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苦参碱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制备苦参碱聚乳酸微球。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并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工艺,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的包封率,并用差热扫描分析法观察微球粒径分布。结果微球外观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在3μm左右,包封率在80%以上,最佳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结论以聚乳酸为囊材,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苦参碱聚乳酸微球。  相似文献   

2.
血竭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血竭聚乳酸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血竭聚乳酸O/W型缓释微球,考察了微球的粉粒学特征,并进行了体外溶出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血竭聚乳酸微球外形圆整,载药量为21.97%,包封率为55.76%,16 h体外累积释药量为76.71%。结论:血竭聚乳酸微球具有很好的缓释能力,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聚乳酸微球处方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择胰岛素作为蛋白质模型药物,以聚乳酸为载药聚合物,采用溶剂挥发法,对蛋白质的微球处方及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微球的成球情况、粒径、包封率、产率、含量为指标,首先应用正交设计分析筛选油相、乳化剂、乳化温度和溶剂挥发温度,然后应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法优化空白微球制备工艺;再根据空白微球的筛选结果,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两个重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应用理想函数优选产率、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的胰岛素聚乳酸微球?应用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微球水解前后的表面形态?应用显微计数法测定微球粒径及分布?结果:空白微球筛选结果表明以液体石蜡为油相,山梨醇酯肪酸酯-80为乳化剂,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乳化和溶剂挥发有利于微球的制备?均匀设计及逐步回归法筛选空白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决定粒径大小和微球产率的主要因素?载药微球筛选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10 kD的聚乳酸当其浓度为200~300 mg·ml-1时制备得到的微球包封率(达75%以上)、含量、产量都较高?胰岛素聚乳酸微球平均粒径为19-39μm,表面光滑,呈球状,在水解15d后表面出现孔隙,但球形骨架仍然完整?结论:采用一系列优选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新兴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因其优异的理化特性成为制备微球的合适囊材。通过综述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乳化—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相分离法等,对现有制备法的优缺点和放大生产的可能性进行讨论,以指导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聚乳酸(PLA),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包裹中药ST(荆芥内酯)的生物降解纳米粒,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因素对聚乳酸载药纳米粒性质的影响,优化了聚乳酸载药纳米粒制备的条件。粒径分布范围为170~300nm。  相似文献   

6.
磷酸川芎嗪星型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雅铃  张安强  王炼石 《中草药》2010,41(10):1627-1631
目的制备磷酸川芎嗪星型聚乳酸载药微球,研究制备工艺参数对载药微球的药物包封率的影响,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表征。方法以星型聚L-乳酸(sPLLA)为聚合物基材,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磷酸川芎嗪(LP)星型聚乳酸载药微球(sPLLA/LP),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研究sPLLA/LP的体外缓释特性,并用FT-IR和SEM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建立sPLLA/LP的药物包封率与制备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出优化工艺。LP与sPLLA结合良好,sPLLA/LP微球缓释7 d后,sPLLA出现部分降解。采用优化工艺所制备的sPLLA/LP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SEM分析与缓释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0~48h阶段的释药机制为药物扩散和聚合物降解协同作用;48~144 h阶段则主要为药物扩散释药。结论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的sPLLA/LP微球的药物包封率较高、体外释药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葛根素缓释微球的高分子材料并优选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葛根素缓释微球,以包封率、载药量及收率的综合加权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高分子材料,考察投药量、聚乳酸(PLA)用量和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对葛根素缓释微球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综合热分析(TGA)、差示扫描热分析(DSC)及X射线衍射法(XRD)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葛根素缓释微球最适高分子材料为PLA,最佳制备工艺为投药量37.5 mg,PLA用量80 mg,PVA质量分数0.5%。