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病例介绍患者,男,69岁。因右颈部、耳部皮肤簇状水疱伴疼痛5天,全身散在丘疱疹、水疱伴瘙痒2天就诊。患者5天前感右颈部、耳部刺痛,并于右颈部、下颌、耳部、耳周出现密集簇状丘疱疹、水疱,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3.
4.
水痘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的疾病,带状疱疹主要发生在成人。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与流行病学上有很大区别,却为同一病毒所致。本文就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与免疫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人群中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VZV )流行率的年龄分布特征及其感染力 ,本文应用简单催化模型〔1〕对我国上海、北京、大连、广州和成都五城市人群中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率〔2〕进行拟合 ,获较满意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于我国部分地区人群中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率〔2〕,见表 1。表 1 五城市水痘病毒抗体流行率年龄组 (岁 )男 性检测数阳性数阳性率 (% )女 性检测数阳性数阳性率 (% )合 计检测数阳性数阳性率 (% )1~ 3 2 62 4 4 1 6 792 33 35 1 5 0 2 4 95 791 5 964~ 6 2 4 81 1 947 982 57 1 33 51 75 50 5 2 …  相似文献   

6.
张国华  王婧  姜铭波  牟文  严玲 《职业与健康》2014,(21):3151-3152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复发感染所致,患者多见于老年人以及免疫低下人群。疫苗在控制HZ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Z疫苗的研究成果及使用情况进行综述,为疫苗的使用及带状疱疹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群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率及其疫苗免疫效果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为了解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流行情况及国产Oka株水痘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的免疫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了384名0~50岁健康人群VZV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同时对国产水痘疫苗在2~6岁无水痘感染史及疫苗接种史的健康儿童中进行了免疫原性和人体反应性观察。结果显示人群中血清抗VZV-IgG阳性率平均为64.32%,年龄别流行率在0~2岁、3~6岁、7~12岁、13~19岁和40~50岁组分别为13.24%、29.58%、75.71%、88.57%和100.00%。说明血清年龄别流行率以0~2岁组最低,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很快上升。国产水痘疫苗接种后全身和局部反应轻微,血清抗体阳转率为94.1%,几何平均滴度为18.400。证明了该疫苗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用作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自动免疫预防。  相似文献   

8.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蚀斑减少中和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和抗体测定方法。方法 用VZV1毒种制备中和抗原,以50pfu左右病毒量加待测血清36℃和1h,接种Vero-E6单层细胞,烛缸法培养10d后,用结晶紫染色,计数pfu;以中和后pfu减少50%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中和抗体滴度。结果 VZV1在Vero-E6细胞上形成的蚀斑呈椭圆形,平均Φ0.85mm,边界清晰;经试验3只VZV1免前家兔血清中和抗体滴度<1:2,免后分别为1:16、1:31、1:64;5份中和抗体阳性血清经重复测试3次,中和抗体最多相差1个滴度;24份血清同时测定VZV中和、荧光、酶示抗体的GMT比值为1:1.83:46.25。结论 VZV蚀斑减少中和试验特异性、重复性良好,可用于VZV疫苗免疫效果考核。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地区人群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首次报导我国部分城市居民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a-zostervirus,VZV)血清学流行率。标本来自上海、北京、大连、广州和成都市1~45岁人群,共收集血清3076人份。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我国部分人群中VZV抗体阳性率平均为6876%,年龄别流行率在1~3岁、4~6岁、7~13岁和36~45岁组,分别为1596%、4990%、6994%和9312%。此结果将为我国VZV疫苗免疫中免疫对象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王晓梅 《工企医刊》2007,20(6):30-31
目的:探讨泼尼松佐治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8例排除泼尼松应用禁忌症的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阿昔洛韦0.25静滴,2次/日×7天,VitB1100mg、VitB12500ug肌注/日×10天。治疗组加用泼尼松口服,开始40mg/日,逐渐减量,1周后停服。于用药后1、2、3、5、7天观察患者止痛、止疱、结痂的天数,并注意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4例,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带状疱疹病程在1周以内,疼痛剧烈,排除泼尼松应用的禁忌症,可小剂量、短疗程逐渐减量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浙江省宁波市2009-2010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水痘-带状疱疹毒流行株基因分型特征,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宁波市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水痘发病资料,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同时对部分临床诊断水痘病例采集疱疹液标本,采用MRC-5细胞进行VZV分离,并提取脱氧核糖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其基因型别.结果 宁波市2009、2010年水痘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33/10万和26.24/10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年龄组以7~1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245.21/10万),存在2个发病时间高峰,分别为5~6月份和11~12月份.15例患者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3例患者VZV为J型毒株,2例为M1型.结论 宁波市水痘病例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以7~12岁及学龄儿童为主,J型毒株目前为本市流行主要毒株,但也有M1型毒株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我市人群中VZV抗体阳性率的分布,以及我市VZV感染概况,为我市人群免疫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对我市5城区1~45岁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标本 1997年在卫生部统一组织下,共采集我市5城区(锦江、青羊、武侯、成华、金牛)566份,1~45岁健康人群耳垂血并分离出血清标本。12 实验检测 统一在中国预防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检测并反馈结果。13 检测方法 用德国巴株格(BEHRING)公司的AntiVZV/IgG酶联试剂。14 试验过程 ①抗原包被(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Hz)的发生与脊柱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明确脊柱损伤的四项标准:即脊柱损伤史,与Hz相对应的脊柱部位的疼痛和压痛,相应的X线或cT检查诊断。然后将16例确诊为脊柱损伤的Hz病例与同期的56例Hz依其就诊时间和地点自然形成的6个组别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了脊柱损伤是Hz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现代脊柱病学观点,一元化的解释了Hz的发病机制、临床体征,特别是呈单侧性的带状分布现象的原因。结论Hz的发生是脊柱损伤和类水痘病毒感染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为先决条件,后者是继发感染的病原因素。  相似文献   

