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叠感染SEN病毒影响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SEN病毒(SENV)感染情况,了解SENV感染对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5例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时血清中的SENV DNA,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HBV DNA阳性的患者进行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基因YMDD基序(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变异检测。 结果SENV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时CHB患者中的感染率为11.1%(5/45),5例SENV DNA阳性的CHB中4例为HBV DNA阳性,其中2例出现YMDD变异,1例为HBV DNA阴性;40例SENV DNA阴性患者中10例HBV DNA为阳性,30例为阴性,SENV感染组与无感染组之间HBV DNA对拉米夫定的应答率差异有显著性,x2-3.97,P<0.05。 结论 CHB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重叠SENV感染可能会使HBV DNA对拉米夫定的应答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关系。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对CHB进行HBV基因分型,观察123例(B型93例和C型30例)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和YMDD变异的变化。ALT复常率为92.47%,HBeAg阴转率为27.96%,HBVDNA阴转率为82.80%,有效应答率为89.25%,与C基因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05)。B型YMDD变异的发生率为9.68%,显著低于C型的26.67%(P<0.05)。B型对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高于C型,YMDD变异的发生率则低于C型。HBV基因型是影响拉米夫定疗效和变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YMDD野毒株和变异株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刘传苗  张欣欣  陆志檬 《肝脏》2004,9(2):73-76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YMDD野毒株及变异株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5例CHB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8周的10份血清标本,先用PCR法扩增包括YMDD基序的乙型肝炎病毒(HBV)部分核苷酸序列,然后进行DNA序列测定,同时分别进行克隆,每份标本随机挑选20~24株单克隆,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YMDD野毒株及其变异株。结果 5例CHB患者治疗前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未检出YMDD变异,治疗48周时有4例检出YMDD变异,但对每株克隆的分别检测显示:治疗前YMDD变异株(YIDD/YvDD)所占比率分别为0%、9.5%、0%、4.5%、5.6%;治疗48周时所占比率分别为100%、100%、65%、100%、0%。其中1例患者治疗前检出YIDD变异株,而治疗48周时YVDD变异株则变成优势株。治疗52周时,4例YMDD变异患者中2例HBVDNA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突破,1例患者ALT突破,但HBVDNA为阴性。结论 YMDD变异株在拉米夫定治疗前的血清中已存在,在服用拉米夫定后,由于选择性抑制了野毒株,使YMDD变异株由弱势株变成优势株,部分患者可导致拉米夫定临床耐药。YVDD变异株可能比YIDD变异株的复制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YMDD自然变异毒株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霍红  赵书民  蔡雄  缪晓辉 《肝脏》2006,11(4):232-234
目的 了解YMDD自然变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YMDD自然变异的因素.方法 依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药物临床试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Ⅲ期)"开展.采用乙型肝炎病毒(HBV)拉米夫定耐药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及实时荧光PCR基因型分型试剂盒,对该临床研究筛选期183例半年内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对影响YMDD自然变异检出率的可能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83例CHB患者中,检出YMDD自然变异毒株者40例(21.86%),其中YVDD阳性36例,YIDD阳性3例,YVDD和YIDD同时阳性者1例;变异毒株占总病毒量50%以上者6例,占25%~50%者9例,占9%~25%者25例.B基因型CHB患者中YMDD自然变异检测阳性的比例高于C基因型(31.67%对17.65%,P=0.038 2),患者性别、年龄、HBeAg状态、血清HBV DNA载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YMDD自然变异检出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在CHB患者中存在YMDD自然变异毒株;YMDD自然变异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HBeAg状态、HBV DNA水平、ALT水平无关.B基因型较C基因型更易出现YMDD自然变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YMDD变异株在急性HBV感染(AHB)中的流行情况,为指导AHB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HBV感染者321例(HBV DNA≥1.0×107copies/L),其中未开始治疗的AHB患者100例和拉米夫定治疗(100 mg/d)不同时期的CHB患者221例.