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针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曲池、丰隆穴治疗高血压病患者32例,并观察了患者自身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结果表明,针刺曲池、丰隆穴不仅能降低血压(P<0.01),而且能降低其血桨内皮素水平(P<0.05);而治疗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较治疗前虽有所降低,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曲池、丰隆穴可能是通过拮抗血浆内皮素的升压反应和促内皮细胞的增殖效应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测定7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含量。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ET及A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I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含量较正常人仅轻度升高(P>0.05),而AⅡ含量则显著升高(P<0.001),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和AⅡ含量均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1)。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ET和AⅡ含量均明显高于心、肾功能正常者(P<0.001),EH患者血浆ET含量与其平均动脉压、左室肌重量指数和血浆尿素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提示ET和AⅡ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高血压发病及病理生理学发展过程,并可作为反映高血压病程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38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浆ET,A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偏头痛组的ET,AⅡ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重度头痛患者血浆ET含量显著高于轻,中度头痛患者(P<0.01);偏头痛患者伴面色苍白者,其血浆AⅡ含量显著高于不伴苍白者(P<0.05)。但ET和AⅡ无相关性。结论:ET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Ⅱ也参与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 和前列环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放免法分别于 7个时点测定 3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和前列环素 (终产物 6 - keto-PGF1α)水平。结果 :血浆内皮素水平在转机时高于术前 (P <0 .0 5 ) ,转流中逐渐升高 ,停转流时达高峰 (P <0 .0 1) ,术后 2 h及 2 4 h逐渐降低 ,但仍高于术前 (P <0 .0 5 )。血管紧张素 水平在转机时高于术前 (P <0 .0 5 ) ,转流 30 min降低 ,主动脉开放时升高 ,停转流时达高峰 (P <0 .0 1) ,术后 2 4 h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术前 (P <0 .0 5 )。 6 - keto- PGF1α在转流即刻显著升高 ,以后各时点降低。结论: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水平显著增高 ,6 - keto- PGF1α水平逐渐降低。体外循环期间加入内皮素、血管紧张素 拮抗剂或前列环素合成剂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9.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07例下沉人及7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心钠素(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病及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联系。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ANP和AⅡ深度均显著高于下沉人,且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1);I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ANP浓度仅 轻度升高(P〉0.05),而AⅡ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Ⅱ、Ⅲ期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测定,观察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检测50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ET、AngⅡ浓度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NO浓度较对照组,ET、AngⅡ较对照组高,并且NO、ET水平与舒张压水平相关;硝苯地平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浆NO含量升高,ET、AngⅡ水平下降,结论:NOET、AngⅡ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并与病情相关,钙拮抗剂升高血浆NO,降低ET、AngⅠ浓度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分别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释放,前者系日本学者1988年发现和报道的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血管收缩物质。我们采用同位素放免方法检测了58例高血压(EH)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ET、AⅡ水平,还据EH组组成差异观察不同年龄、体重及肾损害变化差异.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按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我院1996年1~6月选择58例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7±9.82岁。全组与2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正常对照组比较,还对其中年龄在65岁上下、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EH组40例,对照组30例。测定血浆Ang Ⅱ、NO、ET水平。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EH患者按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者和非杓型者,比较两者的血压变化规律。结果 EH患者血浆AngⅡ、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非杓型者比杓型者夜间收缩压均值、夜间舒张压均值增高(P〈0.01)。血浆AngⅡ、ET明显增高(P〈0.01)。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浆AngII、ET、NO分泌失衡共同参与EH的发生、发展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与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由于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血压调节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正日益集中在抑制血管紧张素 (AngⅡ)水平上。 1987年Yanagisawa等发现内皮素 (ET)后 ,经研究证实ET与高血压的形成也有密切关系。本文将AngⅡ、ET与高血压的形成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作一综述。1 RAS在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本系统由一系列的激素和相应的酶组成 ,在血压调节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传统认为肾素主要由肾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 ,它能促进由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 (AngⅠ )。An…  相似文献   

14.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107例正常人及7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心钠素(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病及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联系。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ANP和A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1);I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ANP浓度仅较正常人轻度升高(P>0.05),而AⅡ浓度则明显升高(P<0.0l);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ANP和AⅡ浓度均明显高于I期(P<0.0l~0.001);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ANP和AⅡ浓度均明显高于无此并发症者(P<0.05~0.001);EH患者血浆ANP水平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提示ANP和AⅡ参与了高血压发病及其病理生理学发展过程,两者相互作用,可作为反映高血压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血管紧张素 (AT- )与结核性脑膜炎 (尤其是并发急性偏瘫 )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监测 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 (并发急性偏瘫 1 8例 )及 2 0名正常儿童血浆 ET- 1、AT- 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急性偏瘫初期血浆 ET- 1、AT- 水平明显增高 ,与无偏瘫组患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在病情稳定期血浆 ET- 1、AT- 水平逐渐下降 ,偏瘫组与无偏瘫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且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浆 ET- 1与 AT- 呈中度正相关 (r=0 .57,P<0 .0 1 )。结论 :血浆 ET- 1、AT- 共同参与了结核性脑膜炎所致急性偏瘫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内皮素与血管紧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轶  崔志澄 《北京医学》1996,18(5):286-28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与结核性脑膜炎(尤其是并发急性偏瘫)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监测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并发急性偏瘫18例)及20名正常儿童血桨ET-Ⅰ、AT-Ⅱ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急性偏瘫初期血桨ET-Ⅰ、AT-Ⅱ水平明显增高,与无偏瘫组患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病情稳定期血桨ET-Ⅰ、AT-Ⅱ水平逐渐下降,偏瘫组与无编瘫组比较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21例CHF患者测定了血红蛋白浓度、血浆ET和Ang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按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ET、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浆ET、AngⅡ水平逐渐升高;CHF贫血组患者血浆ET、AngⅡ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组患者P<0.01);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CHF患者血浆ET、AngⅡ水平进一步升高 (P<0.01);相关分析表明,Hb与LVEF呈正相关(r为0.6813,P<0.01),而与ET、AngⅡ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738、-0.8835).结论:CHF患者ET和AngⅡ水平变化参与了CHF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而Hb水平变化可能与ET和AngⅡ水平升高有关.同时,贫血的出现使CHF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0.
应用调脂康胶囊治疗32例高脂血症患者与血脂康胶囊组30例对照,临床表明调脂康胶囊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来降低ET及Ang-Ⅱ的生成与释放,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提示保护内皮细胞可能是调脂康胶囊作用机理之一,为本方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