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NAG、RBP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6 0例糖尿病 (DM)病人及 2 1例正常人进行了 2 4h尿微量白蛋白 (AI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N -乙酰β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检测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2 4h尿AIb与NAG及RBP比较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尿RBP及尿NAG在普通糖尿病组 (DMA组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DMB组 )及正常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P <0 .0 0 1)。提示NAG与RBP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74-175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培哚普利治疗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结论 应用培哚普利是治疗早期DN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氯地平组46例和培哚普利组50例,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肾功能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动态收缩压、24h动态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1年后两组颈动脉IMT、尿β2-微球蛋白(3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两组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二尖瓣最大舒张期血流A峰速度(PAY)明显降低、E峰速度(PEV)/PAV明显升高(P<0.05),且氨氯地平组PAV下降幅度高于培哚普利组(P<0.05).氨氯地平组尿32MG、尿mALB、血肌酐及PEV/PAV治疗前后差值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或24h动态收缩压)治疗前后差值呈正相关性(P<0.05),而在培哚普利组中无相关性(P>0.05).培哚普利组中y-谷氨酰转肽酶(γ-GT)≥25 U/L亚组尿β2MG、尿mALB治疗前后差值与收缩压治疗前后差值均呈正相关性(P<0.05),而在y-GT<25 U/L亚组中无相关性(P>0.05).结论 氨氯地平对心脏舒张功能的保护优于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对肾功能和心脏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依赖降压效果,培哚普利对肾功能和心脏舒张功能的保护可能与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联合金水宝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37例,培哚普利组35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培哚普利联用金水宝,培哚普利组给予培哚普利,用药8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 联合用药组降低UAE总有效率为94.6%,明显优于培哚普利组的60.0%(P<0.05),联合用药组的CCr明显高于培哚普利组(P<0.01).结论 培哚普利与金水宝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对心力衰竭 (HF)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的影响及cTnI作为评价HF不同治疗方案效果的价值。方法 对 62例HF患者在测定血清cTnI后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0例 (利尿剂、洋地黄 )和培哚普利组32例 (利尿剂、洋地黄、培哚普利 ) ,治疗 5周后复查cTnI。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常规组 ,治疗前后cTnI分别为 1 16± 0 .86μg/L ,及cTnI 0 .35± 0 .19μg/L(P <0 .0 1) ;培哚普利组治疗前后cTnI分别为 1 2 8± 0 .98μg/L ,及 0 2 3± 0 17μg/L(P <0 .0 1)。治疗后培哚普利组cTnI水平比常规组显著降低 (P <0 .0 5 )。常规组治疗前后LVEF分别为 :0 .30± 0 0 61及 0 38± 0 0 65 (P <0 .0 5 ) ;培哚普利组治疗前后LVEF分别为 :0 2 9± 0 0 71及 0 45± 0 0 76(P <0 .0 1) ;培哚普利组LVEF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培哚普利降低HF患者cTnI水平优于常规治疗 ,表明培哚普利有明显的抑制心肌损伤作用 ;提示cTnI作为评价HF的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的作用.方法 42例高血压患者停用原抗高血压药物1周以上,应用培哚普利6周,前后检测比较病人的血压、微量尿白蛋白、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及肌酐清除率等各项指标.结果培哚普利治疗6周后,患者动脉血压明显降低(P<0.001)、尿微量白蛋白及肾素活性均有显著性改变(P<0.001).其它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培哚普利可在有效降低动脉血压的同时,对尿微量白蛋白有降低作用,并提示有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 (EH)肾损害患者的降压效果 ,并评价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 8例属于缓进型Ⅰ期~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氯沙坦组 (2 9例 )和氨氯地平组 (2 9例 ) ,观察给予氯沙坦 5 0mg ,每日 1次口服或氨氯地平 5mg ,每日 1次口服后 2、4、6、8周的坐位血压、心率及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微量白蛋白 (Alb) ,计算其排泄率 (UMAE)及测定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和N 乙酰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的变化。结果 :两药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各次测值分别较基值降低 ,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氯沙坦组降压幅度略大于氨氯地平组 ,氯沙坦组治疗前后Ccr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UMAE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 ,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Ccr有显著差异性 ,UMAE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降压效果和蛋白尿的改善比氨氯地平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70例用碘普罗胺进行心、肾血管造影前及造影后d1、d3、d5分别监测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渗透压、尿γ谷胺酰转肽酶 (γ -GT)、2 4h尿钠及尿常规。 6 0例肾功能正常者分为 3组 ,碘普罗胺 40~ 10 0ml(A组 )、10 1~ 2 0 0ml(B组 )和 2 5 0~ 35 0ml(C组 )。结果 肾功能正常的 3组间造影前各观察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造影前相比造影后d1的尿γ -GTA、B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C组则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10例肾功能异常患者造影后d1、d3的Scr较造影前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35 0ml以下的碘普罗胺对肾功能正常患者肾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情况。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 -微球蛋白 (β2 -MG) ,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速率法检测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尿RBP、mALB、β2 -MG、NAG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项及两项检测RBP、mALB、β2 -MG、NAG阳性率较低 ,联合其中 3项检测阳性率较高 ,联合 4项检测阳性率可达 85 .1%。