采集外周血标本,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血清HBV YMDD及其变异,统计分析HBVYMDD变异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在AHB组,只检出HBV YMDD野生型,未检出变异型.而在CHB组,YMDD变异检出率为63.4%,其中YIDD占52.1%,YVDD占37.9%,YIDD+YVDD混合变异占10.0%:1年内、1-2年、2-3年、3-4年和4年以上疗程YMDD变异率分别为45%,66%,77%,75%和40%,YMDD变异检出率在两组中差异显著(X2=112.3,P=0.00).结论:目前在用拉米夫定治疗的CHB患者中仍有较高比率的YMDD变异株存在,但尚未发现该变异株在AHB患者中流行.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及e抗原相关多重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期间HBVYMDD基序、影响HBeAg分泌的多重变异情况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拉米夫定治疗9~30个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YMDD基序、G1896A、A1814C、A1762T和G1764A(BCP双突变)单碱基变异检测。结果 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平均治疗18个月时,22例发生YMDD变异,其中8例发生多重变异,包括G1896A3例、A1814C2例、G1896A A1814C、BCP双突变、BCP双突变 G1896A多重变异各1例,单纯YMDD变异和前5例联合变异均为HBeAg阳性,而后3例多重变异则为HBeAg阴性,其中1例多重变异继续治疗3个月后转变为单纯YMDD野生株阳性,同时伴有HBeAg的复阳。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存在YMDD及HBeAg相关多重变异的优势病毒株可能是HBVDNA复阳、同时伴有HBeAg阴转的原因之一,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eAg阴性时应监测其可能的相关变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秦皇岛市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疗效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136例CHB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次,1次/d,疗程48周,用药前采用PCR方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A~D基因型。结果:秦皇岛市CHB患者基因型以C型为主,占75.74%,其次为B基因型占16.91%,B/C混合型占7.35%,B基因型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48周时显示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治疗有效率4方面均高于C型及B/C基因型(P0.05),B基因型HBV感染者有较低的YMDD变异发生率。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与基因型有关,HBV基因型测定可作为预测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马秀云  蔡皓东  朱玫  姚光弼 《肝脏》2006,11(3):158-16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3年以上患者的血清转换率和停药后持久率,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167例CHB患者,每天服用拉米夫定100mg,持续3年以上,连续2次以上出现血清转换(间隔3个月),即HBeAg转阴和抗HBe转阳,继续服药6~12个月后,停药并随访1年以上.服药第1年每月,以后第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和血清病毒学标志、丙氨酸转氨酶(ALT)、HBV DNA定量及YMDD变异等项目.HBV基因分型应用型特异性PCR方法.结果共有45例患者出现血清转换(27.0%),继续服药6~12个月后停药并随访1年以上,9例出现血清学重新激活,血清转换持久率为80.0%.经单因素统计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血清转换率和停药后持久率与基线ALT水平呈正相关,与基线HBV DNA水平和治疗后YMDD变异呈负相关.结论CHB患者出现血清转换后继续应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以上,大多数患者可达到持续转换.对血清转换率和持久率有显著影响意义的因子为基线ALT、治疗后YMDD变异.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株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一代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作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有效药品用于临床已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因YMDD变异株的出现,又使部分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复杂化。目前尚无理想的抗YMDD变异病毒治疗方案,我们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株CHB近两年,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陈传杰  陈玲玲  游旭东  郭春林 《肝脏》2006,11(3):178-180
