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皮耐克真皮支架与大鼠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皮耐克敷料构建类真皮,表面种植表皮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将BALB/c裸鼠复制背部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单纯支架组移植皮耐克敷料,成纤维细胞支架组移植皮耐克成纤维细胞复合物,组织工程皮肤组移植皮耐克组织工程皮肤。术后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并分别取5、7d创面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表皮干细胞角蛋白15(CK15)、β1整合素表达阳性,成纤维细胞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阳性。组织工程皮肤组愈合情况最好,移植物处成纤维细胞增生,新生毛细血管明显,表皮细胞分层排列规则。【结论】皮耐克组织工程皮肤促进裸鼠皮肤创面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用于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扩增的人表皮细胞复合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将制备的人工皮肤移植于裸鼠全层皮肤缺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进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新生的表皮由移植的人表皮细胞增殖形成。结论利用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动物全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胚胎干细胞(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对皮肤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胎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类真皮,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生物膜为载体,把羊膜诱导后带有核标记的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覆盖在类真皮上,术后1~8周连续取材,HE染色,β1整合素、CK15、CK19、CK10和CEA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植入后3周,创面完全长合,较厚新生皮完全覆盖创面,基底层细胞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细胞柱伸向真皮层,新生表皮中可见核标记的细胞呈β1整合素、CK15、CK19阳性,真皮中的管腔样结构呈核荧光和β1整合素、CEA免疫组化双标阳性,4~8周新生表皮基底层细胞呈CK19、CK10阳性,新生表皮下可见毛囊样、皮脂腺样结构。【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以修复缺损皮肤,在其下真皮层有分化为毛囊样、皮脂腺样和汗腺样的结构,但是是否来源于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刘涛  李媛  邓志宏  康晓军  金岩 《医学争鸣》2007,28(13):1208-121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创面缺损中的作用.方法:以标记了PKH26的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皮肤缺损,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愈合效果,荧光检测追踪细胞转归.结果:移植2 wk后实验组创面基本愈合,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6 wk时仍可检测到红色荧光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角蛋白和Ⅰ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含有MSCs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促进创面愈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创伤愈合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作为组织工程领域中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复合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皮肤缺损的实验。方法:以纯化3代 GMSCs 作为种子细胞接种于 ADM,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替代物。实验分组:18只 SD大鼠随机分成3组:GMSCs 复合 ADM 移植组、单纯 ADM 组和空白对照组。将3组相应材料分别移植于 SD 大鼠背部皮肤缺损处,观察比较创面修复效果。结果:GMSCs 复合 ADM 移植组、单纯 ADM 组和空白对照组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5.1±1.3)d、(18.5±2.1)d 和(22.6±2.6)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组织学观察显示,GMSCs 复合 ADM 移植组成纤维细胞、新生小血管、胶原纤维均较单纯 ADM 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GMSCs 复合 ADM 移植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替代物移植后促进了新生血管形成、缩短了皮肤创面的修复。实验显示 GMSCs 作为种子细胞复合 ADM,移植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替代物可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改良小室法在祼鼠体内构建出有正常组织结构的皮肤和毛发。方法应用16.5 d小鼠胚胎的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Ⅰ型鼠尾胶原蛋白构建毛囊重建模型。首先在裸鼠背部做直径1.0 cm的圆形创面,将小室固定于创面上;然后,在小室内加入成纤维细胞和Ⅰ型鼠尾胶原蛋白混合悬液形成真皮层,等待胶原凝固后加入表皮细胞形成表皮层。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室法,16.5 d小鼠胚胎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混匀后加入裸鼠体内构建好的小室中。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10天拆除小室后创面皮肤均得到修复,两组无明显差异。拆除小室1周后,实验组在创面上形成均匀分布的毛发,对照组毛发呈现不均匀分布。拆除小室1个月后可观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均能够形成大量毛发。通过HE染色及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改良小室法所构建的皮肤拥有正常的组织结构及完整的毛囊结构。结论改良小室法能够构建出有正常组织结构的皮肤组织,是一个高效稳定的毛囊重建模型。  相似文献   

7.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器官,既能承担体温调节、感觉吸收等生理功能,也能保护体内组织器官免受各类物理、化学伤害和病菌、微生物的侵袭。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易受外界各种伤害,如烧伤、机械创伤以及慢性疾病所致等。通常,轻度、小范围的皮肤创伤可依靠自身修复愈合,当皮肤伤口过大(一般认为直径超过20cm)时,自身再生表皮难以覆盖伤口,需通过皮肤移植治疗。以自体皮移植治疗皮肤缺损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自体皮来源不足,尤其是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需要通过多次移植才能完全治愈,这不仅提高了移植手术的风险,也易造成新的创伤。对于一种良好的皮肤创伤修复方式,要求其能迅速封闭创面,尽快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促进各类细胞再生和组织生长,降低因感染引起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1]。针对皮肤再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各层皮肤损伤时的自身补偿性再生方式、临床修复皮肤创面方法以及组织工程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作一综述,为皮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胚胎干细胞(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对皮肤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胎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类真皮,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生物膜为载体,把羊膜诱导后带有核标记的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覆盖在类真皮上,术后1~8周连续取材,HE染色,B1整合素、CK15、CK19、CK10和CEA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植入后3周,创面完全长合。较厚新生皮完全覆盖创面,基底层细胞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细胞柱伸向真皮层,新生表皮中可见核标记的细胞呈B1整合素、CK15、CK19阳性,真皮中的管腔样结构呈核荧光和β1整合素、CEA免疫组化双标阳性,4~8周新生表皮基底层细胞呈CK19、CK10阳性,新生表皮下可见毛囊样、皮脂腺样结构。【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以修复缺损皮肤,在其下真皮层有分化为毛囊样、皮脂腺样和汗腺样的结构,但是是否来源于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魏小平 《中外医疗》2009,27(12):178-179
