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已发现的同胃癌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有ras、myc、src、c-erbB-2、p53、APC等。晚近的一些研究又发现了一系列同胃癌相关的新基因,它们成为胃癌基因研究的新热点。本重点综述胃癌相关基因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获得的证据表明 ,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 ,每种确认的突变和位点仅仅是一小部分家族性帕金森病 (PD)的病因〔1 3〕,提示还有很多引起遗传性PD的基因等待我们去发现。  一、与家族性PD有关的疾病基因及位点   1.PARK1:第一个被发现的“PD基因”是α synuclein基因 ,突变的α synuclein基因即为致病基因 (PARK1)。α synuclein是一种有 14 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现已发现少数常染色体显性家族性PD患者α synuclein基因的两个位点突变。Polymeropoulos等〔4〕首次成功地将一个意大利PD家族的致病基因定位于 4q12 2 3。随后 ,对…  相似文献   

3.
基因检测在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死亡率迅速上升。据1994年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肝癌死亡率在部分城市中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19.98/10万),在部分农村中占第一位(23.59/10万)。据我国1973/1975年抽样地区居民肝癌标化死亡率为12.63/10万,1990/1992年为17.83/10万,上升了41.7%。因此,积极研究肝癌病因和制定预防措施是当务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手术切除和放、化疗均无满意疗效,近年来肝癌的基因治疗研究成为热点,文中就自杀基因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1自杀基因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机制自杀基因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机制又称病毒介导的酶与前体药物治疗(VDEPT),将肝癌的药物治疗与基因治疗技术相结合,通过提高酶的活力,增加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抑癌基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自1986年分离出第一个抑癌基因Rb以来,相继发现了多种抑癌基因,如P56、P16、P15、P21、NF1、NF2、WT1、DDC、APC、GsT-π等。现将乳腺癌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 P53基因(P53)P53定位于人类第...  相似文献   

6.
已有研究证实,CerbB2基因扩增及产物的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1、2],而有关卵巢癌多重基因改变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于1990年5月~1992年2月应用Sour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30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cmyc、cerbB2及cHarasI基因检测,讨论其...  相似文献   

7.
AIM:Both Hepatitis B virus(HBV)and Hepatitis C virus (HCV) are major causative agents of transfusion-associated and community-acquired hepatitis wordwide.Development of a HCV vaccine as well as more effective HBV vaccines is and urgent task.DNA immunization provide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elicit protective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viral infection.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chieve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both HCV and HBV by DNA immunization with fusion constructs comprising various HCV E2 gene fragments fused to HBsAg gene of HBV.METHODS:C57BL/6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plasmid DNA expressing five fragmets of HCV E2 fused to the gene for HBaAg respectively.After one primary and one boosting immunizatios,antibodies against HCV E2 and HBsAg weretested and subtyped in ELISA.Splenic cytokine expression of IFN-γ and IL-10 was analyzed using an RT-PCR assay Post-immune mouse antisera also were tes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capture HCV viruses in the serum of a hepatitis C patient in vitro.RESULTS:After immunization,antibodies against both HBsAg and HCV E2 were detected in mouse sera,with Ig2a being the dominant immunoglobulin sub-class.Highlevel expression of INF-γwas detected in cultured splenic cells Mouse antisera against three of the five nfusion constructs were able to capture HCV viruses in an in vitro assay.CONCLUS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fusion constructs could efficiently elicit humoral and Th1 dominant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both HBV S and HCV E2 antigens in DNA-immunized mice.They thus could serve as candidates for a bivalent vaccine against HBV and HCV infection.In addition,the capacity of mouse antisera against three of the five fusion constructs to capture HCV viruses in vitro suggested that neutralizing epitopes may be present in other regions of E2 besides the hypervariable region1.  相似文献   

8.
肺癌侵袭、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基因调控和多步骤发展过程,并涉及到肿瘤细胞、机体、靶组织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涉及到一系列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结构或(和)功能的异常,一些基因被激活,一些基因受抑制,而另一些基因则表现为缺失或功能失活,或者相互拮抗,从而影响其抗侵袭转移功能的正常发挥,最终导致肿瘤的转移。本文就它们与肺癌侵袭和转移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尹格平 《山东医药》1999,39(8):44-44
癌细胞的特点是具有自主生长的能力,能够向周围组织浸润和扩散,并转至其他部位或脏器。癌的发生都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癌的发展涉及多种基因结构变化或表达异常,因此可以说,癌是基因异常性疾病。1癌基因与抑癌基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卵巢癌发生机理有了新...  相似文献   