目的研究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前C区A83点突变及YMDD变异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联合治疗对慢性HBV基因变异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随机化分组,30例肌肉注射干扰素,30例常规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30例给予拉米夫定和干扰素联合治疗.治疗前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水平,HBV DNA滴度(定量)水平,前C区A83点突变和YMDD变异,治疗后第1、3、6、9个月分别进行肝功能、HBV DNA定量检测,应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mPCR-RFLP)检测HBV基因变异的发生情况,对干扰素治疗、拉米夫定治疗和联合治疗后的慢性HBV变异情况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都可引起前C区A83点突变和YMDD变异,干扰素引起的变异以前C区A83突变为主,拉米夫定引起的变异以YMDD变异为主,而联合治疗则较少引起HBV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变异是药物治疗选择的结果,干扰素、拉米夫定治疗后使变异株成为优势毒株,药效下降,病毒DNA滴度反跳,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HBV,基因变异机会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拉米夫定治疗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疗效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用药前ALT、HBV DNA水平、治疗24周后HBV DNA阴转、规则用药、HBeAg性质及HBV YMDD变异等因素。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失败96例,成功128例;与成功组比较,失败组治疗前ALT水平、治疗24周后HBV DNA阴转率、HBeAg阳性患者治疗中阴转和血清转换率低(P〈0.01),治疗前HBV DNA水平和HBV YMDD变异率高,患者不规则用药(P〈0.01),两组在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LT、HBV DNA基线水平,治疗24周后HBV DNA阴转、用药规则,HBV YMDD变异及治疗后HBeAg性质改变均是影响拉米夫定治疗CHB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诊断芯片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点样法制备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态性诊断芯片对HBV前C与BCP区和P区基因包括(YMDD基序)的6个位点进行检测。结果60例患者中58例出现了基因变异,但前C/BCP区/P区各位点突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97,P>0.05)。变异后血清ALT逐渐升高,在YMDD变异后,89.4%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3位点以上变异组为86.6%。3位点以上变异者出现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56.6%。BCP区双突变者血清转换率为35.7%,YMDD位点血清转换率为42.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V感染的复发与病毒突变密切相关,但与何种位点突变更有关系,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在国内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多数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后,可获得病毒学、生物化学、肝组织学改善,由于拉米夫定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而发生抗病毒作用,即它只能降低血清病毒的载量,而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因而须要较长疗程。然而长疗程易诱导 HBV DNA聚合酶 YMDD 区域的变异。目前 YMDD 变异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现将近来拉米夫定治疗出现的YMDD 变异的有关热点综述如下。1 何为 YMDD 变异HBV DNA 多聚酶包含4个小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 A、B、C、D 区,YMDD 基序位于 C 区,YMDD 是指酪氨酸(Y)-蛋氨酸(M)-天门冬氨酸(D)-天门冬氨酸(D)。YMDD 基序是 DNA 多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耐药HBV毒株部分RT区序列,以了解RT区YMDD基序之外HBV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拉米夫定临床耐药患者治疗前及耐药后血清HBV部分RT区序列进行扩增,扩增的核苷酸片段覆盖HBV RT的B区~E区及S基因“a”决定簇,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将HBV RT区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治疗前50株HBV野毒株序列和Genebank中77株不同基因型野毒株序列进行比较,同时对HBV进行血清分型。结果60例患者有YMDD变异,其中26例为adw亚型,占43.33%;34例为adr亚型,占56.67%。另外12例患者(16.67%)未发现YMDD变异。16例患者出现11个RT保守区氨基酸变异(不包括550和526位氨基酸变异);25例患者出现19个HBVRT非保守区氨基酸变异。结论拉米夫定耐药株的氨基酸变异不仅见于RT B区的526和C区550两个位点,B、C区的其他位点、保守区以及RT非保守区也可发生多个变异。  相似文献   

15.