15.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免疫损害患者用阿糖腺苷(Ara-A)和无环鸟苷(ACV)治疗水痘和带状疱疹都已被证明有效,对其感染的治疗选择是静脉内注射ACV。免疫正常者口服ACV治疗水痘和带状疱疹均有效。年龄较大的带状疱疹患者,剂量800mg,1天5次,共10天,可以加速皮损的愈合,青少年感染水痘推荐用ACV治疗。  相似文献   

16.
春节过后,气候渐渐转暖。在房地产公司做策划的小周刚一上班,就一头扎进了紧张的应酬中:每天最少要赶两个饭局,有时还要陪着客户唱卡拉OK到深夜,回到家几乎就只剩下爬上床的力气了。一天早晨,小周在睡梦中被腰间的一阵阵剧痛疼醒,他起床拉起衣服一看,发现自己左腰长出了一串红疹,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1 1 病历摘要 李某 ,女 ,3 8岁 ,既往身体健康 ,无其他病史。于ld前突发出现右上前牙阵发性疼痛 ,同侧偏头痛 ,右侧面部皮肤红肿疼痛 ,曾在当地医院口腔科就诊 ,以“ 3急性根尖周炎伴眶下间隙感染”诊断 ,给予 3开髓减压和抗感染治疗 ,症状未好转。第 2天晨起后 ,右侧下眼睑和鼻背右外侧皮肤出现弥漫性绿豆、花生米大小的水泡 ,同时感觉全身不适 ,发热、恶心、偏头痛加重 ,右侧眼球胀痛 ,视物不清。1 2 检查T 3 8 7℃ ,P 85次 /min ,R 2 5次 /min ,BP 12 0 /80mmHg ,神清合作 ,急性病容 ,心、肺、肝、脾正常。右侧面部肿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份地区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自然感染状况。方法采集0~5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921人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抗体水平。结果人群血清中抗VZV-IgG总阳性率为42.7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206.69。以0~2岁最低,阳性率为14.52%~18.33%,GMT为1∶45.36~1∶67.97。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升高,3、4、5、6、7、8~9、10~141、5~19、20~29、30~39、40~50岁阳性率分别为21.37%、23.81%、27.91%、45.95%、29.63%、91.18%、88.57%、100.00%、97.14%、96.67%、100.00%。7岁以前感染率为45.9%。结论以上数据对应用水痘疫苗免疫预防策略及接种对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心理干预对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济南市某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及治疗1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1年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及治疗1个月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及治疗1个月时,2组患者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早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皮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绝大多数患者伴有剧烈的神经痛,10%的患者可发生后遗神经痛,尤其是≥6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比例可达50%~75%。现代医学对本病一般予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预防继发感染等对症治疗,以期减少疼痛、缩短病程。中医药内服、外用、针灸、拔火罐等治疗带状疮疹有独特疗效,且经济实用,毒副作用少。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