10.
基因治疗是目前帕金森病治疗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两类目的基因:一是能增加多巴胺合成的目的基因,如TH、AADC等;二是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尤其是GDNF,抑制神经变性,促进神经纤维再生。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基因治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纠正遗传缺陷、表达治疗性基因产物或灭活致病基因而治疗疾病。心血管由于相对易于进入而被认为是基因治疗的最佳靶器官,而且仅需目的基因的暂时性表达,即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应。有鉴于此,基因治疗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很有希望的一个领域。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理基础,有关基因防治的研究显得十分活跃。本文就此领域作一简要回顾与展望。1 基因转移方法基因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将目的基因送达靶组织,使之进入细胞并获得有效表达。已证明各种微孔的、涂有水凝胶的或带气囊的导管均有助于将目的基因送达…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基因调控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Notch基因,bHLH基因和同源盒基因等方面介绍了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基因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基因检测正迅速进入临床, 为血脂异常的诊断和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它是单基因血脂异常诊断的"金标准", 但对多基因性血脂异常的诊治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福州市汉族献血者RHD和RHCE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应用PCR-SSP等技术分析206名福州市汉族献血者的RHD和RHCE基因。用Arlequin3.5软件计算RHD、RHCE基因频率,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计算最大可能性RH单倍型频率。结果:206名福州市汉族献血者都携带RhD抗原,都存在所检测的RHD基因第1、3、4、5、6、7、9和10外显子。206名献血者中,RHD、RHd、RHDel、RHCe、RHcE、RHce和RHCE基因频率分别为0.9660、0.0267、0.0073、0.6788、0.1667、0.0857和0.0688;DCe、DcE、Dce、DCE、dCe、dce、DelCe和DelcE单倍型频率分别为0.6580、0.1661、0.0733、0.0685、0.0145、0.0122、0.0065和0.0008。福州市汉族献血者RHD、RHEC各基因座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结论:福州市汉族人群RHD、RHd、RHCe、RHcE、RHce和RHCE等基因和DCe、DcE、Dce、DCE、dCe、dce等单倍型都达到多态水平。在RhD血型阳性中国人中,可能有相当数量的人携带诸如RHd、RHD1227A、RHD207A、RHD710delC等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N-ras基因突变。APC和DCC基因杂合性缺失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观察(PCR-RFLP)分析技术,对30例外科手术切除原发肝细胞癌组织中癌基因N-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抑癌基因APC和DCC杂合缺失(LOH)进行研究。结果 原发肝癌中N-ras第12位密码子的突变率为16.7%(5/30),APC和DCC基因LOH率分别为36.  相似文献   

17.
胆囊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我们的认识从解剖学的整体水平,扩展到以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为基础的细胞水平、核酸和蛋白质水平上来阐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并为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多种胆囊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作了研究,环绕这些分子标记物的结构、功能和彼此间的相互关系阐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1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1 Kras基因和P21蛋白 自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ras癌基因后的10a来在所有的人类恶性肿瘤中都有ras癌基因的突变.用一般的方法检测胆囊癌ras癌…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级化方法检测了2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结果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59.26%。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患者血清AFP阳性有关(P〉0.05),与存在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提示P^53及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对肝细胞肝癌患者检测P^53和nm23基因可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疟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恶性疟原虫是致疟疾病例死亡的主要病因。PfEMP1蛋白由var基因家族编码在恶性疟原虫的生存和重症疟疾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vor基因家族基因数目多,调控机制复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该文就vor基因家族的分布、结构、多态性、转录、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方面近期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定恶性疟原虫(P.f)海南株CTP基因序列,了解该虫株CTP基因序列与其它种类的CTP基因序列的差异,用于药物靶位的筛选。方法 用PCR的方法特异性的扩增CTP基因,并将此基因克隆于测序载体pUC19,采用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结果 我国海南株的CTP基因序列与其它的CTP基因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P.f CTP作为潜在的抗疟药物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