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主要照顾者按自行拟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主要照顾者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的程度。结果试验组主要照顾者掌握的ADL训练知识和主要技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患者ADL得分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出院时及出院后三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照顾者的疾病知识及康复护理技能,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照顾质量,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脑卒中病人采用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施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早期系统的,规范的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仅施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肌力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出院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③出院时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指数记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实行肢体功能康复能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良肢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100例)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早期肢体被动运动等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偏瘫常规护理和肢体被动运动方法.结果经4周的康复护理,康复组患者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80例,88%以上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78例,71%以上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对预防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指导照顾者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出院脑卒中患者,33例照顾者有微信操作能力及愿意参加的为观察组,32例照顾者无微信操作能力或不愿意参加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前行脑卒中康复指导,出院后常规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建立患者照顾者微信群,采取微信方式进行院外健康指导、答疑。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照顾者对护理知识知晓率,患者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照顾者对护理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指导照顾者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预防并发症,加速病情康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付云  李慧 《护理研究》2009,(8):2017-2019
[目的]探讨实施脑卒中肢体康复俱乐部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脑卒中肢体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在院时进行脑卒中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时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外参加脑卒中肢体康复俱乐部全程活动;两组分剔于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运用脑卒中相关知识问卷对肢体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及格率分别为23.08%和19.23%;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及格率上升,患肢肌力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帮助病人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联合应用微信平台实施对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和压力的影响。[方法]将处于恢复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病人的主要家庭照顾者22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人和对照组111人,两组照顾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出院宣教,发放宣传手册,每周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先征得病人及其照顾者同意并自愿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团队成员与定点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及家庭照顾者一起制定居家服务项目并组织实施;再建立微信群向照顾者发送康复锻炼技能视频、疾病相关知识、饮食用药指导、提供心理疏导、预约复诊时间和医生等。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照顾者照护压力,病人出院后6个月照顾者照护能力、病人生存质量差异。[结果]出院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照护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照护能力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医务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对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能力,降低照顾者的压力,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付云  李慧 《护理研究》2009,23(22):2017-2019
[目的]探讨实施脑卒中肢体康复俱乐部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脑卒中肢体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在院时进行脑卒中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时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外参加脑卒中肢体康复俱乐部全程活动;两组分别于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运用脑卒中相关知识问卷对肢体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出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及格率分别为23.08%和19.23%;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及格率上升,患肢肌力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帮助病人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肌力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和肌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和肌力评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改善肌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早期床上体位摆放,外周感觉促通技术、肢体被动运动等康复护理方法。结果经四周康复护理,康复组肌力恢复III级以上的10例,对照组III级以上5例。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恢复和予防并发症发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在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名早产儿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早产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5年7—12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90名为对照组,2016年1—6月入住新生儿科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9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早产儿照护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微信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和出院当天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得分、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自我效能和对早产儿照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痊愈"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112人,按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观察组57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和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在出院时、出院6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照料者进行评定。结果出院时,两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月未,观察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敖梅  谢春燕  阮舒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3):221-224
目的探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早期心脏康复,对照组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对患者的家庭康复进行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自我管理监测表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慢性心力衰竭居家患者的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项培训对老年鼻饲患者照顾者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治疗老年鼻饲患者的照顾者63名,按患者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32)和干预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专项鼻饲护理培训。比较两组照顾者护理能力得分及受照顾者出院3个月内脱管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照顾者鼻饲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鼻饲护理能力得分为(71.45±10.99)分,高于对照组的(56.79±7.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8,P<0.01)。受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胃管脱管2例,鼻饲并发症10例,均低于对照组的9,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132,5.773;P<0.05)。结论专项培训能提高居家鼻饲老人照护者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卡用于颈肩腰腿痛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95例颈肩腰腿痛患者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按健康教育路径,采用口头宣教、宣传栏方式完成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发放健康教育卡.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  相似文献   

15.
Aims.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a discharge planning program for dyads of older stroke survivor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in Taiwan. Background. Family caregivers of stroke survivors often feel inadequately prepared to deal with the physical,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needs of the stroke survivors.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could be found on discharge planning programs for caregivers of stroke survivors in Asian families. Design. A randomised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 discharge planning program for 158 dyads of older strok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n = 86 dyads) received only routine hospital discharge planning service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 72 dyads) received routine hospital discharge planning services plus the caregiver‐oriented discharge planning program. Outcome variables were measured at baseline, before discharge and one month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Variables were measured by the Nurse Evaluation of Caregiver Preparation Scale, Preparedness for Caregiving Scale, Caregiver Discharge Needs Satisfaction Scale and Perception of Balance between Competing Needs Scale. Results. Caregiv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nurse evaluation and self‐evaluation of preparation after the program than before, and greater satisfaction of discharge needs one month after discharge than before discharge. Caregiv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nurse evaluations and self‐evaluations of preparation and better satisfaction of discharge needs after the program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caregiver groups in perceived balance of competing needs. Conclusions. This discharge planning program benefited family caregivers of older stroke patient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hospitalisation to one month after discharge. Relevance to clinical practice. This caregiver‐oriented discharge planning program, with its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ed health education and home visits following discharge may improve caregivers’ preparat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ir needs during the discharge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教育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住院ID号后2位数字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比较两  相似文献   

17.
蒋琴  孟影 《南京护理》2019,(5):31-3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治疗的CHD患儿的主要家庭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与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n=30)提供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对患儿主要家庭照顾者健康情况、精神状况、经济、社会生活4方面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照顾负担得分显著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减轻CHD患儿主要家庭照顾者负担,加快患儿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干预模式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根据SPSS 19.0软件生成的随机化编码,将370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5例,对照组采用挂警示标识、健康教育等预防跌倒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综合干预模式。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可以预防知晓率、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评分、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分、中文版跌倒效能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跌倒可以预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及中文版跌倒效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综合干预模式可改善老年患者对跌倒的认知,改善老年患者躯体功能状态,从而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种肠道准备方法在妇科术前应用的效果,寻求适宜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450例妇科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甘露醇组150例(A组),口服甘露醇+温水1 000 ml清洁灌肠组150例(B组),0.1%肥皂液清洁灌肠组150例(C组).根据患者麻醉后有无大便排出以及术中肠管充盈程度评价肠道清洁效果.结果:B组患者麻醉后排便发生率较C组低(P<0.01),但A组术中肠管膨胀发生率高于B组及C组(P<0.01,P<0.05).结论:使用口服甘露醇做妇科术前肠道准备、并于术日晨予温水清洁灌肠1次,肠道清洁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肠道积便、积气以及肠管膨胀,便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