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豚鼠模型鼻腔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鼻相关淋巴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该模型中是否存在Th2/Th17细胞因子失衡。方法:建立AR豚鼠模型,收集鼻腔灌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灌洗液中IL-17和IL-4,分离鼻相关淋巴组织,通过RT-PCR半定量检测IL-23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模型组和对照组间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AR模型组鼻腔灌洗液IL-17水平为[(4.98±1.54) pg/ml],比对照组[(12.68±3.32) p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P=0.006)。鼻相关淋巴组织中IL-23 mRNA的表达水平与IL-17的表达相似;而鼻腔灌洗液中IL-4的表达水平正好相反,与对照组 [(6.60±1.36) pg/ml]比较,模型组IL-4的表达水平[(31.20±4.25) p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P=0.001)。结论: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IL-23在AR动物模型中表达降低,而Th2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从而推测在AR中可能存在Th2/Th17细胞因子网络失衡,这种Th2/Th17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可能对变应性炎症的发生起到关键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炎灵丸对变应性鼻炎外邪犯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变应性鼻炎外邪犯肺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例。两组均予布地奈德比喷雾剂、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炎灵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质-4、干扰素-γ)的变化,主要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积分、主要症状减轻时间及消失时间、生活质量,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质-4、干扰素-γ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而干扰素-γ/白细胞介质-4比值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质-4、干扰素-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扰素-γ/白细胞介质-4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鼻痒、喷嚏主要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主要症状减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鼻塞、鼻痒、喷嚏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流涕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个维度评分(鼻部症状、非鼻眼症状、眼部症状、活动、睡眠、相关行为、情感)及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活动及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1.9%,观察组有效率为9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07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鼻炎灵丸治疗变应性鼻炎外邪犯肺证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可能与改善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及IL-4、IFN-γ的影响,为经腧穴处皮肤给药刺激经络系统达到调节免疫,治疗变应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在农历三伏天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穴位敷贴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体检者血清IgE、IL-4和IFN-γ。结果治疗前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及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血清IFN-γ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疗程穴位敷贴治疗后,患者血清总Ig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IL-4和IFN-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可降低血清IgE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血清总IgE和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变化 ,我们进行了临床对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变应性鼻炎患者 45例 ,男 2 9例 ,女 1 6例 ,年龄 2 3~ 44岁 ,病程 1~ 1 8年不等。对照组选健康者 45例 ,男 32例 ,女 1 3例 ,年龄 2 0~ 56岁 ,家族与个人均无过敏史。1 2 检测方法血清总IgE测定 :用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抗人IgE单抗IRMA双抗夹心试剂盆。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测定 :采集鼻分泌物涂片 ,经瑞氏染色镜检嗜酸性粒细胞。2 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6.
克鼻敏对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及IgE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临床五官科常见多发病,又是一种难治的病症。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克鼻敏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肺肾两虚、风阻鼻窍证收到良好效果[1]。为深入研究其治疗机理,我们进行了临床证型和血清IgE含量的研究。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临床选择96例病人,其中男55例,女41例;有遗传和家族史的40人,占417%;明确有过敏原的:毛絮13人,尘土18人,螨虫15人,春花粉32人,秋蒿18人,霉菌12人,冷空气20人,烟酒2人,油漆8人,蜂蜜2人;常年性38人,季节性58人,其中秋季多发的45人,春季35人,冬季20人,夏季4人;年龄81~71岁,20~50岁占8125%,克鼻敏组平均(… 相似文献
7.
血清IL-2、IL-4及IgE的测定在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相关性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2、IL-4、IgE在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哮喘)、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哮喘组、过敏性鼻炎组、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合并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2、IL-4、IgE。结果变应性鼻炎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组和哮喘组的病人血清中IL-4和IgE呈高水平,IL-2呈低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组最为突出,其中IgE与哮喘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IL-2的水平与变应性鼻炎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IL-4的水平也最高,但三组分别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病人血清中IL-4、IgE呈高水平,IL-2呈低水平,说明存在Th1/Th2失衡现象,提示变应性鼻炎的免疫调节失衡是发展为哮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鼻舒滴丸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豚鼠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和IgE调节的影响,分析鼻舒滴丸抗AR的作用机制.方法用2,4-二异氰酸甲苯酯(TDI)致敏建立实验豚鼠AR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IgE和IL4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血清IL-12含量.结果鼻舒滴丸可显著降低AR模型豚鼠血清IgE和IL-4的水平,明显增加CD4/CD8的比值和IL-12的水平.结论鼻舒滴丸可通过降低AR模型豚鼠血清IgE和IL-4的水平,增加CD4/CD8的比值和IL-12的水平来发挥抗AR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曹火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1)
通过比较29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4例可疑变应性鼻炎和16例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及鼻分泌物总IgE的检测结果,并与12例鼻部健康者进行了对照。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总IgE均值及升高例数显著高于可疑变应性鼻炎(P<0.01;P<0.05)和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P<0.01;P<0.05),其血清总IgE均值与可疑变应性鼻炎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于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P<0.05),其血清总IgE水平上升例数与可疑变应性鼻炎及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鼻分泌物总IgE检测对于不伴哮喘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价值远比血清总IgE为大,并建议若易分泌物总IgE大于3iu/ml,则考虑为鼻变态反应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螺旋藻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γ)和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口服螺旋藻治疗,观察其行为学差异;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中IL-4和IFN-γ进行检测.