葛根素缓释微球表面光滑圆整,无黏连,平均粒径104.3μm,载药量(26.20±2.24)%,包封率(68.92±1.88)%,收率(83.97±2.55)%;TGA,DSC,XRD等证实制备成微球后葛根素与聚合物分子空间结构可能发生了物理形式的变化。结论: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葛根素缓释微球,工艺简单合理、操作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球形成的动态过程及其相关物理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复乳化法制备PLGA微球.应用Mastersizer 2000对粒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等进行测定,考察复乳浑浊度的变化及溶剂的蒸发速度。结果在乳化的最初2min内,乳滴的粒径随搅拌时间延长呈现线性急剧下降,比表面积迅速增加,粒径大小很快趋于均匀化,随后各物理参数保持稳定。溶剂的蒸发速度与聚乳酸(PLGA)的加入无关。结论乳滴的破碎是复乳化初期粒径急剧减小,比表面积迅速增加和粒子大小很快达均一的主要原因,溶剂的蒸发使分散相黏度增加,增大的Young-Laplace力阻止了乳滴的进一步破裂,从而使物理参数在此后维持较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 方法以自制的聚乳酸为载体,二氯甲烷与乙醇(体积比1:1)为油相,聚乙烯醇为乳化剂,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空白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甘草次酸聚乳酸微球. 结果 优选制备的甘草次酸聚乳酸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表面光滑,载药量为22.92%.体外释药结果 表明,Higuchi方程能较好地对其进行拟合. 结论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得甘草次酸聚乳酸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行为,以制备一种适合肝动脉栓塞的青蒿琥酯给药方式。以聚乳酸为材料,聚乙烯醇为乳化剂,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载药量、包封率、粒径为指标,对聚乳酸浓度、聚乙烯醇浓度、药载比、搅拌速度等进行单因素考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聚乳酸质量分数9.0%,聚乙烯醇质量分数0.9%,药载比1:2,搅拌速度1 000 r·min-1。并对最佳工艺进行了验证,微球粒径为(101.7±0.37)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0.8±0.84)%,(53.6±0.62)%。研究表明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灯盏花乙素缓释微球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能。方法:采用S/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灯盏花乙素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及收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法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投药量25 mg,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200 mg,聚乙烯醇质量分数1%,二氯甲烷-丙酮(1.7∶0.3),搅拌转速1 000 r·min-1。灯盏花乙素微球载药量(6.18±0.11)%,包封率(50.79±2.01)%,收率(91.18±2.19)%,释放30%药物所需时间不低于600 h,粒径(126.0±2.1)μm;表面圆整光滑,无黏连;微球内部含有大量灯盏花乙素晶体,灯盏花乙素在高分子材料中未改变其晶体结构。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制备灯盏花乙素缓释微球,优选的制备工艺简单合理,为灯盏花乙素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制备粒径均一度高的水飞蓟宾PLGA微球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快速膜乳化-溶剂萃取/挥发法,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形貌等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所得微球圆整度好,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634?.35)祄,径距为(13.326?.06),载药量为(14.84?.76)%,包封率为(56.16?.77)%。结论:快速膜乳化法可用于制备中药难溶性成分水飞蓟宾PLGA微球,且所制备的微球粒径均一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美芬乳酸-羟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提高可预测性。方法微球用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自变量为外相Span80浓度、内相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跨距和第1天微球释药百分数(F1d)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根据因变量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于较优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5个方程均采用二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选择的较佳工艺为Span80浓度1.5%、PLGA浓度175g.L-1、理论载药量6%,按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球形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跨距和F1d分别为4.37%,72.8%,64.1μm,1.36和8.93%,微球具有显著的体外缓释特性。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粒径均一的水飞蓟宾PLGA微球,并优选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快速膜乳化-溶剂萃取/挥发法制备水飞蓟宾PLGA微球,以平均粒径和径距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油相溶剂、膜孔径、过膜压力、油水相体积比4个影响因素,正交试验考察药辅比、PVA质量分数及油水相体积比对制备工艺的影响;考察水飞蓟宾PLGA微球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及形貌等理化性质。