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VAP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2h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对照组在有可视分泌物时才吸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口咽部分泌物吸引量、VAP发生情况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发生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咽部分泌物吸引量、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可以提高吸引效果,减少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集束化干预措施对ICU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5-06入住我院ICU的机械通气患者89例作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干预措施。将2012-06-2013-12未实行集束化干预措施的机械通气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逐项填写统计表。观察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病率及病死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11.4±2.2)d vs.(16.3±3.1)d,(12.5±4.4)d vs.(17.8±5.2)d,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VAP发生率14.6%(13/89),VAP病死率30.8%(4/13),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36.8%(39/106),VAP病死率为43.6%(17/39)。干预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VAP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时机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机械通气的1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每12 h 1次的常规口腔护理,A组患者实施8 h 1次的口腔护理,B组患者行5 h 1次的口腔护理。观察3组患者干预后早期、延期及总VAP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VAP发生时间、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分析3者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A组与B组患者的早期VAP发生率、延期VAP发生率及总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与B组患者之间的以上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与B组患者的VAP发生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VAP发生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B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以上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口腔护理时机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效果不同,能够缩短口腔护理周期时间,显著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效果,5 h 1次的口腔护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效果影响最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救治时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相互转换时血气监测的意义.方法 入住ICU病房的危重COPD患者首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然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病情情况,及时转换为有创正压通气(IPPV)为A组,维持NPPV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 A组病死率为13.3%,B组病死率为100%,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VAP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危重肺心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及病情准确把握从无创到有创或有创到无创的转换时机,灵活选用NPPV和IPPV,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匡碧芬  赵先美 《当代护士》2016,(12):180-18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ICU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QCC活动于7月开始启动,按时间顺序1~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的患者为对照组,7~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未实施QCC活动,观察组实施QCC活动。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ICU预防VAP的应用可以增进护士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品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序贯机械通气三种切换时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A、B、C三组,其切换时点分别为改良GCS评分达到15分并稳定2 h、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成功,比较三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以及再插管率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病死率和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再插管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GCS评分能有效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体状态和整体病情变化,减少有创通气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镇静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就诊的9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按常规ICU护理,实验组采用集束化镇静护理,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及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镇静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够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 ICU 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护理1周后分别取患儿口腔及痰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及痰液病原菌阳性率、VAP 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 ICU 行机械通气患儿 VAP 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患儿入住 ICU 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不同护理时机对气管插管患者早发性呼吸机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本院ICU收治的150例气管插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3组:A组于气管插管后6 h(含6 h)行首次口腔护理,B组于气管插管后6~12 h(含12 h)内行口腔护理,C组于气管插管后12~24 h内行口腔护理。比较各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病原菌阳性检出率、VAP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A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病原菌阳性检出率、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且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延长,患者病原菌检出率及VAP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C组(P0.05),且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尽管3组在死亡率方面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但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延迟,患者死亡率逐渐升高。结论在气管插管后6 h内对患者实施首次口腔护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沈丽芬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24-1726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2h翻身前行口咽部吸引,对照组在有可视分泌物时才吸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口咽部分泌物吸引量、VAP发生情况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发生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口咽部分泌物吸引量、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行口咽部吸引,可以提高吸引效果,减少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医、中医、康复、营养、心理"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用于防治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选择某院1359例ICU机械通气患者1359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97例、干预组762例),对照组按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实施诊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五位一体"模式即"西医、中医、康复、营养、心理"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VAP发生时间、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住院费用、VAP相关病死率。结果干预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VAP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在ICU留治时间、住院费用、VAP相关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西医、中医、康复、营养、心理"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在ICU留治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VAP相关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和集束化干预护理(治疗组)机械通气病人时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结果]治疗组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的实施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机械通病人VAP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10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取床头抬高30°~ 45°的预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使呼吸机管路冷凝液不能积存在延长管内并倒流入气道.28 d内观察并记录总体VAP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冷凝液倒流情况、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动态变化、粗病死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误拔管风险.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VAP发病率(16.36%vs.34.55%),机械通气时间(5.86±2.66)d vs.(11.24±3.80)d,ICU住院时间(13.60±4.83) dvs.(19.58±5.27)d,冷凝液倒流情况(3.64%vs.49.09%),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VAP患者的CPIS评分较对照组中VAP患者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粗病死率(21.82%)较对照组(27.27%)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误拔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持呼吸机管路低位可降低VAP发生率,一定程度改善预后,误拔管风险机率较常规方法无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镇静程度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5例有创械通气治疗大于48小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镇静方法分为间断镇静组(192例)和持续镇静组(213例),根据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将持续镇静患者分为浅镇静组(SAS评分2~3级)和深镇静组(SAS评分4~5级)。每组均给予芬太尼持续镇痛,异丙酚或咪达唑仑镇静,比较各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间断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持续镇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持续浅镇静组相比,持续深镇静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持续深镇静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增高(均P0.05),住院病死率,谵妄及意外拔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过程中应用间断镇静与持续镇静都是可行的,但持续浅镇静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建立人工气道重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于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7例重症产妇,随机将重症产妇分为对照组42例和集束化组45例,对照组重症产妇采用常规护理,集束化组重症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脱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情况。结果: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意外脱管发生率、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死亡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意外脱管发生率、VAP发生率,减少产妇治疗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317-2319
目的探讨ICU行呼吸机治疗患者实施集束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行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率、呼吸频率、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行呼吸机治疗患者实施集束护理可有效预防VAP发生,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48 h的老年患者99例,按制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包括抬高床头、每日唤醒计划、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另选2010年1—12月在我院ICU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48 h的老年患者98例为对照组,按ICU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的时间和病死率等。结果集束化组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病死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预防和降低老年患者VAP的发生,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4R 危机管理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 ICU 收治的12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患者入组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56例以及观察组(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64例。对照组给予 ICU 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4R 危机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管理质量、VAP 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VAP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4R 危机管理能有效提高 ICU 患者护理质量,降低 ICU 机械通气患者 VAP 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患者入住 ICU 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撤机的不同方法。方法选择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同时合并急性左心衰竭需要有创呼吸机通气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研究A组采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研究B组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成功后接有创-无创序贯撤机方法。观察两组有创通气时间、48小时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病死率、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有创通气时间、48小时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住ICU时间和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在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研究B组延长(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与采用SBT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相比并未获益,且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