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抑郁模型大鼠的快眼动睡眠剥夺,观察大鼠自主活动及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的改变,建立抑郁状态动物的睡眠剥夺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睡眠剥夺组和抑郁模型+大平台对照组.在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抑郁模型后,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72h快眼动睡眠剥夺,以开场试验检测大鼠自主活动,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5-HT含量.结果接受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后,大鼠的自主活动显著减少(92.12±4.42 vs 22.27±3.51,P<0.001),93.9%(31/33)的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快眼动睡眠剥夺后,92%(11/12)的抑郁模型+睡眠剥夺组大鼠抑郁样行为被逆转,其自主活动和海马5-H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平台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快眼动睡眠逆转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并增加其海马5-HT含量,可利用抑郁状态动物的睡眠剥夺模型开展睡眠剥夺的抗抑郁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43-47+51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应激模型组(50只)。应激模型组进行21 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MUS),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随机分为抑郁组、氟西汀组、生理盐水组、睡眠剥夺组、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分别予以单笼孤养、氟西汀灌胃、生理盐水灌胃、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灌胃。28 d后再次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并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CORT浓度。结果 应激后,应激模型组大鼠不动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模型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偏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偏好较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氟西汀组、睡眠剥夺组及睡眠剥夺+氟西汀组ACTH、CORT水平显著低于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ACTH、CORT水平,降低HPA轴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抑郁模型大鼠的快眼动睡眠剥夺 ,观察大鼠自主活动及海马 5 羟色胺 (5 HT)含量的改变 ,建立抑郁状态动物的睡眠剥夺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 睡眠剥夺组和抑郁模型 大平台对照组。在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抑郁模型后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 72h快眼动睡眠剥夺 ,以开场试验检测大鼠自主活动 ,用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 5 HT含量。结果接受 2 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后 ,大鼠的自主活动显著减少 (92 .12±4.42vs 2 2 .2 7± 3 .5 1,P <0 .0 0 1) ,93 .9% (3 1/3 3 )的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快眼动睡眠剥夺后 ,92 % (11/12 )的抑郁模型 睡眠剥夺组大鼠抑郁样行为被逆转 ,其自主活动和海马 5 H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大平台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快眼动睡眠逆转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并增加其海马 5 HT含量 ,可利用抑郁状态动物的睡眠剥夺模型开展睡眠剥夺的抗抑郁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柴郁温胆汤及其拆方对抑郁大鼠血清ACTH、COR和海马cAMP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郁温胆汤组、化痰组、调气血组、养心脾组、马普替林组。参照Katz刺激方法制备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ACTH、COR和大鼠海马cAM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CTH和COR水平明显升高、海马cAMP含量明显降低。同模型组相比,柴郁温胆汤组及调气血组能明显降低ACTH浓度(P0.05);柴郁温胆汤组、化痰组和调气血组均能显著降低COR浓度(P0.01);柴郁温胆汤组、化痰组和马普替林组均能够显著提升大鼠海马cAMP的含量(P0.01)。[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以导致大鼠血清ACTH和COR水平升高;海马cAMP含量下降,柴郁温胆汤可以逆转这种改变,其中以调气血和化痰药作用为主,其机制可能与其参与调节HPA轴功能和细胞内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通过影响海马区Bcl-xl含量及活性而产生的快速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和水环境对照组.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对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方法建立的抑郁大鼠模型进行睡眠剥夺.用旷场实验测试其行为变化,以及用免疫组化法测试海马CAI、CA3、DG区Bcl-xl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1)睡眠剥夺组大鼠与抑郁模型组相比旷场实验的水平得分[(35.30±18.77)分,(81.30±18.41)分,P<0.01]与垂直得分[(20.50±4.84)分,(27.70±8.19)分,P<0.05]均明显升高,潜伏期明显缩短[(4.60±1.35)s,(2.20±1.55)s,P<0.01].(2)海马CAI、CA3、DG区Bcl-xl平均光密度值比较中,抑郁模型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1356±0.0224,0.1389±0.0250,0.1457±0.0162;0.1725±0.0327,0.1734±0.0261,0.1768±0.0271;P<0.01),睡眠剥夺组均显著高于抑郁模型组(0.1621±0.0128,0.1603±0.0137,0.1625±0.0192;0.1356±0.0224,0.1389±0.0250,0.1457±0.0162;P<0.05).结论 睡眠剥夺可明显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海马部位Bcl-xl含量及活性的增高可能参与了睡眠剥夺的快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手针与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表达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影响的差异,探讨手针与电针干预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下丘脑CRH 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ACTH、CORT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CORT和ACT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手针组与电针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手针组与电针组大鼠血清CORT表达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针组与电针组大鼠血清ACTH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HPA轴功能亢进,手针和电针均可以下调HPA轴功能,拮抗HPA轴功能亢进可能是手针和电针发挥抗抑郁治疗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睡眠剥夺大鼠促睡眠中枢腹外侧视前区(VLPO)内腺苷变化规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采用脑立体定位、微透析、多导睡眠描计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两组大鼠的睡眠剥夺前、睡眠剥夺期以及睡眠剥夺后恢复期VLPO内腺苷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组睡眠剥夺前觉醒(W)、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无明显变化;而在睡眠剥夺期W时间增加58.5%(P<0.01),NREM时间减少55.7%(P<0.01),REM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睡眠剥夺后恢复期W时间减少18.4%(P<0.05),NREM时间增加17.4%(P<0.05),REM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开始的2 h内睡眠剥夺组的VLPO内腺苷相对含量无显著变化。