结果:SPG膜孔径2.8μm,过膜压力1.0 MPa,离心20 min,固化液为生理盐水;水飞蓟宾PLGA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辅比1∶4,PVA质量分数3%,油水相体积比1∶19。制备的微球圆整度好、表面光滑,平均粒径(2.634±0.35)μm,径距(13.326±3.06),载药量(14.84±0.76)%,包封率(56.16±3.77)%。结论:快速膜乳化法可用于制备中药难溶性成分水飞蓟宾PLGA微球,且制备的微球粒径均一可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国内开发睾丸酮微球长效注射剂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方法:以生物降解医用材料乳酸(LA)-乙醇酸(GA)共聚物(PLGA,LA-GA8∶2)为载体,用溶剂挥发-溶剂萃取法制备含睾丸酮的PLGA微球,并通过体外药物释放试验评价睾丸酮PLGA微球的药物缓释作用。结果:采用溶剂挥发-溶剂萃取法可得到收率、粒径大小和分布及含药量均满意的睾丸酮PLGA微球。结论:睾丸酮PLGA微球有望成为新的睾丸酮长效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以明胶-PLGA微球和壳聚糖/聚乙烯醇(PVA)凝胶为基础的氟尿嘧啶(5-Fu)复合微粒凝胶缓释系统。方法制备5-Fu明胶微球,采用O/O溶剂挥发法将微球包囊于PLGA内,考察复合微球的形态,粒径及体外释放。以冷冻-解冻循环法制备壳聚糖/PVA凝胶,将复合微球载入凝胶中,考察复合微粒凝胶系统的体外释放。结果复合微球外观圆整,包封率85%以上,增加PLGA浓度,降低明胶微球载药量可以减少体外突释量。对微球的体外释放曲线拟合结果表明,低载药量的微球释放符合零级释放方程,而载药量高的微球符合Higuchi方程。通过调节PLGA浓度可以控制释放速率。复合微粒凝胶系统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微球的突释量随壳聚糖含量增加而减少。结论5-Fu明胶-PLGA复合微球包封率高,具有缓释控释的作用,载入壳聚糖/PVA凝胶后,改善复合微球的突释行为,此复合微粒凝胶缓释系统有望用于胃肠道腹腔化疗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丹参素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能。方法:采用W/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丹参素钠-PLGA微球,以载药量、包封率及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对该微球进行表征。结果:选取内水相体积300μL,PLGA质量浓度125 g·L~(-1),二氯甲烷-丙酮(3∶7),外油相为液体石蜡200 m L,加入正己烷6 m L,0.25%司盘80为乳化剂,1 400 r·min~(-1)搅拌4 h。丹参素钠-PLGA微球平均载药量(20.71±1.42)%,平均包封率(63.27±1.70)%,平均收率(99.10±0.83)%,体外累积释放率达98%需要120 h。平均粒径(71.72±1.71)μm,表面圆整光滑,内部含有蜂窝状孔洞。部分药物可能以晶体状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结论:W/O/O型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丹参素钠-PLGA微球,优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合理,可为丹参素钠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速溶剂萃取法对苍耳子化学成分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快速提取苍耳子化学成分的加速溶剂萃取方法。方法正交优化加速溶剂萃取法的条件,GC—MS法快速测定苍耳子不同极性化学成分。结果最优条件为依次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为提取溶剂,每次提取6.00g样品,使用33mL的提取管,所需溶剂约为60mL;提取压力9MPa,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min.循环2次,提取1次。气质联用条件:岛津QP-2010GC—MS配备J&W公司DB—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样1μL,初始温度60℃,终止温度250℃;质谱扫描范围40~700m/z,扫描间隔0.5s,采用NIST和Wiley谱库对检测物进行串连检索。结论采用优化后的ASE结合GC—MS可快速分离检测出苍耳子中61种低极性成分,22种中等极性成分和34种高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ASI)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研究其体外释放性质及中和SARS活性。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ASI微球,以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微球的平均粒径,以BCA法及微量BCA法测定微球的蛋白含量及蛋白从微球的释放。用ELISA法考察从微球中释放出的ASI的活性。结果ASI微球粒径均匀,平均粒径为15.87 μm,蛋白包裹率为70.1%,载药量为6.3%,微球中包裹的ASI与原蛋白溶液相比活性不损失。结论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通过控制一定的因素,可以得到具有较高包封率的ASI微球。  相似文献   

20.
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方法:以聚乙烯醇为乳化剂,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混合液为油相,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20(S)-原人参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球收率、包封率、载药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处方工艺,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研究。结果:优选的处方工艺为O/W体积比1∶50,PVA质量分数0.5%,投药量20 mg。制备的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约1.16μm,收率35.58%,包封率41.76%,载药量19.61%。微球在前0.5 h内的释放量18.24%,至192 h时,累积释放量高达98.99%。结论:该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