RBP与 β2 -MG、NAG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mALB与RBP、β2 -MG、NAG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检测尿RBP、mALB、β2 -MG、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联合 3- 4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 ,对于高血压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部位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CIN)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肾皮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CIN氧化应激和肾皮质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其他46只作为糖尿病造模组。用腹腔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饲养8周后糖尿病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造影剂组(CM组);糖尿病+厄贝沙坦+造影剂组(ARB组)。注入造影剂48 h后收集血、尿标本,测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造影后第2天摘取肾脏左肾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右肾检测肾皮质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iNOS活性。结果:与DM组比较,CM组注入造影剂后Scr、NAG升高,Ccr下降,肾皮质MDA含量升高,SOD、CAT活性下降,iNOS活性升高;与CM组比较,ARB组注入造影剂后Scr、NAG下降,Ccr升高,肾皮质MDA含量下降,SOD、CAT活性升高,iNOS活性下降。结论:氧化应激参与了糖尿病CIN的发病过程;厄贝沙坦对糖尿病CIN有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与之抑制CIN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conjugated protein,RBP)、尿N-乙酰-β-D-氨基酸核苷酶(N-acetyl-beta-D nucleosidase amino acids, NAG)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t C)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就诊的5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人员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 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4种肾小管标志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效果.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 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RBP、NAG以及血Cys C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检测效能均显著优于尿β2-MG (P<0.05),而尿RBP、NAG以及血Cys C的检测效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可知:尿RBP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为0.807~0.987)大于尿NAG、血Cys C及尿β2-MG曲线下面积.结论 4种肾小管标志物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检测尿β2-MG、RBP、NAG以及血Cys C水平,有助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 45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酸化功能、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及渗透压进行了检测。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可滴定酸 (TA)、铵离子 (NH+ 4)、净酸排泄量(NAC)及尿渗透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P<0 .0 5 ,P<0 .0 1)。尿 RBP排泄量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0 .0 1)。2这些肾小管功能异常在肾小球滤过功能尚未明显受损时即已出现 ,并随肾小球病变加重而更趋显著。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损害亦相当常见 ,它在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与肾小球病变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木通致肾损伤大鼠血和尿中尾加压素Ⅱ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关木通引起大鼠肾损伤时血和尿中尾加压素Ⅱ(UⅡ)含量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给药组(25只)。大鼠灌胃给予关木通水煎剂后0、3、7、15、25 d和停药10 d时采血并留取24 h尿液,分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及血浆、尿UⅡ含量;观察上述时间点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①给予关木通后不同时间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尿NAG于给药15 d后明显升高(P<0.05),给药25 d后NAG及RBP含量均增加(P<0.01),停药10 d两者含量与25 d时比较未见明显下降。②与对照组比较,血UⅡ含量在给予关木通15 d即明显升高(P<0.05),25 d达峰值(P<0.01),停药10 d仍持续在较高水平(P<0.01);尿UⅡ含量于给药25 d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停药10 d时仍在较高水平(P<0.05)。③给药3 d后HE染色可见局部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崩解,并随给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停药10 d病变较25 d时有所减轻。结论:关木通所致肾损伤可引起血、尿UⅡ含量明显升高,提示UⅡ在关木通所致肾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743例老中青人群肾功能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currency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parameters about renal function. METHODS: We divided 1,743 people whose ages vary from 20-85 years into six groups(A, B, C, D, E, F). Urinary Mini Albumin, RBP, NAG, osmotic pressure, serum BUN, plasma UA and internal creatinine clearance were measured as parameter about renal func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A and Group B(P > 0.05); The mean value of urinary NAG and urinary RBP in the two group was 10.9650 +/- 6.5650 and 0.1885 +/- 0.4709; However, when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the values of C, D, E group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prominent differences (P < 0.05 or P < 0.01). Urinary Alb value of Group A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groups. No difference exists between urinary Alb value of Group E and Group F(P > 0.05). Internal creatinine clearance decrease by the rate of 8.5%, 17.8%, 29.9%, 42.9% and 56.3% when Groups B, C, D, E and F was compared with Group A; while urinary osmotic pressure and the value of plasma BUN, Cr and UA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any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The clearance of internal creatinine decrease with the growing of the age, especially older than 50 years of age. The parameter about tubular injury increase obviously after 40 years old though it does not change prominently before 50 years old, while it tends to be stable after 70 years old. We think it is during period of 40 to 70 years old that the renal function decreases more rapidly.  相似文献   

15.