而随后的4 h VLPO内腺苷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5)。睡眠剥夺后恢复期的3 h内睡眠剥夺组的VLPO内腺苷相对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腺苷在VLPO内参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睡眠剥夺对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连续96 h快速动眼相睡眠剥夺,以正常饲养组及大平台组为对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睡眠剥夺后大鼠额叶皮质、脑干、下丘脑等脑区GABA、GLU含量的变化。结果睡眠剥夺后大鼠各脑区脑组织GABA含量、GABA/GLU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GLU含量在脑干、下丘脑两脑区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伴有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及比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REM睡眠剥夺后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大鼠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 technique)对大鼠进行连续96h快速动眼相(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以正常饲养组及大平台组为对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睡眠剥夺后大鼠额叶皮质、脑干、下丘脑等脑区GABA、GLU含量的变化。结果:睡眠剥夺后大鼠各脑区脑组织GABA含量。GABA/GLU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GLU含量在脑干、下丘脑两脑区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睡眠剥夺导致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及比例的改变,是睡眠剥夺过程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针刺的抗抑郁机制. 方法 30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后两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大鼠抑郁模型,针刺组在模型基础上对大鼠进行相应的针刺治疗,以开场试验检测大鼠自主活动,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显著减少,海马谷氨酸(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针刺组大鼠所测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针刺可逆转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抗抑郁作用与其对海马内氨基酸类递质的调整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氧低温睡眠剥夺条件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用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CC组)、单纯睡眠剥夺组(SD_0组)、低氧低温环境下睡眠剥夺1d组(SD_1组)、睡眠剥夺4d组(SD_4组)、睡眠剥夺7d组(SD_7组)。分别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结果 (1)TNF-α水平:与CC组比较,SD_1组、SD_4组、SD_7组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SD_0组比较,SD_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_4组、SD_7组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低氧低温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呈现逐步升高趋势。(2)IL-6水平:与CC组比较,SD_1组、SD_4、SD_7组IL-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D_0组比较,SD_1组、SD_4组、SD_7组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低氧低温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IL-6水平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 (1)大鼠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与低氧低温睡眠剥夺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关。(2)低氧低温睡眠剥夺引起的血清TNF-α和IL-6的增高,短期可能对机体脑细胞具有应激性保护作用,而长期持续增高可能对神经元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 (chronic sleep deprivation, CSD)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s)模型大鼠冠状动脉狭窄进展程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SD组、CAS模型组及CAS合并CSD组,每组24只;通过12w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建立CAS动物模型;采用CSD对CAS模型大鼠实施12w干预,观察、分析4组大鼠焦虑行为、血清致炎因子和CAS斑块以及管腔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1)与CAS模型组比较,CAS合并CSD组跨格次数、直立次数及粪便粒数明显增多(P〈0.05);2)CAS合并CSD组IL-1B、IL-6水平明显高于CAS模型组(P〈0.05);3)CAS合并CSD组CAS斑块出现率(95.83±2.87)、冠状动脉狭窄程度(87.95±5.46)明显高于CAS模型组(83.33±2.64)、(75.42±5.11)(P〈0.05)。结论CSD可以通过提高大鼠焦虑状态、升高致炎因子水平,促进CAS斑块形成,从而加快冠状动脉狭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睡眠限制对幼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4只1月龄SD雄性鼠随机分为慢性睡眠限制组、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对慢性睡眠限制组幼鼠进行连续5d每天6h的睡眠限制,采用“温和处理法”;对睡眠剥夺组幼鼠进行连续5d每天6h的睡眠剥夺,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分别在睡眠干预前和干预第1、3、5天应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幼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水迷宫实验显示睡眠限制组、睡眠剥夺组幼鼠在睡眠干预的第3天、第5天,到达平台的平均潜伏期、探索路程较对照组延长(P<0.05),其中睡眠剥夺组在第5天的影响最显著(P<0.01);在睡眠干预的第5天,睡眠限制组、睡眠剥夺组幼鼠之间出现了差别,睡眠剥夺组幼鼠的潜伏期、探索路程较睡眠限制组延长(P<0.05);而在空间探测实验中,3组幼鼠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的百分比、穿环次数有显著差异:睡眠剥夺组较睡眠限制组减少(P<0.05),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睡眠限制组较对照组减少(P< 0.05).结论 连续5d、每天6h的慢性睡眠限制可减弱幼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但其影响程度小于同等时间的睡眠剥夺.  相似文献   

14.
