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东  史景泉 《癌症》1996,15(2):112-114
增殖细胞核抗原,又称周期素,系DNA聚合酶δ的一种辅助蛋白,主要存在于G1晚期及S期的细胞核中,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0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肝癌组织PCNA标记指数在1.8 ̄91.4%之间,平均为33.9%。结果表明PCNA标记指数与肝癌大小、组织学分级、核分裂相计数和转移密切相关。提示PCNA可能是反映肝癌侵袭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对评估肝癌的转移和预后有着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肝硬化和慢性肝炎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HCC)、肝硬化(LC)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中的表达,应用微波内免疫组化技术,对55例HCC切除标本和57例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发现,HCC切除标本中PCNA阳性率70.9%(39/55),PCNA标记指数与HCC分级呈正相关,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显著,在肝穿刺活检标本中,PCNA阳性率:HCC为69.3%(9/13);LC为23.8%(5/21),CAH为8.7%(2/23)。本研究中共检出肝细胞不典型增生27例,标记指数近似于HCCⅠ级,其中小细胞性不典型增生和大细胞性不典型增生的标记指数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50例人PHC及其癌旁肝组织用标记链亲和素生物素(LSAB)法进行PCNA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结果 癌与癌旁肝组织PCNA标记指数(LI)有显著差异,癌的PCNALI平均为331±310,而癌旁为38±53,正常对照肝组织均阴性。癌组织分化越差,PCNALI越高,除Ⅲ与Ⅳ级外,PCNALI在组织学分级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高表达PCNALI组(≥33%)在肝癌大小、组织学分级、肝硬化中的表达与低表达PCNALI组(<33%)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结论 PCNALI是反映组织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对PH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小曼  程嘉骧  林汉良  候景辉 《癌症》1999,18(2):165-168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PCNA检测,并与随诊断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HCC)、肝硬化(LC)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K 的表达,应用微波内免疫组化技术,对55例HCC切除标本和57例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发现,HCC切除标本中PCNA阳性率70.9%(39/55),PCNA标记指数与HCC分级呈正相关,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显著,在肝穿刺活检标本中,PCNA阳性率:HCC为69.3%(9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们已经广泛应用肿瘤细胞群体增殖动力学参数来研究肿瘤生物学特性,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新近出现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周期素(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cyclin,PCNA/cyclin)作为原位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一种新技术开始应用于肿瘤细胞动力研究。有关结直肠癌PCNA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用ABC免疫酶标法半定量观察PCNA(PC1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仁业  李劲松 《癌症》1998,17(1):62-63,F002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寇仁业李劲松孙桂武丁吉远李浩寇仁业,等.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组织学分级ⅠⅡⅢTNM分期ⅠⅡa~ⅡbⅢⅣ91913013217+5600461++2520342+++281106114<0.01(χ2...  相似文献   

9.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卵巢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Wu X  Zhang Z  Cai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1):68-70
目的探讨在卵巢上皮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和二探术结果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PC10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包埋的卵巢癌组织。结果全部74例原发肿瘤和其中31例腹腔转移肿瘤标本均显示PCNA阳性。在31例转移灶中,PCNA表达(7.49)较同一患者的原发灶(6.89)要明显增高。当两侧卵巢均累及时,PCNA表达亦较单侧卵巢癌高(P<0.04)。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级、亚型无关。28例Ⅲ期患者行二探术,阴性二探术者原发灶平均免疫反应分数(7.59),较阳性二探术者(6.10)显著增高(P=0.03)。经单因素分析,总的生存率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但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的预后因素为首次减瘤术后残留肿瘤大小(P<0.01)和临床期别(P<0.05),再次是PCNA的表达(P=0.09)。结论本研究显示PCNA表达水平具有一定指示预后的价值,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生是多种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的复杂过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癌及正常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PCNA与AFP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52例肝癌组织中PCNA和AFP的表达。结果表明PCNA和AFP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PCNA与AFP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7,P<0.05),癌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率越高(≥45%),患者生存期越短。作者认为AFP基因的激活能促进癌性增殖;PCNA在癌组织中表达率越高,反映了细胞增殖越活跃,倍增时间越短,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表现为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组织侵袭力强,复发及远处转移早,患者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微血管密度、p53蛋白和PCNA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内微血管密度(MVD)、p53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7例人HCC组织的MVD值、PCNA指数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生存期≥5年者的MVD值(41.19±15.31)明显低于生存期<5年者的MVD值(54.73±24.72).MVD值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Edemondson分级无关,也与PCNA指数和p53蛋白表达无直接相关性(P>0.05).p53蛋白在生存期≥5年及<5年的2组患者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0.5%和50.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其与MVD值无关(P>0.05).低分化HCC的PCNA指数(54.14±14.26)高于高分化HCC的PCNA指数(34.62±6.16),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MVD值无关(相关系数γ=0.082,P>0.05).