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染料法在84例乳腺癌病人的常规外科手术中加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2.9%,准确率为92.3%,假阴性率为6.8%,假阳性率为3.5%;肿瘤部位、发病年龄、学习曲线(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和病理诊断技术)影响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肿瘤病理类型及大小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无影响。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准确反应腋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研究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158例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观察并统计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位置、术前化疗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分析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检测乳腺癌SLN的准确度为94.94%,敏感度为94.38%,特异度为95.65%,肿瘤大小>5 cm及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的SLN检出率均显著少于肿瘤大小≤5 cm及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者(P<0.05)。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均为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SLNB术中,检测价值较高,但临床亦应关注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甲蓝作为蓝染料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及连续切片对微转移检出的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96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亚甲蓝行腋窝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术后对前哨淋巴结(SLN)及相应的腋窝淋巴结行常规病理学检查(HE染色),将96例分为前后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检出率、假阴性率差异;并对10例假阴性SLN通过连续切片进一步检查其微转移.结果:本组病例共检出SLN83例,HE染色假阴性10例,SLN的检出率86%,敏感性为75%,准确性为88%,假阴性率为25%;前后两组比较检出率、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假阴性SLN经连续切片检查,检出9例微转移灶,假阴性降至1例,敏感性升至96%,准确性升至97.6%,假阴性率降为4%.结论:亚甲蓝作为蓝染料应用于乳腺癌SLNB有较高的检出率.单一层面切片HE染色病理检查有较高的假阴性率,通过连续切片可提高SLN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SLNB的检出率、假阴性率与操作者的技术及经验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资料,用美兰标记法检测前哨淋巴结15例,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法作出病理诊断。结果 美兰注射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灵敏度为87.5%(7/8),准确率为80%(12/15),假阴性率为12.5%(1/8)。结论 美兰注射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有一定的提示意义;术前彩超有助于对乳腺肿块的定性及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寻找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方法,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行亚甲蓝染色法检测,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检出率及临床特征。结果45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44例,成功检出率为97.77%。检出72个,平均每例检出1.63个。1例出现假阴性,假阴性率为5.88%,无假阳性。44例患者中有16例阳性,阳性率为36.36%。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72%。结论美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经济实用,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专利蓝鉴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成功率及预测乳腺癌腋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方法 我们对收治的乳腺癌74例实施了前哨淋巴结活检(SNB),术中在乳腺肿块周围腺体内分四点注射1%2ml专利蓝以鉴别定位SLN;全部病例都实施了腋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乳腺癌SLN鉴别的成功率为86.5%(64/74),预测腋淋巴结状态准确性为93.8%(60/64).结论 专利蓝是较理想的乳腺癌SNB的生物活性染料示踪剂,可较为准确的预测乳腺癌腋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亚甲蓝为示踪剂,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亚甲蓝示踪,对5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术.结果 50例患者找到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2.6%(50/54),准确率为96%(48/50),灵敏度为90.9%(20/22),假阴性率为9.09%(2/22);假阳性率为0.所有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 亚甲蓝示踪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淋巴结转移,可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活检,但选择早期病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中用亚甲蓝染色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94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10~15分钟将亚甲蓝2~4ml分4~6个点注射到乳晕下、肿瘤或残腔周围皮下,术中与胸大肌外缘贴胸壁,向乳腺尾部解剖,显露蓝染的淋巴管追寻第一个蓝染或未着色的淋巴结,即为前哨淋巴结(SLN),余为非前哨淋巴结.经病理检查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有转移者为阳性.结果 94例患者中发现SLN 80例,检出率为85%;SLN的检出率、假阴性率与学习曲线有关(P<0.05);SLN的检出率与肿瘤的部位、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SLN的假阴性率与SLN检出的枚数有关(P<0.05).结论 SLN的检出率和(或)假阴性率与研究者的学习曲线、肿瘤的部位、SLN检出的数量、患者的年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染色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之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冰冻切片,在术后对前哨淋巴结和非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病理对照。