尿RBP与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激素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测定成人原发生肾病综合征患者尿RBP和NAG,了解患者肾小管功能与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和激素治疗8周后尿RBP和NAG含量,根据治疗后尿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未缓解、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3组并与正常人作为对照,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肾小管功能指标变化。结果:①各病例组间治疗前尿RBP,NAG和蛋白质水平差异无显著(P>0.05);②激素治疗有效者,尿中RBP和NA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三组肾病综合征患者之间治疗后尿蛋白、RBP和NA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RBP可预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敏感性,且效果优于NAG。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尿内皮素(ET-1)、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AG酶(NAG)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其分为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选取同期门诊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间ET-1、Cys-C、RBP和NAG的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ET-1、Cys-C、RBP和NA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ET-1 86.2%、Cys-C 79.3%、RBP 89.7%和NAG 93.1%,阳性检出率的升高与蛋白尿的排泄增多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ET-1、Cys-C、RBP和NAG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盂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和肾动态显像在评价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所致肾损害程度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假手术组10只,只分离出左侧输尿管上段后直接关腹;手术组40只,选用输尿管套管法制作左侧肾盂输尿管部分梗阻的肾积水模型。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2、4、8周各选10只行肾动态显像,并收集肾盂尿液检测Alb、NAG、RBP、Cr;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盂尿NAG随着肾积水程度的增加,浓度逐渐增高。Alb、RBP在术后1周无变化,2、4、8周含量增加明显。Alb/Cr、RBP/Cr经过内生肌酐校正后,RBP/Cr在术后1周明显增加,Alb/Cr仍无意义。结论肾盂尿NAG、RBP/Cr可以很好地反映不全梗阻肾在不同病变阶段的肾功能改变情况,尤其是在肾功能改变早期,肾小球滤过率还没有改变的时候可以评价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尿Alb/Cr可以反映肾小球损伤的程度。所以简单易行的输尿管插管留取病肾肾盂尿检测NAG、RBP、Alb可作为输尿管梗阻至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白蛋白与尿NAG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了解尿白蛋白和尿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对 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白蛋白和尿NAG进行检测及比较研究。结果 :异常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异常组NAG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无论尿常规正常与否 ,尿NAG和UAER均呈正相关。若以健康对照组 x±s为正常值上限 ,则尿白蛋白和尿NAG在正常组和异常组均有 5 0 %以上高于此值。结论 :尿白蛋白和尿NAG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检测47例Ⅰ型糖尿病病人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尿液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N-乙烯-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 beta-D-glucosaminidase,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等指标,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UAE)分为将患者DM组(UAE<20μg/min)和DN组(UAE20~200μg/min),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RBP与UAE正相关(r=0.24,P=0.032),RBP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DN组高于DM组和对照组,NAG及β2-MG于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RBP可以作为诊断早期1型DN的参考指标之一,但其并不比UAE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Lin J  Chen D  Wu K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00-202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对血脂的干预作用。方法10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培哚普利治疗4周。以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代谢率(M值)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并观察血压变化。结果(1)3组病人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2)合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病人治疗后M值均有明显增加。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6±0.6、6.6±1.4mgkg-1min-1,(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4±0.6、5.2±1.2mgkg-1min-1(P<0.05);培哚普利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4±0.6、6.8±1.6mgkg-1min-1(P<0.01)。结论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均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高血压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硝苯地平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明显比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低,短期治疗对血脂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