结果:行为学得分,阳性对照组(7.8±1.03)明显高于实验组(1.6±1.35)和正常对照组(0),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鼻黏膜炎性反应明显轻于阳性对照组,实验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IL-4水平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螺旋藻通过调节IFN-γ和IL-4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络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的调节作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机制。方法9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和布地奈德组各46例,另选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血清IFN-γ、IL-4的含量。结果孟鲁司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的临床症状如鼻塞、鼻痒、流涕、喷嚏和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孟鲁司特组改善明显优于布地奈德组(P〈0.05)。孟鲁司特组、布地奈德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血清中IL-4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IFN-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孟鲁司特组的IL-4、IFN-γ、IFN-γ/IL-4比值更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布地奈德,可能与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AR)是IgE介导的,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发病的重要免疫学基础是Th1与Th2细胞之间的失衡,主要表现为Th2细胞优势。文章就AR的Th1与Th2失衡机理,相关细胞因子与血清IgE水平的相关性,中药治疗AR前后血清IgE、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药物治疗的免疫学机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气道内T-bet基因转染对哮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Th1/Th2平衡65380;T-bet及GATA-3 mRNA表达的影响65377; 【方法】 将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65380;哮喘模型组(B组)65380;空质粒干预组(C组) 和T-bet质粒干预组(D组)65377;卵白蛋白(OVA) 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滴鼻造模65377;空质粒组和T-bet质粒干预组OVA激发24 h前,分别经鼻滴入50 μg空质粒65380;重组T-bet质粒,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65377;最后一次滴鼻激发48 h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实验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的Th1/Th2, 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T-bet及GATA-3mRNA表达65377; 【结果】 哮喘小鼠气道转染pcDNA3-T-bet质粒后:①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脾脏Th1百分率较哮喘模型组显著升高[(2.29 ± 1.55)% vs. (1.93 ± 1.14)%,P﹤0.05],Th2百分率显著降低[(0.93 ± 0.64)% vs. (1.63 ± 0.59)%];②RT-PCR检测发现脾脏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0.53 ± 0.027 vs. 0.28 ± 0.035,P﹤0.05), GATA-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24 ± 0.022 vs. 0.58 ± 0.038,P﹤0.05)65377;而pcDNA3空质粒干预后与哮喘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65377;【结论】 气道内转导pcDNA3-T-bet质粒后,可显著上调哮喘小鼠体内T-betmRNA表达,下调GATA-3 mRNA表达,有效改善哮喘小鼠体内Th1/Th2比例失衡,从而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为哮喘的T-bet基因治疗提供依据65377;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AR)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既往认为AR是由Th1/Th2型细胞因子的不平衡引发的。然而,目前研究发现还有其他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了AR的发生、发展,因而Th1/Th2的细胞模式现已经扩展为Th1/Th2/Th17/Treg细胞模式。该文复习既往研究文献,锁定与AR密切相关的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系统,对该系统在AR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进行综述。扩展后的Th1/Th2/Th17/Treg细胞模式更有助于对疾病的理解,将推动AR的发病原因探讨、药物的干扰机制阐释以及相关靶点新药开发等研究工作,为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变应性鼻炎Th1/Th2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变应性鼻炎(AR)的发生发展与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AR的疗效与调整患者免疫反应失衡有关。综述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客观评价中药治疗后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期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医学综述》2015,(17)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将36只雌性C57BL/6小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小剂量LEF防治组及EAE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构建EAE模型。从造模前3 d开始起EAE对照组及大、小剂量LEF防治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LEF 8 mg/(kg·d)、2 mg/(kg·d)灌胃,连续10 d。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其比值变化。结果与EAE对照组相比,LEF各防治组小鼠临床症状较轻,且外周血中IL-4、IL-4/INF-γ值增高(P<0.01),INF-γ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与小剂量相比大剂量降低更明显。结论 LEF对EAE具有防治作用,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其防治作用可能与调节Th1/Th2比例平衡,Th0分化向Th1漂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过敏性鼻炎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变,且观察组改变更为显著,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且可以调节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激性胃溃疡中Th1/Th2细胞和Th17/Treg细胞平衡的变化及凯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应激组(S组)、脂微球空载体10 μg/kg组(L组)、凯时低剂量1μg/kg组(M组)和凯时高剂量10 μg/kg组(P组).大鼠经上述药物预处理后,制作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完成后采集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及血浆,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Th1/Th2/Th17/Treg细胞相对应的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量,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并评价胃溃疡指数(UI)及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与N组比,S组UI加重,血浆MDA含量增高,SOD活性降低(P<0.05),Gata-3 mRNA表达上调(P<0.05);RORγt与Foxp3 mRNA表达均下调(P<0.05),而T-bet/Gata-3比值下降(P<0.05).与S组比,P组UI减轻,血浆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Gata-3 mRNA表达下调(P<0.05),Foxp3 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 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h1/Th2细胞和Th17/Treg细胞失衡有关.凯时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且在急性应激早期可能有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氧化苦参碱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内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肺内Th1/Th2状态,以及氧化苦参碱(OMT)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治疗组。治疗组于造模后第2天起予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注射液,直至处死。每组在造模后第3、7、14、28天随机处死6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计算机图形自动分析系统(C IAS)评估肺纤维化程度;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肺组织匀浆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现为明显肺泡炎,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肺纤维化。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肺泡炎和肺间质的纤维胶原组织增生均减轻(P〈0.05)。模型组第14、28天肺HYP含量高于同期正常组(P〈0.05);治疗组第28天肺HYP含量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FN-γ均降低(P〈0.05),但治疗组各时间点IFN-γ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且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组、治疗组和模型组各时间点IL-4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博莱霉素肺纤维化大鼠体内存在Th1反应不足现象,氧化苦参碱能减轻博莱霉素导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可能与纠正肺纤维化大鼠Th1/Th2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