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1例甲、戊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型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甲型(54例)或戊型(36例)肝炎病毒感染的急性肝炎相比,其临床症状、体征、ALT无显著差异,但AST、SB却显著升高,ALT/AST及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却显著低下和延长. 相似文献
2.
3.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5)
由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戚中田教授主编的《戊型肝炎病毒与戊型肝炎》一书已正式出版。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戊型肝炎及其病原体—戊型肝炎病毒的活性合成与修饰,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戊型肝炎的治疗,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与预防和戊型肝炎的研究展望。全书共分七章,约18万余字,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医学参考书。可供临床有关科室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及从事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和基础医学工作的科研与教学人员参考。本书为大32开,定价17元。欢迎来电来函定购。联系人:孙如美,谢正阳;邮编:300433;电话:(021)25070268联系地址:上… 相似文献
4.
戊型肝炎(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以肠道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也是继甲型肝炎外另一种经肠道传播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肝炎.HE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经水传播和食物传播,经水传播主要引起戊型肝炎的大流行和爆发性流行,而经食物传播则主要引起散发性感染[1].此外,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中也发现了HEV感染,在动物中检测到的HEV基因型与当地人群患者中分离的HEV有相同的基因型,因此,Clayson等提出HE应归属于人畜共患病[2].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他人研究动物戊型肝炎基因型的地理分布特点,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亚型戊型戊型肝炎病毒(HEV)重组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对HEV抗原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HEV抗原用于戊型肝炎的免疫诊断。方法:用已知序列的HEV基因工程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已知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结果:6种不同抗原对30份正常献血者血清无抗原性,对17份急性戊型肝炎病人血清和5份实验感染动物血清均呈阳性反应,但血清抗体滴度的高低与所有抗原的基础型有关,尤其是受到该抗原第76位氨基酸变化的影响。结论:多基因型HEV抗原混合物是HEV免疫诊断的最佳抗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不同HBV基因型患者乙型肝炎的严重程度。方法:运用sanger测序法对HBV RT区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分别对100例HBV无症状携带者和17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HBV基因型以B和C型为主,其中C型主要诱发HBV患者发生肝硬化(占60%),导致老年患者发生HCC(51%),而B型主要导致年轻的肝炎患者发生HCC(占80%)。结论:HBV基因C型与重症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导致老年患者患HCC;而B型则更易导致年轻患者患HCC。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本文作者对1177例肝炎患者作了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的调查,并将其中82例抗- HEV阳性者与甲、乙、丙、丁、庚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血清学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郭燕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近年来被证实的一种致人类肝炎病毒,个文总结1997年1月~19‘旧年8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203例各型肝炎患者做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IgG)检测,并同时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临床资料,以了解肝炎患者成肝病毒感染及与乙肝病毒重叠感染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l检测对象:203例肝炎患者中男163例,女40例,年龄2~65岁。急性肝炎148例,慢性肝炎轻度11例,中度9例,重度5例;肝炎肝硬化活动期22例,慢性重型肝炎8例。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的标准。l‘2检测… 相似文献
9.
甲,戊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与甲型及戊型肝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41例经血清学确诊的甲、戊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与同期随机抽样的40例单纯甲型肝炎及45例单纯戊型肝炎比较发现:混合感染起病酷似甲肝,较戊肝急骤,其临床症状及体片与甲肝及戊肝大体相同,但其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高于甲、戊肝,且血清丙氨酸转氨要主SB恢复正常时间也显著长于二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B、C 基因型与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并根据基因分型结果进行分组,比较 B、C基因型患者的临床表现、HBeAg 定性、HBV-DNA 定量、ALT 及 AST 结果。结果:172例患者的乙肝病毒型分别为 B 型94例(54.7%)、C 型69例(40.1%)、D 型3例(1.7%)、未分型6例(3.5%);C 型在 LC 组、HCC组中的比例与 CH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型的 HBeAg 阳性率高于 B 型(P﹤0.05);B、C型两组的 ALT、AST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基因型间 HBV-DNA 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地区 HBV 感染以 B、C 基因型为主,以 B 型居高;C 基因型肝功能损害更严重,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更大,感染不同 HBV 基因型与 HBV-DNA 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型、戊型和甲戊型合并感染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代谢指标方面的异同。方法采取方法分析对17例甲戊型肝炎、15例甲型肝炎、10例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甲、戊肝炎病毒合并与单纯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蛋白质代埋头显著我显著性差异。;但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戊型为肝较甲型、甲戊型肝炎的肝损害严重,易引起胆汁淤滞 相似文献
12.