应激状态下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晓莉  饶一武 《医学综述》2014,(13):2439-2440
目的观察急、慢性应激状态下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东风医院外科住院的31例手术创伤患者为急性应激组,在内分泌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1例为慢性应激组,同期在东风医院体检的无内分泌疾病的31例健康查体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8:00、16:00及24:00血清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水平。结果①急性应激组患者血清皮质醇、ACTH在不同时点间均升高,且高皮质醇与高ACTH发生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应激组患者血清皮质醇、ACTH在不同时点间均升高,且皮质醇与ACTH昼夜节律紊乱发生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慢性应激组与急性应激组患者比较,血清皮质醇(8:00、16:00)和ACTH(8:00、24:00)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相关性分析:血清皮质醇与ACTH在急、慢性应激组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急性应激组患者HPA分泌亢进,慢性应激组患者HPA分泌昼夜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对大鼠肝脏铁代谢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理.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180±1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睡眠剥夺组(SDG).CG大鼠正常饲养,SDG大鼠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模型.睡眠剥夺5d后,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肝组织铁离子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铁调素基因HAMP及IL-6、IL-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铁蛋白、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结果 与CG组相比,SDG大鼠血清铁离子降低(P<0.05),而肝脏内的铁离子浓度升高(P<0.01);SDG大鼠肝组织HAMP、IL-6和IL-1 mRNA表达量分别升高1.1、3.2和1.7倍(P值均小于0.01);SDG大鼠肝脏组织铁蛋白和pSTAT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睡眠剥夺可能通过IL-6-hepcidin轴导致大鼠机体铁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快眼动睡眠剥夺(麟D)抗抑郁机制中腺苷及其受体对海马蛋白激酶(PK)A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应激模型组(48只。经21d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蔗糖水消耗和强迫游泳实验测试后再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睡眠剥夺组、水环境对照组、Ns对照组、腺苷A1受体拮抗剂组、腺苷A2A受体拈抗剂组(每组8只),行72hREMSD,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海马PKA的表达)。结果:应激模型组蔗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海马CAI区PK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抑郁模型组海马CA3区PK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抑郁模型组比,睡眠剥夺组、腺苷A1受体拮抗剂组海马CA3区PKA水平升高(P〈0.01,P〈0.05),腺苷A2A受体拮抗剂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72hREMSD可以提高抑郁模型海马CA3区PKA的表达,在72hREMSD过程中腺苷A1受体的失活可使海马CA3区PKA的表达增加,而腺苷A2A受体失活则无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法制备50只抑郁症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抑郁组、氯丙咪嗪组(5mg/kg灌胃)、睡眠剥夺组(连续36 h全睡眠剥夺)、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各组干预28 d后利用旷场试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改变.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GDNF及Bcl-2表达.TUNEL法检测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比率.结果 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组进行药物及睡眠剥夺干预28 d后旷场试验水平评分、垂直运动评分与潜伏期分别为(75.6±7.3)分、(26.4±4.3)分、(1.1±0.2)s,与对照组(79.4±6.8)分、(28.6±5.7)分、(1.0±0.4)s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三组比较,水平运动评分和垂直运动评分升高(P<0.05),潜伏期降低(P<0.05).水迷宫实验显示联合组逃逸潜伏时间也呈逐渐缩短趋势.对照组和联合组的GDNF、Bcl-2表达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而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组凋亡比率最高,为(55±6)%,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联合组的(14±3)%和(19±4)%.结论 氯丙咪嗪联合睡眠剥夺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能力和抑制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海马CA3区GDNF、Bcl-2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总甙穴位贴敷抗睡眠剥夺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刺五加总甙(eleutherosides)穴位贴敷疗法的抗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作用。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 technique)对大鼠进行连续96h快速动眼相(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以自制刺五加总甙复方制剂于神阙穴处贴敷,观察其对模型动物外观疲劳程度及血乳酸(Lactic Acid,LA)、皮质醇(Cortisol Cor)、睾酮(Testosterone T)等血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刺五加总甙穴位贴敷组大鼠外观疲劳程度、睡眠剥夺所致血乳酸浓度升高及低睾酮状态均较对照组为轻(P<0.01),血皮质醇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刺五加总甙穴位贴敷可改善实验动物的疲劳状态,调节机体应激反应水平,具有对抗睡眠剥夺所致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