结论MVD值和p53基因异常表达均与HCC的5年生存率直接相关,但MVD值、PCNA指数和p53蛋白异常表达相互之间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韦雄  王岩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0):746-74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与鼻咽癌(NPC)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的疗前鼻咽活检标本,用PCNA抗体进行SP法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程度分为四级:0、+、++和+++级。结果:PCNA的阳性程度与NPC的T、N分期、临床分期及放疗结束时颈结残留无关,与肿瘤复发和转移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PCNA可作为对NPC预后的判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针对细胞增殖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的抗体检测进展期胃癌细胞的增殖活力 ,探讨其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 157例内窥镜活检标本和其中 10例手术切除标本及 10例正常胃粘膜标本的PCNA标记指数 (Lablingindex ,LI)。结果 :PC NA在肿瘤的增殖细胞和正常胃粘膜腺体颈部细胞的核内强染色。PCNALI正常胃粘膜为 3 5%~10 6% ( 6 5± 3 4 ) % ,胃癌活检组织 12 6%~ 68 0 % ( 34 2± 10 7) % ,P <0 0 1。在肝脏和淋巴结转移、浆膜侵犯、腹腔播散、肿瘤大于或等于 6cm和组织学分化差的胃癌PCNALI明显增高 (P <0 0 1)。高PCNALI(≥ 35% ) 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PCNALI( <35% )者 (P <0 0 1)。结论 :PCNALI是一个重要的和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及PCNA在23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的预后意义。结果COX—2、PCNA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者(P<0.0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0.01);COX一2及PCNA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P<0.01);COX一2阳性表达及PCNA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或低表达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COX—2表达、浸润深度、血管浸润均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COX—2、PCNA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抗PCNA单克隆抗体PC_(10)对45例乳腺导管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其中导管内癌3例.导管内癌为主的浸润性导管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38例.参照Bloom—Richardson氏分级法对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分级.结果显示:PCNA平均指数导管内癌为4.80,导管内癌为主的浸润性导管癌为11.23,浸润性导管癌Ⅰ级8.30、Ⅱ级24.56、Ⅲ级42.65.湿润性导管癌Ⅰ、Ⅱ、Ⅲ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PCNA指数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ppears in the cellnuclei during the late G1 to S phases of the cell cycle andis thought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cellular proliferation.The authors have conducted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in orderto investigate the tissue expression of PCNA and its clinicalsignificance in breast cancer. Excluding cases with absolutelyno positive cells on the section specimen, the mean value (%)for the PCNA labeling index (LI) was 30.4 in 187 cases of invasiveductal carcinoma. No correlations between PCNA LI and any clinicopathologicalfactors such as tumor diameter and tumor stage were observed.Also,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with Ki-67 LI.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however, observed with the tissueexpression of c-erbB-2 protein. We divided 82 patients withstage II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nto PCNA LI of <10, PCNALI of 10–50 and PCNA of >50, and analyzed the specimensfor any correlation with prognosis. The group with PCNA LI of>50 had significantly poorer prognoses than the other groups.From the above, we concluded immunostaining for PCNA to be usefulas a prognostic factor an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degree ofmalignancy i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8.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PCNA和p5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PCNA、p5 3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 4例浸润性小叶癌进行检测 ,用有关统计学方法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浸润性小叶癌PCNA阳性率为 90 74% (49/5 4) ,PCNA平均指数 5 1 5 0 %± 2 2 49% ,PCNA指数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1)。随PCNA指数升高 ,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生存期缩短 (P <0 0 1)。但浸润性小叶癌p5 3阳性率仅为 3 70 % (2 / 5 4)。结论 :1)PCNA可作为反映浸润性小叶癌增殖活性 ,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2 ) p5 3免疫组化检测不能作为浸润性小叶癌的有用指标 ,需探讨其它的检测方法。 3)进一步显示浸润性小叶癌与来源于导管上皮的乳腺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9.
AR、PCNA表达与脑膜瘤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潜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A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39例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1.3%(20/39)的脑膜瘤组织中AR呈不同程度的表达.良性、非典型性、恶性脑膜瘤中AR表达率分别为31.6%(6/19)、58.3%(7/12)、87.5%(7/8).恶性脑膜瘤中AR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非典型性和良性脑膜瘤(P<0.05).恶性脑膜瘤平均PCNA标记指数(PCNA U)明显高于非典型性(P<0.05)和良性脑膜瘤(P<0.05).AR阳性脑膜瘤的PCNA U高于AR阴性脑膜瘤(P<0.05),AR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脑膜瘤AR表达与其病理级别有关,AR参与了肿瘤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检测脑膜瘤中AR表达可间接反映肿瘤的增殖潜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良性肿瘤的PCNA平均指数为6.7%,交界性肿瘤为12.12%,恶性肿瘤为32.19%。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核分裂相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785,P<0.0005),肿瘤大小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496,P<0.0025)。结果提示PCNA染色有助于消化道平滑肌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