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氏眼针疗法已经应用于临床30多年,且效果显著,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梳理"五轮八廓"学说的发展脉络,探讨彭氏眼针疗法的理论基础与"五轮八廓"学说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眼针疗法的理论来源进行分析,从而不断完善彭氏眼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彭氏眼针疗法已经应用于临床30多年,且效果显著,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梳理"五轮八廓"学说的发展脉络,探讨彭氏眼针疗法的理论基础与"五轮八廓"学说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眼针疗法的理论来源进行分析,从而不断完善彭氏眼针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眼针疗法治疗,取患侧的上、下焦区,眶外刺法,轻刮针柄,得气后留针30 min.对照组取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八邪;下肢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太冲、八风;面瘫取阳白、下关、颊车、地仓,平补平泻,留针30 min,15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孙丽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6):91-93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组和中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中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给予眼针疗法和中医辨证施护。结果:眼针疗法和中医辨证施护组有效率95%;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组有效率72.5%,两组护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6.
通过阐析五脏相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历史继承性、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与理论特点及五脏相关的模式与渠道,提出五脏相关学说是纯粹从医学角度来体现五行思想的核心--"五脏关联性"的应用性理论模型.从五行到五脏相关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换,而是在现念上的突破,在实质内容上的突破,是对中医五脏系统关联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医五脏免疫理论与免疫性不孕不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1):10-11
通过论述古代医著中免疫与五脏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中医学与免疫性不孕不育的关系,并提出中医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眼针疗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针疗法是以经络的共性即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与眼睛有密切联系为依据,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疗法。由于该疗法取穴都在眼球周围、眼眶边缘,并且须查球结膜上血管的形色变化而辨证取穴施治,因此称为眼针[1]。自1974年公布于世后,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临床和实...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内涵的分析及对常用中医理论数字化数据挖掘技术的对比,认为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数据挖掘技术可选择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常用数学方法,即粗糙集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中的粗糙集和关联规则不需先验知识,可以直接从数据中挖掘规则,有效处理不完整数据,符合五脏相关理论的特点和要求。以此建立五脏相关的数学模型,模拟中医专家的诊断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根据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将之归属于"振震"、"颤振"、"颤证"等范畴.其病位在筋,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复杂,肝风内动、筋脉失养是其基本病机,诸多医家多从脏腑探讨其病因病机,据此对其辨证论治.本文将从五脏浅谈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相似文献
11.
五脏生理特性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辨析脏腑生理功能与生理特性含义的基础上,从本脏之气、五脏苦欲、五脏所恶、气机升降等,探析五脏生理特性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五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治则用药的影响。指出五脏不同的生理特性,决定着其不同的病机特点,临证遣方组药须考虑五脏各自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2.
老年男性尘肺患者的五脏相音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尘肺时声音的改变以证明《黄帝内经》五脏相音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相符性。方法:利用二十五音分析仪,采用对健康男性相同的检测方法,检测明确诊断为尘肺0、Ⅰ和Ⅱ期的老年男性患者。结果:尘肺0期的患者与健康老年男性相比,无明显声音频率改变,而Ⅰ和Ⅱ期的患者,均有发音偏向于商音为多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传统中医理念,商音对应于肺脏,健康老年男性的检测提示应当以对应于肾脏的羽音增多,可患有尘肺,肺部有病态表现后,且这种改变对应于肺部X线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价廉、有效等特点,在疾病防治、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按摩推拿、穴位敷贴(注射)、拔罐、耳穴压豆等,已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科.中医外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基于中医外治技术人才既需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更需娴熟的操作技能的特点,探讨中医外治人才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慢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具体方法:拇指重揉肩髃、肩井、肩贞、肩三俞(肩中俞、肩外俞、肩内俞)及阿是穴,约15 min;用揉捻法和按摩肩关节周围肩胛部和上臂,约15 min;对患肢做被动上举、外展、外旋、内收等动作,6~8次,约10 min。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和身痛逐瘀汤加味内服治疗。针刺治疗取穴为患侧的肩髎、肩髃、肩贞、肩前、阿是穴、膈俞和内关,具体操作为穴位常规消毒,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以上腧穴,深度0.8~1.5寸,在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为30 min,期间运针3次,每次3 min,每周进行5次针刺治疗。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杜仲12 g,补骨脂12 g,桑寄生10 g,川芎12 g,桃仁9 g,红花9 g,秦艽10 g,羌活10 g,没药6 g,当归9 g,五灵脂6 g,香附6 g,木香9 g,牛膝9 g,地龙12 g,甘草9 g。每日1剂,常规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5-HT和IL-1β水平,比较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onstant and Murley score,CMS)、Mc 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MS评分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级指数(the pain rating index,PRI)、现在疼痛状况(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71%,明显优于对照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5-HT和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期肩周炎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中5-HT和IL-1β水平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肾虚为本,痰浊瘀阻胞宫所致的疾病,临床选用中药、针灸、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以补肾调经、健脾化痰,调整阴阳紊乱状态,清除病理产物.并通过饮食控制、科学运动、心理疏导等达到减轻体质量、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改善内分泌基础,恢复健康和生育能力.综合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情志心理疗法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做了简要阐述及分析,为今后运用中医心理的情志疗法做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治疗的关键和难点是疼痛的治疗。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及文献报道,在中医药治疗EMs的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医综合疗法在缓解EMs盆腔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加强对有效中医药疗法的机制研究,突出中医优势,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努力形成较规范的诊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治疗的关键和难点是疼痛的治疗。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及文献报道,在中医药治疗EMs的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医综合疗法在缓解EMs盆腔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加强对有效中医药疗法的机制研究,突出中医优势,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努力形成较规范的诊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脏腑理论、经络理论为从内脏、经络、气血调理、治疗腰痛(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但和经络循行、经筋解利有更直接的关系。在腰痛病的诊断中,经络理论接近局部的定位,脏腑理论是总体的定性。因此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在脏腑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经络辨证,或以经络经筋为辨证基础,参考脏腑辨证,使之更接近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常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335-33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辨证分型等几个方面叙述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