目的探讨皮肤移植在不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皮肤移植作为一种修残补缺的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颜面、颈、手、足及关节功能部位的无菌创面均可用全厚皮片修复;皮瓣移植则适用于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伴有深部组织缺损或外露的创面、器官再造、洞穿性缺损的修复以及用于加强局部血运、改善营养状态的修复。结果修复各种病变,遵循皮肤移植的选择原则和应用要点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皮肤移植分为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皮片移植中全厚皮片应用较多,皮瓣移植在创面修复中应用广泛,多用于皮片移植难以修复的创面,严格掌握皮片和皮瓣移植的适应证、选择原则和应用要点是创面修复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60只体质量250~300 g的雄性SD大鼠,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分离培养大鼠皮肤表皮干细胞(ESCs),使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d U)对其进行标记。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A、B、C组,A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负载Brd U标记的ESCs组织工程皮肤移植;B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移植;C组大鼠皮肤创面不接受处理。观察3组大鼠皮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 A组大鼠治疗7、14 d后的PCNA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平均值以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动物及人皮肤或肌肉组织中青霉素的方法。方法 :利用薄层层析( TLC)法将动物模型及人体皮肤、肌肉组织中青霉素分离提纯后进行鉴定。结果 :从实验动物及人皮肤或肌肉组织中分离提纯青霉素获得的色斑与青霉素标准品色斑和 Rf值完全相同 ,层析色谱清晰 ,色斑鲜明 ,可在正常环境中保存 1 92 h以上。结论 :TLC法对因青霉素过敏导致死亡的医疗纠纷案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充分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2.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自体移植超微结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真皮下血管网皮片自体移植超微结构动态变化。真皮下血管网皮片自体移植术后1 d,其真皮和表皮超微结构改变均甚轻微;术后2 d,被移植的皮片固缩、电子密度增高,结构不清;自术后第3 d 移植皮片的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逐日趋向恢复;至术后7 d 已复原。近全厚皮片自体移植术后1 d 即明显固缩,至术后7 d 其超微结构仍未恢复,对产生上述结果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猪小肠粘膜下层治疗日本大耳兔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方法将冻干、灭菌过的SIS膜水合后覆盖日本大耳兔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术后1周、2周、1月观察缺损皮肤修复的情况.结果猪小肠粘膜下层治疗治疗日本大耳兔背部全层皮肤缺损疗效满意(P〈0.05).结论猪小肠粘膜下层可作为治疗皮肤缺损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4.
运用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与传统整复后夹板固定治疗27例比较,结果前者骨折复位优良率(96.77%)高于后者(92.59%),但两者比较P>0.05;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前者(90.32%)明显高于后者(62.96%),且P<0.05。认为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模型及移植后发育过程。方法取精确胎龄为56d的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分组进行移植,①背部创面模型组:制备成微粒皮后移植到BALB/c裸鼠背部创面,以人尸体皮覆盖;背部皮下模型组:制备成小张邮票皮,植入裸鼠背部皮下;耳廓皮下模型组:制备成微粒皮植入裸鼠耳廓皮下。各组于移植后观察其生长发育特性,并于移植后6周和12周取材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结构形态。新生组织块大小采用双样本t检验。结果各模型的胎猪皮肤前体组织移植后均能存活并继续生长,背部创面模型组生长能力显著大于耳廓皮下模型组,新生皮肤组织均具有真皮和表皮,耳廓皮下模型的真皮附属器仅见毛囊(毛发).偶见皮脂腺,未见汗腺,但是背部创面模型组及背部皮下模型组不仅能发育成毛囊(毛发)、还见大量皮脂腺和汗腺。结论背部创面移植模型最适合于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及移植后发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火针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皮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带状疱疹急性期的针灸治疗中火针治疗对疱疹皮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针+火针组、西药组,电针组予电针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电针+火针组予电针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并以火针点刺水疱疹;西药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口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的原位植入的方法。[方法]对32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病人,潜行剥离和撕脱皮瓣制成全厚或中厚皮瓣原位缝合,植入床的脂肪和失血供组织彻底去除,损伤严重的皮肤全部弃除,缺损部分用正常部位游离皮片或用转移、带血管皮瓣移植,合并骨折的Ⅰ期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结果]全组原位缝合皮瓣成活率为75·95%。[结论]大面积皮肤撕脱和潜行剥离经处理绝大部分能成活,单纯的原位缝合成活的希望较小。  相似文献   

18.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skin behavior under thermal shock is crucial for medical treatments. However, no reasonable criteria are available for the maximum thermal loadings that skin tissue can survive. To address thi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rmal and neural behaviors of skin tissue exposed to thermal loadings by introducing 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a parameter widely used for engineering materials) of skin for the first time. Skin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wo distinct criteria: (1) maximum local temperature at epidermis-dermis (ED) interface defined as the thermal threshold of skin thermal pain; (2) maximum thermal damage at ED interface defined as the first degree burn where irreversible skin damage occurs.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skin tissue depends on the Biot number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features of thermal shock).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kin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can be used as an efficient tool to predict thermal damage (e.g., burn) and the corresponding pain level induced by noxious thermal loadings (e.g., clinical thermal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9.
应用新鲜猪皮代替同种异体皮治疗三度烧伤创面64例。条状猪皮和自体皮间隔移植复盖,最大面积50%,其愈合时间13天:肉芽创面单纯猪皮复盖,最大面积25%,粘附时间20~30天。并介绍了猪皮移植后组织学变化,说明猪皮可有效复盏深度烧伤创面,是良好的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