部的占位性病变,应综合多种影像手段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肾上腺囊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40例肾上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非肿瘤源性肾上腺囊性病变31例,肿瘤源性肾上腺囊性病变9例。结果 非肿瘤源性患者无激素活性症状,超声检查肿物内无血管。CT,MRI增强扫描肿物无强化,内分泌检查正常。肿瘤源性患者部分有激素活性症状。CT,MRI增强囊壁可强化,内分泌检查部分有相应激素水平升高。手术治疗38例。仅1例术后20个月因肿瘤转移而死亡,余者效果满意。结论 B超、CT,MRI可诊断肾上腺囊性病变。并协助鉴别诊断。单纯性或单侧自发出血性囊肿,无症状较小者,可保守治疗,定期观察,余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假性囊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肾上腺假性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27例肾上腺假性囊肿的诊治资料,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证实自发出血性囊肿11例,肿瘤源性囊肿16例.结果 假性囊肿多有压迫症状,部分肿瘤源性患者有激素活性症状.出血性囊肿B超回声表现与血肿发现时间有关,肿物内无血管,CT、MRI增强肿物无强化.肿瘤源性囊肿CT、MRI增强囊壁可强化,内分泌检查部分有相应激素水平升高.全部病例均予手术治疗.结论 B超、CT、MRI对肾上腺假性囊性的定位有重要价值,并协助鉴别诊断.单侧自发出血性囊肿,无症状较小者,可定期观察,其余假性囊肿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 14例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治效果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小囊肿未手术 ,5例囊肿较大行囊肿单纯切除 ;6例肿瘤囊性变行患侧肾上腺切除。结论 :B超和CT是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主要定位诊断方法 ,无症状单纯小囊肿可定期观察 ,有症状较大囊肿及肿瘤囊性变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44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9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病理检查发现皮质腺瘤21例,嗜铬细胞瘤9例,肾上腺囊肿4例,皮质腺癌2例,混合瘤、平滑肌瘤及神经节细胞瘤各1例。5例不愿手术患者门诊随访。结论 在健康体检时应常规作肾上腺B超检查,CT、MRI对确诊肾上腺占位病变有较高价值。恶性肿瘤、肿瘤直径≥3.0cm者和随诊中肿瘤有增大趋势者应早期手术治疗;腹腔镜肾上腺外科手术可能成为肾上腺偶发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对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患者的诊断经验,其中重点介绍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肿瘤均经手术完整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术后患者经内分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和MRI,超声因其价格便宜、无辐射及无损伤而在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来诊治的8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资料,腰腹痛4例,无症状经体检发现4例,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3例、肥胖3例,术前经B超、CT、MRI检查以特征性影像表现确诊,行肾上腺及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 8例术后病理检查均明确为肾上腺髓性脂肪瘤,与术前诊断相符,术后恢复好。结论 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术前依靠B超、CT、MRI检查均能确诊。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囊肿临床较少见。随着B超和CT的广泛应用,此病例数日渐增多。我院自1984~2008年共收治各种病理类型肾上腺囊肿病人4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总结上腺偶发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990-2000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肾上腺偶发瘤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嗜铬细胞瘤9例,腺瘤7例,转移瘤5例,髓性脂肪瘤5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腺癌、脂肪瘤、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及间叶瘤各1例。其中良性25例(71%),恶性10例(29%);CT诊断明确18例(51%)。误诊8例(23%),不能明确诊断9例(26%)。结论:(1)肾上腺偶发瘤良性多见;(2)髓性脂肪瘤、囊肿、脂肪瘤可明确诊断;(3)转移瘤、嗜铬细胞瘤、腺癌较易诊断;(4)少、罕见偶发瘤大多不能明确诊断,须依赖组织学检查;(5)腺瘤、嗜铬细胞瘤及单侧转移瘤间最易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1~2008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囊性病变的病例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3例经手术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中,上皮样囊肿6例,嗜铬细胞瘤囊变2例,陈旧性出血形成假囊肿2例,原发性肾上腺癌囊变2例,肾上腺转移瘤囊变1例.结论 根据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报告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7例术后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主要依赖B超、CT、MRI,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