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标准大骨瓣组24例,其中死亡6例(25%),重残/植物生存9例(37.5%)和中残/良好8例(33.3%)。常规骨瓣组30例,其中死亡13例(43.3%),重残/植物生存13例(4313%),和中残/良好5例(16.7%),两组中残使好率、病死率相差显著(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常规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在基层医院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体温控制在33.35℃,持续3—10d,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血气、血电解质等,防治并发症,并于伤后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伤后3个月依据GOS评定疗效:恢复良好6例(40.0%),中度残疾3例(20.0%),重度残疾1例(6.7%),持续性植物生存1例(6.7%),死亡4例(26.7%)。肺部感染4例(26.7%),消化道出血4例(26.7%),肾功能不全5例(33.3%),褥疮2例(13.3%)。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应当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规范化使用胰岛素治疗,判断其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7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同期分为胰岛素+常规综合治疗(52例)和常规综合治疗(45例)两组进行对照研究。胰岛素治疗组入院后(或开颅术后)即按年龄分段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20-39岁,4U,每8h一次;40-59岁,4U.每6h一次;〉60岁,6U.每6h一次。静脉补糖按葡萄糖与胰岛素之比为3-4g:1U的比例加入胰岛素。根据动态血糖测定结果增加或减少胰岛素用量。对照组除未使用胰岛素外,其他治疗同胰岛素治疗组。结果.(1)对照组伤后3h内,1,3,5,7d不同GCS评分组血糖测定值比较,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越高(P〈0.01)。(2)治疗组恢复良好率(48.1%)明显高于对照组(20%)(P〈0.01);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规范化使用胰岛素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合并大面积脑梗塞的病因,寻找有效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参照GOS标准,16例患者出院时4例死亡(25.0%),植物生存3例(18.8%),重残3例(18.8%),轻残4例(25.0%),良好2例(1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脑血管痉挛、颅内压增高、术中持续低血压、血管损伤等因素是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高危因素,需密切观察病情,妥善处理,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金文晓 《现代保健》2009,(29):88-89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24个月,采用GOS标准评估:良好23例(41.0%),中残10例(17.7%),重残7例(12.5%),植物生存1例(2%),死亡15例(26.8%)。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彻底,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能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及顸后状况。结果3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87例(57.01%),中残23例(7.01%),重残10例(3.05%),植物生存状态5例(1.52%),死亡103例(31.40%)。结论在处理重型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王镇 《现代保健》2013,(16):125-127
目的:探讨幕上适时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幕上适时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7例(73.91%),中残3例(13.04%),重残2例(8.7%),植物生存1例(4.35%),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血肿的情况、术中脑膨出的程度,采取适时去骨瓣减压也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对32例经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存活21例(65.6%),治愈6例(18.7%),中残9例(28.1%),重残5例(15.6%),植物状态1例(3.2%),死亡11例,病死率34.4%。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的有效方法,充分减压,保护脑组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天幕切开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生存51例(91.1%),其中良好26例(46.4%),中残17例(30.4%),重残8例(14.0%);死亡5例(8.9%)。结论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TNF-α、IL-6及NSE水平.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颅脑损伤患者TNF-α(3.9±1.1ng/L)、IL-6(189.8±42.6ng/L)及NSE(28.7±8.5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7±0.3ng/L,68.5±22.7ng/L,8.1±4.2.g/L),P〈0.01,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NF-α、IL-6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与TNF-α及IL-6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P〈0.01)和0.88(P〈0.01)。结论TNF-α、IL-6及NSE在急性颅脑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病程早期检测TNF-α、IL-6及NSE水平有助于中、重型颅脑损伤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标;住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评定病人恢复情况。结果伤后半年随访,26例(46.4%)预后良好,中残10例(17.9%),重残7例(12.5%),植物生存2例(3.6%),死亡11例(19.6%)。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减压充分,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联合减压术(54例)与常规骨瓣开颅术(54例)治疗,术后2组均经常规治疗。随访1~36(8±1.2)个月。比较2组患者颅内压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减压治疗组有效率为81.5%(44/54),其中恢复良好、中残30例(55.5%),重残14例(25.9%),死亡10例(18.5%);常规骨瓣开颅组有效率为37.0%(20/54),其中恢复良好、中残9例(16.7%),重残11例(20.3%),死亡34例(63.0%)。2组颅内压变化、有效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脑膨出、切口疝、切口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痢及术后枕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减压术治疗重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GCS评分。