13.
戊型肝炎与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两种嗜肝病毒在同一宿主体内相互作用。方法 对戊型肝炎及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各3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较戊型肝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胆红素,ALT恢复天数延长。结论重叠感染可使戊型肝炎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改变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研究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型及HEV开放读码框架3(ORF3)基因序列的准种特点。方法 应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ested-PCR)扩增HEV开放读码框架2(ORF2)的部分序列,选取其中25份进行测序,用Clustal X和Mega软件比较武汉地区HEV序列与4个HEV主要代表株序列;并扩增其中2份HEV开放读码框架3(ORF3)的全部序列,克隆入pMD18-TVector,其中1例挑选30个克隆进行DNA测序。结果 25例HEV-ORF2核苷酸同源性为82.61%~98.55%,与Ⅰ型(缅甸株)、Ⅱ型(墨西哥株)、Ⅲ型(美国株)、Ⅳ型(中国/台湾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6.52%~81.74%、70.43%~73.04%、76.52%~81.16%和84.35%~88.70%。来源于同一患者ORF3区全基因组不同克隆之间的碱基序列同源性为97.97%~99.71%,与Ⅳ型(中国/台湾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9.86%~99.71%。ORF3区可检出点突变、缺失突变、短序列的插入突变。结论 武汉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以HEV Ⅳ型感染为主。多克隆测序结果提示患者体内HEV呈现准种群共存,HEV-ORF3C末端第2个富含脯氨酸区多有点突变,点突变不影响脯氨酸表达,这些变异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研究分析河南省南阳地区散发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毒株的基因型。方法 在对目标人群的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采集到的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对其中抗体为阳性的戊型肝炎病例,通过巢式PCR(nested RT-PCR)方法,扩增基因组ORF2区域150 bp的片段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采集到的1 100份血清样品中有295份血清戊肝抗体阳性,阳性率26.8%。男女戊肝患病比为1.86︰1,戊肝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80.3%的患者集中在35岁及以上的年龄组。HEV RNA检测表明128份血清阳性,阳性率43.4%,病毒序列在分型上属于基因4型,与中国西安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结论 南阳地区的戊肝以散发为主,基因4型是该地区的优势基因型。本地区戊肝的亲缘关系与中国西安株最近,推断两地毒株可能来源于戊肝病毒的同一种系。
相似文献20.
通用性引物RT-nPCR扩增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筛选戊型肝炎病毒(HEV)通用性引物,用于不同基因型HEV基因组的逆转录一巢式聚合酶链扩增(RT-nPCR)。方法:在HEV序列保守区设计和合成A、B、C、D4组引物,用于扩增已知基因型的HEV参考株和HEVIgM阳性的临床标本.探讨扩增区域最小自由能与RT-nPCR扩增效率的关系。结果:4组引物均可扩增出不同基因型HEV基因片段.但得到的PCR滴度有差异,D组引物所得滴度最高,B组最低;54份临床标本的PCR阳性率也以D组最高、B组最低。D组引物扩增区段的RNA模板最小自由能的绝对值最低,B组的最高,与PCR扩增效率相关。结论:在HEV基因组第6296~6603核苷酸之间设计的D组通用性引物可扩增不同基因型HEV以及临床标本,扩增效率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