戴小波 《肝脏》2007,12(6):473-474
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YMDD变异是指病毒聚合酶的活性区第552个或551个甲硫氨酸(M)发生突变,被缬氨酸或异亮氨酸取代,是导致HBV对拉米夫定耐药、治疗失败或者无应答的原因[1-3]。本研究检测HBV YMDD变异患者肝组织中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的表达,以探讨YMDD变异引起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细胞分子病理机制。资料与方法一、对象我院2004—2005年的45例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2~68岁。所有病例服用拉米夫定100mg/d0.5~2.5年,HBV YMDD…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湖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86例拉米夫定治疗18个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基序、G1896A、A1814C、A1792T和G1764A单碱基变异检测。结果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127例(79%),C基因型24例(15%),BC混合型9例(6%),未发现A、D和E基因型。拉米夫定治疗的86例患者中,17例(19.7%)发生YMDD变异,B型14例,C型2例,BC混合基因型1例,其中6例发生多重变异,包括B型4例,C型2例;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B型41例(68.3%)高于C型8例(40%)(P<0.05)。另外17例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HBVDNA仍阳性,亦未发现YMDD变异株。结论湖北地区HBV存在B、C和BC混合基因型,B型为本地区优势基因型,B型在拉米夫定治疗中更易发生YMDD变异;未变异者,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高。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发生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7例HBV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HBV发生YMDD变异的肝炎患者中,42例(73.7%)使用过拉米夫定,3例(5.3%)使用过干扰素,12例(21.0%)从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HBVYMDD变异的肝炎患者,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HBV发生YMDD变异主要与使用拉米夫定有关,亦存在自然变异。因此,使用拉米夫定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抗病毒治疗前应检测YMDD变异,指导选择使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长期拉米夫定治疗无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例分析,寻找可汲取的临床经验和教训.方法:观察和随访长期(12-60 mo)拉米夫定治疗无效的CHB或伴有早期肝硬化患者共106 例.项目包括除临床表现、肝功、乙型肝炎病毒学标志物及YMDD变异检测外,有17例进行了CD细胞检测,43例进行了肝活检.结果:106例患者长期持续服用拉米夫定期间(86例)和停服拉米夫定后(20例)出现 ALT、AST异常率分别为100%(106/106), 92.5%(98/106).HBsAg阳性106例,HBeAg阳性104例,HBeAb阳性2例.HBV DNA(PCR): ≤108 copies/L 4例,≥109 copies/L 102例,其中YMDD变异65例,变异率61.3%.肝组织病理变化:肝活检43例,轻、中、重度分别为18, 15,10例,其中伴有早期肝硬化23例.病情类型:重度以上22例(20%),余为轻、中度.结论:拉米夫定抑制HBV DNA作用显著,对 CHB患者近期降酶、改善临床症状较快,然而缺乏远期持续效应.伴有早期肝硬化CHB 患者停药与否均有病情加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包含YMDD基因序列的乙型肝炎病毒P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包含YMDD基因序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P区基因的一级结构及其变异特点。方法从4例末经任何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扩增HBV P基因区序列(长度为1057bp),双酶切后克隆入pUC19载体中,每份标本随机取20个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法鉴定为阳性的克隆,采取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检测YMDD基序变异,最后取其中两个标本共10个阳性克隆进行双向测序。结果标本1和2克隆间核苷酸变异率分别为0.3%~1.1%,0.4%~1.7%。80个阳性克隆中,有2个克隆YMDD基序变异为YMGD。结论包含YMDD基序的HBVP区存在准种分布特征,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新的YMDD变异形式,即YMGD变异。  相似文献   

20.
YMDD耐药变异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YMDD变异与HLA-A,B,DRB1各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CHB患者,采用荧光标记杂交双探针PCR融解曲线法(FH-PCR-MC)检测血浆HBV YMDD变异;对其中56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检测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等位基因(HLA-A-B,DRB1)分型.结果:在用拉米夫定治疗的142例CHB患者中,YMDD变异率为56.3%.HLA-B~*58和DRB1~*0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MDD变异组与YMDD野生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0.013 vs 0.094,P=0.036;0.000 vs 0.063,P=0.024);HLA-A~*3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IDD组明显增高,与YVDD组比较差异显著(0.158 vs 0.024,P=0.034);HLA-A~*3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YVDD变异组明显增高,与YIDD变异组比较差异显著(0.119 vs 0.000,P=0.028).结论:YMDD耐药变异与HLA等位基因多态性有一定相关性.携有HLA-B~*58和DRB1~*03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不易发生YMDD变异;携有HLA-A~*30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易发生YIDD变异:携有HLA-A~*33等位基因的个体感染的HBV可能易发生YVDD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