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GCS评分提高7±3分。对照组GCS评分提高4±3分,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33.8%,中残11.8%,重残17.6%,植物生存状态8.8%;死亡19例,占27.9%。死亡原因:脑干呼吸循环功能衰竭7例,脑疝合并严重失血性休克4例,失血性休克后DIC3例,术后非中枢性呼吸衰竭2例,长期昏迷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损伤病情重笃复杂,及早明确诊断、及时明确损伤的主次部位、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合理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自1998年5月-2004年3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8分)患者180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6例(20.0%),其中因出血死亡10例(27.8%)。我们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早期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5d短程疗法对Hp相关性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DU)治疗效果。方法85例Hp阳性的活动期DU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5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饭前1h服用,共5d;B组(40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400mg,每日2次,饭前1h服用,共2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5-6周及1年各做1次电子胃镜检查,并取活组织做快速尿素酶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检查Hp。结果A、B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11%(41/45)、92.50%(37/40),P〉0.05;DU治愈率为88.89%(40/45)、90.00%(36/40),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11.11%(5/45)、10.00%(4/40)。P〉0.05。Hp是否根除的治愈率分别为89.74%(70/78)、57.14%(4/7),P〈0.001;1年后DU复发率分别为10.26%(8/78)、42.86%(3/7),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5d短程疗法治疗Hp相关性DU是一种短程、安全、高效、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根除Hp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就诊的32例重度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预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价。结果死亡7例(21.9%),植物生存2例(6.2%),重残5例(15.6%),中残6例(18.8%),良好12例(37.5%)。结论对于适宜的病例,双侧开颅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之一,早期采用,可以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空肠置管与鼻胃置管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状态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并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进行常规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鼻空肠置管组)60例及鼻胃置管肠内营养(鼻胃置管组)60例,实施鼻胃置管及鼻空肠置管后,使用肠内营养要素膳和/或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在肠功能存在条件下48h内开始肠内营养,比较两组各项营养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11(APACHElI)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早期肠内营养,营养指标均有改善,入院第14、28天,鼻空肠置管组患者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上升幅度均明显高于鼻胃置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空肠置管组患者腹泻、腹胀、呕吐、胃内容物潴留及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胃置管组[5.0%(3/60)比18.3%(11/60)、10.0%(6/60)比21.7%(13/60)、5.0%(3/60)比21.7%(13/60)、15.0%(9/60)比16.7%(10/60)、11.7%(7/60)比48.3%(29/60)、8.3%(5/60)比21.7%(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鼻空肠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鼻胃置管组[16.7%(10/60)比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空肠置管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鼻胃置管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后亚低温状态下临床肠内营养实施是可行的、合理的,与鼻胃置管比较,能明显减少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较早地达到目标营养治疗量,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和硬脑膜“十”字错开切开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参考Yasargil入路及国外常用颅脑创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皮瓣切习、骨窗的位置、大小和硬脑膜“十”字错开切开方法进行研究,治疗重型颅脑损伤92例。结果本组存活66例(71.7%),死亡26例(28.3%)。伤后6个月临床随诊,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恢复良好者44例(47.8%);中残者10例(10.9%);重残者6例(6.5%);植物生存者6例(6.5%)。术后急性脑膨出、外伤性癫疴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开颅术。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和硬脑膜“十”字错开切开法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该方法既简单又安全,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总结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病因治疗。并予以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治疗良好14例(43-75%)。中残6例(18.75%),重残2例(6.25%),死亡10例(31.25%)。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及时使用机械通气、亚低温疗法,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该病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