结果前哨淋巴结检出成功率为95%(57/60),57例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冰冻切片,其中33例为阳性,24例为阴性。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病理对照,35例为阳性,22例为阴性。以HE染色病理为金标准,前哨淋巴结对腋窝淋巴结预测的成功率为95%(57/60),准确度为96.49%(33±22/57),灵敏度为94.29%(33/35),假阴性率5.71%(2/35)。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乳腺癌已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30%,如何有效治疗乳腺癌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4]。虽然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手术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断。自Hasteld创建乳腺癌根治术以来,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已经历了100多年,但无论是扩大根治术、传统根治术、改良根治术,还是保留乳房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重要性一直没有改变。然而,ALND又是引起术后伤口感染、皮肤感觉异常、臂丛神经损伤、淋巴水肿、患肢疼痛麻木、上肢活动范围受限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最大程度地减少ALND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0世纪90年代,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使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避免常规的ALND,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4]。但对不同状态的病人实施该技术还存在一些疑问,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就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注意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亚甲蓝定位并切除蓝染前哨淋巴结,其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有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成功检出SLN 34例,未检出2例,共检出SLN 92枚,检出1枚者2例,检出2枚者 12例,检出3枚者15例,检出4枚者4例,检出5枚者1例,平均每例检出2.7枚。全组36例均行ALND,所扫淋巴结为13~25枚,平均18.4枚。病理确诊SLN阳性13例,阴性31例,ALND腋窝淋巴结阳性14例,假阴性1例。SLN检出率为94.4%(34/36),准确率97.1%(33/34);敏感度为92.9%(13/14),假阴性率为7.1%(1/14),假阳性率为0(0/30)。结论:早期乳腺癌SLNB能够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7例,实施SLNB,其中9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标本送病理检查,11例不予ALND。结果:SLNB检出成功率为96.3%(103/107),准确率为97.2%(59+45/107),灵敏度为95.2%(59/62),假阴性率为4.8%(3/62)。术后1例(9.1%)发生并发症,为上臂疼痛。结论:早期乳腺癌SLNB操作简便、准确率高,能够有效反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有望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染料指示法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腋淋巴结阴性、单发肿瘤、术前未行活检或新辅助化疗、无隆乳手术者的早期乳腺癌患者(T1-T2),行染料批示法SLN活检的同时常规清扫腋窝淋巴结(ALND)。结果:检出SLN32例,其中24例SLN阴性,腋窝淋巴结阴性;1例SLN阴性,腋窝淋惯阳性;4例SLN阳性,腋窝淋巴结阳性;3例SLN阳性,腋窝淋巴结阴性。失败6例,其中1例腋窝淋巴结阳性。结论:此法可使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人避免不必要的ALND,又保证了分期和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6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中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术。结果:SLNB的检出率为95.1%(58/61),准确率为96.6%(56/58),灵敏度为88.2%(30/34),假阴性率为5.9%(2/34),假阳性率为0。结论:乳腺癌SLNB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技术。前哨淋巴结(SLN)病理为阴性的,SLNB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活检技术的可行性和前哨淋巴结能否准确预告腋淋巴结状况。方法:用美蓝(亚甲蓝)对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活检。结果:26例(81.28%)检出前哨淋巴结,且均集中在level I区域。用美蓝定位前哨淋巴结预告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7%(7/9),准确性为80.76%(21/26),特异性为82.3%(14/17),假阴性率为22%(2/9)。结论:前哨淋巴结虽能预测腋淋巴结状态,但要取代腋淋巴结清扫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外科包含局部肿瘤切除、区域淋巴结切除、控制局部或区域复发以及手术切除远处转移灶几个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SEER资料提示乳腺癌生存率改善,死亡率下降,而这一阶段乳腺癌的手术范围恰恰是从大到小的过程.因此,乳腺癌疗效的改善主要归功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乳腺癌辅助治疗的不断完善.局部区域治疗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前的最大能耐受的治疗,到本世纪的最小有效治疗.Fisher提出的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理论,使当今的乳腺癌治疗成为以手术为主,密切结合综合辅助治疗这样一个完整的理念.在不断深入理解乳腺癌生物学的基础上指导个体化治疗,以及近年的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的不断完善,又促使乳腺癌的局部治疗发生很大变革,保乳手术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随着Fisher的理论不断得到临床的证实,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意义主要在于肿瘤分期和判断预后已得到共识.从而上世纪90年代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应运而生,可望成为乳腺癌局部治疗的又一变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术中癌周注射1%亚甲蓝溶液4ml,15min后行SLNB并独立送病理检查。结果: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出22例,检出成功率为95.7%,敏感6/7,假阴性率为4.76%(1/21)。结论:乳腺癌SLNB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技术,可用于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